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机轴承的端盖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96635发布日期:2020-11-27 12:57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电动机轴承的端盖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一般地涉及电动机应用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机轴承的端盖结构。



背景技术:

电动机的轴承是电动机整体结构中的关键部位,对轴承的保护和润滑是确保电动机具有良好的运行性能及较长的使用寿命的基础。在对电动机轴承进行注油润滑时,通常注油量较多,以保证对轴承进行充分的润滑。当电动机在运转过程中,随着转轴和滚动轴承的快速旋转,润滑油的温度逐渐升高,从而导致其粘稠度逐渐下降,使得润滑油从油封与转轴之间的间隙漏出,可能会造成对电动机其他部件的损伤。

现有的轴承端盖上的油封通常采用的是骨架油封、密封圈密封等。其密封材质多为橡胶类的化工产品。因此在低温以及温度变化频繁等情况下容易出现老化现象。而且橡胶类材质容易与润滑油脂发生互溶现象,从而导致油封的密封失效,润滑油泄露,进而影响轴承的润滑,降低轴承的使用寿命,最终导致生产效率的下降。另外,现有的电动机通常只布置一个注油孔,这样导致注油不方便。再者,现有的电动机虽然可以加油润滑,但是并不能对加油的油量进行精确地控制,从而导致由于加油量过少而对电动机的润滑不充分,或者由于加油量过多而导致泄露和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一个或多个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以对电动机轴承注油进行控制的端盖结构。该端盖结构包括内外端盖,并且在所述内外端盖所围成的空腔内布置有控油装置,所述控油装置包括控油部件和储油盒。通过对所述控油部件进行巧妙设计,使得当对所述电动机轴承注油过量时,多余的油脂流入所述储油盒。当所述电动机运转时,一方面使得油脂充分润滑所述轴承。另一方面,所述控油部件的甩油环将轴承室内多余的油脂甩入储油盒,从而避免了油脂泄露和浪费。

具体地,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机轴承的端盖结构。其包括:端盖,其包括用于容纳所述电动机轴承的腔体;以及控油装置,其包括控油部件,所述控油部件布置于所述端盖的腔体内,并且与所述电动机轴承的轴承外圈和轴承内圈形成轴承室,以便接收和存储油脂,其中所述控油部件和端盖之间形成用于甩出所述轴承室内的所述油脂的甩油通道。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端盖包括外盖和内盖,其中所述外盖固定于轴承座的一侧,所述内盖固定于所述轴承座的另一侧,所述电动机的转轴穿过所述外盖和内盖,并且所述外盖、内盖和所述轴承座之间形成所述腔体。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油部件包括:调整环,其外径端面与所述轴承座固定连接,外径两侧分别与所述外盖和所述轴承外圈贴合;环形结构的甩油环,其内径端面与所述电动机的转轴固定连接,内径的一侧与所述轴承内圈贴合,所述甩油环的一侧和内径分别与所述调整环留有空隙,所述甩油环的另一侧与所述外盖留有空隙;以及挡油环,其外径端面与所述轴承座固定连接并且其上布置有令所述油脂通过的过油孔,其外径两侧分别与所述内盖和所述轴承外圈贴合,其内径端面与所述电动机的轴承留有空隙。其中,所述调整环、甩油环、挡油环、轴承外圈和轴承内圈围成所述轴承室,以便存储油脂。并且所述调整环、甩油环和外盖之间形成甩出所述油脂的所述甩油通道。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端盖结构还包括注油管通道,其布置于所述轴承座两侧的内部,所述注油管通道的入口连接注油嘴,所述注油管通道的出口对准所述挡油环的外径端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通气通道,其布置于所述轴承座两侧的内部,所述通气通道的一端连接所述挡油环的外径端面,另一端通向所述电动机的外壳,以便有助于甩出所述油脂。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挡油环的外径端面布置有凹型环槽,所述凹型环槽内布置有多个令所述油脂通过的过油孔,所述凹型环槽对准所述注油管通道的出口,以使得所述油脂经由多个过油孔进入所述轴承室。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型环槽上的过油孔的数量为8~16个,并且沿着所述挡油环的凹型环槽均匀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油装置还包括储油盒,其连接于所述外盖的下部,并且与所述外盖形成密封的储油腔,以便存储油脂。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储油盒的一端为平面结构,所述外盖的下端为平面结构,并且所述储油盒的所述一端与所述外盖的下端通过o型密封圈紧密连接。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端盖结构还包括油封套,其布置于所述外盖的腔体一侧,并且紧密环绕于所述电动机的转轴。

本发明的端盖结构通过在挡油环的外圈端面布置凹型环槽,并且在所述凹型环槽上布置多个过油孔,使得油脂顺畅地从所述多个过油孔进入轴承室内。在电动机转动过程中,通过甩油环将多余的油脂甩出轴承室,并且通过设计调整环内外径之间的距离,来控制甩出的油脂的量。另外,本发明的端盖结构通过在外盖的两侧均布置有注油管通道,使得在电动机的两侧均可进行注油操作。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阅读下文的详细描述,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并且其众多目的、特征和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端盖结构的组成结构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端盖结构的挡油环的结构图;以及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端盖结构的注油管通道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端盖结构100的组成结构图。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端盖结构的组成,图1中绘出了左右两幅图,其中左图绘出了所述端盖结构安装于电动机轴承的结构图,右图为左图中圆圈i的局部放大图。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端盖结构可以包括端盖和控油装置。其中,所述端盖用于对所述电动机的轴承进行保护、支撑以及固定。具体地,所述端盖包括外盖101和内盖102。其中,所述外盖固定于轴承座103的一侧,所述内盖固定于所述轴承座的另外一侧。并且电动机的转轴104穿过所述外盖和内盖。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盖和内盖均可以为环形结构,以使得所述电动机的转轴不接触地穿过所述环形结构的内径。进一步地,所述外盖、内盖和轴承座之间围成腔体。所述腔体内包含有所述电动机的轴承以及控油装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轴承可以是滚动轴承,其可以包括内圈105、外圈106和滚动体107。所述内圈与所述电动机的转轴之间可以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固定连接,所述外圈与所述电动机的轴承座之间可以通过盈配合的方式固定连接。在电动机运转过程中,通过滚动体在内圈与外圈之间滚动,从而使得电动机的转轴进行旋转。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油装置可以包括控油部件和储油盒108。其中,所述控油部件布置于所述端盖的腔体之内,并且与所述轴承外圈和轴承内圈围成轴承室,以便接收和存储油脂。所述控油部件和端盖之间形成甩油通道,以便经由所述甩油通道甩出所述油脂。所述储油盒连接于所述外盖的下部,并且与所述外盖形成密封的储油腔,以便存储油脂。

具体地,所述控油部件可以包括调整环109、甩油环110和挡油环111。所述调整环、甩油环、挡油环、轴承外圈和轴承内圈围成所述轴承室,以便存储油脂。其中,所述调整环可以为环形结构,其外径端面与所述轴承座固定连接,例如可以采用过盈配合连接。所述调整环的外径两侧分别与所述外盖和所述轴承外圈紧密贴合,以便从所述轴承的一侧对所述轴承进行限位和固定。所述甩油环可以为环形结构,其内径端面与所述电动机的转轴固定连接,例如可以采用过盈配合连接。所述甩油环内径的一侧与所述轴承内圈紧密贴合,以便从所述轴承的一侧对所述轴承进行限位和固定。

所述甩油环与所述调整环之间的结构关系请参考图1中的右图。如右图所示,所述甩油环的内径与所述调整环的内径端面之间留有空隙112,所述甩油环的一侧与所述调整环之间留有空隙113,以便作为油脂的通路。优选地,所述空隙112和113例如可以是1~3毫米,其具体的数值可以根据需要甩油的量的多少进行确定,或者根据需要保存于轴承室内的油量的多少进行确定。所述甩油环的另一侧与所述外盖之间留有空隙114,以便作为油脂的通路。在所述电动机运行过程中,经过甩油环的甩油动作,所述轴承室内的油脂依次经过所述空隙112、113和114所形成的甩油通道进入所述储油盒。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储油盒可以为圆弧形或者长方体结构。其与所述外盖配合连接的一端为平面结构。所述外盖的下端为平面结构。所述储油盒的一端与所述外盖的下端通过螺栓紧固,以使得所述储油盒内部与所述外壳之间形成密封的空腔,从而当油脂被甩出轴承室时,油脂流经甩油通路,最后通过所述空腔流入储油盒内。所述储油盒可以用透明材料制成,以便于工作人员从储油盒外部观察储油盒内的油脂的容量。并且根据观察结果决定注油过程是否结束,或者拆卸储油盒以便处理废弃的油脂。为了增强所述储油盒与外盖之间的密封效果,还可以在所述储油盒与外盖的连接配合面之间,布置有o型密封圈。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的端盖结构还可以包括油封套115。其布置于所述外盖的腔体一侧,并且紧密环绕于所述电动机的转轴。所述油封套用于在所述外盖和轴承之间设置格挡,以防止在甩油的过程中,油脂经外盖与甩油环之间的甩油通道沿着电动机的转轴泄露到轴承外部。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端盖结构的挡油环111的结构图。为了更好地理解所述挡油环的结构和功能,图2中绘出了左右两幅图,其中左图为挡油环的侧面图,右图为左图旋转一定角度所形成的立体图。下面结合图2和图1来描述挡油环的结构和功能。

如图2和图1所示,所述挡油环111的外径端面201与所述轴承座103固定连接。所述挡油环的外径端面上布置有凹型环槽。所述凹型环槽内布置有多个可以令所述油脂通过的过油孔202。所述凹型环槽对准所述注油管通道的出口,以使得所述油脂经由多个过油孔进入所述轴承室。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油孔的数量可以为8~16个,并且沿着所述挡油环的凹型环槽均匀布置,以使得所述油脂可以被快速地挤压到所述轴承室内。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挡油环的外径的一侧与所述轴承外圈106紧密贴合。所述挡油环的外径的另一侧与所述内盖102紧密贴合。这样,所述挡油环111和调整环109夹紧所述轴承外圈,以便对所述轴承进行轴向限位和固定。另外,所述挡油环的内径端面203与所述轴承留有间隙,以保证电动机的转轴无摩擦地旋转。所述挡油环的朝向内盖的一侧与所述内盖之间形成小的空腔,此空腔可以对所述轴承进行散热。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端盖结构100的注油管通道的结构图。可以理解的是,图3是通过将图1中的左图围绕转轴顺时(以图3中沿转轴从右到左的方向为基准)针旋转90度而形成。

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端盖结构100还可以包括注油管通道301。其可以布置于所述外盖101和轴承座103的两侧的内部,所述注油管通道内可以布置有注油管。所述注油管的入口连接注油嘴。所述注油嘴可以布置于所述电动机壳体的两侧,以便于在所述电动机的两侧均可以进行注油操作。所述注油管通道的出口对准所述挡油环111的外径端面。当通过所述注油嘴注油时,油脂流经注油管,从注油管通道的出口被挤压进所述挡油环外径端面上的凹型环槽内。进一步地,当凹型环槽被充满时,油脂通过凹型环槽上的多个过油孔进入轴承室。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的端盖结构100还可以包括通气通道302。其可以布置于所述轴承座两侧的内部。具体地,所述通气通道的一端连接所述挡油环的外径端面,另一端通向所述电动机的外壳,以便与外部大气相通。特别地,所述通气通道可以与所述注油管通道在靠近挡油环的位置相互连通,并且两者可以共用从连通位置到挡油环之间的通道。当注油时,堵塞通气通道的位于电动机外壳的一端,以防止油脂进入通气通道;当注油完毕封闭注油嘴时,打开通气通道的位于电动机外壳的一端,以便使得电动机在甩油时,保持轴承室内外的大气压一致,从而使得甩油过程快速而均匀。另外所述通气通道还可以在电动机工作过程中对所述轴承室进行散热。下面简要描述本发明的控油装置的工作原理。

当需要对电动机的轴承进行注油润滑时,首先,工作人员拧开位于电动机一侧的注油嘴,向其内部开始注入油脂。通常,所述油脂较为稠密。接着,所述油脂沿着与注油嘴连通的注油管被挤压到所述挡油环的凹型环槽上。随着凹型环槽被油脂充满,所述油脂通过凹型环槽上的多个过油孔被挤压进所述轴承室内。通过向注油嘴持续不断地注油,轴承室内的润滑油会越来越多。当轴承室内被充满时,油脂会沿着调整环、甩油环和外盖之间的空隙所形成的通路流出,并由于重力作用沿着外盖与储油盒之间的密封空腔落入外盖下部的储油盒内。此时,工作人员通过观察储油盒中的油量即可判断注油过程是否结束。

当注入所述电动机轴承室内的润滑油过多时,所述控油装置可以控制留存于所述轴承室内的润滑油的油量,以便对所述轴承进行有效地润滑。具体地,当电动机运转时,轴承内圈、滚动体以及固定于转轴上的甩油环随电动机转轴开始旋转,从而使得轴承内圈的所有部分以及所有的转动体都经过充满油的轴承室,以便对所述轴承的内圈、外圈和滚动体无死角地进行润滑。同时,在转轴的快速旋转过程中,随着轴承室温度的升高,轴承室内的润滑油的稠密度开始下降。并且由于离心力的作用而聚集到所述轴承室靠近外圈的部位,而多余的润滑油则通过甩油环与调整环之间的空隙被甩出轴承室,最终经过甩油通道流入储油盒中。

应当理解,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说明书及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本公开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包括”和“包含”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还应当理解,在本发明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定本发明。如在本发明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发明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虽然本发明所实施的方式如上,但所述内容只是为便于理解本发明而采用的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和应用场景。任何本发明所述技术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上及细节上作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