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防爆型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轴承防爆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46415发布日期:2018-09-14 23:25阅读:40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效率爆炸性粉尘及可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机,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复合防爆型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轴承防爆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的不断出现,近年来出现了爆炸性气体和爆炸性粉尘共存的复合防爆要求高的场所,对于能够在这种防爆要求高的环境下安全运行的设备需求量也越来越多,原来单一适用于爆炸性气体环境或者单一适用于爆炸性粉尘环境的防爆电机已经不能在复合防爆要求高的环境中使用了。电机两端的轴承位置(主要是轴贯通部分)的防爆性能直接决定了电机的防爆性能,因此在该形势下,迫切需求改进原有电机两端轴承位置处零部件配合的间隙设计,以满足复合防爆电机既能防爆炸性气体又能防爆炸性粉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防爆型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轴承防爆结构,能有效阻止爆炸性粉尘、爆炸性气体进入轴承室及电机内部,保证电机的安全运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复合防爆型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轴承防爆结构,包括轴承外侧防爆结构和轴承内侧防爆结构,轴承外侧防爆结构位于轴承的外侧,轴承内侧防爆结构位于轴承的内侧。轴承外侧防爆结构包括轴承外盖和曲路密封套,轴承外盖与转轴配合处形成隔爆接合面A,隔爆接合面A处的轴承外盖与转轴紧密配合,且隔爆接合面A的轴向长度大于等于28mm,隔爆接合面A的径向间隙小于等于0.3mm;

曲路密封套卡设在轴承外盖外部并与转轴同轴设置,且曲路密封套由径向的第一挡环和轴向的第一圆筒组成,第一挡环位于第一圆筒外端处,第一挡环的内圈与转轴密封固定连接,第一挡环的外圈与第一圆筒的外端部密封固定连接,第一圆筒的内端部沿轴向向轴承外盖内部延伸并部分插入至轴承外盖内,轴承外盖上与第一圆筒的对应部位开设有密封槽,第一圆筒的内端部插入对应的密封槽中并与其间隙配合。

轴承内侧防爆结构包括端盖、轴承内盖、曲路密封环,轴承内盖包括靠近端盖的外端部和靠近端盖的内端部,内端部的外径小于外端部的外径,轴承内盖外端部与端盖内侧配合处形成隔爆接合面B,隔爆接合面B的轴向长度大于等于25mm,隔爆接合面B的径向间隙小于等于0.1mm。

轴承内盖与转轴的配合处形成隔爆接合面C,隔爆接合面C处的轴承内盖与转轴紧密配合,且隔爆接合面C的轴向长度大于等于40mm,隔爆接合面C的径向间隙小于等于0.2mm。

曲路密封环套设在轴承内盖内端部上且与转轴同轴设置,曲路密封套由径向的第二挡环和轴向的第二圆筒组成,第二挡环位于第二圆筒内端处,第二挡环的内圈与转轴密封固定连接,第二挡环的外圈与第二圆筒的内端部密封固定连接,第二圆筒的外端部沿轴向向轴承内盖外部延伸并部分套设在轴承内盖内端部上并与其间隙配合。

所述第一圆筒的内周面与密封槽上对应的配合面之间的间隙小于等于0.2mm。

所述第二圆筒的内周面与轴承内盖内端部上相配合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小于等于0.5mm。

曲路密封套为铜质曲路密封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轴承外侧防爆结构轴承外盖和曲路密封套,曲路密封套与转轴、轴承外盖的配合,构成了第一道防线;轴承外盖与转轴配合处形成了第二道防线(隔爆接合面A),依靠轴贯通部分的间隙及长度要求(即通过控制轴承外盖轴孔尺寸D2的尺寸公差以及转轴外径尺寸D1的尺寸公差,以及防爆结合面的长度L)实现隔爆接合面A的隔爆能力;轴伸端隔爆轴承结构通过两道防线能有效阻止可燃性粉尘和可爆炸性气体进入轴承室及电机内部,实现对轴承的封闭保护,满足防爆要求。

2、本实用新型中轴承内侧防爆结构包括端盖、轴承内盖、曲路密封环,轴承内盖外端部与端盖内侧配合处形成隔爆接合面B,隔爆接合面B的轴向长度大于等于25mm,隔爆接合面B的径向间隙小于等于0.1mm;轴承内盖与转轴的配合处形成隔爆接合面C,隔爆接合面C处的轴承内盖与转轴紧密配合,且隔爆接合面C的轴向长度大于等于40mm,隔爆接合面C的径向间隙小于等于0.2mm;曲路密封环第二圆筒的外端部沿轴向向轴承内盖外部延伸并部分套设在轴承内盖内端部上并与其间隙配合,第二圆筒的内周面与轴承内盖内端部上相配合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小于等于0.5mm;通过控制上述隔爆接合面B和隔爆接合面C的间隙及长度、第二圆筒与轴承内盖的配合间隙,满足国家防爆标准GB3836的规定,达到即使可燃性气体电机在内部发生爆炸,爆炸能力也不会传递到外界中引起外部气体的爆炸。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E处的放大图;

图3是图1中F处的放大图;

图4是图1中K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至图4所示,复合防爆型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轴承防爆结构,包括轴承外侧防爆结构和轴承内侧防爆结构,轴承外侧防爆结构位于轴承1的外侧,轴承内侧防爆结构位于轴承1的内侧。轴承外侧防爆结构包括轴承外盖2和曲路密封套3,曲路密封套3为铜质曲路密封套。轴承外盖2与转轴4配合处形成隔爆接合面A,隔爆接合面A处的轴承外盖2与转轴4紧密配合,且隔爆接合面A的轴向长度L1大于等于28mm,隔爆接合面A的径向间隙G1小于等于0.3mm(即轴承外盖轴孔尺寸D2与转轴外径尺寸D1的差小于等于0.3mm)。

曲路密封套3卡设在轴承外盖2外部并与转轴4同轴设置,且曲路密封套3由径向的第一挡环 5和轴向的第一圆筒 6组成,第一挡环 5位于第一圆筒外端处。第一挡环 5的内圈与转轴4密封固定连接,第一挡环 5的外圈与第一圆筒 6的外端部密封固定连接。第一圆筒 6的内端部沿轴向向轴承外盖2内部延伸并部分插入至轴承外盖2内,轴承外盖2上与第一圆筒 6的对应部位开设有密封槽,第一圆筒 6的内端部插入对应的密封槽中并与其间隙配合,第一圆筒 6的内周面与密封槽上对应的配合面之间的间隙G4小于等于0.2mm。

上述轴承外侧防爆结构中曲路密封套3与转轴4、轴承外盖2的配合,构成了第一道防线;轴承外盖2与转轴3配合处形成了第二道防线(隔爆接合面A),依靠轴贯通部分的间隙及长度要求(即通过控制轴承外盖轴孔尺寸D2的尺寸公差以及转轴外径尺寸D1的尺寸公差,以及隔爆接合面A的长度L1)实现隔爆接合面A的防爆能力;轴承外侧防爆结构通过两道防线能有效阻止可燃性粉尘和可爆炸性气体进入轴承室及电机内部,实现对轴承的封闭保护,满足防爆要求。

轴承内侧防爆结构包括端盖7、轴承内盖8、曲路密封环9,轴承内盖8包括靠近端盖7的外端部和靠近端盖7的内端部,内端部的外径小于外端部的外径,轴承内盖8外端部与端盖7内侧配合处形成隔爆接合面B,隔爆接合面B的轴向长度L2大于等于25mm,隔爆接合面B的径向间隙G2小于等于0.1mm。

轴承内盖8与转轴4的配合处形成隔爆接合面C,隔爆接合面C处的轴承内盖8与转轴4紧密配合,且隔爆接合面C的轴向长度L3大于等于40mm,隔爆接合面C的径向间隙G3小于等于0.2mm。

曲路密封环9套设在轴承内盖8内端部上且与转轴4同轴设置,曲路密封套9由径向的第二挡环 10和轴向的第二圆筒 11组成,第二挡环 10位于第二圆筒 11内端处,第二挡环 10的内圈与转轴密封固定连接,第二挡环 10的外圈与第二圆筒 11的内端部密封固定连接,第二圆筒 11的外端部沿轴向向轴承内盖8外部延伸并部分套设在轴承内盖8内端部上并与其间隙配合,第二圆筒 11的内周面与轴承内盖8内端部上相配合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G5小于等于0.5mm。

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上述隔爆接合面B和隔爆接合面C的间隙及长度、第二圆筒 11与轴承内盖8的配合间隙,满足国家防爆标准GB3836的规定,达到即使可燃性气体电机在内部发生爆炸,爆炸能力也不会传递到外界中引起外部气体的爆炸。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施方便、防爆结构可靠性高,同时满足粉尘防爆和气体防爆,能够满足同时在可燃性粉尘及可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的电机。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