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5kv集电线路电缆敷设施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22683发布日期:2018-10-09 22:19阅读:52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缆敷设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35kv集电线路电缆敷设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风力发电是指把风的动能转为电能,风是一种没有公害的能源,利用风力发电非常环保,且能够产生的电能非常巨大,因此越来越多的国家更加重视风力发电,风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其蕴量巨大,全球的风能约为2.74×10^9mw,其中可利用的风能为2×10^7mw,比地球上可开发利用的水能总量还要大10倍,风力发电站的建立需要埋设大量的电缆,电缆敷设施工工艺的优劣直接影响着风力发电站的使用年限,工期长短、施工成本和施工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35kv集电线路电缆敷设施工工艺,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35kv集电线路电缆敷设施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一种35kv集电线路电缆敷设施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一、施工准备

1)按设计和实际路径计算每根电缆的长度,合理安排每盘电缆,减少电缆接头;

2)电缆线路所需敷设的电缆保护管应加工好并放置现场;

3)电缆放线架应放置稳妥,钢轴的强度和长度应与电缆盘重量和宽度相配合;

二、电缆沟开挖

1)根据设计要求放好开挖灰线;

2)现场技术负责人对施工人员进行交底;

3)开挖时,槽外堆土距离应符合规范要求;

4)沟槽底遇到树根、块石等杂物应清除干净;开挖完毕,注意做好排水以及防范雨水灌槽;

5)沿电缆路径开挖时如遇到特殊地物,根据现场情况合理避让;

6)开挖完毕,因天气原因,用电热毯包裹电缆进行加热,避免敷设电缆弯曲时造成表皮破裂;

三、电缆敷设

1)本工程采用直埋敷设于地下电缆沟中,同沟并行敷设时,电缆与电缆相互净距不小于250mm,电缆与光缆之间的距离不小于250mm,光缆之间的距离不小于50mm,电缆或光缆距离沟壁的最小距离不小于100mm;

2)电缆敷设采用人工牵引,电缆敷设过程中,必须随时监控电缆的牵引力,防止电缆的牵引力超过电缆的允许牵引力,电缆的允许牵引力由厂家提供;

3)电缆敷设时,电缆应从盘的上端引出,不应使电缆在地面摩擦拖拉;电缆上不得有铠装压扁、电缆绞拧、护层折裂等未消除的机械损伤;

4)电缆在转弯处敷设时,必须满足电缆的转弯半径要求;

5)沿电缆全长的上、下紧邻侧铺以厚度不小于100mm的软土或砂层;

6)沿电缆全长应覆盖宽度不小于电缆两侧各50mm的砖进行保护;

7)电缆与电缆交叉时,相互间距不小于0.5米;

8)电缆交叉穿越道路时应穿电缆1.5倍钢管,电缆交叉穿越沼泽时应穿电缆1.5倍玻璃钢管;

9)直埋敷设的电缆接头配置,应符合相关规定;

10)电缆敷设经过的路径坡度超过30度时,采用固定装置进行固定,在斜坡开始处需将电缆加以固定,固定桩为松木,松木规格为φ180×2000;

11)电缆敷设应设置联络指挥系统,宜以无线电对讲机联络指挥;

12)冬季敷设电缆,温度达不到规范要求时,应将电缆提前加温;

四、隐蔽验收

电缆敷设完毕,应请建设单位、监理及质量监督部门作隐蔽工程验收,作好记录、签字;

五、回填土

1)回填土的土质要对电缆外护套无腐蚀性;

2)直埋电缆回填土前,应经隐蔽工程验收合格;

3)回填土应及时并分层夯实;

六、埋标桩

沿电缆路径直线间隔100m、转弯处、电缆接头处设明显的电缆标志桩,当电缆线路敷设在道路两侧时电缆桩埋在靠近路侧、间隔距离为20m。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电缆的转弯半径要求为电缆直径的15倍,如果电缆生产厂家有明确要求,应根据厂家提供的资料确定地电缆的转弯半径。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直埋敷设的电缆接头配置符合以下规定

接头与邻近电缆的净距,不得小于0.25m;

并列电缆的接头位置宜相互错开,且净距不宜小于0.5m;

斜坡地形处的电缆接头的安置,应呈水平状;

电缆头处,在其两侧1米开始的局部段,敷设的电缆长度要留有备用量。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电缆的埋置深度应符合列要下求:电缆表面距地面的距离不应小于0.7m,穿越农田时不应小于1m,且电缆应埋在冻土层以下。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野外冬季施工要采取防滑防寒措施,确保施工安全,符合高空作业条件人员才能进行高空作业,高空作业人员要系安全带,地面人员要戴安全帽,加强上下班前的安全教育,确保施工安全。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电缆沟开挖直到回填土完工,应尽可能地均衡、连续施工,缩短工期;在有行人的场所内施工,电缆沟开挖后应有警示牌,夜间有警示红灯。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电缆在施工前的保护方法为

1)在运输装卸过程中,不应使电缆及电缆盘受到损伤,禁止将电缆盘直接由车上推下,电缆盘不应平放运输和平放贮存;

2)运输及滚动电缆盘前,必须检查电缆盘的牢固性;

3)电缆附件与绝缘材料的防潮包装应密封良好,并置于干燥处;

4)固定电缆时要垫好橡皮或铅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本35kv集电线路电缆敷设施工工艺敷设的电缆在施工时,可随时监控电缆的牵引力,防止电缆的牵引力超过电缆的允许牵引力,防止敷设后的线缆质量不达标,同时在冬季施工时对线缆有较好的保护,防止线缆损坏,符合高空作业条件人员才能进行高空作业,高空作业人员要系安全带,地面人员要戴安全帽,加强上下班前的安全教育,降低安全隐患,施工工期短,施工成本低,施工方法科学,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35kv集电线路电缆敷设施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一种35kv集电线路电缆敷设施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一、施工准备

1)按设计和实际路径计算每根电缆的长度,合理安排每盘电缆,减少电缆接头;

2)电缆线路所需敷设的电缆保护管应加工好并放置现场;

3)电缆放线架应放置稳妥,钢轴的强度和长度应与电缆盘重量和宽度相配合;

二、电缆沟开挖

1)根据设计要求放好开挖灰线;

2)现场技术负责人对施工人员进行交底;

3)开挖时,槽外堆土距离应符合规范要求;

4)沟槽底遇到树根、块石等杂物应清除干净;开挖完毕,注意做好排水以及防范雨水灌槽;

5)沿电缆路径开挖时如遇到特殊地物,根据现场情况合理避让;

6)开挖完毕,因天气原因,用电热毯包裹电缆进行加热,避免敷设电缆弯曲时造成表皮破裂;

三、电缆敷设

1)本工程采用直埋敷设于地下电缆沟中,同沟并行敷设时,电缆与电缆相互净距不小于250mm,电缆与光缆之间的距离不小于250mm,光缆之间的距离不小于50mm,电缆或光缆距离沟壁的最小距离不小于100mm;

2)电缆敷设采用人工牵引,电缆敷设过程中,必须随时监控电缆的牵引力,防止电缆的牵引力超过电缆的允许牵引力,电缆的允许牵引力由厂家提供;

3)电缆敷设时,电缆应从盘的上端引出,不应使电缆在地面摩擦拖拉;电缆上不得有铠装压扁、电缆绞拧、护层折裂等未消除的机械损伤;

4)电缆在转弯处敷设时,必须满足电缆的转弯半径要求;

5)沿电缆全长的上、下紧邻侧铺以厚度不小于100mm的软土或砂层;

6)沿电缆全长应覆盖宽度不小于电缆两侧各50mm的砖进行保护;

7)电缆与电缆交叉时,相互间距不小于0.5米;

8)电缆交叉穿越道路时应穿电缆1.5倍钢管,电缆交叉穿越沼泽时应穿电缆1.5倍玻璃钢管;

9)直埋敷设的电缆接头配置,应符合相关规定;

10)电缆敷设经过的路径坡度超过30度时,采用固定装置进行固定,在斜坡开始处需将电缆加以固定,固定桩为松木,松木规格为φ180×2000;

11)电缆敷设应设置联络指挥系统,宜以无线电对讲机联络指挥;

12)冬季敷设电缆,温度达不到规范要求时,应将电缆提前加温;

四、隐蔽验收

电缆敷设完毕,应请建设单位、监理及质量监督部门作隐蔽工程验收,作好记录、签字;

五、回填土

1)回填土的土质要对电缆外护套无腐蚀性;

2)直埋电缆回填土前,应经隐蔽工程验收合格;

3)回填土应及时并分层夯实;

六、埋标桩

沿电缆路径直线间隔100m、转弯处、电缆接头处设明显的电缆标志桩,当电缆线路敷设在道路两侧时电缆桩埋在靠近路侧、间隔距离为20m。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电缆的转弯半径要求为电缆直径的15倍,如果电缆生产厂家有明确要求,应根据厂家提供的资料确定地电缆的转弯半径。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直埋敷设的电缆接头配置符合以下规定

接头与邻近电缆的净距,不得小于0.25m;

并列电缆的接头位置宜相互错开,且净距不宜小于0.5m;

斜坡地形处的电缆接头的安置,应呈水平状;

电缆头处,在其两侧1米开始的局部段,敷设的电缆长度要留有备用量。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电缆的埋置深度应符合列要下求:电缆表面距地面的距离不应小于0.7m,穿越农田时不应小于1m,且电缆应埋在冻土层以下。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野外冬季施工要采取防滑防寒措施,确保施工安全,符合高空作业条件人员才能进行高空作业,高空作业人员要系安全带,地面人员要戴安全帽,加强上下班前的安全教育,确保施工安全。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电缆沟开挖直到回填土完工,应尽可能地均衡、连续施工,缩短工期;在有行人的场所内施工,电缆沟开挖后应有警示牌,夜间有警示红灯。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电缆在施工前的保护方法为

1)在运输装卸过程中,不应使电缆及电缆盘受到损伤,禁止将电缆盘直接由车上推下,电缆盘不应平放运输和平放贮存;

2)运输及滚动电缆盘前,必须检查电缆盘的牢固性;

3)电缆附件与绝缘材料的防潮包装应密封良好,并置于干燥处;

4)固定电缆时要垫好橡皮或铅皮。

基于上述,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本35kv集电线路电缆敷设施工工艺敷设的电缆在施工时,可随时监控电缆的牵引力,防止电缆的牵引力超过电缆的允许牵引力,防止敷设后的线缆质量不达标,同时在冬季施工时对线缆有较好的保护,防止线缆损坏,符合高空作业条件人员才能进行高空作业,高空作业人员要系安全带,地面人员要戴安全帽,加强上下班前的安全教育,降低安全隐患,施工工期短,施工成本低,施工方法科学,安全性高。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