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子铁芯冲片、转子铁芯、转子、电机及旋转式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26743阅读:469来源:国知局
转子铁芯冲片、转子铁芯、转子、电机及旋转式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旋转式压缩机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转子铁芯冲片、转子铁芯、转子、电机及旋转式压缩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旋转式压缩机一般由泵体部、电机部、转子部和壳体部组成。其中转子铁芯由转子冲片冲压后堆叠而成,转子冲片冲压后由圆角带、光亮带和断裂带构成,三个带表面状态存在差异,以断裂带的表面质量最差。故由转子冲片堆叠而成的转子铁芯,表面粗糙度可高达Rz50左右,转子高速运转后,粗糙的表面与通过定转子间隙的高速冷媒气流和液滴产生摩擦,导致摩擦损失,降低了压缩机的效率。

因此,存在设计一种能够降低磨擦损失的转子铁芯冲片、转子铁芯、转子、电机及旋转式压缩机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摩擦损失的问题,提供一种转子铁芯冲片,该转子铁芯冲片能够降低磨擦损失。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转子铁芯。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包括上述转子铁芯的转子。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包括上述转子的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电机的旋转式压缩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转子铁芯冲片,所述转子铁芯冲片包括环形本体,所述环形本体上沿周向方向均匀地设置有闭口槽,所述环形本体的外周壁的表面粗糙度不大于RZ20。

优选地,所述环形本体的外周壁的表面粗糙度不大于RZ10。

优选地,所述环形本体的外周壁的表面粗糙度通过车削加工、外径辊光和外径磨削中的至少一种机加工方式获得。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转子铁芯,所述转子铁芯包括多个堆叠在一起的转子铁芯冲片,所述转子铁芯的外周壁的表面粗糙度不大于RZ20。

优选地,所述转子铁芯的外周壁的表面粗糙度不大于RZ10。

优选地,所述转子铁芯的外周壁的表面粗糙度通过车削加工、外径辊光和外径磨削中的至少一种机加工方式获得。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转子,所述转子包括上述的转子铁芯和分别安装在所述转子铁芯两端面上的环形铸铝。

优选地,所述转子包括在所述转子铁芯两端处分别安装在所述环形铸铝外侧的平衡块。

本实用新型第四方面提供一种电机,所述电机包括定子和上述的转子,所述定子环绕设置在所述转子外部。

本实用新型第五方面提供一种旋转式压缩机,所述旋转式压缩机包括壳体、上述的电机和安装在所述电机一端处的泵体,所述电机和所述泵体位于所述壳体内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由于转子铁芯冲片的环形本体的外周壁的表面粗糙度不大于RZ20,使由该转子铁芯冲片堆叠而成的转子的表面粗糙度能够不大于RZ20,从而能够减小气体通过定转子间隙产生的粘滞阻力,有效降低了转子旋转时与冷媒气体之间的摩擦损失,显著提升了使用包含该转子的电机的压缩机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转子铁芯冲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转子铁芯冲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旋转式压缩机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的旋转式压缩机使用现有技术的转子时的A部剖视图;

图5是图3中旋转式压缩机使用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转子时的A部剖视图;

图6为降低转子外表面粗糙度后压缩机COP随转子表面粗糙度变化的对比图。

图7为降低转子表面粗糙度后转子外径摩擦损失功率随转子表面粗糙度变化的对比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环形本体 11 外周壁

10 转子铁芯冲片 s 转子铁芯的外周壁

100 定子 200 转子

H1 壳体 H2 电机

H3 泵体

1’ 现有技术的转子铁芯冲片的环形本体

a 断裂带 b 光亮带

c 圆角带 200’ 现有技术的转子

10’ 现有技术的转子铁芯冲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参考附图所示的上、下、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的转子铁芯冲片的环形本体1’冲压后,其外周壁一般由断裂带a、光亮带b、圆角带c和毛刺构成,冲裁间隙小时光亮带b占比大,表面整齐度高,随着冲裁间隙的增大,光亮带b占比减小,平整度变差,批量生产实践过程中,为保证冲压质量的稳定性及模具寿命,一般采用偏大的间隙进行冲裁,导致断面平整度差。由于断裂带a、光亮带b、圆角带c的表面状态存在差异,以断裂带的表面质量最差,故如图4所示,由现有技术的转子铁芯冲片10’堆叠而成的转子铁芯,表面粗糙度可高达Rz50左右,导致现有技术的转子200’高速运转后,粗糙的表面与通过定转子间隙的高速冷媒气流和液滴产生的摩擦较大,导致摩擦损失,降低了压缩机的效率。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摩擦损失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转子铁芯冲片,所述转子铁芯冲片包括环形本体1,所述环形本体1上沿周向方向均匀地设置有闭口槽,所述环形本体1的外周壁11的表面粗糙度不大于RZ20。

如图2所示,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由于转子铁芯冲片的外周壁11的表面粗糙度不大于RZ20,使由该转子铁芯冲片堆叠而成的转子的表面粗糙度能够不大于RZ20,从而能够减小气体通过定转子间隙产生的粘滞阻力,有效降低了转子旋转时与冷媒气体之间的摩擦损失,显著提升了使用包含该转子的电机的压缩机的工作效率。

并且优选地,所述环形本体1的外周壁11的表面粗糙度不大于RZ10。从而使采用该转子铁芯冲片堆叠而成的转子的表面粗糙度能够不大于RZ10,以便更好地降低转子旋转时与冷媒气体之间的摩擦损失。

其中,转子铁芯冲片的环形本体1的外周壁11的表面粗糙度可通过多种方法获得,优选地,所述环形本体1的外周壁11的表面粗糙度通过车削加工、外径辊光和外径磨削中的至少一种机加工方式获得。

也就是说,可先将每片转子铁芯冲片的环形本体1的外周壁11的表面粗糙度加工为所需数值,例如RZ20或RZ10,然后再将多片上述转子铁芯冲片堆叠形成转子铁芯,且使该转子铁芯的外周壁的整体表面粗糙度为所需数值,例如RZ20或RZ10。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转子铁芯,所述转子铁芯包括多个堆叠在一起的转子铁芯冲片10,所述转子铁芯的外周壁s的表面粗糙度不大于RZ20。

并且,为了更好地降低转子旋转时与冷媒气体之间的摩擦损失,优选地,所述转子铁芯的外周壁s的表面粗糙度不大于RZ10。

其中,转子铁芯的外周壁s的表面粗糙度可通过多种方法获得,优选地,所述转子铁芯的外周壁s的表面粗糙度通过车削加工、外径辊光和外径磨削中的至少一种机加工方式获得。

也就是说,将多个转子铁芯冲片10堆叠形成转子铁芯后再对该转子铁芯的外周壁s整体进行加工,以保证转子铁芯的外周壁s的整体表面粗糙度为所需数值,例如RZ20或RZ10。具体地,可在铸铝完成后对转子铁芯进行车削加工以获得所需数值的表面粗糙度,即去除冲裁时断面的凸起部分,以减小气体通过时的阻力,或者在铸铝完成后对转子铁芯进行外径辊光以获得所需数值的表面粗糙度,或者在在铸铝完成后对转子铁芯进行外径磨削以获得所需数值的表面粗糙度。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转子,所述转子包括上述的转子铁芯和分别安装在所述转子铁芯两端面上的环形铸铝。其中,环形铸铝的外径和内径分别与转子铁芯冲片10的环形本体的外径和内径相同且环形铸铝与转子铁芯对齐安装。

并且,优选地,所述转子包括在所述转子铁芯两端处分别安装在所述环形铸铝外侧的平衡块。平衡块可用于平衡力和力矩,降低电机的震动,减小噪音,提升压缩机的工作性能。其中,平衡块的形状可根据具体工作环境进行设计,例如为一部分环形体,且安装在转子铁芯两端处的平衡块的厚度可不同。另外,可将环形铸铝的外侧端面上预留凸台,在环形体的平衡块上加工与该凸台配合的通孔,在通孔套装于凸台后,再将凸台的外端面压平以固定平衡块,即可通过铆接方式将平衡块固定在环形铸铝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第四方面提供一种电机,所述电机包括定子100和上述的转子200,所述定子100环绕设置在所述转子200外部。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五方面提供一种旋转式压缩机,所述旋转式压缩机包括壳体H1、上述的电机H2和安装在所述电机H2一端处的泵体H3,所述电机H2和所述泵体H3位于所述壳体H1内部。

图6为降低转子表面粗糙度后压缩机COP随转子表面粗糙度变化的对比图。从图中可以看出转子表面粗糙度越低,压缩机COP越高。图7为降低转子表面粗糙度后转子外径摩擦损失功率随转子表面粗糙度变化的对比图。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包括各个具体技术特征以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但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