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适应智能控制器输入端口电平的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29147发布日期:2020-12-01 11:46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适应智能控制器输入端口电平的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适应智能控制器输入端口电平的电路,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外部模块输出高电平或低电平有效以及智能控制器为源极或漏极输入时均可进行正确读取的可适应智能控制器输入端口电平的电路。



背景技术:

在现在大多数的工业生产过程中,都需要使用到智能控制器作为核心的“大脑”,而使用智能控制器的时候必不可少的就是对于输入端口的使用,由于现在生产智能控制器的厂家太多,市面上现在也充斥着不同的型号与类型,但是对于端口输入的实际有效方式却没有统一的要求。这就导致不同的生产厂家所生产的智能控制器输入端口对于电平有着不同的要求。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由于这种差异的存在,给实际的现场施工带来了许多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可适应智能控制器输入端口电平的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可适应智能控制器输入端口电平的电路,包括输入接口电路、中间处理电路和输出接口电路,输入接口电路用于接收外部模块的输出信号port_in,输出接口电路用于产生输入至智能控制器的plc_in信号;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接口电路由双二极管d3组成,输出接口电路由光电耦合器ios1、二极管d1和单刀双掷开关s1组成,中间处理电路由限流电阻r1、电容c1、电阻r2、单刀双掷开关s2以及二极管d2、d4、d5和d6组成;双二极管d3由两个二极管顺向串联形成,两二极管串联后的正极接于二极管d4的正极上、负极经限流电阻r1接于二极管d2的负极上,外部模块的输出信号port_in接于双二极管d3中两二极管的连接处,c1和r2并联后的两端分别接于d2的负极和d4的正极上,d2的正极和d4的负极均接于单刀双掷开关s2的固定端,s2的两个活动端分别接于二极管d5的负极和d6的正极上,d5的正极、d6的负极分别外部模块电源的正极in0+和电源负极in0-上;

所述光电耦合器ios1中发光二极管的正极和负极分别接于d2的负极和d4的正极上,光电耦合器ios1中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接于单刀双掷开关s1的固定端,s1的一个活动端经二极管d1接于智能控制器电源的正极in1+上,另一个活动端直接接于智能控制器电源的负极in1-上,所述光电耦合器ios1中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形成输入至智能控制器的plc_in信号。

本实用新型的可适应智能控制器输入端口电平的电路,当外部模块输出高电平有效、智能控制器为漏极输入时:单刀双掷开关s1拨动至与智能控制器的电源负极in1-相连接的位置上,单刀双掷开关s2拨动至与外部模块的电源负极in0-相连接的位置上。

本实用新型的可适应智能控制器输入端口电平的电路,当外部模块输出高电平有效、智能控制器为源极输入时:单刀双掷开关s1拨动至与智能控制器的电源正极in1+相连接的位置上,单刀双掷开关s2拨动至与外部模块的电源负极in0-相连接的位置上。

本实用新型的可适应智能控制器输入端口电平的电路,当外部模块输出低电平有效、智能控制器为漏极输入时:单刀双掷开关s1拨动至与智能控制器的电源负极in1-相连接的位置上,单刀双掷开关s2拨动至与外部模块的电源正极in0+相连接的位置上。

本实用新型的可适应智能控制器输入端口电平的电路,当外部模块输出低电平有效、智能控制器为源极输入时:单刀双掷开关s1拨动至与智能控制器的电源正极in1+相连接的位置上,单刀双掷开关s2拨动至与外部模块的电源正极in0+相连接的位置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可适应智能控制器输入端口电平的电路,通过设置由双二极管组成的输入接口电路,由单刀双掷开关s1、光电耦合器ios1组成的输出接口电路,由二极管d2、d4、d5和d6以及单刀双掷开关s2组成的中间处理电路,使得无论外部模块是输出高电平有效还是低电平有效的port_in信号,智能控制器是漏极输入模式还是源极输入模式,通过将单刀双掷开关s1和s2的拨动到相应位置,均可输出智能控制器可识别的信号plc_in,解决了由于智能控制器的生产厂家不同、型号不同所导致的无法识别外部模块输出信号的技术问题,采用一个电路即可满足4种不同信号输入的要求,实现了各种不同模块与智能控制器之间的适配,整个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大大降低了电路信号转换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适应智能控制器输入端口电平的电路的电路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输入接口电路的电路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中间处理电路的电路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输出接口电路的电路图;

图5为当外部模块输出高电平有效、智能控制器为漏极输入时本实用新型电路的工作原理图;

图6为当外部模块输出高电平有效、智能控制器为源极输入时本实用新型电路的工作原理图;

图7为当外部模块输出低电平有效、智能控制器为漏极输入时本实用新型电路的工作原理图;

图8为当外部模块输出低电平有效、智能控制器为源极输入时本实用新型电路的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可适应智能控制器输入端口电平的电路的电路图,其由输入接口电路、中间处理电路和输出接口电路组成,如图2、图3和图4所示,分别给出了本实用新型中输入接口电路、中间处理电路和输出接口电路的电路图,所示的输入接口电路由双二极管d3组成,输出接口电路由光电耦合器ios1、二极管d1和单刀双掷开关s1组成,中间处理电路由限流电阻r1、电容c1、电阻r2、单刀双掷开关s2以及二极管d2、d4、d5和d6组成。双二极管d3由两个顺向串联的二极管组成,外部模块的输出信号port_in接于两串联二极管的连接处,两二极管串联后的正极与二极管d4的正极相连接、负极经限流电阻r1接于二极管d2的负极上。

为了避免出现压差,中间处理电路与外部模块采用一个电源,输出接口电路与智能控制器共电源。电容c1和电阻r2并联后的两端分别接于d2的负极和d4的正极上,c1和r2组成rc滤波电路。光电耦合器ios1输入侧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接于d2的负极上、负极接于d4的正极上。d2的正极和d4的负极均接于单刀双掷开关s2的固定端(标号为2),s2的一个活动端(标号为3)接于二极管d5的负极上,另一个活动端(标号为1)接于二极管d6的正极上;d5的正极、d6的负极分别接于外部模块的电源正in0+和电源负in0-上。

当外部模块的输出信号port_in为高电平有效时,s2拨动至与外部模块的电源负(或电源地)in0-上,即s2拨动至标号1上,此时外部模块的输出信号port_in为高电平,经限流电阻r1、光电耦合器ios1的放光二极管、d4、d6形成导通回路,驱使光电耦合器ios1工作。当外部模块的输出信号port_in为低电平有效时,s2拨动至与外部模块的电源正in0+上,即s2拨动至标号3上,此时外部模块的输出信号port_in为低电平,外部模块的电源正极经d2、光电耦合器ios1的放光二极管、双二极管形成导通回路,驱使光电耦合器ios1工作。

所示的输出接口电路中,光电耦合器ios1输出端的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形成输入至智能控制器的信号plc_in,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接于单刀双掷开关s1的固定端,s2的一个活动端(标号为1)直接接于智能控制器的电源负极in1-上,s2的另一个活动端(标号为3)接于二极管d1的负极上,d1的正极接于智能控制器的电源正极in1+上。这样,当智能控制器为漏极输入时,单刀双掷开关s1拨动至与智能控制器的电源负极in1-相连接的位置上,即拨动至标号为1的位置上,以形成漏极输出信号;当智能控制器为源极输入时,单刀双掷开关s1拨动至与智能控制器的电源正极in1+相连接的位置上,即拨动至标号为3的位置上,以形成源极输出信号。

如图5所示,给出了当外部模块输出高电平有效、智能控制器为漏极输入时本实用新型电路的工作原理图,此时s1拨动至与in1-相连接的位置上、s2拨动至与in0-相连接的位置上,外部模块输出的信号经双二极管d3、限流电阻r1、光电耦合器ios1的发光二极管、d4、d6形成导通回路,驱使光电耦合器ios1工作,光电耦合器ios1的光敏三极管导通后形成漏极输出信号plc_in。

如图6所示,给出了当外部模块输出高电平有效、智能控制器为源极输入时本实用新型电路的工作原理图,此时s1拨动至与in1+相连接的位置上、s2拨动至与in0-相连接的位置上,外部模块输出的信号经双二极管d3、限流电阻r1、光电耦合器ios1的发光二极管、d4、d6形成导通回路,驱使光电耦合器ios1工作,光电耦合器ios1的光敏三极管导通后形成源极输出信号plc_in。

如图7所示,给出了当外部模块输出低电平有效、智能控制器为漏极输入时本实用新型电路的工作原理图,此时s1拨动至与in1-相连接的位置上、s2拨动至与in0+相连接的位置上,外部模块的电源经二极管d2、光电耦合器ios1的发光二极管、双二极管d3与输入信号port_in形成导通回路,驱使光电耦合器ios1工作,光电耦合器ios1的光敏三极管导通后形成漏极输出信号plc_in。

如图8所示,给出了当外部模块输出低电平有效、智能控制器为源极输入时本实用新型电路的工作原理图,此时s1拨动至与in1+相连接的位置上、s2拨动至与in0+相连接的位置上,外部模块的电源经二极管d2、光电耦合器ios1的发光二极管、双二极管d3与输入信号port_in形成导通回路,驱使光电耦合器ios1工作,光电耦合器ios1的光敏三极管导通后形成源极输出信号plc_in。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