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节能环保用太阳能电池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17766发布日期:2021-05-11 15:16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节能环保用太阳能电池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板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节能环保用太阳能电池板。



背景技术:

太阳能电池板是通过吸收太阳光,将太阳辐射能通过光电效应或者光化学效应直接或间接转换成电能的装置,大部分太阳能电池板的主要材料为“硅”,在安装电池板设备的过程中,由于现场安装条件复杂,安装位置多为杆上,因为电池板设备需要较为灵活的安装位置及角度保证太阳日照充足,目前可使用的只有固定角度支架,不能够对电池板进行角度调节,传统的电池板安装组合杆支架往往不能够移动,不能满足使用需求,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建筑节能环保用太阳能电池板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节能环保用太阳能电池板,解决了不能够对电池板进行角度调节和不能够移动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节能环保用太阳能电池板,包括u形板,所述u形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板,连接板的右侧转动安装有第一螺杆,第一螺杆的左端延伸至连接板外并固定安装有第一旋钮,第一螺杆上螺纹套设有第一移动杆,连接板的右侧固定安装有两个方杆,方杆上滑动套设有第一l形杆,两个第一l形杆相互靠近的端部与第一移动杆的外侧固定连接,第一移动杆的右端固定安装有第二l形杆,u形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两个竖板,竖板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横板,横板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定位杆,第一定位杆上滑动套设有第二移动杆,第二l形杆的左侧内壁与第二移动杆的左端固定连接,两个竖板相互靠近的一侧之间转动安装有转动板,转动板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t形滑轨,t形滑轨上滑动连接有滑块,第二l形杆的右端与滑块的下表面相铰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u形板的左侧内壁上转动安装有第二螺杆,第二螺杆的左端延伸至u形板外并固定安装有第二旋钮,第二螺杆上螺纹套设有移动块,u形板的左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二定位杆,第二定位杆与移动块滑动连接,u形板的左侧内壁与右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矩形槽,矩形槽内滑动连接有移动板,移动板与移动块之间转动安装有倾斜设置的倾斜杆,移动板的下表面转动安装有四个滚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动板的上表面开设有四个卡槽,卡槽内活动卡装有矩形块,矩形块的顶部固定电池板本体,矩形块通过t形螺栓与转动板螺纹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板的左侧开设有第一圆形孔,第一圆形孔内固定安装有轴承,轴承的内圈内侧与第一螺杆的外侧相焊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移动杆的左端开设有第一螺纹孔,第一螺纹孔与第一螺杆螺纹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滑块的顶部开设有两侧均为开口设置的t形滑槽,t形滑轨的外侧与t形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四个卡槽中相对应的两个卡槽相互远离的一侧内壁上均开设有螺纹孔,四个矩形块中相对应的两个矩形块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开设有螺纹槽,t形螺栓与对的螺纹槽和第二螺纹孔螺纹连接。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节能环保用太阳能电池板,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建筑节能环保用太阳能电池板,通过第一l形杆、连接板、第一螺杆和竖板相配合,第一旋钮通过第一螺杆带动第一移动杆移动,第一移动杆通过第一l形杆在方杆上滑动,第二l形杆带动第二移动杆在第一定位杆上滑动,第二l形杆移动的过程中对滑块进行挤压,t形滑轨带动转动板向上转动,转动板带动电池板本体向上转动,此时达到调节电池板的角度。

2、该建筑节能环保用太阳能电池板,通过第二螺杆、移动块、倾斜杆和移动板相配合,第二旋钮通过第二螺杆带动移动块移动,移动块在第二定位杆上滑动,移动块通过倾斜杆带动移动板移动,移动板在对应的矩形槽内滑动,此时达到可移动u形板的效果。

3、该建筑节能环保用太阳能电池板,通过t形螺栓、矩形块和转动板相配合,转动t形螺栓,使得t形螺栓与对应的卡槽相分离,紧接着向上移动电池板本体,电池板本体带动矩形块向上移动,将电池板本体取下进行更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前仰倾斜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右后倾斜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a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u形板;2、连接板;3、第一螺杆;4、第一移动杆;5、方杆;6、第一l形杆;7、第二l形杆;8、竖板;9、横板;10、第一定位杆;11、第二移动杆;12、转动板;13、t形滑轨;14、滑块;15、第二螺杆;16、移动块;17、第二定位杆;18、移动板;19、倾斜杆;20、电池板本体;21、矩形块;22、t形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节能环保用太阳能电池板,包括u形板1,u形板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板2,连接板2的右侧转动安装有第一螺杆3,第一螺杆3的左端延伸至连接板2外并固定安装有第一旋钮,第一螺杆3上螺纹套设有第一移动杆4,连接板2的右侧固定安装有两个方杆5,方杆5上滑动套设有第一l形杆6,两个第一l形杆6相互靠近的端部与第一移动杆4的外侧固定连接,第一移动杆4的右端固定安装有第二l形杆7,u形板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两个竖板8,竖板8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横板9,横板9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定位杆10,第一定位杆10上滑动套设有第二移动杆11,第二l形杆7的左侧内壁与第二移动杆11的左端固定连接,两个竖板8相互靠近的一侧之间转动安装有转动板12,转动板12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t形滑轨13,t形滑轨13上滑动连接有滑块14,第二l形杆7的右端与滑块14的下表面相铰接。

本实施方案中,通过第一旋钮的设置,便于工作人员转动。

具体的,u形板1的左侧内壁上转动安装有第二螺杆15,第二螺杆15的左端延伸至u形板1外并固定安装有第二旋钮,第二螺杆15上螺纹套设有移动块16,u形板1的左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二定位杆17,第二定位杆17与移动块16滑动连接,u形板1的左侧内壁与右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矩形槽,矩形槽内滑动连接有移动板18,移动板18与移动块16之间转动安装有倾斜设置的倾斜杆19,移动板18的下表面转动安装有四个滚轮。

本实施例中,通过滚轮的设置,便于移动u形板1。

具体的,转动板12的上表面开设有四个卡槽,卡槽内活动卡装有矩形块21,矩形块21的顶部固定电池板本体20,矩形块21通过t形螺栓22与转动板12螺纹连接。

本实施例中,通过t形螺栓22的设置,使得电池板本体20能固定在转动板12上。

具体的,连接板2的左侧开设有第一圆形孔,第一圆形孔内固定安装有轴承,轴承的内圈内侧与第一螺杆3的外侧相焊接。

本实施例中,通过轴承的内圈内侧与第一螺杆3的外侧相焊接,焊接的方式,使得轴承与第一螺杆3之间连接的更加紧密。

具体的,第一移动杆4的左端开设有第一螺纹孔,第一螺纹孔与第一螺杆3螺纹连接。

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螺纹孔与第一螺杆3螺纹连接,第一螺纹孔和第一螺杆3的自身锁尼力下,使得第一移动杆4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后能够固定。

具体的,滑块14的顶部开设有两侧均为开口设置的t形滑槽,t形滑轨13的外侧与t形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通过t形滑轨13的外侧与t形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使得t形滑轨13只能左右移动,防止出现偏移现象。

具体的,四个卡槽中相对应的两个卡槽相互远离的一侧内壁上均开设有螺纹孔,四个矩形块21中相对应的两个矩形块21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开设有螺纹槽,t形螺栓22与对的螺纹槽和第二螺纹孔螺纹连接。

本实施例中,通过t形螺栓22与对的螺纹槽和第二螺纹孔螺纹连接,在t形螺栓22、第二螺纹孔和螺纹槽的自身锁尼力下下,使得电池板本体20能固定在转动板12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使用时,当需要调节转动板12的角度时,转动第一旋钮,第一旋钮通过第一螺杆3带动第一移动杆4向右移动,第一移动杆4带动第一l形杆6向右移动,第一l形杆6带动第二l形杆7在对应的方杆5上滑动,第一l形杆6带动第二移动杆11在第一定位杆10上滑动,第二l形杆7向右移动的过程中对滑块14进行挤压,滑块14转动并在t形滑轨13上滑动产生挤压力,t形滑轨13带动转动板12向上转动,转动板12带动电池板本体20向上转动,当调节好电池板本体20的角度时停止转动第一旋钮,此时达到可根据太阳调节电池板的角度;

当需要移动u形板1时,转动第二旋钮,第二旋钮通过第二螺杆15带动移动块16向右移动,移动块16在第二定位杆17上滑动,移动块16通过倾斜杆19带动移动板18向下移动,移动板18在对应的矩形槽内滑动,当滚轮与地面接触时,停止转动第二旋钮,此时达到可移动u形板1的效果;

当需要拆卸电池板本体20时,转动t形螺栓22,使得t形螺栓22与对应的卡槽相分离,紧接着向上移动电池板本体20,电池板本体20带动矩形块21向上移动,此时可将电池板本体20取下进行更换。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