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线束固定用扎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986793阅读:661来源:国知局
汽车线束固定用扎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线束固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线束固定用扎带。
【背景技术】
[0002]汽车上的线束遍布整车的多个角落。有些部位的线束因周边环境的约束,必须依附于其它部件来实现固定。但是,线束和汽车上的一些特殊部件之间的固定需要考虑安全隐患。
[0003]以线束固定于燃油管为例,请参考图1-3,目前的线束通常通过一体式扎带固定在燃油管4上,一体式扎带包括扎带头I和扎带体2,扎带头I上设置有穿孔,扎带体2的自由端穿过穿孔以形成捆绑线束3和燃油管4的捆绑圈。一体式扎带将线束3和燃油管4捆绑在一起,进而实现线束3在燃油管4上的固定,如图2和3所示。
[0004]但是,上述线束3与燃油管4固定后两者之间由于受力面积较小,因此容易产生变形。变形后的线束3和燃油管4的体积变小,进而会导致扎带体2作用其表面的收紧力减小。这样导致线束3与燃油管4之间会产生滑动摩擦,最终导致线束3和燃油管4发生磨损。线束3与燃油管4之间的磨损较容易引发汽车起火。
[0005]上述仅仅是以线束3固定于燃油管4为例所进行的说明,在实际的固定过程中,线束3也可能会固定于制动管等其它磨损后易产生安全隐患的汽车部件上。
[0006]综上可知,目前通过一体式扎带固定线束的方式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线束固定用扎带,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所述的一体式扎带固定线束存在的安全隐患较大的问题。
[0008]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9]—种汽车线束固定用扎带,包括扎带头及设置在所述扎带头一端的扎带体,所述扎带头上设置有与所述扎带体配合的第一穿孔;所述扎带头设置有与所述扎带体配合的第二穿孔;所述第一穿孔与所述第二穿孔并排分布,且两者的穿入端口分别位于所述扎带头相背离的两个侧面上。
[0010]优选的,上述汽车线束固定用扎带中,所述穿入端口均为锥形口。
[0011]优选的,上述汽车线束固定用扎带中,所述扎带头为透明材料制成。
[0012]优选的,上述汽车线束固定用扎带中,所述扎带体为弹性带体。
[0013]优选的,上述汽车线束固定用扎带中,所述扎带体表面具有耐磨层。
[00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线束固定用扎带中,扎带头上设置有并排的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而且第一穿孔与第二穿孔的穿入端口分别位于扎带头相背离的两个侧面上,此种情况下,扎带体的自由端能够分别从扎带头的两侧依次穿过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进而实现对线束以及线束所依附件(例如燃油管)的隔离固定,也就避免两者一起捆绑存在的受力面积小所造成的形变,进而也就不存在由于形变造成的松懈问题,最终能够缓解线束以及线束所依附件之间的滑动摩擦。可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线束固定用扎带能够提高线束固定的安全性,即能够解决【背景技术】中所述的一体式扎带固定线束存在的安全隐患较大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是现有的一体式扎带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图1所示一体式扎带捆绑线束和燃油管在一视角下的示意图;
[0018]图3是图1所示一体式扎带捆绑线束和燃油管在另一视角下的示意图;
[0019]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扎带结构示意图;
[0020]图5是图4所示的扎带捆绑线束和燃油管在一视角下的示意图;
[0021]图6是图4所示的扎带捆绑线束和燃油管在另一视角下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说明:
[0023]1-扎带头、2-扎带体、3-线束、4-燃油管;
[0024]100-扎带头、200-扎带体、300-燃油管、400-线束;101_第一穿孔、102-第二穿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0026]请参考图4-6,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线束固定用扎带的结构,图5和6为图4所示扎带固定线束400和燃油管300在不同视角下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汽车线束固定用扎带包括扎带头100和扎带体200。扎带头100和扎带体200通常也可以为一体式结构,可以用塑料一体注塑成型。扎带体200与目前扎带的结构功能类似,扎带体200的带表面上设置有倒刺结构,通过倒刺结构与扎带头100上的穿孔端口单向挂接配合来实现固定连接。具体,扎带头100与扎带体200的功能与现有技术相同,此不赘述。
[0027]本实施例在目前现有扎带的基础之上进行了结构改进,具体的,扎带头100上设置有两个穿孔,分别为第一穿孔101和第二穿孔102,第一穿孔101和第二穿孔102并排分布,且用于与扎带体200配合。第一穿孔101和第二穿孔102的穿入端口分别位于扎带头100相背离的两个侧面上。当然,扎带体200依次通过第一穿孔101的穿入端口和第二穿孔102的穿入端口分别穿过第一穿孔101和第二穿孔102,从而与扎带头100配合来分别实现对线束400和燃油管300的捆绑。
[0028]下面具体说明一下本实施例中的扎带使用方法,请再次参考图5和6,扎带体200的自由端绕过燃油管300之后自第一穿孔101的穿入端口穿过第一穿孔101,随着自由端的逐渐穿进来实现对燃油管300的固定,将燃油管300固定之后,扎带体200的自由端再绕过线束400之后从扎带头100另一侧的第二穿孔102的穿入端口穿过第二穿孔102,直至扎带体200将线束400捆绑牢固。
[0029]通过上述过程可以看出,本实施例提供的汽车线束固定用扎带的扎带头100上设置有并排分布的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且两者的穿入端口分别位于扎带头100相背离的两个侧面上。此种情况下,扎带体200的自由端能够分别从扎带头100的两侧依次穿过第一穿孔101和第二穿孔102,进而实现对线束400以及燃油管300的隔离固定。线束400及燃油管300的隔离固定能够避免两者一起捆绑存在的接触面积小所造成的形变,进而也就不存在由于形变造成的松懈问题,最终能够缓解线束400以及线束400所依附件(如燃油管300)之间的滑动摩擦。可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线束固定用扎带能够提高对线束400固定的安全性,即能够解决【背景技术】中所述的一体式扎带固定线束存在的安全隐患较大的问题。
[0030]为了便于扎带体200自由端的穿进,优选的,扎带体200的自由端为尖端,尖端的设置还能够提尚拥绑效率。
[0031]第一穿孔101和第二穿孔102均具有穿入端口,穿入端口是第一穿孔101和第二穿孔102供扎带体200穿入的一侧端口。优选的,穿入端口均为锥形口,以便于扎带体200的自由端找准,以实现快速穿进。
[0032]优选的,扎带头100为透明材料制成,例如透明塑料、PVC材料,以便于操作者在一侧观察扎带体200的自由端在另一侧的对准情况。
[0033]扎带体200可以为弹性带体,弹性带体能够在捆绑的过程中发生适当的形变,进而在弹性带体的弹性恢复力作用下对被捆绑物实施更为牢固的捆绑。
[0034]与【背景技术】中所述的滑动摩擦类似,线束400与燃油管300被固定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与扎带体200相对摩擦的情况出现,如果汽车长期的维修,需要反复解开扎带体200,每次的摩擦日积月累会影响扎带的使用寿命,为此,优选的方案中,扎带体200的表面具有耐磨层,以减缓对扎带体200的磨损。
[0035]上文中仅仅以线束400固定在燃油管300为例进行的说明,在实际的固定过程中,线束400也可以固定在制动管等其它依附件上。线束400固定在其它依附件上方式与固定在燃油管300上相同,固定方式参考上文即可,此不赘述。
[0036]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主权项】
1.一种汽车线束固定用扎带,包括扎带头(100)及设置在所述扎带头(100) —端的扎带体(200),所述扎带头(100)上设置有与所述扎带体(200)配合的第一穿孔(101);其特征在于,所述扎带头(100)设置有与所述扎带体(200)配合的第二穿孔(102);所述第一穿孔(101)与所述第二穿孔(102)并排分布,且两者的穿入端口分别位于所述扎带头(100)相背离的两个侧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线束固定用扎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入端口均为锥形□ O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线束固定用扎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扎带头(100)为透明材料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线束固定用扎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扎带体(200)为弹性带体。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线束固定用扎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扎带体(200)的表面具有耐磨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线束固定用扎带,包括扎带头(100)及设置在扎带头(100)一端的扎带体(200),扎带头(100)上设置有与扎带体(200)配合的第一穿孔(101);扎带头(100)设置有与扎带体(200)配合的第二穿孔(102);第一穿孔(101)与第二穿孔(102)并排分布,且两者的穿入端口分别位于扎带头(100)相背离的两个侧面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线束固定用扎带能够降低【背景技术】中的一体式扎带固定线束存在的安全隐患较大的问题。
【IPC分类】H02G3/02
【公开号】CN204905782
【申请号】CN201520728637
【发明人】王明明, 李娟 , 张静, 李青龙, 刘有志, 周积茂, 朱伟岭
【申请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9月1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