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充电装置及具有该智能充电装置的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67474发布日期:2019-02-15 20:19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智能充电装置及具有该智能充电装置的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充电装置及具有该智能充电装置的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手机已成为出门必备物品,而手机随着功能越来越多,续航能力就成为了大问题,大多数人会选择随时携带充电宝,但充电宝的体积相对较大,随身携带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既方便充电又能统计充电客户行为数据的智能充电装置及具有该智能充电装置的设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智能充电装置,包括:二维码;读卡器;充电器;以及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上设置有电源模块、MCU控制模块、会员卡检测模块、蓝牙模块和充电模块,所述电源模块与所述MCU控制模块、所述会员卡检测模块、所述蓝牙模块和所述充电模块连接,所述会员卡检测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读卡器连接,输出端与所述MCU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蓝牙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MCU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MCU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充电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充电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充电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充电器包括充电线盒,所述充电线盒包括盒体和设置于所述盒体内的充电线,所述充电线的第一端位于所述盒体内,第二端伸出所述盒体并设有至少一个供电子产品充电的充电接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充电器还包括安装座和旋转臂,所述旋转臂的一端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另一端设置有线缆固定座,所述盒体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充电线的第二端支承在所述线缆固定座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转臂包括第一臂和第二臂,所述第一臂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座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一臂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臂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二臂的另一端与所述线缆固定座可转动地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与所述盒体相匹配的容纳槽,所述盒体容纳于所述容纳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盒体内设置有用于使所述充电线伸缩的伸缩机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充电线的第二端设置有三个所述充电接头,且三个所述充电接头和所述充电线呈十字形排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电路板固定在所述安装座的侧面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源模块包括12V电源输入接口和5V电源输入接口。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智能充电装置的设备,包括设备本体和具有上述的智能充电装置,所述读卡器设置在所述设备本体的外部,所述充电器和所述控制电路板设置在所述设备本体内部,所述二维码设置在所述设备本体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充电装置及具有该智能充电装置的设备,通过插入会员卡或者通过扫描二维码即可对手机等移动终端进行充电,非常方便;而且,通过充电客户的充电操作,商家可以捕捉及分析充电客户行为数据,有利于服务性行业了解市场期望的价值,同时大大节省收集数据的时间。

本实用新型附加技术特征所具有的有益效果将在本说明书具体实施方式部分进行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智能充电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智能充电装置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控制电路板的电路原理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电源模块的电路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MCU控制模块的电路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电源模块的充电模块的电路图。

附图标记说明:10、充电器;11、充电线盒;11a、盒体;11b、充电线; 13、充电接头;14、安装座;15、旋转臂;15a第一臂;15b、第二臂;15c、螺栓;16、线缆固定座;16a、缺口;20、控制电路板;21、电源模块;22、MCU 控制模块;23、会员卡检测模块;24、蓝牙模块;25、充电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的智能充电装置包括二维码、读卡器(图中未示出)、充电器10以及控制电路板20,其中,二维码可以印刷在机身上,或者通过设置在机身上的显示器显示出来。读卡器可以是插卡式或者接触式。充电器10可以是有线充电器10或者无线充电器10。本实施例中的充电器10为有线充电器10,其包括充电线盒11,该充电线盒11包括盒体11a 和设置于所述盒体11a内的充电线11b,所述充电线11b的第一端位于所述盒体 11a内,第二端伸出所述盒体11a并设有至少一个供电子产品充电的充电接头 13。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充电器10还包括安装座14和旋转臂15,所述旋转臂15的一端安装在所述安装座14上,另一端设置有线缆固定座16,所述盒体 11a安装在所述安装座14上,所述充电线11b的第二端支承在所述线缆固定座 16上,通过旋转臂15调节线缆固定座16与盒体11a之间的距离,以适应不同设备的安装。优选地,所述线缆固定座16的上端设置有缺口16a,所述充电线 11b的第二端穿过所述缺口16a。通过缺口16a对充电接头13进行限位,防止充电接头13缩回。

优选地,所述旋转臂15包括第一臂15a和第二臂15b,所述第一臂15a的一端通过螺栓15c与所述安装座14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一臂15a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臂15b的一端通过螺栓15c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二臂15b的另一端与所述线缆固定座16通过螺栓15c可转动地连接。

优选地,所述安装座14上设置有与所述盒体11a相匹配的容纳槽,所述盒体11a容纳于所述容纳槽内,以方便更换盒体11a。

优选地,所述盒体11a内设置有用于使所述充电线11b伸缩的伸缩机构。这样充电客户时拉出充电线11b,使用完后充电线11b自动缩回盒体11a内,避免外露影响美观。

优选地,所述充电线11b的第二端设置有三个所述充电接头13,且三个所述充电接头13和所述充电线11b呈十字形排布,以适配不同的手机。

所述控制电路板20固定在所述安装座14的侧面上。如图3所示,所述控制电路板20上设置有电源模块21、MCU控制模块22、会员卡检测模块23、蓝牙模块24和充电模块25,所述电源模块21与所述MCU控制模块22、所述会员卡检测模块23、所述蓝牙模块24和所述充电模块25连接,为所述MCU控制模块22、所述会员卡检测模块23、所述蓝牙模块24和所述充电模块25供电。所述会员卡检测模块23的输入端与所述读卡器连接,输出端与所述MCU控制模块 2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蓝牙模块24的输出端与所述MCU控制模块2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MCU控制模块22的输出端与所述充电模块25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充电模块25的输出端与所述充电器10连接。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电源模块21的电路图,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电源模块21包括12V电源输入接口和5V电源输入接口,12V电源输入接口连接12V电源,以适用大电流快速充电。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MCU控制模块22的电路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电源模块21的充电模块25的电路图。

如图4-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智能充电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当充电客户将会员卡插入读卡器时,会员卡检测模块23响应并反馈至MCU控制模块22,MCU控制模块22确认该刷卡有效后控制充电模块25导通,启动USB充电,当充电客户将会员卡从读卡器拔出时,充电模块25断开,USB停止充电。

当充电客户通过智能手机扫描二维码进入微信“企业公众号”版面,充电客户关注“企业公众号”及登记,进入“企业公众号”即可选择我要充电,此时智能手机与智能充电装置建立蓝牙连接,蓝牙模块24响应并反馈至MCU控制模块22,MCU控制模块22充电模块25导通,启动USB充电。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充电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方便性:通过简单的扫描程序,捕捉及分析充电客户行为数据。有利于服务性行业了解市场期望的价值同时大大节省收集数据的时间。

二、真实性:充电客户输入真实的个人资源,能更有效率地资源配对,帮助改善服务质素。

三、互动性:透过装置管理后台,满足充电客户潜在需求,增加服务性行业与充电客户之间的互动性。

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具有智能充电装置的设备,该设备可以为柜员机、游戏机、卡拉OK机等,该设备包括设备本体和上述实施例中的智能充电装置,所述读卡器设置在所述设备本体的外部,所述充电器10和所述控制电路板20设置在所述设备本体内部,所述设备本体上设置有二维码。

以上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这些并非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做出许多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