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11840发布日期:2020-12-25 08:18阅读:8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充电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配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充电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被广泛使用,市场上针对不同种类的电子设备匹配的充电器也越来越多。但是,现有的充电器一般仅能满足电子设备在某一固定位置上进行充电,若用户临时有事需携带电子设备外出,此时电子设备则无法继续进行充电,大大降低了充电器的便利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目前用户需针对不同的电子设备购买不同的充电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充电器。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充电器,其包括无线充底座及移动电源,所述无线充底座与移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无线充底座包括充电座、收纳部及母座,所述充电座、所述收纳部及所述母座设置于所述无线充底座的同一表面上。

优选地,所述充电座设于所述无线充底座一端,所述母座设于所述无线充底座另一端,所述收纳部设于所述充电座与所述移动电源之间,所述收纳部隐藏于所述无线充底座设置。

优选地,所述移动电源进一步包括输入端与输出端,所述输入端与所述输出端分别设置于所述移动电源相邻的表面上,所述输入端与所述母座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收纳部包括保护件、收纳位与磁吸接头;所述磁吸接头放置于所述收纳位内,所述保护件与所述收纳位结构匹配,所述保护件覆盖于所述收纳位上表面。

优选地,所述输入端与所述母座采用卡接、磁吸任一种方式进行连接;所述输出端与所述磁吸接头磁性连接且电性导通;所述母座包括若干端口;任一所述端口之间的距离为25-35mm。

优选地,所述磁吸接头包括microusb、type-c、lightning接口。

优选地,所述移动电源包括电量开关及电量灯,所述电量开关与电量灯设置于移动电源任一表面上;所述移动电源内置一储能件,所述储能件与电量开关、电量灯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充电座进一步包括固定件、支撑件及线圈,所述支撑件内设有一可容置空间,所述线圈设置于该可容置空间内;所述支撑件通过所述固定件固定设置于所述无线充底座;所述支撑件所在平面与所述无线充底座所在平面形成一夹角。

优选地,所述无线充底座进一步包括托持部;所述托持部设置于所述无线充底座靠近支撑件的位置或者设置于所述支撑件靠近所述无线充底座一侧。

优选地,所述支撑件与固定件连接的表面上设置散热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充电器,具有以下优点:

1.充电器通过设置充电座、收纳部、移动电源,可同时进行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无线充电、移动电源充电及无线蓝牙耳机充电功能,用户可通过充电座进行对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及通过母座对无线蓝牙耳机、移动电源充电,同时,在外出时仅需携带移动电源进行充电,提高充电器的便利性与实用性,进一步地,充电器可适应多种电子设备进行充电,可以减少用户购买多款充电器,降低了用户的购买成本。

2.所述充电座、收纳部、母座依次设置于无线充底座上,可使手机、移动电源、无线蓝牙耳机在同一表面上进行充电,收纳部设置于充电座与移动电源之间,当手机在所述充电座上进行充电时,与移动电源充电的位置存在一定距离,可避免手机与移动电源充电位置冲突导致无法充电。

3.所述充电器设置了一移动电源,使用户可携带移动电源外出使用,避免用户在外时手机等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电量不足无法充电,进一步地,所述移动电源可通过输入端与母座的电性连接进行充电,以使无线充电与对移动电源充电两种方式可在所述充电器上进行,增加充电器的实用性。

4.所述收纳部上设置收纳位,以容置磁吸接头,所述保护件可覆盖在收纳位上,可使磁吸接头收纳于收纳位内,保护件可避免灰尘掉入收纳位,同时可避免磁吸接头遗失。

5.所述磁吸接头可与移动电源连接,通过磁吸接头,所述移动电源与电子设备连接,为电子设备充电,所述磁吸接头有多种接口,可使移动电源适配多种接口的电子设备,使移动电源适用性提高。

6.所述输出端与磁吸接头磁性连接可以使得移动电源与磁吸接头的连接稳定性提高,所述端口为移动电源、蓝牙耳机充电仓等任意储能设备进行充电,使得母座可为多种储能设备进行充电,提高无线充底座的适用性,进一步地,任一所述端口之间的距离为25-35mm,可使所述母座上可连接多个尺寸匹配的储能设备进行充电,用户可同时放置多个匹配任一端口之间距离的储能设备,同时可避免储能设备过大无法同时使用多个端口进行充电。

7.移动电源上设置电量开关及电量灯,用户可触发电量开关查看当前移动电源的电量,所述电量灯通过亮起的数量表示当前的移动电源的电量的百分比。

8.所述充电座可通过线圈为放置的电子设备进行无线充电,所述拖持部可将放置的电子设备托持,使得电子设备无线充电的位置可与线圈的位置匹配,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支撑所述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与无线充底座形成一夹角,所述支撑件贴近进行无线充电的电子设备,使得充电座作为支架使用,用户可将电子设备放置在支撑件上使用的同时进行无线充电,提高电子设备放置的稳定性,同时,提高了所述充电器的实用性。

9.所述托持部设置于支撑件上,可使得电子设备可水平放置于充电器上并贴近充电面,使得线圈与电子设备无线充电的接收线圈位置匹配,以达到无线充电功率最大,另外,还可方便用户在对电子设备进行充电的时候使用电子设备横屏观看视频;或者,所述托持部设置于无线充底座上,使得电子设备可水平放置或垂直放置于充电器上,即用户可在两种方式中任意选择一种以放置电子设备进行无线充电,水平放置或垂直放置的方式都可使线圈与电子设备无线充电的接收线圈位置匹配,以达到无线充电功率最大,同时,还可在无线充电的时候操作电子设备,提高充电器的便利性与实用性。

10.所述支撑件上设置散热孔,可在所述充电器对电子设备进行无线充电时,所述线圈产生的热量可从散热孔散去,提高充电器无线充电的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器的无线充底座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器的无线充底座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器的使用状态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器的移动电源与磁吸接头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器的无线充底座与移动电源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充电器;

1、无线充底座;11、充电座;111、支撑件;1111、散热孔;112、托持部;113、线圈;114、固定件;12、收纳部;121、磁吸接头;122、保护件;123、收纳位;13、母座;131、端口;14、指示灯;15、线材;

2、移动电源;21、输入端;22、输出端;23、电量开关;24、电量灯;25、储能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充电器100,适用于手机、平板电脑、无线蓝牙耳机等电子设备进行充电,包括无线充底座1及移动电源2,所述移动电源2与无线充底座1电性连接,所述无线充底座1可为移动电源2进行充电。

请结合图2与图3,所述无线充底座1包括充电座11、收纳部12及母座13,所述充电座11、收纳部12及母座13设置于所述无线充底座1的同一表面上。

具体地,如图2所示,所述充电座11设于无线充底座1一端,母座13设于无线充底座1另一端,收纳部12设于充电座11与母座13之间,收纳部12隐藏于无线充底座1设置,可以理解,所述充电座11、收纳部12、母座13依次设置于无线充电座11的同一表面上,可使多种电子设备插接在无线充电座11的同一表面上进行充电,避免充电位置处于不同的表面导致无法同时进行充电的情况,进一步地,当手机在所述充电座11上进行充电时,与移动电源2充电的位置存在一定距离,可避免手机与移动电源2充电位置冲突导致无法充电。

优选地,收纳部12设置于充电座11与母座13的中间,提高充电器100的美观度,增加充电器100整体的协调感。

请继续结合图2与图3,所述充电座11包括支撑件111、固定件114,所述支撑件111通过固定件114固定于所述无线充底座1。具体地,界定所述支撑件111贴近电子设备的表面为充电面,所述固定件114一端固定于无线充底座1上,另一端固定于支撑件111背离充电面的一面,所述支撑件111斜靠于所述固定件114上,所述支撑件111所在平面与所述无线充底座1所在平面形成一夹角,使电子设备放置在支撑件111上,所述电子设备可与无线充底座1形成一夹角,使得用户在观看电子设备的屏幕时更舒适,提高电子设备放置的稳定性,同时,所述充电器100可达到支架的作用,提高了所述充电器100的实用性。

所述支撑件111内设置一可容置空间,所述线圈113设置于该可容置空间内,所述线圈113可为放置的电子设备提供无线充电。

所述支撑件111与所述固定件114连接的表面上设置散热孔1111,具体地,所述散热孔1111设置于所述支撑件111背离充电面的表面,可使在所述充电器1对电子设备进行无线充电时,所述线圈113产生的热量可从散热孔1111散去,提高充电器100无线充电的安全性。

可选地,所述线圈113数量为1个、2个、3个,或3个以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线圈113的数量为2个,且竖直设置,双线圈竖直设置的方式对垂直放置的电子设备与水平放置的电子设备都可达到最大的充电功率,但不限于本实施例。

所述无线充底座1设置托持部112,所述托持部112设置无线充底座1靠近支撑件111的位置,所述托持部112为无线充底座1上一突起结构,所述托持部112与充电面形成一可容置电子设备的空间,电子设备可放置于该容置空间内,所述托持部112设置于所述无线充底座1上,使得电子设备可水平放置或垂直放置于充电器100上,即用户可在两种方式中任意选择一种以放置电子设备进行无线充电,水平放置或垂直放置的方式都可使线圈113与电子设备无线充电的接收线圈位置匹配,以达到无线充电功率最大,同时,还可在无线充电的时候操作电子设备,提高充电器100的便利性与实用性。

请继续结合图2与图3,所述收纳部12包括收纳位123、保护件122及磁吸接头121,所述磁吸接头121放置于收纳位123上,所述保护件122与所述收纳位123结构匹配,所述保护件122覆盖于所述收纳位123上表面。

具体地,所述收纳位123为一设置于无线充底座1上的凹槽,所述收纳位123可容置磁吸接头121,所述收纳位123与磁吸接头121结构匹配,所述收纳位123为下陷的结构,所述保护件122形状大小与所述收纳位123的上表面的开口形状大小一致,所述保护件122通过与开口匹配,覆盖于收纳位123上,以使磁吸接头121可收纳于收纳位123内,可避免磁吸接头121遗失,进一步地,所述磁吸接头121处于收纳状态时,所述保护件122可遮挡收纳位123,避免灰尘掉入收纳位123。

可选地,所述磁吸接头121数量为1个、2个、3个、或3个以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磁吸接头121数量为3个,但不限于本实施例。

可选地,所述磁吸接头121包括microusb、type-c、lightning接口,使得所述充电器100适应多种接口的电子设备进行充电。

请结合图2-4,所述无线充底座1进一步包括母座13,所述母座13包括端口131,所述移动电源2通过与端口131电性连接进行充电,所述端口131用于为储能设备进行充电,可以理解,所述端口131为移动电源2、蓝牙耳机充电仓等任意储能设备进行充电(如图4所示),使得母座13可为多种储能设备进行充电,提高无线充底座1的适用性。

可选地,任一所述端口131之间的距离为25-35mm,使得所述母座13上可连接多个尺寸匹配的储能设备进行充电,用户可同时放置多个匹配任一端口131之间距离的储能设备,同时可避免储能设备过大无法同时使用多个端口131进行充电。

可选地,所述端口131的数量可为1个,2个,3个,或3个以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端口131数量为2个,但不限于本实施例。

所述无线充底座1进一步包括线材15,所述线材15用于外接外部电源。

可选地,所述无线充底座1进一步包括指示灯14,所述指示灯14用于显示当前无线充底座1的通电情况。

请结合图5与图6,所述移动电源2包括储能件25、输入端21及输出端22,所述储能件25内置于所述移动电源2,所述储能件25分别与输入端21、输出端22电性连接,所述输入端21与输出端22分别设置于移动电源2相邻的表面且外露于移动电源2的表面上,所述输入端21与端口131电性连接,所述输出端22与磁吸接头121磁性连接且电性导通,所述输出端22通过连接磁吸接头121连接电子设备,以使移动电源2可为电子设备连接进行充电。

具体地,所述移动电源2通过输入端21与母座13的电性连接使用无线充底座1进行充电,使得充电器100可同时对电子设备进行无线充电及对移动电源2充电,以使无线充电与对移动电源2充电两种方式可在所述充电器100上进行,增加充电器100的实用性。

所述输出端22与磁吸接头121磁性连接可以使得移动电源2与磁吸接头121的连接稳定性提高。

可选地,所述输入端21与所述母座13采用卡接、磁吸任一种方式进行连接。

可选地,所述移动电源2进一步包括电量开关23及电量灯24,所述电量开关23与电量灯24同设置于与输入端21、输出端22相邻的表面上,所述电量开关23、电量灯24与储能件25电性连接,所述电量灯24显示所述移动电源2剩余电量,具体地,所述移动电源2通过电量灯24的亮起数量占电量灯24总数量的百分比显示当前移动电源2剩余电量的百分比,所述电量开关23用于控制电量灯24的亮灭,使得用户可在需要查看当前移动电源2的电量时,通过按压电量开关23进行查看电量灯24亮起的数量,获知当前移动电源2的剩余电量百分比,以决定是否需要对移动电源2进行充电。

可选地,所述电量开关23可为触控开关、机械开关任一种开关。

请参阅图7,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器100’,其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托持部112’设置于支撑件111’上,所述托持部112’设于所述支撑件111’靠近所述无线充底座11’一侧。

所述支撑件111’上设置一托持部112’,所述托持部112’设置于充电面且靠近无线充底座1’设置,可以理解,所述托持部112’为支撑件111’一突起结构,用户可将电子设备放置于托持部112’上,以达到支架的托持作用,避免电子设备从支撑件111’上掉落,进一步地,所述托持部112’托持电子设备,电子设备为水平放置于托持部112’上,使得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的位置与线圈113’位置匹配,以使充电座11’无线充电时充电功率可达最大化,使无线充电可达到最快的充电速度,避免因放置位置不当导致充电速度缓慢,另外,还可使用户在对电子设备进行充电的时候同时使用电子设备横屏观看视频,提高充电器100’的便利性与实用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充电器,具有以下优点:

1.充电器通过设置充电座、收纳部、移动电源,可同时进行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无线充电、移动电源充电及无线蓝牙耳机充电功能,用户可通过充电座进行对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及通过母座对无线蓝牙耳机、移动电源充电,同时,在外出时仅需携带移动电源进行充电,提高充电器的便利性与实用性,进一步地,充电器可适应多种电子设备进行充电,可以减少用户购买多款充电器,降低了用户的购买成本。

2.所述充电座、收纳部、母座依次设置于无线充底座上,可使手机、移动电源、无线蓝牙耳机在同一表面上进行充电,收纳部设置于充电座与移动电源之间,当手机在所述充电座上进行充电时,与移动电源充电的位置存在一定距离,可避免手机与移动电源充电位置冲突导致无法充电。

3.所述充电器设置了一移动电源,使用户可携带移动电源外出使用,避免用户在外时手机等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电量不足无法充电,进一步地,所述移动电源可通过输入端与母座的电性连接进行充电,以使无线充电与对移动电源充电两种方式可在所述充电器上进行,增加充电器的实用性。

4.所述收纳部上设置收纳位,以容置磁吸接头,所述保护件可覆盖在收纳位上,可使磁吸接头收纳于收纳位内,保护件可避免灰尘掉入收纳位,同时可避免磁吸接头遗失。

5.所述磁吸接头可与移动电源连接,通过磁吸接头,所述移动电源与电子设备连接,为电子设备充电,所述磁吸接头有多种接口,可使移动电源适配多种接口的电子设备,使移动电源适用性提高。

6.所述输出端与磁吸接头磁性连接可以使得移动电源与磁吸接头的连接稳定性提高,所述端口为移动电源、蓝牙耳机充电仓等任意储能设备进行充电,使得母座可为多种储能设备进行充电,提高无线充底座的适用性,进一步地,任一所述端口之间的距离为25-35mm,可使所述母座上可连接多个尺寸匹配的储能设备进行充电,用户可同时放置多个匹配任一端口之间距离的储能设备,同时可避免储能设备过大无法同时使用多个端口进行充电。

7.移动电源上设置电量开关及电量灯,用户可触发电量开关查看当前移动电源的电量,所述电量灯通过亮起的数量表示当前的移动电源的电量的百分比。

8.所述充电座可通过线圈为放置的电子设备进行无线充电,所述拖持部可将放置的电子设备托持,使得电子设备无线充电的位置可与线圈的位置匹配,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支撑所述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与无线充底座形成一夹角,所述支撑件贴近进行无线充电的电子设备,使得充电座作为支架使用,用户可将电子设备放置在支撑件上使用的同时进行无线充电,提高电子设备放置的稳定性,同时,提高了所述充电器的实用性。

9.所述托持部设置于支撑件上,可使得电子设备可水平放置于充电器上并贴近充电面,使得线圈与电子设备无线充电的接收线圈位置匹配,以达到无线充电功率最大,另外,还可方便用户在对电子设备进行充电的时候使用电子设备横屏观看视频;或者,所述托持部设置于无线充底座上,使得电子设备可水平放置或垂直放置于充电器上,即用户可在两种方式中任意选择一种以放置电子设备进行无线充电,水平放置或垂直放置的方式都可使线圈与电子设备无线充电的接收线圈位置匹配,以达到无线充电功率最大,同时,还可在无线充电的时候操作电子设备,提高充电器的便利性与实用性。

10.所述支撑件上设置散热孔,可在所述充电器对电子设备进行无线充电时,所述线圈产生的热量可从散热孔散去,提高充电器无线充电的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