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电池反充的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63791发布日期:2020-05-08 14:17阅读:995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止电池反充的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电器电路,具体涉及一种防止电池反充的充电器电路。



背景技术:

如今汽车的普及越来越广,汽车电池作为汽车起始动力源也尤为重要,但是很多时候驾驶员会忘记关闭车上的电器,从而造成电池亏空,汽车无法再次启动。当汽车电池亏空后,使用智能充电器给其充满电后,驾驶员会将充电器的电源关闭,但是会忘记将电瓶上的充电器夹子断开,这个时候刚刚充满电的电池又反向给充电器供电,从而导致电池电量在无意识间被浪费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以上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防止电池反充的充电器电路,可以有效避免在充电器使用结束后,使用者关闭电源后忘记断开充电器夹子,从而导致刚充满电的电池电量损耗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克服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止电池反充的电路,包括变压器t1,所述变压器t1包括输入绕组和输出绕组,所述输出绕组连接有二极管d1、电容ec1、电阻r3、mos管q3、电阻r6、电池bt1以及三极管隔离后端控制模块供电系统,所述三极管隔离后端控制模块供电系统包括三极管q1、电阻r2、三极管控制单元和电源系统;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与输出绕组的一个端脚连接,二极管d1的负极分别与电容ec1的一端、电阻r3的一端和mos管q3的源极连接并连接电源vcc,mos管q3的漏极与电池bt1的正极连接,电池bt1的负极与电阻r6的一端连接并引出驱动信号iy端子,所述电容ec1的另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和电阻r6的另一端均与输出绕组的另一个端脚连接后并接地,驱动信号iy端子与三极管控制单元的输入端连接,三极管控制单元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2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电阻r3的一端和mos管q3的源极还分别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电源系统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mos管q3的栅极连接有mos管控制器。

进一步地,还包括二极管d7,所述二极管d7的正极分别与电阻r3的一端和mos管q3的源极连接,二极管d7的负极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变压器t1为高频变压器,输出电压为16v。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防止电池反充的电路,在充电器电源断开的情况下,能防止电池反向充电,避免使充电器一直处于不必要的待机状态,造成电池电量的损耗,从而延长充电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防止电池反充的充电器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下述仅是示例性的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防止电池反充的电路,包括变压器t1,所述变压器t1为高频变压器,输出电压为16v,所述变压器t1包括输入绕组和输出绕组,所述输出绕组连接有二极管d1、电容ec1、电阻r3、mos管q3、电阻r6、电池bt1以及三极管隔离后端控制模块供电系统,所述三极管隔离后端控制模块供电系统包括三极管q1、电阻r2、三极管控制单元和电源系统。

本实施例中,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与输出绕组的一个端脚连接,二极管d1的负极分别与电容ec1的一端、电阻r3的一端和mos管q3的源极连接并连接电源vcc,mos管q3的漏极与电池bt1的正极连接,电池bt1的负极与电阻r6的一端连接并引出驱动信号iy端子,所述电容ec1的另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和电阻r6的另一端均与输出绕组的另一个端脚连接后并接地,驱动信号iy端子与三极管控制单元的输入端连接,三极管控制单元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2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电阻r3的一端和mos管q3的源极还分别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电源系统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三极管控制单元用于对驱动信号iy进行放大,一般包括运算放大器。

本实施例中,所述mos管q3的栅极连接有mos管控制器,所述mos管控制器用于控制mos管q3的栅极的通断。

为了确保充电时电压稳定,还包括起稳压作用的二极管d7,所述二极管d7的正极分别与电阻r3的一端和mos管q3的源极连接,二极管d7的负极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

本实施例所述的防止电池反充的电路的工作原理:

当变压器t1接通ac220v电压时,mos管控制器控制mos管q3的栅极导通,电源vcc为16v电压,电阻r6上有电流流过,驱动信号iy端子有压降,然后通过三极管控制单元对驱动信号iy进行放大,驱动三极管q1导通,经过二极管d7和三极管q1,使得变压器t1的输出绕组给后端控制电路供电。

当变压器t1不接通ac220v电压时,mos管控制器控制mos管q3的栅极关闭,但电池bt1中有电压,由于mos管q3的体二极管存在,那么vcc也有电压(电压值略小于电池bt1的电压),反向给电容ec1充电,驱动信号iy端子会有很小的压降,接近于0,故三极管q1不导通,电池电压不会给后端控制电路供电,造成反向充电的识别错误。

以上仅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人员可以根据上述描述做出许多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止电池反充的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变压器t1,所述变压器t1包括输入绕组和输出绕组,所述输出绕组连接有二极管d1、电容ec1、电阻r3、mos管q3、电阻r6、电池bt1以及三极管隔离后端控制模块供电系统,所述三极管隔离后端控制模块供电系统包括三极管q1、电阻r2、三极管控制单元和电源系统;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与输出绕组的一个端脚连接,二极管d1的负极分别与电容ec1的一端、电阻r3的一端和mos管q3的源极连接并连接电源vcc,mos管q3的漏极与电池bt1的正极连接,电池bt1的负极与电阻r6的一端连接并引出驱动信号iy端子,所述电容ec1的另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和电阻r6的另一端均与输出绕组的另一个端脚连接后并接地,驱动信号iy端子与三极管控制单元的输入端连接,三极管控制单元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2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电阻r3的一端和mos管q3的源极还分别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电源系统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电池反充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mos管q3的栅极连接有mos管控制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止电池反充的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二极管d7,所述二极管d7的正极分别与电阻r3的一端和mos管q3的源极连接,二极管d7的负极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电池反充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t1为高频变压器,输出电压为16v。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止电池反充的电路,包括变压器T1,所述变压器T1包括输入绕组和输出绕组,所述输出绕组连接有二极管D1、电容EC1、电阻R3、MOS管Q3、电阻R6、电池BT1以及三极管隔离后端控制模块供电系统,所述三极管隔离后端控制模块供电系统包括三极管Q1、电阻R2、三极管控制单元和电源系统。本实用新型的防止电池反充的电路,在充电器电源断开的情况下,能防止电池反向充电,避免使充电器一直处于不必要的待机状态,造成电池电量的损耗,从而延长充电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章涛涛;王伟益;王陆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新昌县百德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22
技术公布日:2020.05.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