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终端放大器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66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终端放大器电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终端放大器电路,包括直流电源、发光二极管、第一电容至第十七电容、第一电阻至第十六电阻、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第四三极管、第一线圈、第二线圈、第三线圈、第四线圈、第五线圈、第六线圈和第七线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只需将其接入终端机信号接口处便可将数据信号进行放大,然后由信号分配器进行信号分配,使用比较方便,而且在此过程中不会造成信号的损失,工作稳定性较好,具有较高的普及推广的价值。
【专利说明】一种终端放大器电路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放大器电路,尤其涉及一种终端放大器电路。

【背景技术】
[0002]在很多行业都会用到终端管理系统,如物联网终端,对其终端的管理必然要跨越不同的网络,不同的技术,主要都是将最前端的数据信号传输给终端机,在很多情况下,这些信号都比较微弱,需要利用终端放大器对其进行放大处理后,才能进行下一步分配,现今的终端放大器电路使用不太方便,工作稳定性较差,降低了终端管理系统的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终端放大器电路。
[0004]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0005]本实用新型包括直流电源、发光二极管、第一电容至第十七电容、第一电阻至第十六电阻、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第四三极管、第一线圈、第二线圈、第三线圈、第四线圈、第五线圈、第六线圈和第七线圈,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为所述终端放大器电路的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十七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线圈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线圈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十七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十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十二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十四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十五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十四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十五电容的第一端连接并接地,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和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二线圈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线圈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三线圈的第一端、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七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线圈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所述发光二极管的负极和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九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十三电容的第一端均接地,所述发光二极管的正极同时与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十三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十三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十六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七线圈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线圈的第二端与所述直流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九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五线圈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线圈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八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十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十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八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四线圈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线圈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七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十一电容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六线圈的第一端、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十二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六线圈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十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二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十三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第十五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十六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六电容的第二端为所述终端放大器电路的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十四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基极同时与所述第十六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十五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十四电容的第二端连接。
[0006]具体地,所述第一电阻为可变电阻。
[000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08]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终端放大器电路,只需将其接入终端机信号接口处便可将数据信号进行放大,然后由信号分配器进行信号分配,使用比较方便,而且在此过程中不会造成信号的损失,工作稳定性较好,具有较高的普及推广的价值。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1]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直流电源DC、发光二极管LED、第一电容Cl至第十七电容C17、第一电阻Rl至第十六电阻R16、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三三极管Q3、第四三极管Q4、第一线圈L1、第二线圈L2、第三线圈L3、第四线圈L4、第五线圈L5、第六线圈L6和第七线圈L7,第一电容Cl的第一端为终端放大器电路的信号输入端,第一电容Cl的第二端与第一电阻Rl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阻Rl的第二端同时与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和第十七电容C17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同时与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和第一线圈LI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线圈LI的第二端同时与第十七电容C17的第二端、第四电容C4的第一端、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第五电容C5的第一端、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第七电阻R7的第一端、第八电阻R8的第一端、第十电容ClO的第一端、第十二电容C12的第一端、第十四电阻R14的第一端、第十五电阻R15的第一端、第十四电容C14的第一端和第十五电容C15的第一端连接并接地,第四电容C4的第二端同时与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第一三极管Ql的基极和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同时与第五电容C5的第二端和第一三极管Ql的发射极连接,第一三极管Ql的集电极与第二线圈L2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线圈L2的第二端同时与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第三线圈L3的第一端、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和第七电容C7的第一端连接,第三线圈L3的第二端与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连接,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同时与第六电阻R6的第一端、发光二极管LED的负极和第六电容C6的第一端连接,第六电容C6的第二端、第九电容C9的第一端和第十三电容C13的第一端均接地,发光二极管LED的正极同时与第六电阻R6的第二端、第十电阻RlO的第一端、第十三电容C13的第二端、第十三电阻R13的第一端、第十六电阻R16的第一端和第七线圈L7的第一端连接,第七线圈L7的第二端与直流电源DC的正极连接,第十电阻RlO的第二端同时与第九电容C9的第二端和第五线圈L5的第一端连接,第五线圈L5的第二端同时与第九电阻R9的第一端、第八电容C8的第一端、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第十电容ClO的第二端和第i^一电容Cll的第一端连接,第九电阻R9的第二端同时与第八电容C8的第二端和第四线圈L4的第一端连接,第四线圈L4的第二端同时与第七电容C7的第二端、第七电阻R7的第二端和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第八电阻R8的第二端连接,第i^一电容Cll的第二端同时与第六线圈L6的第一端、第^^一电阻Rll的第一端和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第i^一电阻Rll的第二端同时与第十二电容C12的第二端和第四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第六线圈L6的第二端与第十二电阻R12的第一端连接,第十二电阻R12的第二端同时与第十三电阻R13的第二端、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第四三极管Q4的发射极、第十五电容C15的第二端和第十六电容C16的第一端连接,第十六电容C16的第二端为终端放大器电路的信号输出端,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第十四电阻R14的第二端连接,第四三极管Q4的基极同时与第十六电阻R16的第二端、第十五电阻R15的第二端和第十四电容C14的第二端连接,第一电阻Rl为可变电阻。
【权利要求】
1.一种终端放大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直流电源、发光二极管、第一电容至第十七电容、第一电阻至第十六电阻、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第四三极管、第一线圈、第二线圈、第三线圈、第四线圈、第五线圈、第六线圈和第七线圈,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为所述终端放大器电路的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十七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线圈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线圈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十七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十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十二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十四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十五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十四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十五电容的第一端连接并接地,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和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二线圈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线圈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三线圈的第一端、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七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线圈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所述发光二极管的负极和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九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十三电容的第一端均接地,所述发光二极管的正极同时与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十三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十三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十六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七线圈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线圈的第二端与所述直流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九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五线圈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线圈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八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十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十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八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四线圈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线圈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七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十一电容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六线圈的第一端、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十二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六线圈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十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二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十三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第十五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十六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六电容的第二端为所述终端放大器电路的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十四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基极同时与所述第十六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十五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十四电容的第二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终端放大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阻为可变电阻。
【文档编号】H03F1-02GK204290883SQ201420745272
【发明者】杜荣政 [申请人]成都联宇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