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母线槽的拼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87462阅读:51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母线槽的拼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母线槽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母线槽的拼接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化工程设施和装备的涌现,各行各业的用电量迅速增加,尤其是众多的高层建筑和大型机械电加工的厂房车间的出现,严重增加了输电的强度,而传统电缆在大电流输送系统中已不能满足其快速高效的要求,而母线槽作为一种新型配电导线应运而生,与传统的电缆相比,在大电流输送时充分体现出它的优越性,但是普通的母线槽重量较大,使用不便,也不具有防火作用,在高电流的输送过程中,热量过大,容易产生失火,有时由于环境或者工作的需要,需对多个母线槽进行连接,但是普通的母线槽连接不便,密封性也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母线槽的拼接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母线槽的拼接装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两端连接有连接块,所述本体的表面覆盖有钢板壳体,所述本体的内壁设置有陶瓷层,所述钢板壳体与陶瓷层之间嵌接有塑料层,所述本体的中部开设有腔体,所述腔体的中部贯穿有导电柱,所述导电柱的一端设置有插接头,所述插接头上嵌接有卡扣,所述导电柱的另一端开有插接槽,所述插接槽的内壁开有卡槽,两个所述本体之间连接有连接条,所述连接条的顶端开有接口,所述连接条的接口处固定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通过螺栓与连接条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柱的材料为铜,所述导电柱共设置有四根,且导电柱之间的间距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插接头和插接槽的截面均为圆形,且插接头和插接槽的尺寸相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插接头上的卡扣与插接槽内的卡槽卡接。

进一步地,所述腔体内填充有防火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条卡接于连接块拼接形成的矩形槽中,所述连接条下部的宽度小于两个连接块形成的矩形槽的宽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种实用新型设计合理,使用方便,通过合理的设计导电杆,并在连接条的作用下,可以快速方便实现两个母线槽之间的固定连接,而且密封性较好,可以有效起到防水的作用,通过塑料材料的引用,可以有效减轻母线槽的重量,通过在腔体中填充防火材料,可以防止大电流输电过程中导致的失火,可见该种实用新型,功能使用,适合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导电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连接块;2、导电柱;3、钢板壳体;4、塑料层;5、陶瓷层;6、腔体;7、卡扣;8、插接头;9、卡槽;10、插接槽;11、本体;12、连接条;13、螺栓;14、连接板;15、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4所示,一种用于母线槽的拼接装置,包括本体11,所述本体11的两端连接有连接块1,所述本体11的表面覆盖有钢板壳体3,所述本体11的内壁设置有陶瓷层5,所述钢板壳体3与陶瓷层5之间嵌接有塑料层4,所述本体11的中部开设有腔体6,所述腔体6的中部贯穿有导电柱2,所述导电柱2的一端设置有插接头8,所述插接头8上嵌接有卡扣7,所述导电柱2的另一端开有插接槽10,所述插接槽10的内壁开有卡槽9,两个所述本体11之间连接有连接条12,所述连接条12的顶端开有接口15,所述连接条12的接口15处固定有连接板14,所述连接板14通过螺栓13与连接条12固定连接,为此可以实现母线槽之间的快速拼接。

其中,所述导电柱2的材料为铜,所述导电柱2共设置有四根,且导电柱2之间的间距相等,实现与外接电路的连通。

其中,所述插接头8和插接槽10的截面均为圆形,且插接头8和插接槽10的尺寸相匹配。

其中,所述插接头8上的卡扣7与插接槽10内的卡槽9卡接,实现母线槽之间的连接。

其中,所述腔体6内填充有防火材料,有效起到防火作用。

其中,所述连接条12卡接于连接块1拼接形成的矩形槽中,所述连接条12下部的宽度小于两个连接块1形成的矩形槽的宽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用于母线槽的拼接装置,使用时,首先将导电柱2上的插接头8插入另一个本体上导电柱2的插接槽10中,并使相对的两个连接块1对齐,在卡扣7和卡槽9的作用下,可以有效固定卡接,然后将连接条12卡入连接块14形成的槽中,并用连接板14在螺栓13的作用下,将接口15密封起来,而且该种使用新型,通过使用塑料材料,可以有效减重,通过在腔体6中使用防火材料,可以有效起到防火作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