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马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60722发布日期:2018-10-13 00:41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振动马达,尤指一种用于便携式消费电子产品的振动马达。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手机、掌上游戏机或者掌上多媒体娱乐设备等便携式电子产品变得越来越普及。为了方便实现人与便携式电子产品之间的交互,通常采用线性振动马达来实现例如是手机的来电提示、游戏机的振动反馈等功能。然而,随着人们对便携式电子产品性能要求的提高,其内部各种元器件的性能要求也随之提高,线性振动马达也不例外。现有的线性振动马达通常包括壳体、振动组件和定子组件,其中,振动组件通常由永磁体以及盖体组成,定子组件通常由塑胶件以及线圈组成。具体地,壳体围设形成密闭的收容空间,振动组件和定子组件均位于上述收容空间中,线圈通电后永磁体在电磁推力的作用下于所述收容空间内作往复有规律的振动,从而实现线性振动马达的振动功能。由于便携式电子设备越来越轻薄,电子零件的体积也越来越小,故使所述收容空间的大小也会做一定程度的压缩,致使所述振动组件的振幅下降。为了不降低所述振动马达的振动手感,人们一般会加大电流,通过提高所述线圈的电磁驱动力来增加所述振动组件的振动频率,然而电池提供的电流不可能无限扩大,故所述线圈的电磁推力大小也有限,所以永磁体单纯依靠线圈电磁推力的驱动作用,使所述振动组件的振动频率大小也较难大幅增大,进而使体积较小的振动马达的振动效果不强。因此,设计一种体积较小而振动效果较强的振动马达必然成为行业内炙手可热的课题。技术实现要素:针对
背景技术
所面临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增加振动组件振动频率进而具有较强振感的振动马达。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手段:一种振动马达,包括:一外壳,所述外壳具有一收容空间;一定子组件,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所述定子组件包括至少一线圈;一振动组件,活动的限位于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振动组件包括至少一永磁体,所述永磁体位于所述线圈的一侧,使所述线圈通电后驱动所述振动组件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线性往复运动;至少一弹性体,所述弹性体一端固定于所述振动组件,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外壳。进一步,所述弹性体具有一基部,自所述基部相对两侧倾斜延伸形成的两个弹性臂,以及自每一所述弹性臂延伸形成的一固持臂,所述外壳的内壁凹设形成一固持槽,所述固持槽收容一个所述固持臂,且另一个所述固持臂固定连接于所述振动组件;进一步,两个所述弹性臂的延伸方向逐渐远离,两个所述固持臂的延伸方向相互平行;进一步,所述弹性体为一金属片冲压形成,每一所述弹性臂于其与所述基部相接处的板缘凹设形成一凹口;进一步,所述弹性体呈“V”字型;进一步,所述外壳包括相互组装的一上壳和一下壳,同一个所述固持臂部分固定于所述上壳,其余部分固定于所述下壳;进一步,于同一个所述固持臂中,固定于所述上壳内的面积和固定于所述下壳内的面积相同;进一步,所述振动组件还包括至少一盖体,所述盖体盖设所述定子组件的一端,所述永磁体抵接所述盖体的一侧,所述弹性体连接所述盖体相对的另一侧;进一步,所述定子组件包括一左绝缘体、一铁棒以及套设于所述铁棒一端的一磁极,所述左绝缘体表面凹设形成一凹槽,所述线圈于所述凹槽内呈螺旋形环绕套设于所述左绝缘体外,所述左绝缘体一端凹设形成一第一收容孔,相对的另一端凹设形成一第二收容孔,所述铁棒和所述磁极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孔,所述永磁体收容于所述第二收容孔,且所述磁极与所述永磁体相邻的一侧级性相反;进一步,一挡墙,隔开所述第一收容孔和所述第二收容孔,使所述第一收容孔和所述第二收容孔不连通,一盖体,套设于所述左绝缘体的一端,所述永磁体一端抵接所述挡墙,另一端抵接所述盖体;进一步,所述定子组件包括一左绝缘体和套接于所述左绝缘体右端的一右绝缘体,所述线圈绕设于所述左绝缘体,一铁棒两端分别套设一磁极,所述铁棒和两个所述磁极收容于所述左绝缘体,所述振动组件包括两个所述永磁体和两个盖体,两所述永磁体分别收容于所述左绝缘体的左端和所述右绝缘体的右端,两所述盖体分别盖设所述左绝缘体的左端和所述右绝缘体的右端,每一所述盖体均通过一所述弹性体连接至所述外壳的内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所述振动组件通过所述弹性体与所述外壳相连接,故所述振动组件在线性振动的过程中,所述弹性件压缩时对所述振动组件产生推力或拉伸时对所述振动组件产生拉力,使所述振动组件振动时的受到的驱动力大幅增加,进而使所述振动组件的振动频率也较大提高,明显增强了所述振动马达的振动手感。【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振动马达上壳组装前立体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振动马达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振动马达中定子组件剖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振动马达中弹性体立体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振动马达上壳组装前正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振动马达正视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振动马达沿A-A方向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说明:振动马达100外壳1收容空间101固持槽102上壳11下壳12定子组件2左绝缘体21凹槽211第一收容孔212第二收容孔213挡墙214右绝缘体22第三收容孔221线圈23铁棒24主体部241连接部242磁极25振动组件3盖体31永磁体32弹性体4基部41弹性臂42固持臂43凹口44【具体实施方式】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振动马达100为应用于便携式智能电子设备(如手机)的一款体积较小并且振感较强的线性振动马达,包括一外壳1,收容于所述外壳1内的一定子组件2、一振动组件3以及两个弹性体4。如图1和图5所示,所述外壳1具有封闭的一收容空间101,收容所述定子组件2、所述振动组件3和所述弹性体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壳1呈圆柱型,且由体积相同的一上壳11和一下壳12上下扣接组装而成。所述定子组件2和所述振动组件3的外形也大致呈圆柱型,以便可较为紧密的限位于所述收容空间101内。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外壳1的形状和构成单元可为其它形式,所述振动组件3或所述定子组件2的外形也随着所述收容空间101形状改变而改变,在此并不为限。所述外壳1的左右端面的内壁各凹设形成一固持槽102,每一所述固持槽102中一半位于所述上壳11中,一半位于所述下壳12中。如图3和图7所示,所述定子组件2包括一左绝缘体21、一右绝缘体22、一线圈23、一铁棒24和两个磁极25。所述铁棒24具有一主体部241,以及自所述主体部241分别向左向右延伸形成的两个连接部242,所述连接部242的直径远小于所述主体部241的直径。两个磁极25分别套设于所述连接部242固定于所述铁棒24,另外,所述磁极25的直径等于所述主体部241的直径,使磁极25和所述铁棒24组装后正好形成一个圆柱。所述左绝缘体21表面凹设形成一凹槽211,所述线圈23于所述凹槽211内螺旋形环绕套设于所述左绝缘体21外,如此可避免所述线圈23在所述左绝缘体21表面滑动。所述左绝缘体21于其右端凹设形成一第一收容孔212,相对的左端凹设形成第二收容孔213。所述铁棒24和两个所述磁极25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孔212,所述右绝缘体22套设所述左绝缘体21的右端,封闭所述第一收容孔212,使所述铁棒24和所述磁极25固定于所述左绝缘体21内。进一步,一挡墙214,隔开所述第一收容孔212和所述第二收容孔213,使所述第一收容孔212和所述第二收容孔213不连通,所述右绝缘体22的右端凹设形成一第三收容孔221。如图2和图7所示,所述振动组件3包括两个盖体31和两个永磁体32,两个永磁体32分别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孔212和第三收容孔221,两个盖体31分别盖设所述第一收容孔212和所述第三收容孔221,以封闭所述第一收容孔212和所述第三收容孔221,进而使两个永磁体32分别固定于所述左绝缘体21和所述右绝缘体22内,优选的,所述永磁体32一端抵接所述挡墙214,另一端抵接所述盖体31,避免所述永磁体32左右晃动。此外,所述永磁体32与所述磁极25相邻的一侧磁极25相反,使所述铁棒24和所述磁极25于所述左绝缘体21内保持平衡。如图2和图4所示,两个弹性体4,分别连接两个所述盖体31至所述外壳1相对的两内壁面,所述弹性体4均为一金属片冲压形成,且其大致呈“V”字型。具体而言,所述弹性体4有一基部41,自所述基部41相对两侧倾斜延伸形成的两个弹性臂42,以及自每一所述弹性臂42延伸形成的一固持臂43。两个所述固持臂43中,一个收容于所述固持槽102,另一个固定连接于所述盖体31的表面。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固持臂43与所述盖体31的连接方式可以是焊接或者粘接,甚至所述盖体31与所述固持臂43一体成型,在此并不为限。如图6和图7所示,当所述线圈23通电后产生磁场,对两个所述永磁体32产生磁场电磁驱动力,两个所述永磁体32分别推动两个所述盖体31于左右方向移动,压缩或拉伸所述弹性体4弹性形变,即所述弹性体4压缩时对所述振动组件3产生推力或拉伸时对所述振动组件3产生推力,使所述振动组件3振动时的受到的驱动力大幅增加,进而使所述振动组件3的振动频率也较大提高,明显增强了所述振动马达100的振动手感。如图4所示,优选的,每一所述弹性臂42于其与所述基部41相接处的板缘凹设形成一凹口44,增大所述弹性体4的弹力;两个所述弹性臂42的延伸方向逐渐远离,两个所述固持臂43的延伸方向相互平行,增加了两个所述固持臂43之间的距离,进而增加了所述盖体31与所述外壳1内壁之间距离,相当于增大了所述振动组件3的振幅。同一个所述固持臂43部分固定于所述上壳11,其余部分固定于所述下壳12,方便所述弹性体4组装。本实施例中于同一个所述固持臂43中,固定于所述上壳11内的面积和固定于所述下壳12内的面积相同,利于所述弹性体4变形时,于所述收容空间101内稳定固持。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振动马达100有下列有益效果:(1)所述弹性体4压缩时对所述振动组件3产生推力或拉伸时对所述振动组件3产生拉力,使所述振动组件3振动时的受到的驱动力大幅增加,进而使所述振动组件3的振动频率也较大提高,明显增强了所述振动马达100的振动手感。(2)两个所述弹性臂42的延伸方向逐渐远离,两个所述固持臂43的延伸方向相互平行,增加了两个所述固持臂43之间的距离,进而增加了所述盖体31与所述外壳1内壁之间距离,相当于增大了所述振动组件3的振幅。(3)每一所述弹性臂42于其与所述基部41相接处的板缘凹设形成一凹口44,增大所述弹性体4的弹力。(4)同一个所述固持臂43部分固定于所述上壳11,其余部分固定于所述下壳12,方便所述弹性体4组装。以上详细说明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说明,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之专利范围,所以,凡运用本创作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为之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创作之专利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