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48423发布日期:2019-11-06 00:01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马达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马达。



背景技术:

公知有在定子的上方配置有将线圈与外部电源电连接的汇流条的马达。通常情况下,汇流条保持在树脂制的汇流条保持架上。

在日本公开公报第2007-267525号公报中记载有如下的汇流条保持架:在设置于汇流条保持架的槽中形成有肋,将汇流条压入该槽而进行固定。

在日本公开公报第2007-267525号公报中记载的汇流条保持架通过来自肋的压力而将压入槽内的汇流条固定。

然而,在将汇流条向肋压入时,肋被磨损,有可能产生污物。在马达内产生的污物附着在其他的马达部件上,从而引起各种不良状况。

另外,由于肋被磨损导致汇流条受到的来自肋的压力减少,因此汇流条的保持力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抑制污物的产生,并且维持汇流条的保持力。

本申请的例示的第一实用新型的马达具有:转子,其固定在以中心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的轴上;定子,其配置于转子的径向外侧;以及汇流条保持架,其配置于定子的轴向的一侧,在汇流条保持架的正面上设置有收纳汇流条的槽部,在槽部的侧壁上设置有固定汇流条的肋,肋被设置为在轴向上远离汇流条的底部。

根据本申请的例示的第一方面的实用新型,能够抑制污物的产生,并且维持汇流条的保持力。

由以下的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参照附图,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他特征、要素、步骤、特点和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马达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2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汇流条保持架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3A是示意性地示出收纳于槽部的汇流条的立体图。

图3B是示意性地示出收纳于槽部的汇流条的立体图。

图4A是沿着图2的IV-IV线的剖视图。

图4B是示出将汇流条压入槽部的中途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4C是示出使汇流条收纳于槽部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5是示出肋的形状的变形例的剖视图。

图6是示出肋的形状的变形例的剖视图。

图7是示出汇流条的形状的变形例的剖视图。

图8是示出肋的形状的变形例的俯视图。

图9是示出肋的形状的变形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另外,本实用新型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方式。

另外,在不脱离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效果的范围内,能够进行适当的变更。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将与马达的中心轴线平行的方向称为“轴向”,将以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径向称为“径向”,将以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周向称为“周向”。另外,将轴向作为上下方向,将附图的上侧简称为“上侧”,将下侧简称为“下侧”。但是,该上下方向不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马达实际组装于机器时的位置关系和方向。

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马达的结构的剖视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马达1具有:转子20,其固定在能够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进行旋转的轴30上;以及定子10,其配置于转子20的径向外侧。定子10具有沿周向排列的多个线圈11。另外,在转子20的外周设置有多个磁铁21。另外,定子10固定于壳体(未图示),轴30被轴承(未图示)支承为能够旋转。

如图1所示,在定子10的轴向的上侧(一侧)配置有树脂制的汇流条保持架40。而且,汇流条保持架40对多个汇流条41进行保持。构成线圈11的导线(未图示)被从线圈11拉出而与汇流条41电连接。例如,在三相同步型的马达的情况下,被从多个线圈11拉出的与各相或中性点对应的导线、或者双方的导线与各个汇流条41连接。

图2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汇流条保持架40的结构的俯视图。

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汇流条保持架40由环状的平板构成。而且,在汇流条保持架40的正面设置有收纳汇流条41的多个槽部42a、42b。在本实施方式中,三个槽部42a等间隔地设置于径向内侧,三个槽部42b等间隔地设置于径向外侧。另外,这些槽部42a、42b的形状、个数以及配置没有特别的限定,只要根据汇流条41的形状等而适当的决定即可。

另外,在各个槽部42a、42b的侧壁上设置有固定汇流条41的肋43a、43b。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各个槽部42a、42b设置两个肋43a、43b的例子,但不限定于此,只要肋的形状、个数以及配置根据汇流条41的形状等适当决定即可。另外,为了将汇流条41稳定地进行固定,优选为设置两个以上的肋。

图3A和图3B分别是示意性地示出收纳在槽部42a、42b中的汇流条41a、41b的立体图。另外,汇流条41a、41b的形状没有特别的限定。

图4A是沿图2的IV-IV线的剖视图。

如图4A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肋43被设置为在轴向上远离设置在汇流条保持架40上的槽部42的底部40A。即,肋43的轴向下侧的底部43A与槽部42的底部40A隔出一定的间隔。

图4B是示出将汇流条41压入槽部42的中途的状态的剖面图。另外,图4C是示出使汇流条41收纳于槽部42的状态的剖视图。

如图4B所示,在将汇流条41压入槽部42时,肋43受到来自汇流条41的压力。然而,由于在肋43的轴向下侧存在空间,因此在肋43受到来自汇流条41的压力时,容易向压入方向(轴向下侧)发生变形。由于肋43容易发生变形,因而能够在将汇流条41压入槽部42时,抑制肋43的磨损。其结果为,能够抑制污物的产生。另外,由于肋43不会被磨损,因此能够维持汇流条41的保持力。

另一方面,由于现有的肋形成至槽部的底部,因此在肋的轴向下侧不存在空间。因此,在受到来自汇流条的压力时,肋的向压入方向的变形被抑制。其结果为,在将汇流条压入槽部时,肋被磨损而产生污物。另外,在肋被磨损时,汇流条受到的来自肋的压力降低,因此汇流条的保持力降低。另一方面,在为了维持保持力而增加汇流条的压入量从而使对汇流条的负荷变大时,收纳汇流条变得困难。其结果为,有时汇流条不能到达槽部的底部。

针对于此,本实施方式的肋43在受到来自汇流条41的压力时,由于容易向压入方向发生变形,因此能够抑制肋43的磨损。此外,由于能够使肋43与汇流条41的接触面积变小,因此即使减少压入量也能够维持对汇流条41的负荷。其结果为,能够进一步抑制肋43的磨损。另外,能够容易将汇流条41收纳至槽部42的底部40A。

在本实施方式中,肋43的形状没有特别的限定,但如图4A所示,优选随着朝向轴向一侧而使肋43与肋43的相反侧的侧壁之间的距离变大的形状。例如举出三角形来作为优选的形状。像这样的形状的肋43在将汇流条41压入槽部42时,更容易向压入方向发生变形。另外,能够使肋43与汇流条41的接触面积更小。通过使肋43与汇流条41的接触面积变得更小,能够进一步地抑制肋43的磨损。

(变形例)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如图4A所示,将肋43设置在槽部42的侧壁的上侧端部,但将肋43设置在槽部42的侧壁上的位置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如图5所示,只要在肋43的底部43A的下侧存在一定的空间,则也可以设置在槽部42的侧壁的中途。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如图4A所示,例示了轴向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的肋43来作为肋43的形状,但如图6所示,也可以是轴向的截面形状为矩形的肋43。在该情况下,优选为至少在位于肋43的上侧的角部设置有倒角部。通过在位于肋43的上侧的角部设置有倒角部,能够在将汇流条41压入槽部42时抑制肋43的角部的磨损。另外,也可以在位于肋43的下侧的角部设置有倒角部。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如图4B所示,例示了轴向的截面形状是矩形的汇流条41,但如图7所示,也可以在位于槽部42的底部侧的角部中的至少肋43侧的角部设置有倒角部。通过在汇流条41的肋43侧的角部设置有倒角部,能够在将汇流条41压入槽部42时抑制因汇流条41角部与肋43发生冲突而导致的肋43的磨损。另外,也可以在肋43侧的相反侧的角部设置有倒角部。通过在汇流条41的肋43侧的相反侧的角部设置有倒角部,能够顺畅地进行汇流条41向槽部42的压入,从而提高作业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肋43的从轴向观察的俯视时的形状没有特别的限定,但优选为朝向汇流条41侧宽度(周向的宽度)变窄。通过使肋43的俯视时的宽度朝向汇流条41侧而变窄,能够进一步减小肋43与汇流条41的接触面积,因此能够进一步地抑制肋43的磨损。例如可以举出图8所示的三角形或者图9所示的梯形来作为肋43的优选的形状。

以上,通过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这些记述并非限定事项,当然能够进行各种改变。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例示了在正面设置有槽部42a、42b的汇流条保持架40,但也可以在汇流条保持架40上例如设置供从线圈拉出的导电线插入的插入孔以及与外部电源电连接的接线柱等。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例示了内转子型的马达,但外转子型的马达当然也能够适用于本实用新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