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强风的光伏组件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93252发布日期:2020-01-03 10:40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一种耐强风的光伏组件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伏组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强风的光伏组件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光伏组件安装主要是为了进行组件固定,以抗击雪载、风载,主要通过边框固定光伏组件,然后安装支架固定边框来实现抗击载荷效果。目前行业边框采用全框设计,此类设计,在使用时针对风载的缺点主要有:在投入使用的过程中组件背面在受风力影响时,一旦风力从组件一侧进入,很容易在组件边框内形成闭环,导致组件背面承受二次风力,使安装边框1的耐强风性能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耐强风的光伏组件安装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耐强风的光伏组件安装结构,包括组件本体和全框型的组件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件边框包括四个分别安装在组件本体四边边缘以将所述组件本体周向包覆的安装边框,每个安装边框均包括安装部和位于安装部下方的矩形支架部,所述安装部具有用于插设组件本体边缘的安装槽和用于容纳密封胶的储胶槽,所述储胶槽连通于所述安装槽,所述矩形支架部包括支架顶部、支架底部、支架外侧面和支架内侧面,所述矩形支架通过所述支架顶部设置在储胶槽下方,所述支架内侧面位于安装槽槽口的下方,支架外侧面位于安装槽槽底的下方,且至少位于组件边框相对边的两个支架内侧面向矩形支架部内部凹陷形成内凹弧面,所述内凹弧面与相邻支架内侧面形成通向外部的回流通道。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组件边框的内侧面改进为向内凹陷的内凹弧面,在组件背面构成通向外界的回流通道,背面风力由该回流通道释放,无法在背面内部形成二次风力受力,提高安装边框的风力承受性能。

在上述耐强风的光伏组件安装结构中,所述安装槽槽底具有横截面逐渐增大的扩增部,以使所述安装槽槽底高度大于安装槽槽口高度,且所述安装槽的转角处均为圆角结构。

通过上述方案,使用圆角结构,能够避免对组件本体造成伤害,在安装槽底形成扩增部,增加密封胶的使用量,提高组件本体与安装槽之间的连接强度。

在上述耐强风的光伏组件安装结构中,所述储胶槽内表面呈弧形结构,且所述储胶槽外端具有向安装槽槽底回勾的内勾部,所述内勾部下表面具有用于与组件本体上表面相接触的上接触面。

在上述耐强风的光伏组件安装结构中,所述安装部与矩形支架部一体成型,且所述安装部底部为支架顶部。

在上述耐强风的光伏组件安装结构中,所述支架顶部具有用于与组件本体下表面接触的下接触面。

通过上述方案,通过上接触面和下接触面接触组件本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提高组件本体与安装槽之间的贴合度从而提高连接强度,同时,还能够防止密封胶从安装槽槽口溢流出来。

在上述耐强风的光伏组件安装结构中,所述矩形支架部的横截面从上至下逐渐减小后逐渐增大,且支架顶部的横截面宽度大于支架底部的横截面宽度。

在上述耐强风的光伏组件安装结构中,所述支架顶部和支架底部的宽度均大于安装部顶部的横截面宽度。

在上述耐强风的光伏组件安装结构中,所述矩形支架部具有轴向中空槽,且中空槽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具有轴向加强筋。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降低原材料使用量,减轻安装边框的重量,提高安装边框的强度。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对边框截面结构进行优化,使风力无法在边框内部形成闭环,实现组件耐强风安装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安装边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相邻安装边框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安装边框1;安装部2;安装槽21;储胶槽22;安装槽槽口23;安装槽槽底24;扩增部25;内勾部26;矩形支架部3;支架顶部31;支架底部32;支架外侧面33;支架内侧面34;内凹弧面341;轴向中空槽35;轴向加强筋36;回流通道4。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耐强风的光伏组件安装结构,包括组件本体和全框型的组件边框。组件边框包括四个分别安装在组件本体四边边缘以将组件本体周向包覆的安装边框1,每个安装边框1均包括安装部2和位于安装部2下方的矩形支架部3,安装部2具有用于插设组件本体边缘的的安装槽21和用于容纳密封胶的储胶槽22,储胶槽22位于安装槽21上方,且储胶槽22连通于安装槽21,矩形支架部3包括支架顶部31、支架底部32、支架外侧面33和支架内侧面34,安装部2与矩形支架部3一体成型,可以使用镀镁铝锌材质制成,且安装部底部为支架顶部31,支架内侧面34位于安装槽槽口23的下方,支架外侧面33位于安装槽槽底24的下方。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至少位于组件边框相对边的两个支架内侧面34向矩形支架部3内部凹陷形成内凹弧面341,内凹弧面341与相邻支架内侧面34形成通向外部的回流通道4。为了保证回流效果,本实施例的四个安装边框1的支架内侧面34均向内凹陷形成凹弧面,图2示出了两个相邻的安装边框1,两个安装边框1分别围设在组件边框的相邻两边,且位于图2中左边的安装边框1以及与其相对的安装边框1的长度等于与其对应组件边框边缘的长度,而位于图2中右边的安装边框1长度及与其相对的安装边框1的长度小于与其对应的组件边框边缘的长度,同时右边安装边框1的左端端面与左边安装边框1的支架顶部31相接触。这样,四个安装边框1就能够将安装本体周向包覆,且由于支架内侧面34均向内凹陷,所以支架内侧面34与与其相邻的支架端面之间具有空隙作为释放风力的回流通道4。

当然,在实际使用时,可以只有两个相对面的支架内侧面34向内凹陷,另两个相对面的支架内侧面34保持平直结构。需要说明的是,这里需要支架内侧面34向内凹陷的两个安装边框1长度等于与其对应组件边框边缘的长度,另两个安装边框1的长度小于与其对应组件边框缘的长度,例如,图2中左边的安装边框1和与其相对的安装边框1的支架内侧面34向内凹陷,而右边的安装边框1和与其相对的安装边框1的支架内侧面34平直。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安装槽槽底24具有横截面逐渐增大的扩增部25,以使安装槽槽底24高度大于安装槽槽口23高度,且安装槽21的转角处均为圆角结构。

进一步地,储胶槽22内表面呈弧形结构,且储胶槽22外端具有向安装槽槽底24回勾的内勾部26,内勾部26下表面具有用于与组件本体上表面相接触的上接触面。支架顶部31具有用于与组件本体下表面接触的下接触面。在投入使用时,组件本体边缘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分别与上接触面和下接触面接触,然后使用密封胶填充储胶槽22以及安装槽21的空余空间将组件本体边缘固定在安装槽21内,采用平面接触的方式能够提高组件本体安装在安装边框1上的平稳性。

进一步地,矩形支架部3的横截面从上至下逐渐减小后逐渐增大,且支架顶部31的横截面宽度大于支架底部32的横截面宽度。支架顶部31和支架底部32的宽度均大于安装部2顶部的横截面宽度。

优选地,矩形支架部3具有轴向中空槽35,减轻安装边框1重量,节省原材料,且中空槽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具有轴向加强筋36以提高支架部强度。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安装边框1;安装部2;安装槽21;储胶槽22;安装槽槽口23;安装槽槽底24;扩增部25;内勾部26;矩形支架部3;支架顶部31;支架底部32;支架外侧面33;支架内侧面34;内凹弧面341;轴向中空槽35;轴向加强筋36;回流通道4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