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充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00064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快速充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为阶段去极化快速充电装置。
根据去极化理论,应用脉冲技术研制的快速充电装置,只要电路参数设计合理,不但充电时间可缩短到恒流、恒压充电时间的 1/5 ~ 1/10 ,而且电池放电容量和寿命均不降低,对旧电池并且有激活作用。
充电过程中电池对充电电流接受能力呈指数曲线衰减,电池极化现象(包括极板极化和电解液极化)随充电容量递增,充至额定容量的80%以后明显增加,宏观上表现为电池温度升高和排气量增加。目前一般快速充电装置去极化放电电流在整个充电过程中为常数,不符合极化现象随充电容量递增的规律,造成充电初期由于去极化电流大而增长了充电时间,充电后期则由于去极化电流不足致使电池温升和排气量增加。
可供参考的技术文献有美国专利u·s, Patent4,258,306(1981年)u·s, Patent4,423,923(1983年)美国RACAL公司同类产品 MA4517A型定电机(1986年)联邦德国同类产品 Ompact Charging Systems
日本JVC摄象机配套充电机BC-210CE本发明提出一种新的快速充电方法及装置。即充电过程中设置A组和B组两组放电电路,充电至额定容量的80%以前A组去极化放电电路工作,B组停止,充电至额定容量的80%以后A组和B组去极化放电电路同时工作,从而达到进一步缩短充电时间和提高充电效率的目的。对镍镉电池充电时间为35~40分钟,对铅酸电池充电时间2.5-3小时。
本发明适用于各种不同电压、不同容量的镍镉、铅酸蓄电池快速充电。

发明内容
详细说明附图
一、附图二分别为本发明的电气原理图和波形图。
1电源变换电路220V、50HZ交流市电输入至变压器B的初级n1,次级n2经整流桥Q1整流、电容C1滤波后作为充电直流电源。
次级n3、n4分别经整流桥Q2、Q3整流、电容C2、C4滤波,集成稳压器IC1、IC2稳压后输出对称的直流稳压电流+Vc和-Vc,作为控制电路工作电源。
2.充电脉冲、放电脉冲形成及分配电路集成电路IC3、IC4为NE555时基电路,为非对称多谐振荡器工作形成,分别输出充电周期和充电脉冲,如图二中Va、Vb所示。充电周期为T1、冲电脉冲宽度为t1。充电周期、充电脉冲经与非门IC5、IC6逻辑组合后输出周期性充电脉冲,如图二中Vc所示。
充电周期Va经与非门IC8反相后作为放电周期,充电脉冲经IC7反相后作为放电脉冲,如图二中Vd、Ve所示。放电周期为T2放电脉冲宽度为t2。放电周期和放电脉冲经与非门IC9、IC10逻辑组合后输出A组放脉冲。经与非门IC14、IC15逻辑组合后输出B组放电脉冲,分别作为A阶段和B阶段的放电脉冲,它们的输出波形如图Vf所示。显然,充电周期T1,放电周期T2交替出现,且T1>>T2。在充电周期T1内,以脉宽为t1的充电脉冲对电池充电,在放电周期T2内电池以脉宽为t2的放电脉冲对电阻放电,且t1>>t2。
3.功放电路由IC6输出的充电脉冲输入至高增益V-MOS管BG1的栅极,放大后对电池E充电。IC10输出的A组放电脉冲输入至V-MOS功率管BG2栅极,推动BG2让电池对电阻R9放电。IC15输出的B组放电脉冲至V-MOS管BG3的栅极,推动BG3让电池E对电阻R10放电。
4.阶段去极化控制电路运祘放大器IC16、IC12均接成比较器电路。其功能是检测被充电池的充电状态,并控制A组和B组放电电路。IC13为控制双稳态。开机后,掀按启动按扭HK,IC13输出高电位,将充电门IC5和A组放电门IC9打开,充电和A组放电正常工作。
稳压二极管WD2的稳压值为电池充至80%容量时的开路电压值V1,并经偏置电阻接比较器IC11的反相输入端。稳压二极管WD1的稳值为V2,且满足V2=V1+0.1V。WD1的正极接IC11的同相输入端,经电阻R7接O。WD1的负极接被充电池正极。电池在充满额定容量80%以前,WD1截止,IC11输出低电位,B组放电门IC14关闭,只有A组放电工作。当电池充满额定容量80%时,WD1击穿,IC11同相输入电位高于反向输入电位,IC11输出高电位,将B组放电门IC14打开,A组B组同时放电,从而达到充电后期增强去极化放电电流的目的。
比较器IC12、稳压管WD3、WD4等元件组成电池充足自动停充检测电路。稳压管WD4、电阻R6接IC12的同相输入端,使其钳位在WD4的稳压值V″1。而V′1为电池充足时开路电压。稳压管WD3负极接被测电池E的正极,WD3的稳压值为V′2=V′1+0.1V。在电池充足之前,E<V′2,WD3截止,IC12输出高电位,对控制双稳态IC13不起作用。当电池充足时,E≥V′2,WD3击穿,IC12输出由高电位下跳为低电位,迫使IC13置O,从而将充电门IC5、放电门IC9、IC14关闭,即充电放电停止,达到电池充足自动停充目的。
二极管D1、D3作用是让电池充电状态检测电路和放电周期IC8输出组成与门。即只有在放电周期才能检测。而放电周期电池处于开路状态,WD1、WD3检测的是电池开路电压,以真实反映电池充电状态。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优点及积极效果1.本发明根据去极化理论采用“多充多放”制的快速充电模式。根据极化现象随充电容量递增的规律,提出阶段去极化的放电方法和实现这种方法的电路。使充电时间进一步缩短。对镍镉电池充电时间可由原来的7~14小时缩短到35~40分钟,对铅酸电池可由原来24小时缩短到2.5~3小时。充电效率进一步提高,对镍镉电池可达92%以上(不包括变压整流效率)。
2.本发明控制部分全部集成化,功率器件采用高增益低损耗新型V-MOS功率器件,使电路大为简化,实现了小型化集成化,从而提高了可靠性指标MTBF和可维性指标MTTR值。
3.本发明充电状态采用检测电池开路电压办法,避免了充电电压的影响,真实的反映了电池充电状态,安全可靠。
4.本发明脉冲形成和分配电路,自动检测电路,阶段去极化电路适用于各种不同电压、不同容量的蓄电池,只要根据电池容量,电压对电

变换部分和功率放大部分稍加修改即可形成系列快速充电装置,具有十分广泛的用途。
本发明最佳实施方案。
1.本发明已经过实验,电路成熟,只要接线无误、元件可靠,通电即可工作。
2.电路各点波形可按附图二检查。
3.稳压管WD2的稳压值取被充电池标称电压的12~122倍,稳压管WD4稳压值取被充电池标称电压的1.3~1.32倍。
4.充电周期500~700ms,充电脉宽t1=10-12ms,放电周期T2=40~50ms,放电脉宽t2=2~3ms。
权利要求1.一种阶段去极化快速充电装置,它由电源变换电路[1]、充电放电脉冲形成和分配电路[2]、功放电路[3]和阶段放电控制电路[4]组成,其特征在于a比较器IC11反相输入端接电阻R5和稳压管WD2负极,R5另一端接直流电源+VC,WD2正极接O;IC11的同相输入端接电阻R7和稳压管WD1正极,R7另一端接O,WD1负极接被充电池E的正极,IC11输出经二极管D4接B组放电门IC14输入端;b比较器IC12同相输入端接电阻R5和稳压管WD4负极R5另一端接+VC,WD4正极接O;IC12反相输入端接电阻R8和稳压二极管WD3正极,R8另一端接O,WD3负极接被充电池E正极,IC12输出经二极管D2至控制双稳态IC13置O端。
2.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与非门IC8输入的放电周期和与非门IC7输出的放电脉冲同时输入至A组放电门IC9和B组放电门IC14,IC9输出经与非门IC10接A组放电管V-MOS管BC1栅极,BG1漏极接放电电阻R9,BG1源极接O,R9另一端接被充电池E的正极;IC14输出经与非门IC5接V-MOS管BG2栅极,BG2漏极接B组放电电阻R10,R10另一端接被充电池E正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二极管D3正极接B组放电检测电路IC11同相输入端,二极管D1接A组放电检测电路IC12反相输入端,D3、D1的负极都接在放电周期IC8的输出端。
专利摘要一种阶段去极化快速充电装置,包括电源变换,充电放电脉冲形成与分配,功率放大和阶段去极化检测、控制电路。采用“多充多放”制模式。设置两组放电电路和对应的两组充电状态自动检测电路。在电池充至容量80%以前,检测电路将B组放电门关闭,只有A组放电。当电池充至80%容量时,检测电路将B组放电门打开,AB两组同时放电。当电池充足时,检测电路将AB两组放电门和充电门同时关闭,充电终止。
文档编号H02J7/10GK2062514SQ89209038
公开日1990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1989年6月24日 优先权日1989年6月24日
发明者邓克强, 邵兰春, 邓力建, 庞梅英 申请人:邓克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