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束用外装部件及其制造方法和线束与流程

文档序号:19381179发布日期:2019-12-11 00:24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线束用外装部件及其制造方法和线束与流程

本申请为2016年12月30申请的、申请号为201611257815.3的、发明名称为“线束用外装部件及其制造方法和线束”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发明涉及线束用外装部件及其制造方法和线束。



背景技术:

以往,例如,在混合动力车等中配置于在车辆后部设置的蓄蓄电池等与在车辆前部设置的变换器等之间的线束中,为了谋求电线的保护和屏蔽,而向金属制的管中插通电线(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管与电线的配线路径对应地被弯曲加工成规定的形状。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82909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上述的情况下,电线由于车辆的振动等而在管内抖动,可能会产生异响或损伤。

本发明是基于如上述那样的情况而完成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防止由于电线的抖动而产生异响或损伤的线束用外装部件及其制造方法和线束。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线束用外装部件具有如下特征:具备管,所述管在内部具有能够供电线插通的电线插通空间,在所述管中设置有缩径部,所述缩径部向径向内侧弯曲而使所述电线插通空间缩窄。

此外,本发明的线束具有如下特征:具备:管,在内部具有能够供电线插通的电线插通空间;筒状的屏蔽部件,覆盖从所述管的端部抽出的所述电线的周围,且包覆在所述管的端部外周面;及环状部件,将所述屏蔽部件固定于所述管的端部外周面,在所述管的端部设置有缩径部,所述缩径部向径向内侧弯曲而使所述电线插通空间缩窄,所述环状部件夹着所述屏蔽部件而外嵌固定于所述缩径部的外周面的缩径部分。

【发明效果】

根据上述线束用外装部件的发明,在缩径部内电线与管内周面之间的间隙减小或消失,因此能够抑制管内的电线的抖动,防止异响或损伤的产生。

此外,根据上述线束的发明,除了同样地能够防止由电线的抖动而引起的异响或损伤的产生以外,还能够利用环状部件作为将屏蔽部件固定于管的固定工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线束的侧视方向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2是线束的正视方向的剖视图,是沿着图1的剖面线2-2取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向管中插通电线,且环状部件被进行缩径加工之前的状态的正视方向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向管中插通电线,且形成缩径部之前的状态的正视方向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线束的配线路径的概要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线束的侧视方向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线束的侧视方向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标号说明】

10…线束

11、11a、11b…管

12…电线

14…电线插通空间

15…屏蔽部件

18、18a…环状部件

19…索环(包覆部件)

24、24a、24b…缩径部

26…扩开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表示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

在上述线束用外装部件中,可以在所述缩径部的外周面的缩径部分外嵌固定有环状部件。由此,环状部件不会向外周侧较大地突出,进而能够良好地防止外装部件的大型化。

在具有上述环状部件的线束用外装部件的制造方法中,在所述管的长度方向中间部位外插所述环状部件,在该状态下,使所述环状部件缩径,从而使所述管的长度方向中间部位向缩径方向压缩变形,形成所述缩径部。由此,能够伴随着环状部件的缩径加工而容易地制造缩径部。

在上述线束用外装部件的制造方法中,可以是使所述环状部件在整周上缩径变形。由此,环状部件不会向外周侧局部地突出,因此能够更加良好地防止外装部件的大型化。

并且,在上述线束中,可以是,在所述管上安装有将所述环状部件的外侧覆盖的筒状的包覆部件。根据上述线束的发明,环状部件外嵌于缩径部的外周面的缩径部分而不会向外周侧较大地突出,因此能够抑制将环状部件的外侧覆盖的包覆部件的大型化。其结果是,例如,在包覆部件为索环,且线束配线于车辆的地板下方的情况下,能够容易地避免索环与车辆的地板下表面干涉的情况。

并且,在上述线束中,可以是,所述管的端部成为朝向开口端扩开的形态。若是这样的形态,则能够防止从管的端部抽出的电线与管的开口端接触而受到损伤的情况。特别地,根据上述线束用外装部件的制造方法的发明,伴随着使缩径部压缩变形,管的端部会成为朝向开口端扩开的形态,因此不需要特别的加工。

<实施例1>

以下,基于图1~图5来说明实施例1。如图5所示,实施例1的线束10在混合动力车等车辆90中,为了将设置于车辆90的后部的高压蓄电池等设备91与设置于车辆90的前部的变换器、熔丝盒等设备92连接,而在车辆90的地板下方配线。需要说明的是,各设备91、92收容于未图示的导电性的屏蔽罩内。

线束10具备构成外装部件的管11(屏蔽管)和插通于管11内的多根(在本实施例1的情况下为3根)电线12。

如图4所示,电线12是将导体16的外周用绝缘护套17包围而成的非屏蔽电线,且在端部连接有未图示的端子配件。端子配件收容于未图示的连接器中,连接器与相对应的设备91、92连接。

管11为由铁、铝、铜、不锈钢等构成的金属制品,且构成为保持一定的形状的硬质管材。具体而言,管11成为沿着电线12的配线路径延伸的圆筒状,成为在延伸方向中间具有弯曲部13(参照图5),并且延伸方向两端开口的形态。管11的内部构成能够供多根电线12一齐插通的截面圆形的电线插通空间14。

如图1所示,电线12中的从管11的端部向外部抽出的部分被筒状的屏蔽部件15一齐包围。屏蔽部件15构成为将铜等导电性的金属细线编织成网状的挠性的编织线。在此,作为屏蔽部件15,除了编织线之外还可以使用金属箔。

屏蔽部件15的一端侧由环状部件18敛缝而能够导通地固定于管11的端部外周面。此外,屏蔽部件15的一端侧由索环19覆盖。索环19为橡胶制品并成为圆管状,且在长度方向中间具有向径向外侧鼓出的鼓出部21。屏蔽部件15的一端侧和环状部件18以在鼓出部21的内部不与索环19接触的方式配置。索环19的长度方向两端部分别通过金属环22固定于管11的端部,并且固定于波纹管23。波纹管23为树脂制品并成为具有蛇腹状的周壁部分的筒状,且在内部插通有屏蔽部件15。需要说明的是,屏蔽部件15的另一端侧能够导通地固定于未图示的连接器。

在管11的端部(开口端侧)设置有在整周上向径向内侧弯曲的形态的缩径部24。管11的电线插通空间14在缩径部24的空间区域中比前后的空间区域窄了与缩径部24的缩径对应的量。显然,管11的电线插通空间14在缩径部24被挤压。

在缩径部24的外周面上在整周上形成有向缩径方向凹陷的凹槽25,并且以填埋凹槽25的方式外嵌固定有环状部件18。环状部件18为金属制品并构成截面圆形的环状,如图2所示,成为在周向上没有裂缝地连续的形态。此外,环状部件18在整周上具有大致恒定的厚度,该厚度与凹槽25的深度相同或比凹槽25的深度稍大。如图1所示,在环状部件18与凹槽25的槽面之间夹持固定有屏蔽部件15的一端侧。在管11的端部设置有从缩径部24朝向开口端扩开成喇叭状的扩开部26。

在此,缩径部24伴随着环状部件18的缩径加工,自身也缩径地形成。此外,扩开部26伴随着环状部件18的缩径加工,而扩径地形成。

对具体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首先,在管11中预先插通电线12,在管11的端部(尚未形成缩径部24)包上屏蔽部件15的一端侧。接着,使预先插通在管11上的环状部件18移动到与该屏蔽部件15的包覆部位对应的位置。接着,如从图3到图2所示,从外周侧的多个位置由未图示的冲压模具施加缩径方向的压缩力,使环状部件18在整周上大致均等地缩径变形。由此,缩径部24以伴随着厚度的增大而向径向内侧在整周上突出的方式形成。缩径部24的突出量(变形量)在整周上大致恒定。

如图1所示,屏蔽部件15的一端侧以借助环状部件18而沿着凹槽25的槽面的方式在环状部件18与管11之间被夹持成曲柄状。因此,屏蔽部件15牢固地固定于管11,难以从管11脱落。此外,作为使缩径部24缩径的变形力的反力,使管11的端部的开口端扩开,因而在形成缩径部24的同时也形成扩开部26。

接着,使预先插通于管11的索环19移动而包住波纹管23的外周面和管11的端部的外周面。由此,索环19以跨过管11的端部和波纹管23的方式被安装。最后,通过勒紧金属环22,索环19被固定于管11的端部和波纹管23上,索环19的安装完成。

在此,管11在缩径部24处将电线插通空间14缩窄。如图1及图2所示,电线12与缩径部24的内周面抵接地配置,成为保持于缩径部24的状态。不过,在缩径部24的突出量较小的情况下,电线12相对于缩径部24的内周面能够抵接地隔开少许间隙而配置。

例如,在管11设置于车辆90的地板下方后,即使产生车辆90的振动,电线12由于在缩径部24被限制径向的浮动,因而也不会在管11内较大地抖动,能够抑制异响或损伤的产生。

此外,通过将环状部件18外嵌于管11的凹槽25,而能够减小环状部件18从管11的端部外周面向外侧突出的部分,或能够消除这样的部分,因此能够减小在内侧配置环状部件18的索环19的鼓出部21的鼓出量。其结果是,能够容易地避免索环19的鼓出部21与车辆90的地板下表面接触的情况,能够使管11比以往更加接近车辆90的地板下表面。

此外,通过环状部件18外嵌于管11的凹槽25,也不会在管11的端部外周面形成较大的凹凸形状,因此,例如,也能够在管11的端部外周面的周围包覆未图示的热收缩管等。

此外,缩径部24及扩开部26与环状部件18的缩径加工同时地形成,因此不需要特别的加工,生产率优异。

并且,管11的端部的开口端借助扩开部26而扩开,因此,例如,即使从管11的端部抽出的电线12在轴交叉方向上振摆,电线12也难以与管11的端部的开口端接触,能够防止电线12在开口端的边缘受到损伤的情况。

<实施例2>

图6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

这种情况的缩径部24a不是设置于管11a的端部而是设置于长度方向的中间部,管11a为非屏蔽型,且不具有相当于实施例1的扩开部26的部分。在成为缩径部24a的外周侧的缩径部分的凹槽25a上,与实施例1同样地外嵌固定有环状部件18a。不过,环状部件18a不介有相当于实施例1的屏蔽部件15的部分,而是直接外嵌固定于管11a的凹槽25a。环状部件18的外周面与管11a的外周面中的隔着环状部件18的前后的区域以没有台阶而大致齐面的方式连续。通过环状部件18a的缩径加工来形成缩径部24a这一点与实施例1相同。

缩径部24a的内周面与电线12抵接,电线12成为保持于缩径部24a的结构。因此,与实施例1相同,能够有效地抑制管11a内的电线12的抖动。

<实施例3>

图7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3。

这种情况下的缩径部24b与实施例2相同,不是设置于管11b的端部而是设置于长度方向的中间部,管11b不具有相当于实施例1的扩开部26的部分。成为缩径部24b的外周侧的缩径部分的凹槽25b向外侧露出,在这里,没有外嵌固定相当于实施例1的环状部件18的部分。缩径部24b在管11b的长度方向的中间部由未图示的冲压模具(与实施例1相同的结构)施加压缩力,由此在整周上向径向内侧弯曲成截面大致u字形地形成。缩径部24b的内周面与电线12抵接,电线12保持于缩径部24b。根据实施例3,能够通过更加简易的结构来抑制管11b内的电线12的抖动。

<其他实施例>

以下,简单地说明其他实施例。

(1)缩径部也可以在管的长度方向上隔开间隔而设置有多个。

(2)缩径部也可以在管的周向上不连续地隔开间隔而设置有多个。

(3)缩径部也可以是在管的端部使开口端缩窄地向径向内侧突出成凸缘状的形态。

(4)缩径部也可以是使缩径方向的突出量(变形量)在周向上不均等地变化的形态。

(5)电线也可以以通常的配线方式不与缩径部的内周面接触地分离而配置。

(6)管也可以是树脂制品。

(7)管也可以是将金属层和树脂层层叠而成的复合管。

(8)若索环不与环状部件发生干涉,则也可以没有索环的鼓出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