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接插件的电路板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2965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带接插件的电路板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接插件的电路板连接结构,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内置有主电路板,所述盒体的前端开有主进风口,所述盒体的后端设置有抽风结构,所述盒体内侧的后端设置有竖直导风板,其中所述竖直导风板的下端与主电路板后端连接,所述竖直导风板的上端向后折弯形成水平折弯部,所述水平折弯部的后端与盒体后端内壁连接,所述主电路板上方设置有控制电路接插板,所述盒体上对应控制电路接插板的位置处开有侧进风口,所述竖直导风板上对应控制电路接插板的位置处开有次导风口;该机芯连接结构针对大功率智能炊具的工作特点,通过合理的结构改良,尤其是经过改良的散热通风通道,实现对机芯的高效散热,而且静音效果好,制造安装也简单,具有良好的使用价值。
【专利说明】
一种带接插件的电路板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烹调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带接插件的机芯电路板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像单位饭堂、大型酒店这类需要烹调量较大的场所,都配置了各种大功率的自动烹调设备,不但可以节省人力成本,也便于烹调质量管理。这类自动烹调设备要实现自动化工作,控制机芯是关键。而要保证机芯工作稳定,其散热工作就是重要一个环节,而且散热也是这类设备的其中一个主要噪音来源,因此有必要对现有自动烹调设备进行相应的改良,保证能更方便、高效地实现对机芯的散热,并且降低噪音。

【发明内容】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接插件的电路板连接结构。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种带接插件的电路板连接结构,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内置有主电路板,所述盒体的前端开有主进风口,所述盒体的后端设置有抽风结构,所述盒体内侧的后端设置有竖直导风板,其中所述竖直导风板的下端与主电路板后端连接,所述竖直导风板的上端向后折弯形成水平折弯部,所述水平折弯部的后端与盒体后端内壁连接,所述主电路板下侧、竖直导风板后侧与盒体下侧内壁之间形成一个L字形空腔,所述盒体的主进风口、L字形空腔、抽风结构连通形成一个散热通风通道,所述主电路板上方设置有控制电路接插板,所述盒体上对应控制电路接插板的位置处开有侧进风口,所述竖直导风板上对应控制电路接插板的位置处开有次导风口。
[0006]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主电路板的下端连接有散热结构。
[0007]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主进风口位于盒体下侧前端位置处。
[0008]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控制电路接插板下端设置有L字形支撑板。
[0009]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抽风结构包括蜗壳式风道和位于蜗壳式风道内的风轮,其中所述蜗壳式风道的出风口朝向上方。
[0010]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散热结构包括与控制电路接插板连接的散热基座和散热片。
[0011]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散热片为纵向分布的瓦形结构。
[0012]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主电路板前端与盒体之间连接有密封支撑条。
[0013]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竖直导风板后侧设置有变压器。
[0014]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主电路板和散热结构之间连接有整流器。
[00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机芯连接结构针对大功率智能炊具的工作特点,通过合理的结构改良,尤其是经过改良的散热通风通道,实现对机芯的高效散热,而且静音效果好,制造安装也简单,具有良好的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一种带接插件的电路板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附图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0018]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为透彻的理解本发明,在接下来的描述中会涉及一些特定细节。而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时,本发明则可能仍可实现,即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使用此处的这些描述和陈述向所属领域内的其他技术人员有效的介绍他们的工作本质。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侧”、“后侧”、“左侧”、“右侧”、“上侧”、“下侧”等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相关技术人员在对上述方向作简单、不需要创造性的调整不应理解为本申请保护范围以外的技术。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实际保护范围。而为避免混淆本发明的目的,由于熟知的制造方法、控制程序、部件尺寸、材料成分、电路布局等的技术已经很容易理解,因此它们并未被详细描述。参照图1、图2,一种带接插件的电路板连接结构,包括盒体I,所述盒体I内置有主电路板2,所述盒体I的前端开有主进风口 11,所述盒体I的后端设置有抽风结构3,所述盒体I内侧的后端设置有竖直导风板4,其中所述竖直导风板4的下端与主电路板2后端连接,所述竖直导风板4的上端向后折弯形成水平折弯部41,所述水平折弯部41的后端与盒体I后端内壁连接,所述主电路板2下侧、竖直导风板4后侧与盒体I下侧内壁之间形成一个L字形空腔5,所述盒体I的主进风口 11、L字形空腔5、抽风结构3连通形成一个散热通风通道,所述主电路板2上方设置有控制电路接插板6,所述盒体I上对应控制电路接插板6的位置处开有侧进风口 12,所述竖直导风板4上对应控制电路接插板6的位置处开有次导风口 42。
[0020]在实际工作时,空气从主进风口11进入盒体I对主电路板2散热,然后空气经过L字形空腔5的引导进入抽风结构3处并排出。而另一路空气则从盒体I的侧进风口 12进入,对控制电路接插板6散热后经过次导风口 42进入L字形空腔5、抽风结构3处并排出。L字形空腔5的设计更能适应抽风结构3。这种散热结构不但散热效率高,而且也更安静,十分适用于大功率的智能炊具。
[0021]另外的实施例,参照图1、图2的一种带接插件的电路板连接结构,其中此处所称的“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申请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实施例包括盒体1,所述盒体I内置有主电路板2,所述盒体I的前端开有主进风口 11,所述盒体I的后端设置有抽风结构3,所述盒体I内侧的后端设置有竖直导风板4,其中所述竖直导风板4的下端与主电路板2后端连接,所述竖直导风板4的上端向后折弯形成水平折弯部41,所述水平折弯部41的后端与盒体I后端内壁连接,所述主电路板2下侧、竖直导风板4后侧与盒体I下侧内壁之间形成一个L字形空腔5,所述盒体I的主进风口
11、L字形空腔5、抽风结构3连通形成一个散热通风通道,所述主电路板2上方设置有控制电路接插板6,所述盒体I上对应控制电路接插板6的位置处开有侧进风口 12,所述竖直导风板4上对应控制电路接插板6的位置处开有次导风口 42,所述主电路板2的下端连接有散热结构7儿字形空腔5中的空气流经散热结构7,进一步提高散热效率。作为优选方式,所述散热结构7包括与控制电路接插板6连接的散热基座71和散热片72。
[0022]所述散热片72为纵向分布的瓦形结构,既节省空间,散热效果也更好。
[0023]另外的实施例,参照图1、图2的一种带接插件的电路板连接结构,包括盒体I,所述盒体I内置有主电路板2,所述盒体I的前端开有主进风口 11,所述盒体I的后端设置有抽风结构3,所述盒体I内侧的后端设置有竖直导风板4,其中所述竖直导风板4的下端与主电路板2后端连接,所述竖直导风板4的上端向后折弯形成水平折弯部41,所述水平折弯部41的后端与盒体I后端内壁连接,所述主电路板2下侧、竖直导风板4后侧与盒体I下侧内壁之间形成一个L字形空腔5,所述盒体I的主进风口 11、L字形空腔5、抽风结构3连通形成一个散热通风通道,所述主电路板2上方设置有控制电路接插板6,所述盒体I上对应控制电路接插板6的位置处开有侧进风口 12,所述竖直导风板4上对应控制电路接插板6的位置处开有次导风口 42,所述主进风口 11位于盒体I下侧前端位置处,使进入L字形空腔5的空气能更好吹向主电路板2,提升散热效果。所述控制电路接插板6下端设置有L字形支撑板8,既作为控制电路接插板6的支撑结构,也起到对控制电路接插板6散热空气的导流作用。所述抽风结构3包括蜗壳式风道31和位于蜗壳式风道31内的风轮32,其中所述蜗壳式风道31的出风口朝向上方,这种蜗壳式散热机构配合风轮结构可更好地适应上述散热结构的特点,静音效果更佳。在实际使用时,该机芯结构可安装在炊具的电磁加热器下方,即在蜗壳式风道31的出风口33处安装有指向电磁加热器吹风管,从蜗壳式风道31的出风口吹出来的风可利用起来对电磁加热器散热。所述主电路板2前端与盒体I之间连接有密封支撑条21,这样就可以提高对空气的引导效果,密封支撑条21也起到对主电路板2前端的连接和支撑作用。
[0024]另外的实施例,参照图1、图2的一种带接插件的电路板连接结构,包括盒体I,所述盒体I内置有主电路板2,所述盒体I的前端开有主进风口 11,所述盒体I的后端设置有抽风结构3,所述盒体I内侧的后端设置有竖直导风板4,其中所述竖直导风板4的下端与主电路板2后端连接,所述竖直导风板4的上端向后折弯形成水平折弯部41,所述水平折弯部41的后端与盒体I后端内壁连接,所述主电路板2下侧、竖直导风板4后侧与盒体I下侧内壁之间形成一个L字形空腔5,所述盒体I的主进风口 11、L字形空腔5、抽风结构3连通形成一个散热通风通道,所述主电路板2上方设置有控制电路接插板6,所述盒体I上对应控制电路接插板6的位置处开有侧进风口 12,所述竖直导风板4上对应控制电路接插板6的位置处开有次导风口 42。所述竖直导风板4后侧设置有变压器22,使L字形空腔5后侧处的空气能针对性对变压器22散热。所述主电路板2的下端连接有散热结构7,所述主电路板2和散热结构7之间连接有整流器23,便于散热结构7对整流器23针对性地散热。主电路板2,包括整流器23通过接线端子24外接电源,而接线端子24则从盒体I的端子孔13向外伸出。
[0025]根据上述原理,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带接插件的电路板连接结构,包括盒体(1),所述盒体(I)内置有主电路板(2),所述盒体(I)的前端开有主进风口(11),所述盒体(I)的后端设置有抽风结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I)内侧的后端设置有竖直导风板(4),其中所述竖直导风板(4)的下端与主电路板(2)后端连接,所述竖直导风板(4)的上端向后折弯形成水平折弯部(41),所述水平折弯部(41)的后端与盒体(I)后端内壁连接,所述主电路板(2)下侧、竖直导风板(4)后侧与盒体(I)下侧内壁之间形成一个L字形空腔(5),所述盒体(I)的主进风口( 11)、L字形空腔(5)、抽风结构(3)连通形成一个散热通风通道,所述主电路板(2)上方设置有控制电路接插板(6),所述盒体(I)上对应控制电路接插板(6)的位置处开有侧进风口(12),所述竖直导风板(4)上对应控制电路接插板(6)的位置处开有次导风口( 4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接插件的电路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电路板(2 )的下端连接有散热结构(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接插件的电路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进风口(11)位于盒体(I)下侧前端位置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接插件的电路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接插板(6 )下端设置有L字形支撑板(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接插件的电路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抽风结构(3)包括蜗壳式风道(31)和位于蜗壳式风道(31)内的风轮(32),其中所述蜗壳式风道(31)的出风口朝向上方。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接插件的电路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结构(7 )包括与控制电路接插板(6 )连接的散热基座(71)和散热片(7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带接插件的电路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72)为纵向分布的瓦形结构。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接插件的电路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电路板(2)前端与盒体(I)之间连接有密封支撑条(2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接插件的电路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导风板(4)后侧设置有变压器(22)。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接插件的电路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电路板(2 )和散热结构(7 )之间连接有整流器(23 )。
【文档编号】H05K7/20GK205726841SQ201620397805
【公开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请日】2016年5月5日
【发明人】李运宇, 罗玉基
【申请人】佛山市赛米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