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敏电阻高效防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15370阅读:39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然灾害防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敏电阻高效防雷装置。



背景技术:

电的普遍使用促进了防雷产品的发展,当高压输电网为千家万户提供动力和照明时,雷电也大量危害高压输变电设备。于是防雷装置逐渐出现在了大家的生活中。防雷装置是指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电涌保护器(SPD)及其他链接道题的总和。一般,建筑物的防雷装置分为两大类——外部防雷装置和内部防雷装置。外部防雷装置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组成,即传统的防雷装置。内部防雷装置主要用来减小建筑物内部的雷电流及其电磁效应,如采用电磁屏蔽、等电位连接和装设电涌保护器(SPD)等措施,防止雷击电磁脉冲可能造成的危害。

雷电在我们生活中是一种很常见的自然现象,它不仅可能会危害到个人的人身安全,也会对电气设备尤其是电子设备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一种高效的稳定的防雷装置使必不可少的。科技的发展,也为防雷装置的改进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与更多的选择空间。在我国,防雷行业和技术起步较晚,80年代末期才有第一家防雷企业诞生,2002年5月深圳第一届防雷技术论坛的召开标志着在我国,防雷行业正式步入成熟,本世纪初,我国先后颁布了两大防雷通用标准,GB 50057-19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00年修订)和GB 50343-200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至此我国防雷技术发展成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提高工作效率的一种压敏电阻高效防雷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压敏电阻高效防雷装置,包括接闪器、铜导体、电阻、电压测量器、压敏电阻Ⅰ、压敏电阻Ⅱ、压敏电阻Ⅲ、发光二极管、屏蔽罩以及陶瓷气体放电管,所述接闪器与铜导体固定连接,所述铜导体与防雷回路固定连接,且铜导体表面涂有保护涂层,所述电阻与受保护电路并联,所述电压测量器与电阻并联,所述压敏电阻Ⅰ与电阻并联,所述发光二极管与压敏电阻Ⅰ并联,所述压敏电阻Ⅱ与压敏电阻Ⅲ串联,并一同与压敏电阻Ⅰ并联,所述陶瓷气体放电管与压敏电阻Ⅲ并联,所述屏蔽罩与陶瓷气体放电管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屏蔽罩将陶瓷气体放电管围住,用于屏蔽陶瓷气体放电管导通瞬间产生的磁场对周围电子元件的影响。

进一步,所述发光二极管在压敏电阻Ⅰ正常工作时会亮起。

进一步,所述并联在防雷回路内的电压测量器用于记录雷击数据。

进一步,所述电阻阻值大于20KΩ。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在雷电冲击下对建筑内电路电器的外保护,将雷电电流导入大地,避免了雷电对建筑内部人员安全的危害以及对电子元件电汽设施造成的损毁;并联的压敏电阻Ⅰ提高了反应时间,使整个防雷回路提高了相应速度;电压测量器的使用使得每次电击得到了记录,方便各方面的统计;屏蔽罩保证了陶瓷气体放电管在低阻尼时产生的磁场不会影响到周围的电子元件;压敏电阻Ⅱ与压敏电阻Ⅲ串联使得残压大大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输入端Ⅰ,2、压敏电阻Ⅱ,3、铜导体,4、接闪器,5、线路,6、受保护电路,7、屏蔽罩,8、陶瓷气体放电管,9、压敏电阻Ⅲ,10、接地装置,11、发光二极管,12、压敏电阻Ⅰ,13、输入端Ⅱ,14、电压测量器,15、电阻。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下面结合图1对本实用新型压敏电阻高效防雷装置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包括接闪器4、铜导体3、电阻15、电压测量器14、压敏电阻Ⅰ12、压敏电阻Ⅱ2、压敏电阻Ⅲ9、发光二极管11、屏蔽罩7以及陶瓷气体放电管8,所述接闪器4与铜导体3固定连接,所述铜导体3与防雷回路固定连接,且铜导体3表面涂有保护涂层,所述电阻15与受保护电路6并联,所述电压测量器14与电阻15并联,所述压敏电阻Ⅰ12与电阻15并联,所述发光二极管11与压敏电阻Ⅰ12并联,所述压敏电阻Ⅱ2与压敏电阻Ⅲ9串联,并一同与压敏电阻Ⅰ12并联,所述陶瓷气体放电管8与压敏电阻Ⅲ9并联,所述屏蔽罩7与陶瓷气体放电管8固定连接。

工作原理:在雷电天气,当接闪器4受到雷击后,电流会经接闪器4、铜导体3进入防雷回路,电流经过压敏电阻Ⅰ12,防雷电路首先做出反应,由于压敏电阻的特性,电路从高阻尼状态转变为低阻尼状态,即压敏电阻Ⅰ12此时出于通路状态,发光二极管11发光,在另一支路电流先经过压敏电阻Ⅱ2,将压敏电阻Ⅱ2从高阻尼状态转变为低阻尼状态,电路导通,再经压敏电阻Ⅲ9与陶瓷气体放电管8的并联电路,将两者并联可以减小压敏电阻在通过持续大电流后的自身性能的降低,由于压敏电阻反应时间比放电管短,所以在陶瓷气体放电管8导通之前,压敏电阻Ⅲ9已开始工作,进行电压箝位,泄放大电流,当陶瓷气体放电管8由高阻尼状态转变为低阻尼状态后,将与压敏电阻Ⅲ9并联分流,减小压敏电阻Ⅲ9的压力,最后电流经接地装置10,将雷电电流引入大地,完成防雷功能;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在雷电冲击下对建筑内电路电器的外保护,将雷电电流导入大地,避免了雷电对建筑内部人员安全的危害以及对电子元件电汽设施造成的损毁;并联的压敏电阻Ⅰ提高了反应时间,使整个防雷回路提高了相应速度;电压测量器的使用使得每次电击得到了记录,方便各方面的统计;屏蔽罩保证了陶瓷气体放电管在低阻尼时产生的磁场不会影响到周围的电子元件;压敏电阻Ⅱ与压敏电阻Ⅲ串联使得残压大大降低。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