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逆向升温式防凝露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56189发布日期:2021-07-27 15:34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一种逆向升温式防凝露电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动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逆向升温式防凝露电机。



背景技术:

电动机是把电能转换成机械能的一种设备,它是利用通电线圈(也就是定子绕组)产生旋转磁场并作用于转子(如鼠笼式闭合铝框)形成磁电动力旋转扭矩,电动机按使用电源不同分为直流电动机和交流电动机,电力系统中的电动机大部分是交流电机,可以是同步电机或者是异步电机(电机定子磁场转速与转子旋转转速不保持同步速),电动机主要由定子与转子组成,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运动的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感线(磁场方向)方向有关,电动机工作原理是磁场对电流受力的作用,使电动机转动。

自然条件下的空气,是由少量尘埃、水汽以及绝干空气所组成。空气所能够容纳的水汽与环境温度成正比,即环境温度越高,空气就能够容纳更多数量的水汽。而所谓的露点温度,是指特定湿度空气出现凝露现象的最高温度。在较高温度下包容在空气中的水汽,由于温度的下降,会使得无法继续容纳于空气中的水汽,通过液态水的形式析出。如果湿度较大且温度相对较高的空气,碰到温度相对较低(低于该条件下空气的露点温度)的固态表面,就会产生凝露现象,进而在相关设备部件的表面产生一定量的液态水,当液态水与设备内部的灰尘混合后,会产生相应的导电通道,进而对设备的电气绝缘造成影响,使得本该不导电的区域转换为正常导电的区域。

一般在工作的时候,电机内的定子转动切割磁感线,产生电能或者传递电能,因为定子转动产生热量,极易使电机内的温度高于电机外的环境的温度,同时部分器件表面的温度也会低于电机内热空气的温度,便会导致电机外壳内表面和器件外表面出现凝露现象。一般来说当电机内部出现凝露现象时,当露水集结一定的重量后便会向下滴落在内部的裸露的工作元件上(如接线端子),会导致金属元件两极之间形成通路,从而使得元件短路烧坏、失去正常功能;又比如混合了灰尘凝露直接附着于接线端子上,会产生原本不存在的导电通道,导致逻辑脉冲出现混乱,进而产生电源短路、电子元器件失效等故障,更严重者可能会造成火灾、炸机等严重事故的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逆向升温式防凝露电机,可以通过将电机壳内顶端产生的凝露,通过弹性外导水丝的引导输送至逆升温球内的水动内球,水动内球通过不断吸湿增重,直至克服阻力开始下落,并通过推动弹性气压膜挤压逆升温球内的空气,由于逆升温球内的空气在吸水终端的吸湿作用下,可以充分吸收热空气中的水汽,使得逆升温球内的空气为干燥的热空气,在受到弹性气压膜的挤压后,向电机壳内的器件表面进行释放吹拂,不仅可以降低电机壳内空气的含水量,并迫使含有水汽的空气上升被吸收,同时还可以逆向对器件表面进行合理的升温,使其保持与电机壳内环境相近的温度,避免表面出现凝露现象,可以有效提高电机工作时的安全性。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逆向升温式防凝露电机,包括电机壳,所述电机壳上端内壁上连接有垂直设置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下端连接有逆升温球,所述逆升温球内侧设有水动内球,所述水动内球上连接有多根均匀分布的弹性外导水丝,且弹性外导水丝贯穿逆升温球并与电机壳上端内壁连接,所述逆升温球包括导热半球、保温半球和吸水终端,所述导热半球和保温半球上下对称连接,且吸水终端填充于导热半球和保温半球围成的空间内,所述吸水终端下端连接有弹性气压膜,且弹性气压膜与水动内球相对应,所述水动内球下端连接有顶杆,且顶杆与弹性气压膜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吸水终端包括吸水套、弹性挡环和变径孔,所述变径孔开设于吸水套中心处,所述弹性挡环连接于吸水套上侧开口处,且水动内球镶嵌于弹性挡环之间,吸水套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水汽来保持干燥,同时可以吸收凝露后的水分不易二次进入到空气中,弹性挡环用来阻挡水动内球的初步下落,使其不易在增重后立即下落,可以在增重较多后克服弹性挡环的阻力然后突然下落来增加冲击力,使得弹性气压膜可以瞬间产生的形变,从而提高对热空气的挤压释放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变径孔自上至下依次包括等径段、扩径段和匹配段,所述弹性挡环连接于等径段上,且等径段的孔径与水动内球的外径保持一致,所述扩径段的最小孔径大于水动内球的外径,所述匹配段与水动内球相匹配,等径段依靠弹性挡环的存在对水动内球形成阻挡,在水动内球克服弹性挡环的阻力后进入到扩径段,可以加速下落提高冲击力,最终在到达匹配段后将水分转移至吸水套上,然后减重复位以便于重复上述动作。

进一步的,所述水动内球包括一对上下对称分布的边缘球盖、吸水中环和弹性防水膜,所述吸水中环连接于一对边缘球盖之间,所述弹性防水膜贴合连接于吸水中环内表面上,吸水中环起到吸收水分的作用,弹性防水膜则用来阻挡吸水中环的水分向内侧渗透。

进一步的,所述吸水中环和吸水套均采用吸水材料制成,且吸水套的吸水性优于吸水中环,在吸水中环与吸水套接触后,由于吸水性的差异,吸水中环上的水分比较容易转移至吸水套上来实现减重。

进一步的,下侧所述边缘球盖内设有弹性升块,所述弹性升块与弹性防水膜之间连接有斜压杆,所述弹性升块与逆升温球内顶端之间连接有拉绳,且拉绳处于松弛状态,在水动内球下落时,通过拉绳的牵引,弹性升块上移并迫使斜压杆对弹性防水膜形成挤压,进而作用于吸水中环上,迫使其释放出吸收的水分,提高水分向吸水套的转移效率及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斜压杆的数量为多个,且长度不一,并与弹性防水膜实现均匀的多点连接,可以实现对弹性防水膜的均匀挤压,从而提高吸水中环释放水分的充分程度。

进一步的,所述导热半球采用透气导热材料制成,所述保温半球采用透气保温材料制成,导热半球可以辅助进行导热,保温半球则用来对下侧空间的热空气进行保温,一方面保持释放出去后空气的热量,另一方面保温半球自身不会出现凝露现象。

进一步的,所述吸水终端下端连接有多根均匀分布的弹性内导水丝,且弹性内导水丝延伸遍布弹性气压膜、保温半球和吸水终端围成的空间内,通过弹性内导水丝与保温半球内的热空气充分接触,并吸收其中的水汽输送至吸水终端上,保证弹性气压膜挤压释放出去的热空气的干燥性。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壳内顶端还连接有防水透气膜,且逆升温球镶嵌连接于防水透气膜上,所述电机壳上连接有与防水透气膜和电机壳内顶端之间相连通的排水管,防水透气膜用来承接电机壳内顶端及逆升温球上部分区域出现的凝露,避免凝露直接滴落至内部的器件上,可以有效收集凝露并通过排水管排出。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方案可以通过将电机壳内顶端产生的凝露,通过弹性外导水丝的引导输送至逆升温球内的水动内球,水动内球通过不断吸湿增重,直至克服阻力开始下落,并通过推动弹性气压膜挤压逆升温球内的空气,由于逆升温球内的空气在吸水终端的吸湿作用下,可以充分吸收热空气中的水汽,使得逆升温球内的空气为干燥的热空气,在受到弹性气压膜的挤压后,向电机壳内的器件表面进行释放吹拂,不仅可以降低电机壳内空气的含水量,并迫使含有水汽的空气上升被吸收,同时还可以逆向对器件表面进行合理的升温,使其保持与电机壳内环境相近的温度,避免表面出现凝露现象,可以有效提高电机工作时的安全性。

(2)吸水终端包括吸水套、弹性挡环和变径孔,变径孔开设于吸水套中心处,弹性挡环连接于吸水套上侧开口处,且水动内球镶嵌于弹性挡环之间,吸水套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水汽来保持干燥,同时可以吸收凝露后的水分不易二次进入到空气中,弹性挡环用来阻挡水动内球的初步下落,使其不易在增重后立即下落,可以在增重较多后克服弹性挡环的阻力然后突然下落来增加冲击力,使得弹性气压膜可以瞬间产生的形变,从而提高对热空气的挤压释放效果。

(3)变径孔自上至下依次包括等径段、扩径段和匹配段,弹性挡环连接于等径段上,且等径段的孔径与水动内球的外径保持一致,扩径段的最小孔径大于水动内球的外径,匹配段与水动内球相匹配,等径段依靠弹性挡环的存在对水动内球形成阻挡,在水动内球克服弹性挡环的阻力后进入到扩径段,可以加速下落提高冲击力,最终在到达匹配段后将水分转移至吸水套上,然后减重复位以便于重复上述动作。

(4)水动内球包括一对上下对称分布的边缘球盖、吸水中环和弹性防水膜,吸水中环连接于一对边缘球盖之间,弹性防水膜贴合连接于吸水中环内表面上,吸水中环起到吸收水分的作用,弹性防水膜则用来阻挡吸水中环的水分向内侧渗透。

(5)吸水中环和吸水套均采用吸水材料制成,且吸水套的吸水性优于吸水中环,在吸水中环与吸水套接触后,由于吸水性的差异,吸水中环上的水分比较容易转移至吸水套上来实现减重。

(6)下侧边缘球盖内设有弹性升块,弹性升块与弹性防水膜之间连接有斜压杆,弹性升块与逆升温球内顶端之间连接有拉绳,且拉绳处于松弛状态,在水动内球下落时,通过拉绳的牵引,弹性升块上移并迫使斜压杆对弹性防水膜形成挤压,进而作用于吸水中环上,迫使其释放出吸收的水分,提高水分向吸水套的转移效率及效果。

(7)斜压杆的数量为多个,且长度不一,并与弹性防水膜实现均匀的多点连接,可以实现对弹性防水膜的均匀挤压,从而提高吸水中环释放水分的充分程度。

(8)导热半球采用透气导热材料制成,保温半球采用透气保温材料制成,导热半球可以辅助进行导热,保温半球则用来对下侧空间的热空气进行保温,一方面保持释放出去后空气的热量,另一方面保温半球自身不会出现凝露现象。

(9)吸水终端下端连接有多根均匀分布的弹性内导水丝,且弹性内导水丝延伸遍布弹性气压膜、保温半球和吸水终端围成的空间内,通过弹性内导水丝与保温半球内的热空气充分接触,并吸收其中的水汽输送至吸水终端上,保证弹性气压膜挤压释放出去的热空气的干燥性。

(10)电机壳内顶端还连接有防水透气膜,且逆升温球镶嵌连接于防水透气膜上,电机壳上连接有与防水透气膜和电机壳内顶端之间相连通的排水管,防水透气膜用来承接电机壳内顶端及逆升温球上部分区域出现的凝露,避免凝露直接滴落至内部的器件上,可以有效收集凝露并通过排水管排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电机壳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逆升温球正常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水动内球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逆升温球升温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电机壳、2排水管、3固定杆、4逆升温球、41导热半球、42保温半球、43吸水终端、431吸水套、432弹性挡环、433变径孔、5水动内球、51边缘球盖、52吸水中环、53弹性防水膜、54弹性升块、55斜压杆、6防水透气膜、7弹性外导水丝、8顶杆、9弹性气压膜、10弹性内导水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2,一种逆向升温式防凝露电机,包括电机壳1,电机壳1上端内壁上连接有垂直设置的固定杆3,固定杆3下端连接有逆升温球4,逆升温球4内侧设有水动内球5,水动内球5上连接有多根均匀分布的弹性外导水丝7,且弹性外导水丝7贯穿逆升温球4并与电机壳1上端内壁连接。

请参阅图3,逆升温球4包括导热半球41、保温半球42和吸水终端43,导热半球41和保温半球42上下对称连接,且吸水终端43填充于导热半球41和保温半球42围成的空间内,吸水终端43下端连接有弹性气压膜9,且弹性气压膜9与水动内球5相对应,水动内球5下端连接有顶杆8,且顶杆8与弹性气压膜9接触。

请参阅图4,吸水终端43包括吸水套431、弹性挡环432和变径孔433,变径孔433开设于吸水套431中心处,弹性挡环432连接于吸水套431上侧开口处,且水动内球5镶嵌于弹性挡环432之间,吸水套431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水汽来保持干燥,同时可以吸收凝露后的水分不易二次进入到空气中,弹性挡环432用来阻挡水动内球5的初步下落,使其不易在增重后立即下落,可以在增重较多后克服弹性挡环432的阻力然后突然下落来增加冲击力,使得弹性气压膜9可以瞬间产生的形变,从而提高对热空气的挤压释放效果。

变径孔433自上至下依次包括等径段、扩径段和匹配段,弹性挡环432连接于等径段上,且等径段的孔径与水动内球5的外径保持一致,扩径段的最小孔径大于水动内球5的外径,匹配段与水动内球5相匹配,等径段依靠弹性挡环432的存在对水动内球5形成阻挡,在水动内球5克服弹性挡环432的阻力后进入到扩径段,可以加速下落提高冲击力,最终在到达匹配段后将水分转移至吸水套431上,然后减重复位以便于重复上述动作。

请参阅图5,水动内球5包括一对上下对称分布的边缘球盖51、吸水中环52和弹性防水膜53,吸水中环52连接于一对边缘球盖51之间,弹性防水膜53贴合连接于吸水中环52内表面上,吸水中环52起到吸收水分的作用,弹性防水膜53则用来阻挡吸水中环52的水分向内侧渗透。

吸水中环52和吸水套431均采用吸水材料制成,且吸水套431的吸水性优于吸水中环52,在吸水中环52与吸水套431接触后,由于吸水性的差异,吸水中环52上的水分比较容易转移至吸水套431上来实现减重。

下侧边缘球盖51内设有弹性升块54,弹性升块54与弹性防水膜53之间连接有斜压杆55,弹性升块54与逆升温球4内顶端之间连接有拉绳,且拉绳处于松弛状态,在水动内球5下落时,通过拉绳的牵引,弹性升块54上移并迫使斜压杆55对弹性防水膜53形成挤压,进而作用于吸水中环52上,迫使其释放出吸收的水分,提高水分向吸水套431的转移效率及效果。

斜压杆55的数量为多个,且长度不一,并与弹性防水膜53实现均匀的多点连接,可以实现对弹性防水膜53的均匀挤压,从而提高吸水中环52释放水分的充分程度。

导热半球41采用透气导热材料制成,保温半球42采用透气保温材料制成,导热半球41可以辅助进行导热,保温半球42则用来对下侧空间的热空气进行保温,一方面保持释放出去后空气的热量,另一方面保温半球42自身不会出现凝露现象。

吸水终端43下端连接有多根均匀分布的弹性内导水丝10,且弹性内导水丝10延伸遍布弹性气压膜9、保温半球42和吸水终端43围成的空间内,通过弹性内导水丝10与保温半球42内的热空气充分接触,并吸收其中的水汽输送至吸水终端43上,保证弹性气压膜9挤压释放出去的热空气的干燥性。

电机壳1内顶端还连接有防水透气膜6,且逆升温球4镶嵌连接于防水透气膜6上,电机壳1上连接有与防水透气膜6和电机壳1内顶端之间相连通的排水管2,防水透气膜6用来承接电机壳1内顶端及逆升温球4上部分区域出现的凝露,避免凝露直接滴落至内部的器件上,可以有效收集凝露并通过排水管2排出。

请参阅图6,本发明可以通过将电机壳1内顶端产生的凝露,通过弹性外导水丝7的引导输送至逆升温球4内的水动内球5,水动内球5通过不断吸湿增重,直至克服阻力开始下落,并通过推动弹性气压膜9挤压逆升温球4内的空气,由于逆升温球4内的空气在吸水终端43的吸湿作用下,可以充分吸收热空气中的水汽,使得逆升温球4内的空气为干燥的热空气,在受到弹性气压膜9的挤压后,向电机壳1内的器件表面进行释放吹拂,不仅可以降低电机壳1内空气的含水量,并迫使含有水汽的空气上升被吸收,同时还可以逆向对器件表面进行合理的升温,使其保持与电机壳1内环境相近的温度,避免表面出现凝露现象,可以有效提高电机工作时的安全性。

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