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电容储能的自发电应急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62174发布日期:2018-07-04 08:12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一种超电容储能的自发电应急电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产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电容储能的自发电应急电池。



背景技术:

现有应急电池通常采用化学电池,其电量保存时间较短,在遇到突发事件时,电池电量不足会导致设备无法正常使用,影响工作的进行甚至暂停,而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超电容具有充电时间短、使用寿命长、温度特性好、节约能源和绿色环保等特点,其电量保存时间较长,适合于长期存放应急备用。因此,需要设计一种用超级电容储能且能自发电的应急电池,应会达到更优良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电容储能的自发电应急电池,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超电容储能的自发电应急电池,包括电池壳体,所述电池壳体内部设有电路板、超电容和发电装置,所述电路板、超电容和发电装置在电池壳体内由上至下依次排列,所述超电容下方设有一金属框架,所述金属框架内设有发电装置,所述发电装置包括发电线圈、磁铁和弹簧,所述发电装置与电路板相连,所述电路板与超电容互连。

进一步的,所述发电线圈安装于金属框架两侧,所述金属框架上端与底端分别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与金属框架上端或底端垂直相连,所述磁铁能在所述发电线圈与所述弹簧间形成的空隙自由移动。

进一步的,电池壳体正极与电池壳体负极两侧均设有绝缘密封圈。进一步的,所述电路板上设有双向DC/DC转换电路。

进一步的,所述发电装置与所述双向DC/DC转换电路、超电容依次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超电容还与所述双向DC/DC转换电路、电池壳体正极、电池壳体负极依次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发电线圈为三相发电线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达到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超电容储能的自发电应急电池,摆脱了传统化学电池所具有的寿命短、容易污染环境的缺点,其采用超电容作为储能装置,使本实用新型具有充电速度快,使用寿命长、节约能源和绿色环保等特点,适合于长期存放应急备用,同时在电池内部还设有发电装置,能够在超电容存储的电能不足时进行发电,重新对超电容进行蓄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超电容储能的自发电应急电池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路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电装置放大示意图。

图中,1为电池壳体正极,2为电路板,3为超电容,4为弹簧,5为发电线圈,6为磁铁,7为电池壳体负极,8为绝缘密封圈,9为导线,10为金属框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所有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3所示,一种超电容储能的自发电应急电池,包括电池壳体,所述电池壳体内部设有电路板2、超电容3和发电装置,所述电路板2、超电容3和发电装置在电池壳体内由上至下依次排列,所述超电容3下方设有一金属框架10,所述金属框架10内设有发电装置,所述发电装置包括两个发电线圈5、磁铁6和两个弹簧4,所述发电装置与电路板2相连,所述电路板2与超电容3互连。优选的,所述发电线圈5为三相发电线圈。

具体的,所述发电线圈5设置于所述金属框架10两侧,所述金属框架10上端与底端分别设有弹簧4,所述弹簧4与金属框架10上端或底端垂直相连,在所述发电线圈5与所述弹簧4形成的空隙中设有磁铁6,所述磁铁6可在此空隙间自由移动。

具体的,所述电池壳体正极1与电池壳体负极7两侧均设有绝缘密封圈8,避免电池壳体正极1与电池壳体负极7构成闭合回路导致电池短路。

如图2所示,具体的,所述电路板2上设有双向DC/DC转换电路,所述发电装置与所述双向DC/DC转换电路、超电容3依次相连,所述双向DC/DC转换电路可将发电装置所产生的交流电经整流放大转为直流电,正向传输存储至超电容3中,所述超电容3还与所述双向DC/DC转换电路、电池壳体正极1、电池壳体负极7依次相连,使超电容3、与用电器相连的电池壳体正极1、电池壳体负极7能构成闭合回路。优选的,所述发电装置与所述双向DC/DC转换电路、超电容通过导线9依次相连;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超电容3与所述双向DC/DC转换电路、电池壳体正极1、电池壳体负7极通过导线9依次相连。

具体的,电池自发电时,磁铁6通过来回运动使发电线圈5切割磁场中的磁感线,使发电线圈5上产生对应的感应电流,所述电路板2上的双向DC/DC转换电路将感应电流经整流放大后转为直流电,并储存至超电容3中;在电池使用时,超电容3通过电路板2上的双向DC/DC转换电路反向将电流输出到电池壳体正极1,以供用电器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