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流源机箱的PCB板定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95165阅读:586来源:国知局
恒流源机箱的PCB板定位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箱结构,尤其涉及一种空间结构紧凑合理,PCB板拆装方便快捷的恒流源机箱的PCB板定位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恒流源机箱的箱体一般为铝合金钣金冲压及铣切的盒形结构件,它包括前后面板、双侧壁板、上下盖板和箱内安装隔板等结构件,组成件通常均可以非常便利的装配和拆卸,因此易于生产装配、安装调试和使用维修,但其箱体内部件,尤其需经常拆换的PCB板往往需要拆除面板后才能拆除,拆装过程烦琐,费时费力,因此给生产装配、安装调试和使用维修等带来一定的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提供了一种空间结构紧凑合理,PCB板拆装方便快捷的恒流源机箱的PCB板定位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PCB板拆装过程烦琐,费时费力,给生产装配、安装调试和使用维修等带来一定的难度等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恒流源机箱的PCB板定位结构,包括定位框架及设于定位框架内的若干PCB板,所述PCB板顺沿定位框架的前后方向延伸,在与PCB板对应的定位框架底面上设有PCB板定位槽,PCB板的连接端向下对应的互配滑动连接在PCB板定位槽内,PCB板的前端面延伸至定位框架的前侧面并活动连接在定位框架的上、下边框上。通过在定位框架的底面上设置PCB板定位槽,PCB板定位槽自定位框架的前侧面朝向后侧面方向延伸,PCB板的下方连接端互配的滑动插接在PCB板定位槽内,由于PCB板延伸至定位框架的前侧面并活动连接在定位框架的上下边框上,因此拆装PCB板时只需拆除定位框架的前侧面上的连接件向外拉出PCB板即可拆除,拆装方便快捷,PCB板呈竖直状态并平行排列,空间结构紧凑,布局合理。

作为优选,所述PCB板定位槽包括前定位槽和后定位槽,在前定位槽和后定位槽间对应的定位框架底面上平行横设有前定位梁和后定位梁,前定位槽横设在定位框架前边框与前定位梁之间,后定位槽横设在定位框架后边框与后定位梁之间。PCB板定位槽分为前、后两段,两段定位槽又分别支撑在前、后定位梁和定位框架前、后边框间,即通过两段定位槽实现PCB板的两端固定,固定方式简单可靠。

作为更优选,所述前定位梁和后定位梁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定位框架底面对应的左、右边框上。前、后定位梁的两端水平延伸后固定在定位框架底面对应的左、右边框上时,前、后定位梁定位精度高,牢固可靠。

作为优选,所述PCB板定位槽在定位框架的底面上等距离排列,且PCB板定位槽间的距离与PCB板的宽度相等。当PCB板定位槽呈等距离排列,且PCB板定位槽间的距离与PCB板的宽度相等时,延伸至定位框架前侧面的PCB板即呈首尾相接密闭排列形成前面板,无需另外设置前面板,节约制造成本,且PCB板拆装更加方便快捷。

PCB板可以通过卡扣,销钉等固定在定位框架的上、下边框上,作为优选,所述PCB板的前端面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螺钉固定在定位框架的上、下边框上。PCB板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固定方式简单可靠,拆装方便。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恒流源机箱的PCB板定位结构具有下述优点:在定位框架的底面上设置与PCB板互配的PCB板定位槽,二者保持互配的滑动连接,由于PCB板延伸至定位框架的前侧面并活动连接在上下边框上,因此拆装PCB板时只需拆除连接件向外拉出PCB板即可,拆装方便快捷;PCB板呈竖直状态并在定位框架的前侧面首尾相接形成前面板,空间结构紧凑,布局合理,同时无需另外设置前面板,不仅节约制造成本,且PCB板拆装更加方便快捷,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恒流源机箱的PCB板定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恒流源机箱的前侧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恒流源机箱的PCB板定位结构,包括正方形的定位框架1及竖直安装在定位框架1内的若干PCB板2, PCB板2的两端顺沿定位框架1的前后方向延伸并在定位框架1的左右方向呈等距离排列,在与PCB板2对应的定位框架1底面上带有PCB板定位槽3,PCB板2的下端对应的互配滑动连接在PCB板定位槽3内,PCB板定位槽3间的距离与PCB板2的宽度相等,PCB板2的前端面延伸至定位框架1的前侧面首尾相接形成前面板,上下两端又分别通过螺钉6固定在定位框架1的上、下边框上。其中的PCB板定位槽3包括前定位槽31和后定位槽32,在前定位槽31和后定位槽32间对应的定位框架1底面上平行横设着前定位梁4和后定位梁5,前定位梁4和后定位梁5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定位框架1底面对应的左、右边框上,前定位槽31垂直固定在定位框架1前边框与前定位梁4之间,后定位槽32垂直固定在定位框架1后边框与后定位梁5之间。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