一种线束安装支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89005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一种线束安装支座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线束安装座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线束安装支座。



背景技术:

目前飞机上采用的线束安装支座固定方式多为铆接或螺接。而在飞机的一些特殊结构部位由于安装空间狭小不适合铆接和螺接安装,从而增加该部位线束的敷设难度,使得线束的安装过程复杂且费事、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线束安装支座,通过安装支座的左右两侧可调节卡钩与结构连接的方案,从而解决飞机上一些不适合铆接或螺接结构部位线束的安装敷设,以适应不同结构距离的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线束安装支座,包括:上拉带及下拉带;

所述上拉带一端设置有锁齿,另一端向远离锁齿一侧折弯形成第一卡勾;

所述下拉带两侧翻边形成安装槽,其一端向远离安装槽一侧折弯形成第二卡勾;

所述下拉带中部的两侧翻边继续向远离第二卡钩一侧延伸,连接延伸后的两侧翻边的平面形成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内侧与锁齿接触面设置有锁舌,所述锁舌与所述锁齿相互啮合;

所述上拉带插入所述安装槽,通过锁舌与所述锁齿调节第一卡勾及第二卡勾之间的安装距离;

所述线束安装支座通过安装部与线束卡箍连接,左右两侧通过第一卡勾及第二卡勾调节安装在机体上。

优选地,所述安装部包括: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与固定线束卡箍的螺栓配合。

优选地,所述安装部包括安装凸台,所述安装凸台设置有内嵌式自锁螺母,所述内嵌式自锁螺母与固定线束卡箍的螺栓配合。

优选地,所述上拉带及下拉带采用PEEK或PE I工程塑料注塑成型。

优选地,所述安装槽的槽宽与所述上拉带带宽间隙配合,所述安装槽的槽深能够使锁齿与所述锁舌啮合。

优选地,所述第一卡勾及第二卡钩折弯形成的安装空间内设置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与机体的卡片配合。

优选地,第一卡钩及第二卡钩折弯后的夹角为锐角。

优选地,所述第一卡钩及第二卡钩折弯后的夹角小于45°。

优选地,所述第一卡钩及第二卡钩折弯后的夹角为30°。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线束安装支座不必采用铆接或螺接的方式将安装支座固定在机体上,通过上拉带和下拉带各自的卡勾与机体固定,从而解决飞机上一些不适合铆接或螺接结构部位线束的安装敷设;卡钩与结构的固定间距可通过上下拉带锁舌和锁齿的咬合进行调节,以适应不同结构距离的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线束安装支座的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上拉带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下拉带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锁齿及锁舌啮合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线束安装支座与线束的一优选实施例的安装示意图;

其中,1-上拉带,2-下拉带,3-线束卡箍,4-螺栓,5-线束,6-机体,11-第一卡钩,12-锁齿,21-第二卡钩,22-安装凸台,23-锁舌,24-安装槽,25-内嵌式自锁螺母,26-限位部,61-卡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至图5;

一种线束安装支座,包括:上拉带1及下拉带2;

上拉带1一端设置有锁齿12,另一端向远离锁齿12一侧折弯形成第一卡勾11,第一卡钩11折弯后的方向与锁齿12所在平面的夹角为30°,能够顺利卡在机体6上;

下拉带2两侧翻边形成安装槽24,其一端向远离安装槽24一侧折弯形成第二卡勾21,第二卡钩21折弯后的方向与安装槽24所在平面的夹角为30°,能够顺利卡在机体6上;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卡钩及第二卡钩折弯后的角度不限于30度,可以小于90°即可实现线束安装支座的安装;

也可以选择小于45°,可以较好的实现线束安装支座安装,本方案选择30°效果最佳。

下拉带2中部的两侧翻边继续向远离第二卡钩21一侧延伸,连接延伸后的两侧翻边的平面形成安装部,安装部内侧与锁齿12接触面设置有锁舌23,锁舌23与锁齿12相互啮合;

上拉带1插入安装槽24,通过锁舌23与锁齿12调节第一卡勾11及第二卡勾21之间的安装距离;使锁齿12和锁舌23逐渐啮合在一起,直到上拉带1和下拉带2无相对运动即可完成上拉带1和下拉带2的安装。

线束安装支座再通过安装部与线束卡箍3连接,左右两侧通过第一卡勾11及第二卡勾21调节安装在机体6上,即可完成线束5和线束安装支座的安装。

本实施例中,线束安装支座与线束卡箍连接的其中一方案为:线束安装支座的安装部设置有螺纹孔,线束5套接在线束卡箍3内,并通紧固螺栓4直接固定在安装部的螺纹孔内,实现了线束5与线束安装安装支座的连接。

本实施例中,线束安装支座与线束卡箍3连接的另一方案为:线束安装支座的安装部设置有安装凸台22,安装凸台22内部设置有内嵌式自锁螺母25,线束5套接在线束卡箍3内,并通紧固螺栓4直接固定在安装凸台22内的自锁螺母25上,实现了线束5与线束安装安装支座的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关于线束卡箍3与线束安装支座的连接方式可采用其他方式,例如:螺钉紧固等。

本实施例中,上拉带1及下拉带2优选采用PEEK或PE I工程塑料注塑成型,采用此种材料制作,使上拉带1和下拉带2的具有优异的弹性性能,即保证了连接强度,又能够使锁齿沿锁舌滑动。

可以理解的是:上拉带1及下拉带2可以采用其他弹性材料制作。

可以理解是:安装槽24的槽宽与上拉带1带宽间隙配合,安装槽24的槽深能够使锁齿12与锁舌23啮合,安装槽24的设计尺寸应满足上拉带1顺畅插入安装槽24内,不产生卡顿现象。

本实施例中:第一卡勾11及第二卡钩21折弯形成的安装空间内设置有限位部26,限位部25与机体6的卡片61配合,使机体卡片61插入第一卡钩11及第二卡钩21内,防止第一卡钩11和第二卡钩21从机体6上脱落。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