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永磁助力磁阻电机及其转子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26747阅读:414来源:国知局
一种永磁助力磁阻电机及其转子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尤其涉及一种永磁助力磁阻电机及其转子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能源紧张的日益突出,越来越多设备要求被采用高效节能设备。一些企业采用高效三相异步电机,它们通过使用高性能硅钢片、提高定子绕组槽满率、采用铸铜转子等途径来提高电机效率,然而这样会大大增加电机成本,且效果不是很明显;一些企业采用永磁同步电机来提高电机效率,但永磁同步电机永磁体采用烧结铷铁硼,属于稀土材料,价格成本比较高;也有一些企业在设计采用同步磁阻电机,但功率因数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永磁助力磁阻电机及其转子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永磁助力磁阻电机的转子结构,包括具有转轴孔的转子铁芯,所述转子铁芯上设有四组绕其周向间隔90度均匀设置的隔磁栅,每一组所述隔磁栅包括多层沿所述转子铁芯的径向布置的磁栅,相邻的磁栅之间设有永磁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每一组所述隔磁栅包括四层沿所述转子铁芯的径向布置的磁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子铁芯上设有连接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子铁芯上设有导磁部,所述导磁部位于相邻两组隔磁栅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子铁芯上不设置转子绕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子铁芯通过硅钢片冲压层叠而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永磁铁位于d轴方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永磁铁为铁氧体永磁体。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永磁助力磁阻电机,包括如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永磁助力磁阻电机的转子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永磁助力磁阻电机还包括定子铁芯,所述定子铁芯上设有定子绕组,所述转子铁芯设置在所述定子铁芯之内,所述转轴孔上设有转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述方案,既可以提高电机效率,且成本较低,同时有较高的功率因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永磁助力磁阻电机的示意图。

图2是一种永磁助力磁阻电机的转子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一种永磁助力磁阻电机的转子结构的d-q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永磁助力磁阻电机的转子结构,包括具有转轴孔44的转子铁芯4,所述转子铁芯4上设有四组绕其周向间隔90度均匀设置的隔磁栅,每一组所述隔磁栅包括多层沿所述转子铁芯4的径向布置的磁栅41,相邻的磁栅41之间设有永磁铁3(铁氧体永磁材料)。

如图1至图3所示,每一组所述隔磁栅包括四层沿所述转子铁芯4的径向布置的磁栅41。

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转子铁芯4上设有连接孔42,所述连接孔42位于q轴上。

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转子铁芯4上设有导磁部43,所述导磁部43位于相邻两组隔磁栅之间。

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转子铁芯4上不设置转子绕组。

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转子铁芯4通过硅钢片冲压层叠而成。

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永磁铁3位于d轴方向。

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永磁铁3为铁氧体永磁体。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永磁助力磁阻电机,包括如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永磁助力磁阻电机的转子结构。

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永磁助力磁阻电机还包括定子铁芯1,所述定子铁芯1上设有定子绕组2,所述转子铁芯4设置在所述定子铁芯1之内,所述转轴孔44上设有转轴5。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永磁助力磁阻电机的转子结构,转子圆周方向有四组隔磁栅,且每个方向磁栅41有4层,磁栅41中间位置放置铁氧体永磁材料。根据转矩公式第一项是永磁转矩,第二项是磁阻转矩,该电机转矩是由磁阻转矩和永磁转矩共同产生。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永磁助力磁阻电机及其转子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1.与三相异步电机比较,异步电机转子采用铸铝转子,有绕组;而本实用新型的转子上无绕组,转子铁芯直接用硅钢片冲压叠至获得,在转子铁芯隔磁栅中插入铁氧体,工艺简单,制作成本较低,同时转子基本无损耗,电机效率较高;

2.与同步磁阻电机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转矩由磁阻转矩和永磁转矩共同提供,永磁体3的磁导率接近空气,对d轴磁力线的阻碍作用与空气相当,保留了同步磁阻电机中d轴磁路磁阻远大于q轴磁路磁阻的特性,同时在该电机磁极d轴方向添加一定量的永磁材料,且永磁材料产生的磁通方向与电机弱磁时电枢反应d轴分量相反,大大减小d轴去磁电流,从而提高电机输出转矩和功率因数;

3.与永磁同步电机相比,一般永磁同步电机转子中采用烧结铷铁硼永磁材料,价格较高,而本实用新型的转子槽形中插入铁氧体永磁材料,成本较低,对于在一些高功率密度要求不是很高场合更加适合。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