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组件用的边框防积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65570发布日期:2021-05-07 20:07阅读:8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伏组件用的边框防积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组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光伏组件用的边框防积尘装置。



背景技术:

光伏发电技术日益成熟,但人们对光伏发电技术的研究却一直没有停止,接入方案、微机保护、运行维护、通讯后台、度电成本、发电收益等等,都是人们的研究对象。在实际发电工作中,屋面光伏电站尤其是彩钢瓦屋面光伏电站光伏组件的底部易积灰,进而影响整个光伏电站发电效率,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基于以上描述,并检索了一件申请号为:cn210123961u的实用新型专利,其关于一种光伏组件边框装置,包括设置于光伏组件的下侧面、且上端面与光伏组件的上端面齐平的下边框......左边框、右边框以及上边框的上端面高于光伏组件的上端面。通过检索发现,主要是通过设置左边框、右边框、上边框、下边框、喷水管和u形固定架等来完成对光伏组件灰尘的清除工作。

通过检索分析并经过申请人在本领域进行长时间的研究和实验发现,该光伏组件边框装置在实际使用中可能存在以下问题,首先,该光伏组件是通过特制的边框来实现对光伏组件灰尘的清除工作,所以当需要对光伏组件进行安装作业时,需要对边框进行拼装,拼装后在通过螺丝对其边框进行逐一固定,在这一过程中,会增加后期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因此,基于以上问题,需要一种光伏组件用的边框防积尘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旨在于在解决当需要对防积尘装置安装在光伏组件处时,通过其装置,能够便捷的完成对防积尘装置的安装工作。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用的边框防积尘装置,包括边框主体、光伏板,光伏板安装于边框主体的前侧处,其特征在于,边框主体的内壁处还卡合安装有导水板,而导水槽则开设于导水板的顶部端面处,支撑板则安装于导水板的左侧处和右侧处,螺杆螺纹安装于支撑板处,并且螺杆的一端还延伸至支撑板的内侧并转动连接于夹板处,夹板活动设置于支撑板的内侧处。

优选的:支撑板的内侧顶端处还开设有矩形状限位滑槽,并且限位滑槽的内部还配套且滑动安装有滑块,而滑块的一端还与夹板固定相连。

优选的:导水板整体为三角状、矩形结构设置,并且其导水板与光伏板的贴合处还设置有硅胶垫片。

优选的:导水板的长度与边框主体的内壁相互配套设置。

优选的:导水槽为倾斜式、矩形结构设置,其数量为多个。

优选的:夹板为矩形状结构,其底部端面为斜面式设置,并且其底部端面的内侧处还安装有连接板,而在连接板的顶部还安装有弹簧,并且其弹簧的一端还连接有抵板。

优选的:支撑板为l形结构设置。

有益效果:

1、这种光伏组件用的边框防积尘装置设置有支撑板、限位滑槽、螺杆、夹板、连接板、弹簧、抵板和滑块,可以将导水板稳定的安装在光伏板处,这样便于提升其防积尘装置的安装便捷性。

2、这种光伏组件用的边框防积尘装置设置有导水板和导水槽,可以对光伏板处的水体进行均匀的导流工作,这样就可以对光伏板底部处的灰尘进行清洁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光伏组件用的边框防积尘装置正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光伏组件用的边框防积尘装置局部侧面解刨示意图。

图3为一种光伏组件用的边框防积尘装置图1中的a处左视面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板侧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夹板侧面示意图。

图1-5中:1-边框主体;101-光伏板;2-导水板;201-导水槽;202-支撑板;2021-限位滑槽;203-螺杆;204-夹板;2041-连接板;2042-弹簧;2043-抵板;205-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光伏组件用的边框防积尘装置,包括边框主体1、光伏板101,光伏板101安装于边框主体1的前侧处,边框主体1的内壁处还卡合安装有导水板2,而导水槽201则开设于导水板2的顶部端面处,支撑板202则安装于导水板2的左侧处和右侧处,螺杆203螺纹安装于支撑板202处,并且螺杆203的一端还延伸至支撑板202的内侧并转动连接于夹板204处,夹板204活动设置于支撑板202的内侧处。

其中:支撑板202的内侧顶端处还开设有矩形状限位滑槽2021,并且限位滑槽2021的内部还配套且滑动安装有滑块205,而滑块205的一端还与夹板204固定相连,通过其限位滑槽2021和滑块205的布局设置,当手动旋转螺杆203后,可以使得其夹板204能够在支撑板202的内侧处进行平稳的移动,这样便于夹板204抵紧边框主体1的外侧处。

其中:导水板2整体为三角状、矩形结构设置,并且其导水板2与光伏板101的贴合处还设置有硅胶垫片,通过其导水板2的形状设置,便于导水板2与光伏板101进行贴合,这样使得其导水板2能够稳定的安装在光伏板101处,从而便于对含有灰尘的雨水进行导流工作,而硅胶垫片的设置,则可以将雨水稳定的引导至导水槽201处。

其中:导水板2的长度与边框主体1的内壁相互配套设置,通过其光伏板101和光伏板101的布局设置关系,便于对光伏板101处的雨水进行均匀的导流工作。

其中:导水槽201为倾斜式、矩形结构设置,其数量为多个,通过导水槽201的形状设置,便于将光伏板101处带有灰尘的雨水引入至地面,而导水槽201的布局和数量设置,则可以增加雨水的流速。

其中:夹板204为矩形状结构,其底部端面为斜面式设置,并且其底部端面的内侧处还安装有连接板2041,而在连接板2041的顶部还安装有弹簧2042,并且其弹簧2042的一端还连接有抵板2043,通过其夹板204、连接板2041、弹簧2042和抵板2043的布局设置关系,当夹板204向边框主体1的方向处进行移动时,可以使得其连接板2041移动至边框主体1的底部端面处区域,这样就可以让抵板2043卡入至边框主体1的底部端面处,在卡入的过程中,其弹簧2042会受到挤压,这样就可以对导水板2施加向下的压力,从而就可以将导水板2稳定的安装在光伏板101处。

其中:支撑板202为l形结构设置,通过其l形结构设置,便于为螺杆203和滑块205提供安装和滑动支点。

其中:夹板204的外侧处还安装有胶质摩擦块,通过其胶质摩擦块的设置,可以增加夹板204与边框主体1的摩擦力。

工作原理:

当需要对导水板2进行安装作业时,通过支撑板202、限位滑槽2021、螺杆203、夹板204、连接板2041、弹簧2042、抵板2043和滑块205的设置,可以将导水板2稳定的安装在光伏板101处,这样便于提升其防积尘装置的安装便捷性,当需要对导水板2进行安装时,首先将导水板2放入至光伏板101处后,然后在手动旋转螺杆203,螺杆203在转动的过程中,可以推动夹板204进行移动,夹板204移动至边框主体1的外侧端面处后,使抵板2043卡入至边框主体1的底部端面处,卡入后,其弹簧2042会受到挤压,弹簧2042在挤压的过程中会对导水板2施加向下的压力,这样就可以将导水板2稳定的安装在光伏板101处,同时利用其导水板2和导水槽201的设置,可以对光伏板101处的水体进行均匀的导流工作,这样就可以对光伏板101底部处的灰尘进行清洁工作,当外界在下雨时,其雨水会对灰尘进行冲刷,冲刷后的污水会进入至导水槽201,并通过导水槽201而流入至外界,这样就完成了对光伏组件灰尘的清除工作。

最终,通过此装置,完成了对防积尘装置的快速安装工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