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路由器、电力网络系统、电力路由器操作控制方法、以及存储有电力路由器操作控制...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548314阅读:来源:国知局
变器电路(电力转换单元111)包括六个反并联电路111P。引自两个反并联电路IllP之间的节点并且连接这个节点和连接端子的电线将被称为分支线路BL。使用的是三相交流,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支柱包括三条分支线路BL。就这点而言,由于使用的是三相交流,因此使用三相逆变器电路。然而,可根据情况,使用单相逆变器电路。
[0049]开关113设置在电力转换单元111和连接端子115之间。通过断开和闭合这个开关113,分支线路BL被断开和闭合。因此,DC母线101与外部隔开或者与外部连接。电流传感器112和电压传感器114通过通信总线102向控制单元19输出检测值。
[0050]以上,描述了电力转换单元是逆变器电路并且支柱连接方使用交流的情况。然而,还存在支柱连接方使用与电池835类似的直流的情况(例如,图1中的第三支柱13连接到电池835)。在这种情况下,电力转换是DC-DC转换。因此,通过在电力转换单元中并联设置逆变器电路和转换器电路,可根据连接方是使用交流还是直流,单独地使用逆变器电路和转换器电路。可供选择地,可设置其电力转换单元是DC-DC转换单元的DC-DC转换专用支柱。另外,相比于在所有支柱中的各支柱中并联设置逆变器电路和转换器电路,设置具有组合的AC-DC转换专用支柱和DC-DC转换专用支柱的电力路由器还在尺寸和成本方面提供了更多优点。
[0051]第二支柱12包括电力转换单元121、电流传感器122、开关123和电压传感器124。支柱12通过连接端子125连接到例如负载830。第二支柱12的电力转换单元121、电流传感器122、开关123和电压传感器124分别对应于第一支柱11的电力转换单元111、电流传感器112、开关113和电压传感器114。与第二支柱12连接的连接端子125对应于与第一支柱11连接的连接端子115。电力转换单元121采用以下构造,其中均包括晶闸管121T和反馈二极管121D的反并联电路121P通过三相桥连接。晶闸管121T、反馈二极管121D和反并联电路121P分别对应于晶闸管111T、反馈二极管IllD和反并联电路111P。
[0052]第三支柱13包括电力转换单元131、电流传感器132、开关133和电压传感器134。第三支柱13通过连接端子135连接到例如电池835。第三支柱13的电力转换单元131、电流传感器132、开关133和电压传感器134分别对应于第一支柱11的电力转换单元111、电流传感器112、开关113和电压传感器114。与第三支柱13连接的连接端子135对应于与第一支柱11连接的连接端子115。电力转换单元131采用以下构造,其中均包括晶闸管131T和反馈二极管131D的反并联电路131P通过三相桥连接。晶闸管131T、反馈二极管131D和反并联电路131P分别对应于晶闸管111T、反馈二极管IllD和反并联电路111P。就这点而言,为了简化附图,在图2和图3中没有示出第三支柱13的内部结构。
[0053]第四支柱14包括电力转换单元141、电流传感器142、开关143和电压传感器144。第四支柱14通过连接端子145连接到例如另一个电力单元。第四支柱14的电力转换单元
141、电流传感器142、开关143和电压传感器144分别对应于第一支柱11的电力转换单兀111、电流传感器112、开关113和电压传感器114。与第四支柱14连接的连接端子145对应于与第一支柱11连接的连接端子115。电力转换单元141采用以下构造,其中均包括晶闸管141T和反馈二极管141D的反并联电路141P通过三相桥连接。晶闸管141T、反馈二极管141D和反并联电路141P分别对应于晶闸管111T、反馈二极管IllD和反并联电路111P。就这点而言,为了简化附图,在图2和图3中没有示出第四支柱14的内部结构。
[0054]控制单元19通过通信网络851从外部管理服务器850接收控制指令52。控制指令52包括用于指令电力路由器100的各支柱的操作的信息。另外,各支柱的操作指令包括例如指定电力供应/电力接收、指定操作模式和指定待供应或接收的电力。更具体地,控制单元19通过电压传感器103监视DC母线101的电压Vltll,控制AC电力的电力方向、频率等。也就是说,控制单元19通过通信总线102控制晶闸管111T、121T和131T的开关和开关113、123、133和143的打开/关闭。
[0055]另外,以上描述了具有电力转换单元的支柱。然而,还可以设置没有电力转换单元的支柱。下文中,没有电力转换单元的支柱将暂时被称为AC(交流)通过支柱60。图4是示出包括AC通过支柱60的电力路由器170的构造示例的框图。将描述电力路由器170,电力路由器170采用通过在电力路由器100中添加AC通过支柱60而得到的构造。另外,为了简化附图,在图4中未示出第三支柱13。
[0056]AC通过支柱60包括电流传感器162、开关163和电压传感器164。AC通过支柱60通过连接端子165连接到例如另一个电力单元。AC通过支柱60的分支线路BL通过开关163连接到具有电力转换单元的另一个支柱的分支线路BL。也就是说,与AC通过支柱60连接的连接端子165连接到与包括电力转换单元的另一个支柱连接的连接端子。图4示出例如与AC通过支柱60连接的连接端子165连接到与第四支柱14连接的连接端子145。只在AC通过支柱60的连接端子165和与第四支柱14连接的连接端子145之间设置开关163,AC通过支柱60不包括电力转换器。因此,在与AC通过支柱60连接的连接端子165和与第四支柱14连接的连接端子145之间,传导电力,而根本不进行转换。这是因为,没有电力转换器的支柱被称为AC通过支柱。
[0057]控制单元19包括存储单元191和CPU 192。存储单元191对应于第一存储装置。CPU 192对应于第二算术运算装置。存储单元191将来自管理服务器850的控制指令52保持在控制指令数据库193(是第一数据库并且在附图中被标示为#1DB)中。存储单元191保持控制指令数据库193,除此之外,还保持用于识别第一支柱11至第四支柱14中的每个的支柱识别信息数据库194 (是第二数据库并且被标示为#2DB)。存储单元191可实现诸如闪存存储器的各种存储单元。支柱识别信息数据库194是被分配用于指定第一支柱11至第四支柱14中的每个的诸如IP地址、URL和URI的信息。
[0058]CPU 192从存储单元191读取控制指令数据库193,并且识别控制指令数据库193指定的支柱(被称为指定支柱)。另外,CPU 192参照存储单元191的支柱识别信息数据库194,并且读取对应于指定支柱的信息(例如,IP地址)。通过这种方式,CPU 192可输出对应于指定支柱的操作指令。
[0059]当参照控制指令数据库193指定例如第一支柱11时,CPU 192从支柱识别信息数据库194读取对应于第一支柱11的IP地址。另外,CPU 192使用读取的IP地址将操作指令输出到第一支柱11。因此,CPU 192可致使例如第一支柱11执行电力接收操作或电力供应操作,并且指定操作模式(将描述操作模式)或指定供应或接收电力。
[0060]电力路由器包括用于根据控制指令指定从多个支柱中指定的支柱并且将操作指令输出到指定支柱以实现管理服务器850的控制指令的装置。更具体地,电力路由器100通过控制单元19从管理服务器850接收控制指令52。接收到的控制指令52作为控制指令数据库193被存储在控制单元19的存储单元191中,并且被CPU 192读取。CPU 192可通过交叉检查控制指令数据库193和支柱识别信息数据库194,更具体地指定操作指令被输出至的支柱。另外,CPU 192可将操作指令准确地输出到操作指令目标支柱。
[0061]因此,根据这个构造,可以更具体地实现可致使设置在内部的所需支柱基于来自管理服务器850的控制指令52执行所需操作的电力路由器。
[0062]第二实施例
[0063]接下来,将描述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电力路由器200。电力路由器200是电力路由器100的修改例。图5是示出电力路由器200的构造的框图。电力路由器200具有第一支柱21至第四支柱24。第一支柱21至第四支柱24采用通过在电力路由器100的第一支柱11至第四支柱14中添加存储单元211、221、231和241而得到的构造。就这点而言,为了简化附图,在图5中未示出第三支柱23和第四支柱25的内部结构。
[0064]在本实施例中,将描述另外在电力路由器200上安装第五支柱25的情况。电力路由器200可自动地识别添加了第五支柱25,并且可进行致使第五支柱25转变成可操作状态的初始设置。
[0065]第五支柱25采用与第一支柱21至第四支柱24的构造相同的构造。第五支柱25包括电力转换单元151、电流传感器152、开关153和电压传感器154。第五支柱25通过连接端子155连接到例如另一个电力单元。第五支柱25的电力转换单元151、电流传感器152、开关153、电压传感器154和存储单元251分别对应于第一支柱21的电力转换单元111、电流传感器112、开关113、电压传感器114和存储单元211。与第五支柱25连接的连接端子155对应于与第一支柱21连接的连接端子115。就这点而言,为了简化附图,在图5中没有示出第五支柱25的内部结构。
[0066]存储单元211、221、231、241和251预先保持用于分别识别第一支柱21至第五支柱25的多条识别信息(例如,IP地址)221、222、232、242和252。存储单元211、221、231、241和251对应于第二存储装置。存储单元211、221、231、241和251采用相同的构造。下文中,将典型地描述存储单元251。图6是示意性示出存储单元251的构造的框图。存储单元251包括识别信息252。
[0067]图7是示出电力路由器200的即插即用操作的流程图。
[0068](步骤S21)
[0069]首先,用户等将新的第五支柱25插入电力路由器200中。
[0070](步骤S22)
[0071]控制单元19通过通信总线102将响应请求指令输出到各支柱。另外,控制单元19周期性(例如,每隔数秒)输出响应请求指令。
[0072](步骤S23)
[0073]当接收到响应请求指令时,第五支柱25将来自存储单元251的诸如IP地址的第五支柱25的识别信息252通过通信总线102输出到控制单元19的CPU 192。
[0074](步骤S24)
[0075]CPU 192将从第五支柱25接收的识别信息252嵌入支柱识别信息数据库194 (是第二数据库并且在图5和图7中被标示为#2DB)中,并且将识别信息252存储在存储单元191中。也就是说,CPU 192执行在支柱识别信息数据库194中添加从第五支柱25接收的识别信息252的更新操作。因此,CPU 192可识别新插入的支柱是第五支柱25。
[0076](步骤25)
[0077]随后,控制单元19通过通信网络851通知外部管理服务器850第五支柱25被新嵌入并且可使用。因此,管理服务器850可使用第五支柱25作为用于电力交换的装置。
[0078]如上所述,当添加新支柱时,电力路由器200可从添加的支柱接收识别信息。结果,电力路由器200可识别新添加的支柱。因此,电力路由器200可将必要操作指令输出到添加的支柱,并且控制支柱。
[0079]第三实施例
[0080]接下来,将描述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电力路由器300。电力路由器300是电力路由器200的修改例。图8是示出电力路由器300的构造的框图。电力路由器300具有第一支柱31至第四支柱34。第一支柱31至第四支柱34采用通过分别用存储单元311、321、331和341取代电力路由器200的各个支柱的存储单元211、221、231和241而得到的构造。就这点而言,为了简化附图,在图8中未示出第三支柱33
当前第2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