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597111阅读:来源:国知局
地,弹簧盘的尺寸相当于环形元件的尺寸。
[0034] 优选地,环形元件具有0· 的厚度。
[0035] 优选地,环形元件具有0· 的厚度。
[0036] 优选地,环形元件是由黄铜或青铜冲压而成的金属片。
[0037] 优选地,环形元件构成为敞开的环,其在圆周上具有开口,其中所述开口可通过连 接器件封闭。
[0038] 优选地,环形元件在圆周方向上具有反复出现的压印,所述压印提供了弹簧功能。
[0039] 本实用新型用于在电动机中避免由转子引起的轴承电流,能够在电动机中导出与 转子有关的静态负荷,因此轴承电流不会抵达轴承,避免对轴承的损坏。
【附图说明】
[0040]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描述借助附图进行详细阐述。其中:
[0041] 图1示出了接地装置的透视图;
[0042] 图2在示意性的侧视图中示出了转子轴上的接地装置,其作为导出元件具有纤维 束的第一角度位置;
[0043] 图3在示意性的前视图中示出了转子轴上的接地装置,其作为导出元件具有纤维 束的第二角度位置;
[0044] 图4示出了具有弹簧盘的接地装置的透视图;
[0045] 图5在示例性的局部剖面图中示出了安装状态下的接地装置;
[0046] 图6示出了接地装置的环形元件的夹板的构造;
[0047] 图7示出了接地装置的实施例,其具有按图6的夹板的实施方式;以及
[0048] 图8在透视图中示出了接地装置的环形元件的备选的实施方式。
[0049] 这些附图都是示例性且示意性的。相同的参考标记在所有视图中都表示相同的部 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50] 在图1中示出了接地装置1的透视图。所述接地装置包括导电的金属环形元件2 和三个在圆周方向上构成为一体的止动器件3,它们构成为具有夹板6的接块7。这些接块 7倾斜地延伸,即轴向或径向地朝内延伸,并且在其径向内侧上具有一体化设置在其上的夹 板6。止动器件3的数量也可增加,并且确定在导出能力不够用的程度。在每个夹板6中, 纤维束4通过成本低廉的压接来固定。压印21在圆周方向上设置在环形元件2上,这些压 印提供弹簧功能并且在安装状态下确保持久的轴向的拉紧,如同在图5中示例性示出的一 样。
[0051] 图2在侧视图中示出了在转子轴5上的接地装置1,其作为导出元件具有纤维束4 的第一倾斜的角度位置(角度α)以及纤维长度,所述纤维长度大于延伸越过环形元件和 导出元件5之间的径向间距所需的长度。
[0052] 在此所示的数值定义为:
[0053] Ll =纤维束的长度,其相对于环形元件2的径向平面R具有倾斜的角度位置
[0054] Lsl =长度Ll+纤维束额外延长了与长度V相同的长度
[0055] Z =环形元件2与导出元件5的径向间距
[0056] D =转子轴5的直径
[0057] Dl =转子轴5的直径+环形元件⑵朝导出元件5的径向间距
[0058] 纤维束4相对于环形元件2的径向平面R的优选倾斜的角度位置在α = 5° -45°的角度范围内,还优选在5° -30°的角度范围内,并且通过止动器件3的倾斜位 置来实现。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角度位置是25°,其中α在夹板6的边缘部段上测 得。为了延伸越过止动器件3的环形元件2或夹板6和转子轴5之间的间距,在接块7和 夹板6笔直定向时纤维长度Z是必要的(在按图2和3的倾斜定向时纤维长度LI是必要 的),但纤维束4的长度扩大到长度Lsl或Ls2,以确保确点朝转子轴5的预应力。
[0059] 图3示出了转子轴5上的接地装置1的示意性前视图,其具有纤维束4的第二倾 斜的角度位置。在此所示的数值定义为:
[0060] L2 =纤维束的长度,其相对于环形元件2的轴向平面A具有倾斜的角度位置 [0061] Ls2 =长度L2+纤维束额外延长了与长度V相同的长度
[0062] 纤维束4相对于环形元件2的轴向平面以5° -15°的角度β定向地分别固定在 夹板6上,其中通过夹板6实现了倾斜位置。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角度β选择为12°,其 中β是在夹板6的边缘部段上测得。
[0063] 单个的数值根据下面的大纲计算出来:
[0064]
【主权项】
1. 一种接地装置,其用于在电动机中避免由转子引起的轴承电流,其包括可导电的环 形元件(2),所述环形元件具有设置在其上的止动器件(3),纤维束(4)固定在所述止动器 件上,静态负荷能够通过纤维束导出到至少一个导出元件(5)上,其特征在于,这些纤维束 (4)相对于与环形元件⑵的轴向中间线(M)垂直的平面(R)和/或轴向平面(A)以倾斜 的角度位置固定,并且具有从环形元件(2)的止动器件(3)上突出的长度,所述长度大于延 伸越过环形元件(2)和导出元件(5)之间的径向间距所需的长度。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纤维束⑷相对于环形元件⑵的径向 平面(R)以5° -45°的角度a固定。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纤维束⑷相对于环形元件⑵的径向 平面(R)以5° -30°的角度a固定。
4. 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纤维束(4)相对于环形元 件(2)的轴向平面(A)以5° -15°的角度P固定。
5. 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纤维束(4)的从环形元件 (2)上突出的长度(LI)比环形元件⑵朝导出元件(5)的径向间距大5% -15%。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纤维束(4)的从环形元件(2)上突出的 长度(LI)比环形元件⑵朝导出元件(5)的径向间距大10%。
7. 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环形元件(2)上沿径向 方向延伸的接块(7)分别设置有夹板(6)作为止动器件(3),纤维束(4)夹在所述止动器件 上。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各夹板(6)上分别设置有隆起(9), 所述隆起将纤维束(4)划分为第一和第二纤维束(4),所述第一和第二纤维束由此相互分 开地延伸并且分别可使轴承电流与旋转方向无关地导出到至少一个导出元件。
9. 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纤维束(4)由不同材料的 纤维构成,并且至少包含碳纤维和金属或塑料纤维和/或石墨纤维。
10. 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纤维束(4)在横截面中 具有椭圆形形状。
11. 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弹簧盘(8)固定在环形 元件(2)上,因此环形元件(2)和弹簧盘(8)构成为用于安装的结构单元。
12.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弹簧盘(8)构成为波纹状,并且固定 在环形元件(2)的反复出现的波谷上。
13.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弹簧盘(8)的尺寸相当于环形元件 (2)的尺寸。
14. 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环形元件(2)具有 0. 2mm-5mm 的厚度。
15.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环形元件(2)具有0. 的厚 度。
16. 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环形元件⑵是由黄铜 或青铜冲压而成的金属片。
17. 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环形元件(2)构成为敞 开的环,其在圆周上具有开口,其中所述开口可通过连接器件封闭。
18.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环形元件(2)在圆周方 向上具有反复出现的压印(21),所述压印提供了弹簧功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地装置,其用于在电动机中避免由转子引起的轴承电流,其包括可导电的环形元件,所述环形元件具有设置在其上的止动器件,纤维束固定在所述止动器件上,静态负荷能够通过纤维束导出到至少一个导出元件上,其中这些纤维束相对于与环形元件的轴向中间线垂直的径向平面和/或轴向平面以倾斜的角度位置固定,并且具有从环形元件的止动器件上突出的长度,所述长度大于延伸越过环形元件或环形元件的止动器件和导出元件之间的径向间距所需的长度。
【IPC分类】H02K11-00
【公开号】CN204304711
【申请号】CN201420773416
【发明人】M·斯特姆, W·斯特罗贝尔
【申请人】依必安派特穆尔芬根有限两合公司
【公开日】2015年4月29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9日
【公告号】DE202014105015U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