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磁体与轴的连接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26748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电机磁体与轴的连接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机磁体与轴的连接机构。



背景技术:

电机其为一种动力,被广泛的应用。

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盘式无铁芯永磁电机的电机轴,[申请号:201520075557.1],它包括轴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体上同轴设有向外凸起且为圆柱形的轴心体,轴心体的上下两侧上对称设有一对与轴体成同轴设置的磁钢盘固定块,所述磁钢盘固定块的环形侧壁上至少设有一个垂直于磁钢盘固定块上下端面的直切面,且轴体的半径小于或等于直切面与轴体中心之间的距离。轴心体在磁钢盘套接装配时可以对磁钢盘形成限位固定作用,由于直切面的设置,使得电机轴在转动时,磁钢盘不会相对电机轴形成转动,电机轴在转动时磁钢盘不易脱落。

上述的方案虽然上述的诸多优点,但是,该方案还至少存在如下缺点:

1、整体的结构制造较为复杂和繁琐,无形中降低了生产效率。

2、散热性能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能够提高散热性能的电机磁体与轴的连接机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电机磁体与轴的连接机构包括电机轴和磁体,在电机轴中部设有凹槽,在磁体的表面设有镀锌层且所述的磁体套设在电机轴的中部并将所述的凹槽槽口封闭,在电机轴中部和磁体的内壁之间设有内胶水层且所述的凹槽内具有沿着凹槽长度分布的胶层,在磁体的外侧套设有不锈钢套且所述的磁体和不锈钢套之间设有外胶水层。

在上述的电机磁体与轴的连接机构中,所述的内胶水层厚度与外胶水层的厚度相等。

在上述的电机磁体与轴的连接机构中,所述的凹槽为若干间隔设置的圆环凹槽。

在上述的电机磁体与轴的连接机构中,所述的凹槽为螺旋凹槽。

在上述的电机磁体与轴的连接机构中,所述的凹槽为若干沿着电机轴中部轴向设置的直线凹槽。

在上述的电机磁体与轴的连接机构中,所述的电机轴两端分别设有顶针固定孔。

在上述的电机磁体与轴的连接机构中,所述的电机轴包括中部段和分别连接在中部段两端的端部段。

在上述的电机磁体与轴的连接机构中,所述的磁体包括若干块圆周分布的磁钢块。

在上述的电机磁体与轴的连接机构中,所述的不锈钢套壁厚小于磁体的壁厚。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电机磁体与轴的连接机构的优点在于:

1、设计的凹槽,其可以增加胶水的容量,避免了缺少胶水导致粘结牢靠性降低,无形中提高了连接处的结构强度。

2、使用寿命长。

3、镀锌层的设计可以防止生锈和进一步提高胶水粘附力。

4、设置的内胶水层和外胶水层,其可以进一步提高连接处的连接结构强度,确保了电机后续使用的稳定性,避免了高速旋转时磁体的甩飞现象。

5、设计的不锈钢套,其还可以进一步提高散热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电机轴1、凹槽11、顶针固定孔12、磁体2、胶层3、不锈钢套4。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3所示,本电机磁体与轴的连接机构包括电机轴1和磁体2。

在电机轴1两端分别设有顶针固定孔12。

顶针固定孔12的设计,其便于加工制造。

电机轴1包括中部段和分别连接在中部段两端的端部段。

在电机轴1中部设有凹槽11,具体地,本实施例的凹槽11为若干间隔设置的圆环凹槽。

圆环凹槽沿着电机轴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设计的凹槽,其可以增加胶水的容量,避免了缺少胶水导致粘结牢靠性降低,无形中提高了连接处的结构强度。

在磁体2的表面设有镀锌层且所述的磁体2套设在电机轴1的中部并将所述的凹槽11槽口封闭,镀锌层的设计可以防止生锈和进一步提高胶水粘附力。

在电机轴1中部和磁体2的内壁之间设有内胶水层且所述的凹槽11内具有沿着凹槽11长度分布的胶层3,在磁体2的外侧套设有不锈钢套4且所述的磁体2和不锈钢套4之间设有外胶水层。

内胶水层厚度与外胶水层的厚度相等。当然,厚度可以不一致。设置的内胶水层和外胶水层,其可以进一步提高连接处的连接结构强度,确保了电机后续使用的稳定性,避免了高速旋转时磁体的甩飞现象。

磁体2包括若干块圆周分布的磁钢块。

其次,不锈钢套4壁厚小于磁体2的壁厚。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及原理基本相同,固在此不作赘述,而不一样的地方在于:

凹槽11为螺旋凹槽。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及原理基本相同,固在此不作赘述,而不一样的地方在于:

凹槽11为若干沿着电机轴1中部轴向设置的直线凹槽。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