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特种电缆连接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11964发布日期:2019-04-16 22:4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特种电缆连接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卡扣连接件(7)、低烟无卤阻燃注塑填充层(8)、煅烧型云母带层(9)、硅橡胶自粘层(10)、低烟无卤阻燃注塑外护套层(11)以及直连铜编织带(12)和斜拉铜编织带(13);卡扣连接件(7)由上下侧边相对翻卷的条形铜片构成,且上侧边翻卷构成用于压接支线导体(4)的上圆弧翻卷(14),下侧边翻卷构成用于压接主线导体(1)的下圆弧翻卷(15);在条形铜片的侧面且位于上圆弧翻卷(14)与下圆弧翻卷(15)之间设有向上圆弧翻折的上包裹凸条(18)和向下圆弧翻折的下包裹凸条(16);上圆弧翻卷(14)与上包裹凸条(18)构成用于插入支线导体(4)的导体插孔,并在上圆弧翻卷(14)的内侧以及上包裹凸条(18)的外侧设有相互啮合的棘齿牙(19);下包裹凸条(16)的内弧面与下圆弧翻卷(15)的内弧面相对,并在下包裹凸条(16)与下圆弧翻卷(15)之间留有用于主线导体(1)侧面挤入的条形缝隙插口;在上圆弧翻卷(14)的内弧面、下圆弧翻卷(15)的内弧面以及上包裹凸条(18)的内弧面上均设有防滑凸棱(17);低烟无卤阻燃注塑填充层(8)填充设置于卡扣连接件(7)的外围,用于填充主线导体(1)被剥离的主线保护层(2)以及支线导体(4)被剥离的支线保护层(5);直连铜编织带(12)和斜拉铜编织带(13)均嵌于低烟无卤阻燃注塑填充层(8)内;直连铜编织带(12)的两端分别用于连接主线导体(1)上被剥离主线保护层(2)两侧的主线铠装层(3);斜拉铜编织带(13)的一端与直连铜编织带(12)电连接,另一端与支线导体(4)上的支线铠装层(6);煅烧型云母带层(9)包覆在低烟无卤阻燃注塑填充层(8)的外围,且煅烧型云母带层(9)与未被剥离的主线保护层(2)和支线保护层(5)相搭接;硅橡胶自粘层(10)包覆在煅烧型云母带层(9)的外围,且硅橡胶自粘层(10)与未被剥离的主线保护层(2)和支线保护层(5)相搭接;低烟无卤阻燃注塑外护套层(11)包覆在硅橡胶自粘层(10)的外围,且低烟无卤阻燃注塑外护套层(11)与未被剥离的主线保护层(2)和支线保护层(5)相搭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种电缆连接体结构,其特征在于:煅烧型云母带层(9)由双层云母带绕包构成,每层云母带的标称厚度为0.12mm,宽度20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特种电缆连接体结构,其特征在于:云母带的绕包搭盖率范围为45%~5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种电缆连接体结构,其特征在于:硅橡胶自粘层(10)的标称厚度为0.35mm,宽度为2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种电缆连接体结构,其特征在于:低烟无卤阻燃注塑外护套层(11)厚度范围为1.24~2.13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种电缆连接体结构,其特征在于:煅烧型云母带层(9)与未被剥离的主线保护层(2)和支线保护层(5)的搭接长度为5~1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种电缆连接体结构,其特征在于:硅橡胶自粘层(10)与未被剥离的主线保护层(2)和支线保护层(5)的搭接长度为10~15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种电缆连接体结构,其特征在于:低烟无卤阻燃注塑外护套层(11)与未被剥离的主线保护层(2)和支线保护层(5)的搭接长度为20~30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种电缆连接体结构,其特征在于:直连铜编织带(12)和斜拉铜编织带(13)的宽度为20mm,厚度为2mm。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