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荷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7668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电荷泵,其特征在于,包括:

切换电路,根据上控制信号和下控制信号于输出节点处产生输出电位,其中当该上控制信号为高电位电平时,该输出电位将上升,而当该下控制信号为高电位电平时,该输出电位将下降;

固定电流源,供应第一电流至该切换电路的电流供应节点;

固定电流沉,由该切换电路的电流吸收节点处汲取第二电流;

适应电流源,供应第三电流至该切换电路的该电流供应节点;以及

适应电流沉,由该切换电路的该电流吸收节点处汲取第四电流;

其中该第三电流和该第四电流根据该上控制信号和该下控制信号而进行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荷泵,其特征在于,该适应电流源包括快速锁定电路,其中于锁相回路的锁定过程期间,该快速锁定电路供应电流至该切换电路,而一旦该锁相回路已锁定,该快速锁定电路即不供应该电流至该切换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荷泵,其特征在于,该快速锁定电路包括:

第一低通滤波器,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该第一低通滤波器的该第一端用于接收该上控制信号,而该第一低通滤波器的该第二端用于输出具有已缩短脉冲宽度的该上控制信号;

第二低通滤波器,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该第二低通滤波器的该第一端用于接收反相下控制信号,而该第二低通滤波器的该第二端用于输出具有已缩短脉冲宽度的该反相下控制信号,其中该反相下控制信号与该下控制信号具有互补的逻辑电平;

第一与非门,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以及输出端,其中该第一与非门的该第一输入端耦接至该第一低通滤波器的该第二端,而该第一与非门的该第二输入端耦接至该第二低通滤波器的该第二端;以及

第一晶体管,具有控制端、第一端以及第二端,其中该第一晶体管的该控制端耦接至该第一与非门的该输出端,该第一晶体管的该第一端耦接至供应电位,而该第一晶体管的该第二端耦接至该电流供应节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荷泵,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低通滤波器包括:

第一电阻器,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该第一电阻器的该第一端用于接收该上控制信号,而该第一电阻器的该第二端耦接至该第一低通滤波器的该第二端;以及

第一电容器,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该第一电容器的该第一端耦接至该第一低通滤波器的该第二端,而该第一电容器的该第二端耦接至接地电位;

其中该第二低通滤波器包括:

第二电阻器,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该第二电阻器的该第一端用于接收该反相下控制信号,而该第二电阻器的该第二端耦接至该第二低通滤波器的该第二端;以及

第二电容器,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该第二电容器的该第一端耦接至该第二低通滤波器的该第二端,而该第二电容器的该第二端耦接至该接地电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荷泵,其特征在于,该适应电流源包括相位误差消除电路,而该相位误差消除电路用于减少该上控制信号和该下控制信号之间由于该第一电流和该第二电流不匹配所造成的相位误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荷泵,其特征在于,该相位误差消除电路包括:

第二与非门,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以及输出端,其中该第二与非门的该第一输入端用于接收该上控制信号,而该第二与非门的该第二输入端用于接收反相下控制信号,其中该反相下控制信号与该下控制信号具有互补的逻辑电平;以及

第二晶体管,具有控制端、第一端以及第二端,其中该第二晶体管的该控制端耦接至该第二与非门的该输出端,该第二晶体管的该第一端耦接至供应电位,而该第二晶体管的该第二端耦接至该电流供应节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荷泵,其特征在于,该适应电流沉包括快速锁定电路,其中于锁相回路的锁定过程期间,该快速锁定电路由该切换电路处汲取电流,而一旦该锁相回路已锁定,该快速锁定电路即不再由该切换电路处汲取该电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荷泵,其特征在于,该快速锁定电路包括:

第三低通滤波器,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该第三低通滤波器的该第一端用于接收该下控制信号,而该第三低通滤波器的该第二端用于输出具有已缩短脉冲宽度的该下控制信号;

第四低通滤波器,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该第四低通滤波器的该第一端用于接收反相上控制信号,而该第四低通滤波器的该第二端用于输出具有已缩短脉冲宽度的该反相上控制信号,其中该反相上控制信号与该上控制信号具有互补的逻辑电平;

第一与门,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以及输出端,其中该第一与门的该第一输入端耦接至该第三低通滤波器的该第二端,而该第一与门的该第二输入端耦接至该第四低通滤波器的该第二端;以及

第三晶体管,具有控制端、第一端以及第二端,其中该第三晶体管的该控制端耦接至该第一与门的该输出端,该第三晶体管的该第一端耦接至接地电位,而该第三晶体管的该第二端耦接至该电流吸收节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荷泵,其特征在于,该第三低通滤波器包括:

第三电阻器,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该第三电阻器的该第一端用于接收该下控制信号,而该第三电阻器的该第二端耦接至该第三低通滤波器的该第二端;以及

第三电容器,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该第三电容器的该第一端耦接至该第三低通滤波器的该第二端,而该第三电容器的该第二端耦接至该接地电位;

其中该第四低通滤波器包括:

第四电阻器,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该第四电阻器的该第一端用于接收该反相上控制信号,而该第四电阻器的该第二端耦接至该第四低通滤波器的该第二端;以及

第四电容器,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该第四电容器的该第一端耦接至该第四低通滤波器的该第二端,而该第四电容器的该第二端耦接至该接地电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荷泵,其特征在于,该适应电流沉包括相位误差消除电路,而该相位误差消除电路用于减少该上控制信号和该下控制信号之间由于该第一电流和该第二电流不匹配所造成的相位误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荷泵,其特征在于,该相位误差消除电路包括:

第二与门,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以及输出端,其中该第二与门的该第一输入端用于接收该下控制信号,而该第二与门的该第二输入端用于接收反相上控制信号,其中该反相上控制信号与该上控制信号具有互补的逻辑电平;以及

第四晶体管,具有控制端、第一端以及第二端,其中该第四晶体管的该控制端耦接至该第二与门的该输出端,该第四晶体管的该第一端耦接至接地电位,而该第四晶体管的该第二端耦接至该电流吸收节点。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荷泵,其特征在于,该切换电路包括:

第五晶体管,具有控制端、第一端以及第二端,其中该第五晶体管的该控制端用于接收该上控制信号,而该第五晶体管的该第一端耦接至该电流供应节点;

第六晶体管,具有控制端、第一端以及第二端,其中该第六晶体管的该控制端用于接收反相上控制信号,该第六晶体管的该第一端耦接至该电流供应节点,而该第六晶体管的该第二端耦接至该输出节点;

第七晶体管,具有控制端、第一端以及第二端,其中该第七晶体管的该控制端用于接收反相下控制信号,该第七晶体管的该第一端耦接至该电流吸收节点,而该第七晶体管的该第二端耦接至该第五晶体管的该第二端;

第八晶体管,具有控制端、第一端以及第二端,其中该第八晶体管的该控制端用于接收该下控制信号,该第八晶体管的该第一端耦接至该电流吸收节点,而该第八晶体管的该第二端耦接至该输出节点;以及

单位增益电压追随器,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其中该单位增益电压追随器的该输入端耦接至该输出节点,而该单位增益电压追随器的该输出端耦接至该第五晶体管的该第二端。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荷泵,其特征在于,该固定电流源包括:

第九晶体管,具有控制端、第一端以及第二端,其中该第九晶体管的该第一端耦接至供应电位,而该第九晶体管的该第二端耦接至该电流供应节点;

第十晶体管,具有控制端、第一端以及第二端,其中该第十晶体管的该控制端耦接至该第九晶体管的该控制端,该第十晶体管的该第一端耦接至该供应电位,而该第十晶体管的该第二端耦接至该第十晶体管的该控制端;以及

参考电流沉,由该第十晶体管的该第二端处汲取第五电流。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荷泵,其特征在于,该固定电流沉包括:

第十一晶体管,具有控制端、第一端以及第二端,其中该第十一晶体管的该第一端耦接至接地电位,而该第十一晶体管的该第二端耦接至该电流吸收节点;

第十二晶体管,具有控制端、第一端以及第二端,其中该第十二晶体管的该控制端耦接至该第十一晶体管的该控制端,该第十二晶体管的该第一端耦接至该接地电位,而该第十二晶体管的该第二端耦接至该第十二晶体管的该控制端;以及

参考电流源,供应第六电流至该第十二晶体管的该第二端。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荷泵,其特征在于,该切换电路包括:

第十三晶体管,具有控制端、第一端以及第二端,其中该第十三晶体管的该控制端用于接收反相上控制信号,该第十三晶体管的该第一端耦接至该电流供应节点,而该第十三晶体管的该第二端耦接至该输出节点;以及

第十四晶体管,具有控制端、第一端以及第二端,其中该第十四晶体管的该控制端用于接收该下控制信号,该第十四晶体管的该第一端耦接至该电流吸收节点,而该第十四晶体管的该第二端耦接至该输出节点。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