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圈易取、不必拆卸的电机线圈绕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48889发布日期:2019-04-09 20:59阅读:336来源:国知局
一种线圈易取、不必拆卸的电机线圈绕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线圈绕卷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线圈易取、不必拆卸的电机线圈绕线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电机内绕组线圈的卷绕过程是,通过放线装置将多组成卷导线集中到一束,经过绕线器卷绕成不同规则的绕组。普通的绕线装置采用多个绕线板相互堆叠而成,使用完成后需要将绕线板拆卸下来,才能将绕组线圈取出,操作过程复杂,生产效率不高,且拆分过程容易造成线圈表面划伤,不利于批量化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不必拆卸绕线装置,即可方便取下绕组线圈的电机线圈绕线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线圈易取、不必拆卸的电机线圈绕线装置,包括转动装置和连接在所述转动装置上的绕线装置;

所述转动装置包括卡盘驱动装置、转动卡盘,所述转动卡盘由所述卡盘驱动装置驱动转动,所述转动卡盘中部具有安装凹槽;

所述绕线装置包括第一、第二绕线条、阶梯轴,所述阶梯轴转动设置于所述安装凹槽中,所述阶梯轴两端具有旋向相反的第一、第二螺纹,所述第一、第二绕线条的一端分别螺纹连接在所述阶梯轴的两端,所述第一、第二绕线条上分别设置有若干绕线槽。

优选的,所述阶梯轴的端部具有扳手孔。

优选的,所述阶梯轴通过安装盖转动安装在所述安装凹槽内,所述阶梯轴中部具有凸台,所述安装凹槽中部具有与所述凸台对应的凹位,所述凸台一侧转动安装在所述凹位中,所述凸台的另一侧由所述安装盖包覆,所述安装盖固接在所述转动卡盘上。

优选的,所述阶梯轴与所述凹位之间设置有转动轴承。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将现有的多个绕线板替换为两个绕线条,两个绕线条均与阶梯轴螺纹连接,在完成一次线圈卷绕后,只需拧动阶梯轴,阶梯轴两端旋向相反的螺纹会带动两个绕线条缩短间距,即可实现绕线条与线圈的脱离,进而方便地取下线圈,全程无需实施任何拆装,只需继续拧动阶梯轴使两个绕线条处于需要的间距,即可进行下一次绕线,由于间距方便可调,还可快速适应不同大小的线圈绕组,结构简单可靠、效率高、适应柔性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整体结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图1-图2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参照图1-图2所示,一种线圈易取、不必拆卸的电机线圈绕线装置,包括转动装置A和连接在转动装置上的绕线装置B;

转动装置A包括卡盘驱动装置、转动卡盘1,转动卡盘1由卡盘驱动装置驱动转动,转动卡盘1中部具有安装凹槽11;卡盘驱动装置优选为转动电机。

绕线装置B包括第一、第二绕线条31、32、阶梯轴2,阶梯轴2转动设置于安装凹槽11中,阶梯轴2两端具有旋向相反的第一、第二螺纹21、22,第一、第二绕线条31、32的一端分别螺纹连接在阶梯轴2的两端,第一、第二绕线条31、32上分别设置有若干绕线槽33。

阶梯轴2的端部具有扳手孔23。扳手孔23优选为内六角扳手孔。

阶梯轴2通过安装盖4转动安装在安装凹槽11内,阶梯轴2中部具有凸台24,安装凹槽11中部具有与凸台24对应的凹位12,凸台24一侧卡装在凹位12中,凸台24的另一侧由安装盖4包覆,安装盖4通过螺钉固接在转动卡盘上。

阶梯轴2与凹位12之间设置有第一、第二转动轴承51、52。

参照图1-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实现绕线快速拆装的过程为:

内六角扳手插入扳手孔23并拧动,从而使阶梯轴2转动,旋向相反的第一、第二螺纹21、22带动连接在其上的第一、第二绕线条31、32同时相离或相近运动,当第一、第二绕线条31、32的间距调整为所需要的间距时,开始进行线圈绕组,转动卡盘1带动第一、第二绕线条31、32转动进行线圈绕组,第一、第二绕线条31、32上还具有绕线槽33对导线进行导向,线圈绕组完毕后,继续拧动阶梯轴2,使第一、第二绕线条31、32的间距缩短,从而与绕组完毕的线圈脱离,可方便地取下线圈。

当然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主要技术方案的精神实质所做的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