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以及电动动力转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80611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马达以及电动动力转向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设置有与卷绕于定子的卷线连接的线圈连接部的汇流条。例如,在日本特开2010-141953号公报中,线圈连接部具有供从卷线引出的卷线连接部插入并焊接的U字形状的钩部。

在上述的汇流条中,在固定卷线连接部与钩部时,存在卷线连接部从钩部的开口脱出的情况。因此,存在卷线与汇流条的固定作业较麻烦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鉴于上述问题点,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具备具有能够容易固定定子的导线的构造的汇流条的马达以及具备上述的马达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例示的一个实施方式中,马达具备:具有沿着中心轴配置的轴的转子;配置于转子的径向外侧并卷绕有导线的定子;以及与导线电连接的汇流条。汇流条具有把持导线的把持部。把持部具有:沿着预定方向并行延伸的第一臂部和第二臂部;以及连结第一臂部的一端与第二臂部的一端的连结部。导线被第一臂部与第二臂部夹持。第一臂部以及第二臂部的至少一方与导线接触。第一臂部具有:从连结部沿着预定方向呈直线状延伸的直线部;以及从直线部的前端向接近第二臂部的方向屈曲的屈曲部。屈曲部与导线对置。第一臂部的预定方向的尺寸比第二臂部的预定方向的尺寸大。

汇流条进一步具有连接有把持部的主体部,第二臂部与主体部连接。

主体部与把持部为单一的部件。

直线部的预定方向的尺寸与第二臂部的预定方向的尺寸同等或者比其大。

直线部的预定方向的尺寸与第二臂部的预定方向的尺寸相同。

预定方向为径向,直线部以及第二臂部从连结部向径向外侧延伸。

屈曲部与导线在径向上对置。

屈曲部与第二臂部的前端在预定方向上对置。

屈曲部与第二臂部隔着间隙对置,间隙包含屈曲部与第二臂部对置的方向的距离小于导线的线径的部分。

直线部与屈曲部所成的角度为钝角。

进一步具备对经由汇流条供给至定子的电流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例示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电动动力转向装置具备上述的马达。

根据本申请的例示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具备具有能够容易固定定子的导线的构造的汇流条的马达以及具备上述的马达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

以下的本发明优选根据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参照附图,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特征、要素、步骤、特点和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马达的剖视图。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马达的局部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马达的局部的俯视图。

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把持部的俯视图。

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把持部的俯视图。

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马达10具备转子30、定子40、壳体20、轴承支架50、汇流条单元60以及控制装置80。转子30具有轴31以及转子铁芯32。轴31沿着在上下方向延伸的中心轴J配置。转子铁芯32固定于轴31的外周面。

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与中心轴J平行的方向简称为“上下方向”,将以中心轴J为中心的径向简称为“径向”,将以中心轴J为中心的周向简称为“周向”。另外,将上下方向中的图1的上侧简称为“上侧”,将上下方向中的图1的下侧简称为“下侧”。此外,上侧、下侧以及上下方向仅是用于对各部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说明的名称,不限定实际的配置关系等。

定子40配置于转子30的径向外侧。定子40具有:环状的定子铁芯41;安装于定子铁芯41的绝缘体42;以及经由绝缘体42安装于定子铁芯41的线圈43。线圈43卷绕导线43a而构成。即,在定子40卷绕有导线43a。

如图1以及图2所示,壳体20呈收纳马达10的各部的圆筒状。此外,在图2中,省略控制装置80的图示。如图1所示,轴承支架50呈沿径向扩宽的大致圆板状。轴承支架50配置于定子40的上侧。轴承支架50在转子铁芯32的上侧保持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轴31的轴承。

汇流条单元60作为整体呈沿径向扩宽的大致圆板状。汇流条单元60配置于定子40的上侧。更加详细而言,汇流条单元60固定于轴承支架50的上表面。汇流条单元60具有汇流条70与汇流条支架60a。即,马达10具备汇流条70。

汇流条支架60a保持汇流条70。如图1~图3所示,汇流条支架60a呈沿径向扩宽的大致圆板状。如图1所示,汇流条支架60a嵌合于壳体20的径向内侧。汇流条支架60a的下表面与轴承支架50的上表面接触。汇流条支架60a例如为树脂制。如图2所示,汇流条支架60a具有汇流条支架主体66、多个第一突起部67以及多个第二突起部68。

汇流条支架主体66是沿径向扩宽的圆板状的部分。汇流条支架主体66从下侧支撑汇流条70。如图3所示,汇流条支架主体66具有沿上下方向贯通汇流条支架主体66的第一支架贯通孔66c以及第二支架贯通孔66d。第一支架贯通孔66c配置于汇流条支架主体66的中央。第一支架贯通孔66c的俯视形状呈以中心轴J为中心的圆形状。如图1所示,在第一支架贯通孔66c插通有轴31。如图3所示,第二支架贯通孔66d沿着周向设置有多个。第二支架贯通孔66d的俯视形状呈圆形状。在第二支架贯通孔66d插通有导线43a。

第一突起部67压入于设置在汇流条70的第一贯通孔70b。通过第一突起部67,汇流条70相对于汇流条支架60a被定位。第二突起部68插入于设置在汇流条70的第二贯通孔70c。虽省略图示,但第一突起部67的上端部以及第二突起部68的上端部分别在插通第一贯通孔70b以及第二贯通孔70c后,被熔融并熔敷于汇流条70的上表面。由此,汇流条70固定于汇流条支架60a。

如图1以及图2所示,汇流条70呈板状。汇流条70配置于汇流条支架主体66的上表面66a。汇流条70与导线43a电连接。更加详细而言,汇流条70经由从线圈43向上侧延伸的导线43a的上端部与线圈43电连接。如图1所示,导线43a的上端部经由沿上下方向贯通轴承支架50的孔与第二支架贯通孔66d,向比汇流条支架60a更靠上侧被引出。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汇流条70设置有第一汇流条71、第二汇流条72、第三汇流条73、第四汇流条74以及第五汇流条75共五个。第一汇流条71、第二汇流条72以及第三汇流条73例如为相用汇流条。第四汇流条74与第五汇流条75为中性点用汇流条。

第一汇流条71具有主体部71a、两个把持部76以及端子部77。主体部71a呈沿着与上下方向正交的平面延伸的细长的板状。主体部71a的板面与上下方向正交。主体部71a具有第一部分71b、第二部分71c、第三部分71d以及第四部分71e。

第一部分71b是在比第二支架贯通孔66d更靠径向外侧沿着周向呈大致圆弧状延伸的部分。在第一部分71b的周向一端部连接有把持部76。在第一部分71b的周向另一端部连接有端子部77。第二部分71c为从第一部分71b的周向的中央呈直线状延伸至第一支架贯通孔66c的周缘部的部分。第二部分71c通过周向邻接的第二支架贯通孔66d彼此之间。第三部分71d为从第二部分71c的径向内端部沿着第一支架贯通孔66c的周缘部呈圆弧状延伸的部分。第四部分71e为从与第三部分71d的连接有第二部分71c的一侧相反侧的端部向径向外侧延伸的部分。在第四部分71e的径向外端部连接有把持部76。

第二汇流条72相对于第一汇流条71隔着中心轴J配置于径向的相反侧。第二汇流条72具有主体部72a、两个把持部76以及端子部77。主体部72a呈沿着与上下方向正交的平面的延伸的细长的板状。主体部72a的板面与上下方向正交。主体部72a具有第一部分72b、第二部分72c、第三部分72d以及第四部分72e。

第一部分72b配置于第一汇流条71的第一部分71b的径向内侧。第一部分72b为从与第二支架贯通孔66d相同的径向位置沿着径向呈直线状延伸至第一支架贯通孔66c的周缘部的部分。第一部分72b延伸的方向与第一汇流条71的第二部分71c延伸的方向平行。第一部分72b的径向外端部配置于与第一汇流条71的第二部分71c通过的第二支架贯通孔66d彼此之间相同的第二支架贯通孔66d彼此之间。在第一部分72b的径向外端部连接有把持部76。

第二部分72c为从第一部分72b的径向内端部沿着第一支架贯通孔66c的周缘部呈圆弧状延伸的部分。第二部分72c与第一汇流条71的第三部分71d隔着中心轴J配置于径向的相反侧。第三部分72d从第二部分72c的与连接有第一部分72b的一侧相反侧的端部延伸至比第二支架贯通孔66d更靠径向外侧。第三部分72d通过周向邻接的第二支架贯通孔66d彼此之间。在第三部分72d的径向的中央连接有把持部76。

第四部分72e为从第三部分72d的径向外端部向俯视时相对于第三部分72d延伸的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呈直线状延伸的部分。在第四部分72e的与连接有第三部分72d的一侧相反侧的端部连接有端子部77。

第三汇流条73具有主体部73a、两个把持部76以及端子部77。主体部73a呈沿着与上下方向正交的平面延伸的细长的板状。主体部73a的板面与上下方向正交。主体部73a具有第一部分73b、第二部分73c以及第三部分73d。

第一部分73b为在汇流条支架主体66的径向外缘部中沿着周向呈大致圆弧状延伸的部分。第一部分73b遍布周向的大致半周延伸。第一部分73b的一部分配置于第一汇流条71的第一部分71b的径向外侧。在第一部分73b的周向一端部连接有端子部77。

第二部分73c为从第一部分73b的周向另一端部向径向内侧延伸的部分。第二部分73c的径向内端部配置于周向邻接的第二支架贯通孔66d彼此之间。在第二部分73c的径向内端部连接有把持部76。第三部分73d为从第一部分73b的周向一端部附近的部分向径向内侧延伸的部分。第三部分73d的径向内端部配置于周向邻接的第二支架贯通孔66d彼此之间。在第三部分73d的径向内端部连接有把持部76。

第四汇流条74具有主体部74a以及三个把持部76。主体部74a呈沿着与上下方向正交的平面延伸的细长的板状。主体部74a的板面与上下方向正交。主体部74a具有第一部分74b、第二部分74c、第三部分74d以及第四部分74e。

第一部分74b为在比第二支架贯通孔66d更靠径向外侧沿着周向呈大致圆弧状延伸的部分。第一部分74b的径向位置与第一汇流条71的第一部分71b的径向位置大致相同。第一部分74b配置于第二汇流条72的第二部分72c的径向外侧。

第二部分74c为从第一部分74b的周向一端部向径向内侧延伸的部分。第二部分74c的径向内端部配置于周向邻接的第二支架贯通孔66d彼此之间。在第二部分74c的径向内端部连接有把持部76。第三部分74d为从第一部分74b的周向的中央向径向内侧延伸的部分。第三部分74d的径向内端部配置于周向邻接的第二支架贯通孔66d彼此之间。在第三部分74d的径向内端部连接有把持部76。第四部分74e为从第一部分74b的周向另一端部向径向内侧延伸的部分。第四部分74e的径向内端部配置于周向邻接的第二支架贯通孔66d彼此之间。在第四部分74e的径向内端部连接有把持部76。

第五汇流条75相对于第四汇流条74隔着中心轴J配置于径向的相反侧。第五汇流条75具有主体部75a以及三个把持部76。主体部75a呈沿着与上下方向正交的平面延伸的细长的板状。主体部75a的板面与上下方向正交。主体部75a具有第一部分75b、第二部分75c、第三部分75d以及第四部分75e。

第一部分75b为在比第二支架贯通孔66d更靠径向外侧沿着周向呈大致圆弧状延伸的部分。第一部分75b的径向位置与第一汇流条71的第一部分71b的径向位置大致相同。第一部分74b配置于第一汇流条71的第三部分71d的径向外侧。

第二部分75c为从第一部分75b的周向一端部向径向内侧延伸的部分。第二部分75c的径向内端部配置于周向邻接的第二支架贯通孔66d彼此之间。在第二部分75c的径向内端部连接有把持部76。第三部分75d为从第一部分75b的周向的中央向径向内侧延伸的部分。第三部分75d的径向内端部配置于周向邻接的第二支架贯通孔66d彼此之间。在第三部分75d的径向内端部连接有把持部76。第四部分75e为从第一部分75b的周向另一端部向径向内侧延伸的部分。第四部分75e的径向内端部配置于周向邻接的第二支架贯通孔66d彼此之间。在第四部分75e的径向内端部连接有把持部76。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五汇流条75的形状与第四汇流条74的形状相同。第五汇流条75与第四汇流条74在俯视时以中心轴J为中心配置为点对称。上述的各主体部71a~75a的上下方向的位置相互相同。在以下的说明中,在不将各汇流条70加以区别的情况下,将各汇流条70的各主体部71a~75a总称为主体部70a。

如上所述,端子部77分别设置于第一汇流条71、第二汇流条72以及第三汇流条73。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端子部77设置有三个。端子部77从主体部70a向上侧延伸。端子部77的板面与周向正交。如图1所示,端子部77的上端与控制装置80电连接。如图3所示,三个端子部77沿着周向等间隔地配置。

把持部76为把持导线43a的部分。如上所述,把持部76设置于各汇流条70。把持部76连接于主体部70a。在本实施方式中,把持部76设置有12个。如图4以及图5所示,把持部76的俯视形状呈向径向外侧开口的大致U字状。把持部76的板面与上下方向平行。各把持部76分别在俯视时配置于与第二支架贯通孔66d重叠的位置。如图2所示,把持部76配置于比主体部70a更靠上侧。

图4表示把持部76把持导线43a前的状态。图5表示把持部76把持导线43a的状态。以下,只要不特殊说明,针对把持部76把持导线43a的状态,对把持部76的构成进行说明。如图5所示,把持部76具有第一臂部76a、第二臂部76b以及连结部76c。

第一臂部76a以及第二臂部76b沿着预定方向并行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预定方向为径向。连结部76c将第一臂部76a的一端与第二臂部76b的一端连结。在本实施方式中,连结部76c将第一臂部76a的径向内端与第二臂部76b的径向内端连结。连结部76c呈向径向内侧凸出的半圆弧状。

在本说明书中,“第一臂部以及第二臂部沿着预定方向并行延伸”是指只要第一臂部以及第二臂部并排地向大致相同的方向延伸即可,第一臂部延伸的方向与第二臂部延伸的方向严格来说也可以不是平行。另外,第一臂部以及第二臂部若沿着预定方向,则也可以不呈直线状延伸。

第一臂部76a以及第二臂部76b在至少一方与导线43a接触的状态下夹持导线43a。即,导线43a被第一臂部76a与第二臂部76b夹持。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臂部76a以及第二臂部76b双方与导线43a接触。

第二臂部76b从连结部76c沿着径向呈直线状延伸。更加详细而言,第二臂部76b从连结部76c向径向外侧呈直线状延伸。第二臂部76b连接于主体部70a。

第一臂部76a具有直线部76d以及屈曲部76e。直线部76d从连结部76c沿着径向呈直线状延伸。更加详细而言,直线部76d从连结部76c向径向外侧呈直线状延伸。如上所述,直线部76d以及第二臂部76b从连结部76c向径向外侧延伸,从而如图4所示,在把持导线43a前的状态下,把持部76向径向外侧开口。因此,例如,在相对于定子40设置汇流条70的工序中,在引出导线43a,或者弯折插入第一臂部76a与第二臂部76b之间时,能够将导线43a从径向外侧插入第一臂部76a与第二臂部76b之间。由此,容易将导线43a插入第一臂部76a与第二臂部76b之间。

第一臂部76a与第二臂部76b沿周向对置。因此,第一臂部76a与第二臂部76b的间隙沿上下方向开口。由此,使汇流条70从上侧接近向上侧延伸的导线43a,从而能够将导线43a插入第一臂部76a与第二臂部76b之间,并且将汇流条70设置于定子40的上侧。此时,第一臂部76a与第二臂部76b呈图4所示那样开口的状态,因此第一臂部76a与第二臂部76b的间隙较宽,在使汇流条70接近导线43a时,容易将导线43a插入第一臂部76a与第二臂部76b之间。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直线部76d延伸的方向与第二臂部76b延伸的方向平行。直线部76d的径向的尺寸与第二臂部76b的径向的尺寸同等或者比其大。在图5中,直线部76d的径向的尺寸与第二臂部76b的径向的尺寸相同。此外,在本说明书中,“直线部的径向的尺寸与第二臂部的径向的尺寸相同”是指除了直线部的径向的尺寸与第二臂部的径向的尺寸严格来说相同的情况之外,还包含直线部的径向的尺寸与第二臂部的径向的尺寸大致相同的情况。

屈曲部76e从直线部76d的前端向接近第二臂部76b的方向屈曲。在本实施方式中,直线部76d的前端为直线部76d的径向外端。屈曲部76e以伴随着朝向径向外侧而向第二臂部76b侧的方向倾斜的方式呈直线状延伸。直线部76d与屈曲部76e所成的角度θ为钝角。屈曲部76e延伸的长度小于直线部76d延伸的长度。屈曲部76e与导线43a对置。更加详细而言,屈曲部76e与导线43a沿径向隔着间隙对置。

在通过把持部76把持导线43a时,从图4所示的状态向图5所示的状态,使第一臂部76a与第二臂部76b向相互接近的方向位移,通过第一臂部76a与第二臂部76b夹持导线43a。在本实施方式中,使连结部76c塑性变形,使第一臂部76a接近第二臂部76b。把持部76呈U字状,因此在通过第一臂部76a与第二臂部76b夹持导线43a时,导线43a在U字状的把持部76开口的一侧,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径向外侧,容易从各臂部接受力。由此,在单纯的U字形状的把持部中,存在导线43a从第一臂部与第二臂部之间脱出的情况。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臂部76a具有与导线43a对置的屈曲部76e。因此,通过屈曲部76e,能够抑制导线43a从第一臂部76a与第二臂部76b之间脱出。由此,通过把持部76把持导线43a较容易,从而容易固定导线43a与汇流条70。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获得具备具有能够容易地固定定子40的导线43a的构造的汇流条70的马达10。

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屈曲部76e与导线43a沿径向对置。因此,在通过各臂部夹持导线43a时,即使导线43a向比图5所示的位置更靠径向外侧移动,导线43a也钩住屈曲部76e,从而能够抑制导线43a从第一臂部76a与第二臂部76b之间脱出。

屈曲部76e配置于比第二臂部76b更靠径向外侧。即,第一臂部76a的径向的尺寸大于第二臂部76b的径向的尺寸。例如,在第一臂部的径向的尺寸与第二臂部的径向的尺寸同等或者比其小的情况下,若使第一臂部与第二臂部接近,则存在屈曲部的前端接触于第二臂部的面中的与第一臂部对置的一侧的对置面76f,第二臂部与直线部的间隙大于导线43a的线径D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存在导线43a不与第一臂部以及第二臂部双方接触,而无法将导线43a与把持部电连接的情况。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第一臂部76a的径向的尺寸大于第二臂部76b的径向的尺寸,从而能够抑制屈曲部76e的前端与第二臂部76b的对置面76f接触。因此,如图5所示,能够使第一臂部76a与第二臂部76b接近,直至直线部76d与第二臂部76b和导线43a接触。因此,容易使导线43a与把持部76电连接。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第二臂部76b连接于主体部70a,因此使具有屈曲部76e的第一臂部76a接近第二臂部76b,通过第一臂部76a与第二臂部76b来夹持导线43a。在该情况下,导线43a首先与第一臂部76a的直线部76d接触,从而导线43a被直线部76d向第二臂部76b侧按压。此时,存在导线43a沿着直线部76d向径向外侧移动的情况。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臂部76a设置有屈曲部76e,因此即使导线43a沿着直线部76d向径向外侧移动,也能够通过屈曲部76e抑制导线43a从第一臂部76a与第二臂部76b之间脱出。因此,通过把持部76来把持导线43a更加容易,从而更加容易固定导线43a与汇流条70。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直线部76d的径向的尺寸与第二臂部76b的径向的尺寸同等或者比其大,因此容易使屈曲部76e的前端与第二臂部76b的前端沿径向对置。由此,容易通过屈曲部76e关闭朝向径向外侧的把持部76的开口,能够更加抑制导线43a向径向外侧移动而从第一臂部76a与第二臂部76b之间脱出。

另外,例如,直线部76d的径向的尺寸越大于第二臂部76b的径向的尺寸,屈曲部76e越被配置于比第二臂部76b更向径向外侧分离的位置。因此,屈曲部76e与第二臂部76b之间的径向的距离L增大。若距离L大于导线43a的线径D,则存在导线43a从屈曲部76e与第二臂部76b之间脱出的情况。与此相对,根据本实施方式,直线部76d的径向的尺寸与第二臂部76b的径向的尺寸相同。因此,容易将屈曲部76e配置于第二臂部76b的附近,从而能够抑制距离L大于导线43a的线径D。由此,能够更加抑制导线43a从第一臂部76a与第二臂部76b之间脱出。

在本实施方式中,屈曲部76e的前端配置于第二臂部76b的径向外侧。屈曲部76e与第二臂部76b的前端沿径向对置。因此,能够通过屈曲部76e来关闭朝向径向外侧的把持部76的开口。因此,能够更加抑制导线43a从第一臂部76a与第二臂部76b之间脱出。

此处,例如,在角度θ为直角或者锐角的情况下,考虑屈曲部76e与第二臂部76b的前端沿径向对置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屈曲部76e的与直线部76d连接的一侧的端部在径向位于与屈曲部76e的前端相同的位置,或者比屈曲部76e的前端更靠径向外侧。因此,把持部76的径向的尺寸容易增大。

与此相对,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在角度θ为钝角的情况下,屈曲部76e的与直线部76d连接的一侧的端部位于比屈曲部76e的前端更靠径向内侧。因此,容易缩小把持部76的径向的尺寸。另外,在角度θ为钝角的情况下,即使直线部76d的径向的尺寸小于第二臂部76b的径向的尺寸,也能够使屈曲部76e的前端与第二臂部76b沿径向对置。在该情况下,能够更加缩小把持部76的径向的尺寸。

在本实施方式中,屈曲部76e与第二臂部76b隔着间隙DP对置。间隙DP包含屈曲部76e与第二臂部76b对置的方向的距离小于导线43a的线径D的部分。因此,能够妨碍导线43a通过间隙DP。因此,能够更加抑制导线43a从第一臂部76a与第二臂部76b之间脱出。上述的距离L为间隙DP中的屈曲部76e与第二臂部76b沿径向对置的部分的径向的距离。

在本实施方式中,各汇流条70为单一的部件。即,主体部70a与把持部76为单一的部件。因此,能够抑制部件件数增多,从而能够抑制马达10的制造成本增大。在本实施方式中,汇流条70例如通过冲压加工弯折板部件而被制造。

把持部76与导线43a例如通过焊接而被相互固定,从而进行电连接。具体而言,如图5所示,在通过第一臂部76a与第二臂部76b沿周向夹持导线43a的状态下,通过两个电极沿周向夹持第一臂部76a、导线43a以及第二臂部76b,进行电阻焊接,从而固定把持部76与导线43a。但是,把持部76与导线43a的固定不限定于电阻焊接。例如,也可以通过电弧焊接等电阻焊接以外的焊接、铆接等塑性变形、锡焊、利用导线性粘合剂的粘合等进行固定。

如图1所示,控制装置80配置于定子40的上侧。控制装置80控制经由汇流条70供给至定子40的电流。因此,能够控制马达10的转速。控制装置80连接于未图示的外部电源。

本实用新型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也能够采用其他的构成。在以下的说明中,存在对与上述说明相同的构成适当地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等,从而省略说明的情况。

若第一臂部76a的径向的尺寸大于第二臂部76b的径向的尺寸,则直线部76d的径向的尺寸也可以小于第二臂部76b的径向的尺寸。另外,第一臂部76a也可以与主体部70a连接。主体部70a与把持部76也可以为不同部件。屈曲部76e也可以不与第二臂部76b沿径向对置。直线部76d与屈曲部76e所成的角度θ可以为直角,也可以为锐角。

第一臂部76a以及第二臂部76b也可以从连结部76c向径向内侧延伸。另外,预定方向不限定于径向,也可以为任意的方向。第一臂部76a与第二臂部76b也可以直接接触。具体而言,例如,屈曲部76e也可以与第二臂部76b的前端,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二臂部76b的径向外端接触。在该情况下,能够更加抑制导线43a从第一臂部76a与第二臂部76b之间脱出。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圆线对导线43a进行了说明,但不限定于此。导线可以为矩形线、扁线,也可以为其他的形状。

接下来,对搭载本实施方式的马达10的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将马达10搭载于电动动力转向装置的例子进行说明。图6所示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2搭载于汽车的车轮的操舵机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2为通过液压减少操舵力的装置。电动动力转向装置2具备马达10、操舵轴214、油泵216以及控制阀217。

操舵轴214将来自方向盘211的输入传递至具有车轮212的车轴213。油泵216使向车轴213传递基于液压的驱动力的动力缸215产生液压。控制阀217控制油泵216的油。在电动动力转向装置2中,马达10搭载为油泵216的驱动源。

上述的实施方式的马达不限定于电动动力转向装置,也可以搭载于任意的装置。

上述的各构成能够在相互不矛盾的范围内适当地进行组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