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线路PT取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93326发布日期:2018-11-27 23:16阅读:259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线取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压线路PT取电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高压端智能电器供电方法有:变压器直接供电、电磁式电压互感器(PT)供电或者电容式电压互感器(CTV)供电、CT取电供电、太阳能发电供电、激光供电、电容串联分压式取电供电、电容限流降压取电供电,但是这些都有很多缺点。

由于电网负载时刻都在变化,高压线上的电压电流会在用电高峰和低谷时发生较大范围的波动,目前的PT感应取电装置不能够很好的适应高压线的这种大范围的波动,当出现极高的峰值电压时,很容易使PT取电装置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压线路PT取电装置,能够实现泄放吸收,保护后面的电路不被损坏,消除高压输电线的电压进行大范围波动时对PT取电装置的干扰,保证设备正常工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压线路PT取电装置,包括取电电路和输出电路,还包括冲击保护电路,所述冲击保护电路包括第二双向可控硅,所述第二双向可控硅的T1电极和T2电极分别与取电电路的两个输出端连接,所述冲击保护电路还包括均与第二双向可控硅相并联的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第一支路包括串联的第一电阻、第一双向可控硅以及第四电阻,第二支路包括串联的第三稳压管、第二稳压管、第二电阻以及第三电阻,所述第三稳压管和第二稳压管的连接方向相反,第一双向可控硅的控制端连接在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之间的第二支路上,第二双向可控硅的控制端连接在第一电阻和第四电阻之间的第一支路上。

本实用新型中,当高压线上的电压较小或没有电压时,第一双向可控硅和第二双向可控硅不导通,不会对电路构成任何影响,当电网电压发生突变,电压升高时,电路会有很高的尖峰电压,此时第三稳压管或第二稳压管被击穿,第一双向可控硅导通,第二双向可控硅的控制端电平改变,第二双向可控硅导通,将电压和电流吸收,保护后面的电路不被损坏,实现泄放吸收,消除高压输电线的电压进行大范围波动时对PT取电装置的干扰,保证设备正常工作。

进一步,所述取电电路包括高压取能电容、避雷器以及第一隔离变压器,高压取能电容一端与高压母线连接,另一端连接避雷器,避雷器两端接入第一隔离变压器的一次侧,第一隔离变压器的二次侧两极与第二双向可控硅两极连接。

进一步,所述输出电路包括整流滤波电路,所述整流滤波电路包括RC滤波电路和桥式整流电路。通过隔离变压器既可以实现变压,又将取电端和输出端进行了隔离,通整流滤波电路进行整流和滤波,稳定输出。

进一步,所述输出电路还包括DC/DC电路,所述DC/DC电路包括第二隔离变压器和第二整流滤波电路,第二整流滤波电路包括第三二极管以及LC滤波电路。第二隔离变压器实现DC/DC的降压转化,通过第二整流滤波电路对最终的输出进行再一次的整流滤波,使输出增加稳定。

进一步,所述DC/DC电路还包括采样电路和控制电路,所述采样电路用于采集第二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所述控制电路用于根据采样电路的采样结果控制第二隔离变压器的输出。

进一步,所述采样电路和控制电路之间设有隔离光耦。通过光耦隔离减少控制电路对采集电路的影响使采集结果更加准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压线路PT取电装置实施例的逻辑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压线路PT取电装置的取电电路实施例的电路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压线路PT取电装置的输出电路实施例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标记说明:高压取能电容C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一双向可控硅TR1、第二双向可控硅TR2、第一隔离变压器T1、第二隔离变压器T2、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五电阻R15、第十六电阻R16、第十四电阻R14、第十七电阻R17、第十二电容C12、第十三电容C13、精密稳压芯片U3、第三稳压管ZD1、第二稳压管ZD2、桥式整流电路BR1、第三二极管D3、隔离光耦U2。

如图1、图2以及图3所示,本实施例一种高压线路PT取电装置包括取电电路、冲击保护电路和输出电路,其中:

所述取电电路包括高压取能电容C1、ZnO避雷器以及第一隔离变压器T1,高压取能电容C1一端与高压母线连接,另一端连接ZnO避雷器,ZnO避雷器两端接入第一隔离变压器T1的一次侧,第一隔离变压器T1的二次侧两极与冲击保护电路连接。

冲击保护电路包括第二双向可控硅TR2,所述第二双向可控硅TR2的T1电极和T2电极分别与第一隔离变压器T1的正负极输出端连接,所述冲击保护电路还包括均与第二双向可控硅TR2相并联的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第一支路包括串联的第一电阻R1、第一双向可控硅TR1以及第四电阻R4,第二支路包括串联的第三稳压管ZD1、第二稳压管ZD2、第二电阻R2以及第三电阻R3,所述第三稳压管ZD1和第二稳压管ZD2的连接方向相反,第一双向可控硅TR1的控制端连接在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之间的第二支路上,第二双向可控硅TR2的控制端连接在第一电阻R1和第四电阻R4之间的第一支路上。

输出电路包括整流滤波电路以及DC/DC电路,所述整流滤波电路包括RC滤波电路和桥式整流电路BR1,RC滤波电路与第二双向可控硅TR2并联,桥式整流电路BR1输入端接第二双向可控硅TR2的两端,桥式整流电路BR1输出端接DC/DC电路。

DC/DC电路包括第二隔离变压器T2、整流滤波电路、采样电路以及控制电路,第二隔离变压器T2一次侧输出端与桥式整流电路BR1输出端连接,第二整流滤波电路与第二隔离变压器T2二次侧输出端连接,第二整流滤波电路包括第三二极管D3以及LC滤波电路。采样电路用于采集第二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所述控制电路用于根据采样电路的采样结果控制第二隔离变压器T2的输出。具体的,本实施例中,采样电路包括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五电阻R15、第十六电阻R16、第十四电阻R14、第十七电阻R17、第十二电容C12、第十三电容C13、精密稳压芯片U3,U3优选为LM338芯片,第十五电阻R15与第十六电阻R16串联设置在LC滤波电路输出端正极和地之间,第十二电阻R12、第十四电阻R14以及第十三电容C13串联起来并与第十五电阻R15所在的支路并联,两个支路之间设有第十七电阻R17和第十二电容C12串联的支路,第十七电阻R17一端与第十四电阻R14连接,第十二电容C12一端与第十五电阻R15连接第十四电阻R14两端接隔离光耦U2的输入端。

控制电路包括控制芯片极其外围电路,本实施例中,控制芯片为开关电源控制芯片,优选为DK106芯片,外围电路包括由线圈L3-4、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等构成的供电电路,隔离光耦U2的输出引脚T4接控制芯片的VFB引脚上,控制器根据隔离光耦U2的输出信号,控制第二隔离变压器T2的输出。

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晓申请日或者优先权日之前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所有的普通技术知识,能够获知该领域中所有的现有技术,并且具有应用该日期之前常规实验手段的能力,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本申请给出的启示下,结合自身能力完善并实施本方案,一些典型的公知结构或者公知方法不应当成为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实施本申请的障碍。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