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体隔热式电磁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76253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一种立体隔热式电磁炉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立体隔热式电磁炉。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磁炉一般将电磁线盘固定在下壳上;在工作时,电磁线盘区域的热量损失较大,导致电磁炉的热效率较低。因此,现有的电磁炉存在着热量损失较大和热效率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体隔热式电磁炉。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减少热量损失,还具有热效率高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立体隔热式电磁炉,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环绕筋;环绕筋内设置有立体式的压盖,压盖内设置有电磁线盘,压盖外侧设置有立体式的保温棉。

前述的一种立体隔热式电磁炉中,所述保温棉的侧壁位于环绕筋和压盖侧壁之间,保温棉的底面位于壳体底面和压盖底面之间;能够将热量集中在较小的环形空间区域内,隔绝热量的散失,并使热量集中向上传递,实现了热量的最大利用,提高了热效率。

前述的一种立体隔热式电磁炉中,所述压盖顶部设置有折弯部,折弯部与保温棉顶部压接,方便保温棉端部的固定,提高保温棉安装结构的稳定性。

前述的一种立体隔热式电磁炉中,所述环绕筋顶部设置由卡扣,卡扣与压盖顶部卡接,方便压盖的安装固定,进一步提高保温棉安装结构的稳定性。

前述的一种立体隔热式电磁炉中,所述压盖为圆桶状壳体,环绕筋为环形。

前述的一种立体隔热式电磁炉中,所述保温棉的侧面和底面分别覆盖电磁线盘的侧面和底面,能够对电磁线盘进行立体地、全面地隔热,减少热量损失,提高热效率。

前述的一种立体隔热式电磁炉中,所述保温棉的形状可以为平面形,通过压盖压接安装后形成与压盖形状相同的立体式的保温棉,能够根据压盖的形状压出不同形状的保温棉,能够适用于不同形状的电磁线盘的隔热,提高适用范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改进了现有的电磁炉结构,设置了立体式的压盖、环绕筋和保温棉,通过压盖的内侧来包绕安装电磁线盘,并通过压盖的压接和环绕筋的限位来安装立体式的保温棉或将保温棉压成立体式结构,能够通过保温棉对电磁线盘进行立体式的隔热,从而减少热量损失,提高热效率。此外,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折弯部方便保温棉端部的固定,提高保温棉安装结构的稳定性,配合环绕筋上的卡扣来卡接固定压盖,能够进一步提高保温棉安装结构的稳定性。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减少热量损失,还具有热效率高和安装结构稳定性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是折弯部和卡扣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保温棉的安装原理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壳体,2-环绕筋,3-压盖,4-电磁线盘,5-保温棉,6-折弯部,7-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实施例。一种立体隔热式电磁炉,构成如图1至4所示,包括壳体1,壳体1内设置有环绕筋2;环绕筋2内设置有立体式的压盖3,压盖3内设置有电磁线盘4,压盖3外侧设置有立体式的保温棉5。

所述保温棉5的侧壁位于环绕筋2和压盖3侧壁之间,保温棉5的底面位于壳体1底面和压盖3底面之间;所述压盖3顶部设置有折弯部6,折弯部6与保温棉5顶部压接;所述环绕筋2顶部设置由卡扣7,卡扣7与压盖3顶部卡接;所述压盖3为圆桶状壳体,环绕筋2为环形;所述保温棉5的侧面和底面分别覆盖电磁线盘4的侧面和底面。

所述保温棉5的形状可以为平面形,通过压盖3压接安装后形成与压盖3形状相同的立体式的保温棉5;压盖3内安装电磁线盘4的空间的形状与电磁线盘4相同。所述的保温棉5可以是石棉类、陶瓷纤维棉类、玻璃纤维棉类等耐高温且能起到保温作用的棉类。

工作原理:安装时,将保温棉5放置在环绕筋2上方,然后将压盖3置于保温棉5上方并从上向下通过压盖3将保温棉5压接在环绕筋2内,使保温棉5在压盖3、环绕筋2和壳体1之间形成一个立体式结构;压接时,压盖3上的折弯部6对保温棉5侧壁的端面进行固定,再通过卡扣7对折弯部6进行卡接定位,从而固定保温棉5和压盖3的安装位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