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频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97095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频电机本体以及控制器盒的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广泛采用变频控制技术来控制电机的工作,以改善电机运行的工况且具有提高节能效果等优点。现有技术中的控制器盒是安装于电机接线盒内,由于电机具有冷却风扇对电机本体实施风冷以确保电机运行的可靠性,而控制器盒则无相应的冷却手段,因此严重影响控制器的使用寿命,如果为电机控制器另外附设冷却风扇等冷却系统,这样难以保证电机体积的小型化或电机的成本显著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变频一体机,提高控制器的冷却效果且减少电机总成的体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变频一体机,包括电机本体和用于布置控制线路板单元的控制器盒体,电机本体的后端盖上罩设有风罩,控制器盒体设置在风罩内且控制器盒体与风罩的罩壁之间形成气流通路,控制器盒体在电机轴向上与后端盖间隔布置且二者之间布置有挡风板,所述挡风板中部开设有通孔,冷却单元提供的气流自风罩的罩底进入并流经该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为:整个控制器盒体均处于气流的流动路径上,极大地提高了控制器盒体的冷却效果,并且冷却单元提供的气流经后端盖与风罩之间流向电机机座外周的散热片对电机本体进行冷却,减小变频电机总成的体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变频一体机,包括电机本体10和用于布置控制线路板单元的控制器盒体20,电机本体10的后端盖11上罩设有风罩40,控制器盒体20设置在风罩40内且控制器盒体20与风罩40的罩壁42之间形成气流通路,控制器盒体20在电机轴向上与后端盖11间隔布置且二者之间布置有挡风板50,所述挡风板50中部开设有通孔51,冷却单元提供的气流自风罩40的罩底41进入并流经该通孔51。

上述方案中,控制器盒体20设置在风罩40内且控制器盒体20与风罩40的罩壁42之间形成气流通路,仅在控制器盒体20与后端盖11之间布置有挡风板50,这样冷却单元提供的气流自风罩的罩底进入并流经通孔51,整个控制器盒体20均处于气流的流动路径上,极大地提高了控制器盒体20的冷却效果,并且冷却单元提供的气流经后端盖11与风罩40之间流向电机机座外周对电机本体10进行冷却,减小变频电机总成的体积。

所述冷却单元包括位于后端盖11与挡风板50之间的风扇叶轮30,电机转轴12自后端盖11穿出与风扇叶轮30的轴孔相连。直接通过电机转轴12给风扇叶轮30提供动力,这样风扇叶轮30无需额外配置动力机构,不仅节约能源,进一步减小变频电机整体的体积。

为了方便引接线13与控制器相连,挡风板50板面与电机轴向垂直,挡风板50板边与风罩40的罩壁42相连,所述挡风板50上开设有缺口52,该缺口52与风罩40内壁构成的通路供电机本体10的引接线13穿过。

所述控制器盒体20通过连接块24与风罩40的罩壁42固定,控制器盒体20上两相对的盒底板、盒顶板21、22与电机轴向垂直,邻近罩底41的盒底板21外板面上布置有条板状的散热片23。控制器盒体20在风罩40内布置更加紧凑,能够减小风罩40在电机轴向上的长度,散热片23的布置能够进一步提高控制器盒体20的散热效果。

为了保证电机本体10的冷却效果,风罩40呈筒状且其筒口与电机后端盖11周向布置的凸块111通过螺栓连接,风罩40筒口与后端盖11外边沿构成气流通路,风扇叶轮30产生的气流流经该气流通路并导向电机机座外周的散热条片14。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