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将电机机壳导入定子铁芯的装置及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08418发布日期:2019-07-19 22:00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将电机机壳导入定子铁芯的装置及电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装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将电机机壳导入定子铁芯的装置及电机。



背景技术:

电机在设计时必须考虑电机定子铁芯和电机机壳的装配问题,现有技术中,通常是将机壳放置在铁芯上,直接用油压机将机壳压入铁芯,该种方式无法实现铁芯与机壳同心,使得定子与转子之间气隙不均而产生电磁音。

为了提高机壳的定位精度,使定子铁芯与机壳保持较高的同心度,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02190187U)公开了一种电机的机壳与定子铁芯的安装结构。该安装结构包括机壳和卷绕绕组的定子铁芯,机壳开设有空腔,在空腔里,从机壳内部凸出若干凸台,凸台上有台阶,定子铁芯支承安装在台阶上并置于空腔里。该安装结构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定位精度要求低,装配效率高,可保证定、转子和机壳的同心度。然而,该安装结构还存在如下缺陷:定、转子和机壳的同心度取决于机壳内台阶是否在同一水平面,生产过程中,为了使台阶保持在同一水平面,机壳的生产难度较大,合格率低。

因此,上述专利公开的安装结构在生产中的运用受到限制,急需提供一种将电机机壳导入定子铁芯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将电机机壳导入定子铁芯的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定子铁芯与机壳装配后,定子铁芯与机壳难以保持较高同心度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将电机机壳导入定子铁芯的装置,包括第一定位装置和第二定位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定位装置用于对定子铁芯进行一次定位,所述第二定位装置用于对机壳进行二次定位,并且所述第一定位装置和所述第二定位装置保持同心,使得通过所述第一定位装置定位的定子铁芯能够与通过所述第二定位装置定位的机壳保持同心。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定位装置为下模,所述第二定位装置为衬套,所述定子铁芯置于所述下模上并使所述定子铁芯与所述下模保持同心,以对所述定子铁芯进行一次定位,所述衬套置于所述下模上,所述机壳置于所述衬套外侧并使所述机壳与所述衬套保持同心,以对所述机壳进行二次定位。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下模包括下模底板和下模内圈,其中,所述下模内圈为空心圆柱状结构,所述下模底板位于所述下模内圈外侧并与所述下模内圈同心。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下模内圈的高度不低于所述下模底板的高度,所述定子铁芯置于所述下模底板的上表面并使定子铁芯内圈与所述下模内圈的外表面相切。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下模底板的上表面为光滑平面。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衬套包括衬套内圈和衬套外圈,其中,所述衬套内圈为空心圆柱状结构,所述衬套外圈位于所述衬套内圈外侧并与所述衬套内圈同心。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衬套内圈置于所述下模内圈的上表面并使所述衬套内圈与所述下模内圈同心。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衬套内圈与所述下模内圈的上表面卡接,以将所述衬套内圈固定于所述下模内圈的上表面。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下模内圈的上表面具有一凸台,所述衬套内圈的下表面具有与所述凸台相匹配的卡槽,以使所述衬套内圈通过所述凸台与所述卡槽的卡接而固定于所述下模内圈的上表面。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衬套内圈与所述衬套外圈之间的距离为:所述衬套内圈置于所述下模内圈的上表面后,衬套外圈外表面与定子铁芯外圈和/或下模底板外表面齐平。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下模还包括下模平台,所述机壳置于所述下模平台上并使机壳内表面与所述衬套外圈外表面、所述定子铁芯外圈和/或所述下模底板外表面相切。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将电机机壳导入定子铁芯的装置,还包括上模,所述上模包括一上模平台和导柱,其中,所述导柱位于所述上模平台下表面的中心位置。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导柱为一圆柱状结构,并且所述导柱的外径与所述下模内圈和衬套内圈的内径一致,以通过所述导柱外径与所述下模内圈和所述衬套内圈内径的匹配而将所述上模导入所述下模和所述衬套中。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上模平台的下表面具有一卡圈,并且所述卡圈的内径与所述机壳的外径相匹配,以将所述上模导入所述下模和所述衬套后,所述卡圈与所述机壳卡接。

本实用新型的电机,包括定子铁芯和机壳,所述定子铁芯与所述机壳使用本实用新型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将电机机壳导入定子铁芯的装置实现装配。

本实用新型提供将电机机壳导入定子铁芯的装置及电机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将电机机壳导入定子铁芯的装置,通过第一定位装置对定子铁芯进行一次定位,通过第二定位装置对机壳进行二次定位,使用双重定位装置,保障机壳导入定子铁芯前两部件同心。解决了现有技术将机壳放置在定子铁芯上,直接用油压机将机壳压入定子铁芯,无法实现定子铁芯与机壳同心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电机,使用本实用新型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将电机机壳导入定子铁芯的装置实现定子铁芯与机壳的装配,保障机壳导入定子铁芯前两部件同心,避免机壳与定子铁芯不同心造成定子与转子之间气隙不均而产生电磁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优选技术方案还具有如下有益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优选技术方案将电机机壳导入定子铁芯的装置,上模具有一导柱,并且该导柱的外径与下模内圈和衬套内圈内径相匹配,以便导柱可以在下模内圈和衬套内圈内运动,从而将上模导入下模和衬套中。

本实用新型优选技术方案将电机机壳导入定子铁芯的装置,通过使用导柱结构导入上模,可避免上模在导入过程中对定位后的定子铁芯和机壳产生影响。从而可以实现上模导入过程中,定子铁芯和机壳仍然保持同心。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将电机机壳导入定子铁芯的装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装配图;

图2是将电机机壳导入定子铁芯的装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1-下模;11-下模底板;12-下模内圈;13-下模平台;111-下模底板外表面;121-凸台;2-衬套;21-衬套内圈;22-衬套外圈;211-卡槽;221-衬套外圈外表面;3-上模;31-上模平台;32-导柱;311-卡圈;4-定子铁芯;41-定子铁芯内圈;42-定子铁芯外圈;5-机壳;51-机壳内表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图1和图2对本实施例将电机机壳导入定子铁芯的装置及电机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所说的同心是指各部件的中心轴相同,也可以说是各部件的中心轴彼此重叠。

本实施例将电机机壳导入定子铁芯的装置,包括第一定位装置和第二定位装置,其中,第一定位装置用于对定子铁芯4进行一次定位,第二定位装置用于对机壳5进行二次定位,并且第一定位装置和第二定位装置保持同心,使得通过第一定位装置定位的定子铁芯4能够与通过第二定位装置定位的机壳5保持同心。

本实施例将电机机壳导入定子铁芯的装置,通过第一定位装置对定子铁芯4进行一次定位,通过第二定位装置对机壳5进行二次定位,并且第一定位装置和第二定位装置保持同心,使得通过第一定位装置定位的定子铁芯4能够与通过第二定位装置定位的机壳5保持同心。本实施例使用双重定位装置,保障机壳5导入定子铁芯4前两部件同心。解决了现有技术将机壳5放置在定子铁芯4上,直接用油压机将机壳5压入定子铁芯4,导致无法实现定子铁芯4与机壳5同心的技术问题。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第一定位装置为下模1,第二定位装置为衬套2,如图1或图2所示。定子铁芯4置于下模1上并使定子铁芯4与下模1保持同心,以对定子铁芯4进行一次定位。衬套2置于下模1上,机壳5置于衬套2外侧并使机壳5与衬套2保持同心,以对机壳5进行二次定位。

本实施例优选技术方案通过下模1对定子铁芯4进行一次定位,通过衬套2对机壳5进行二次定位,在对定子铁芯4进行一次定位后,定子铁芯4与下模1保持同心,在对机壳5进行二次定位后,机壳5与衬套2保持同心,由于衬套2置于下模1上并与下模1保持同心,由此可实现,对机壳5进行二次定位后,机壳5与定子铁芯4保持同心。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下模1包括下模底板11和下模内圈12,如图2所示。其中,下模内圈12为空心圆柱状结构,下模底板11位于下模内圈12外侧并与下模内圈12同心。

优选的,下模底板11用于放置定子铁芯4,下模内圈12用于放置衬套2,下模底板11与下模内圈12同心,以使放置于下模底板11上的定子铁芯4可以与放置于下模内圈12上的衬套2保持同心。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下模内圈12的高度不低于下模底板11的高度,定子铁芯4置于下模底板11的上表面并使定子铁芯内圈41与下模内圈12的外表面相切,如图2所示。

优选的,下模底板11与下模内圈12之间的距离为:当定子铁芯4置于下模底板11的上表面后,定子铁芯内圈41与下模内圈12的外表面相切,并且定子铁芯外圈42与下模底板外表面111齐平,以便可以将定子铁芯4置于下模底板11上,并且使定子铁芯4与下模1保持同心。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下模底板11的上表面为光滑平面。下模底板11与定子铁芯4下表面相接触的一面为光滑平面,以使定子铁芯4可以水平放置在下模底板11上。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衬套2包括衬套内圈21和衬套外圈22,其中,衬套内圈21为空心圆柱状结构,衬套外圈22位于衬套内圈21外侧并与衬套内圈21同心。

优选的,当定子铁芯4置于下模底板11的上表面后,定子铁芯内圈41与下模内圈12的外表面和/或衬套内圈21的外表面相切,即衬套内圈21和下模内圈12同时对定子铁芯4定位,衬套外圈22用于对机壳5定位,衬套内圈21与衬套外圈22同心,以使定位后的定子铁芯4和机壳5可以保持同心。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衬套内圈21置于下模内圈12的上表面并使衬套内圈21与下模内圈12同心。

本实施例优选技术方案的衬套内圈21置于下模内圈12的上表面并使衬套内圈21与下模内圈12同心,又由于衬套内圈21与衬套外圈22同心,以便通过衬套外圈22对机壳5定位后,可以使机壳5与下模1同心,又由于定子铁芯4与下模1同心,从而可以保证定位后的机壳5与定子铁芯4同心。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衬套内圈21与下模内圈12的上表面卡接,以将衬套内圈21固定于下模内圈12的上表面。

本实施例优选技术方案的衬套内圈21与下模内圈12的上表面卡接,以便可以使衬套内圈21固定于下模内圈12的上表面,保证在对机壳5定位过程中,衬套2可以保持一个稳定的状态,提高定位精度。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下模内圈12的上表面具有一凸台121,衬套内圈21的下表面具有与凸台121相匹配的卡槽211,以使衬套内圈21通过凸台121与卡槽211的卡接而固定于下模内圈12的上表面,如图2所示。

本实施例优选技术方案的衬套内圈21与下模内圈12通过卡槽211和凸台121实现卡接,具有安装方便、稳定性好的优势。不限于此,衬套内圈21和下模内圈12还可以通过其余结构实现卡接,例如卡扣结构、固定孔和螺钉组合结构等。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衬套内圈21与衬套外圈22之间的距离为:衬套内圈21置于下模内圈12的上表面后,衬套外圈外表面221与定子铁芯外圈42和/或下模底板外表面111齐平。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下模1还包括下模平台13,如图2所示。机壳5置于下模平台13上并使机壳内表面51与衬套外圈外表面221、定子铁芯外圈42和/或下模底板外表面111相切。

本实施例优选技术方案的衬套内圈21置于下模内圈12的上表面后,衬套外圈外表面221与定子铁芯外圈42和/或下模底板外表面111齐平,从而可以使通过衬套外圈22定位的机壳5的机壳内表面51与衬套外圈外表面221、定子铁芯外圈42和/或下模底板外表面111相切,保障机壳5导入定子铁芯4整个过程不倾斜(平面度≤0.01mm)。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将电机机壳导入定子铁芯的装置,还包括上模3,如图1或图2所示。上模3包括一上模平台31和导柱32,如图2所示。其中,导柱32位于上模平台31下表面的中心位置。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导柱32为一圆柱状结构,并且导柱32的外径与下模内圈12和衬套内圈21的内径一致,以通过导柱32外径与下模内圈12和衬套内圈21内径的匹配而将上模3导入下模1和衬套2中。

本实施例优选技术方案的上模3通过导柱32导入下模1和衬套2,该种导入结构,对定位后的定子铁芯4和机壳5不产生影响,二者仍然保持同心,不会因为导入上模3而发生偏移。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上模平台31的下表面具有一卡圈311,如图2所示。优选的,卡圈311的内径与机壳5的外径相匹配,以将上模3导入下模1和衬套2后,卡圈311与机壳5卡接。优选的,卡圈311与机壳5卡接后,卡圈311内表面与机壳5的外表面相切。

本实施例优选技术方案的上模3导入下模1和衬套2后,可通过卡圈311与机壳5卡接,从而下模1、衬套2、上模3、定子铁芯4和机壳5固定在一起,并使各部件保持同心。

使用本实施例将电机机壳导入定子铁芯的装置,机壳5导入定子铁芯4后,可以使机壳5圆心与定子铁芯内圈41圆心的偏差≤0.08mm,即可以实现机壳5与定子铁芯4同心,消除机壳5与定子铁芯4不同心造成定子与转子之间气隙不均而产生电磁音的问题。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机壳5导入工序分为两个工序,两个工序中均需要定子铁芯4与机壳5保持同心。具体的,工序一是使定子铁芯4和机壳5保持同心定位,工序二是使机壳5导入定子铁芯4过程中使二者保持同心。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本实施例将电机机壳导入定子铁芯的装置,采用如下步骤将机壳5导入定子铁芯4:

步骤1:安装下模1,将定子铁芯4放置在下模底板11上,并使定子铁芯内圈41与下模内圈12外表面相切,以通过下模底板11和下模内圈12将定子铁芯4进行一次定位,使定子铁芯4与下模内圈12保持同心。

步骤2:衬套内圈21卡接于下模内圈12的上表面,并使定子铁芯内圈41与衬套内圈21外表面相切,从而使衬套2与定子铁芯4保持同心。

步骤3:将机壳5置于衬套外圈22,以通过衬套2将机壳5进行二次定位,使机壳内表面51与衬套外圈外表面221相切,从而使机壳5与衬套2保持同心。又由于衬套2与定子铁芯4同心,从而可以实现机壳5与定子铁芯4同心。

步骤4:将机壳5置于衬套外圈22后,利用定子铁芯外圈42为基准实现机壳5与定子铁芯4压入前保持统一平面的目的,即将机壳5置于衬套外圈22后,使机壳内表面51与衬套外圈外表面221、定子铁芯外圈42和下模底板外表面111相切。

通过上述步骤,实现了导入前定子铁芯4和机壳5同心、平行的目的。

步骤5:对以上实现双重定位后的定子铁芯4和机壳5,将上模3的导柱32导入下模1和衬套2中,并利用导柱32的外径与下模内圈12和衬套内圈21的内径配合实现上模3的导入,并且可以实现在导入过程中仍然使机壳5和定子铁芯4保持同心,直至完成机壳5的导入。

本实施例的电机,包括定子铁芯4和机壳5,定子铁芯4与机壳5使用本实施例任一技术方案的将电机机壳导入定子铁芯的装置实现装配。

本实施例的电机,使用本实施例任一技术方案将电机机壳导入定子铁芯的装置实现定子铁芯4与机壳5的装配,保障机壳5导入定子铁芯4前两部件同心,避免机壳5与定子铁芯不同心,使得定子与转子之间气隙不均而产生电磁音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