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端外壳以及终端外壳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438123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终端外壳以及终端外壳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本公开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终端外壳和一种终端外壳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用户对手机等终端需求的多样化,用户对于终端外观的喜好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终端的销量。

目前对于终端外壳外观的改进,除了对终端外壳进行不同颜色的上色,还有在终端外壳上设置图案的方案。但是目前的设置的图案均是位于终端外壳的表面,在使用过程中,会对图案造成磨损,导致图案模糊,从而影响美观度,并且为了避免磨损,往往还采用了特殊材料,价格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提供一种终端外壳和一种终端外壳的制作方法,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不足。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终端外壳,包括:

第一材料层;

纹理层,设置在所述第一材料层的部分区域之上,其中,所述纹理层的材料为透明材料和/或半透明材料;

第二材料层,设置在所述纹理层之上,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材料层未设置有所述纹理层的区域之上,其中,所述第二材料层的材料为透明材料和/或半透明材料,且所述第二材料层与所述纹理层的折射率不同。

可选地,所述第一材料层由透明材料和/或半透明材料制成,且所述第一材料层与所述纹理层和/或所述第二材料层的折射率不同。

可选地,所述第一材料层和所述纹理层通过一次成型形成。

可选地,所述纹理层包括凸起区域和/或凹陷区域。

可选地,所述凸起区域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二材料层的厚度,所述凹陷区域的深度小于所述第一材料层的厚度。

可选地,所述纹理层包括一种或多种颜色的材料。

可选地,所述纹理层包括多层子纹理层,且每层所述子纹理层的折射率不同。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终端外壳的制作方法,包括:

形成第一材料层;

在所述第一材料层的部分区域之上通过透明材料和/或半透明材料形成纹理层;

在所述纹理层之上,以及所述第一材料层未设置有所述纹理层的区域之上,通过透明材料和/或半透明材料形成第二材料层,其中,所述第二材料层与所述纹理层的折射率不同。

可选地,所述形成第一材料层;以及在所述第一材料层的部分区域之上形成纹理层包括:

通过双射成型的第一次注塑成型形成所述第一材料层以及所述纹理层。

可选地,所述形成第二材料层包括:

通过双射成型的第二次注塑成型形成所述第二材料层。

可选地,所述形成第一材料层包括:

通过多组分成型将多种颜色的材料注塑成型为所述纹理层。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由于从第二材料层表面某点射出的两束光线分别经过了折射率不同的纹理层与第二材料层后进入了人眼,导致这两束光线的光程存在差异,因此用户可以观察出纹理层与第二材料层的交界面,进而使得用户可以透过第二材料层观察到纹理层。

而终端外壳中置于最外部的结构为第二材料层,纹理层则位于第二材料层和第一材料层之间,因此一方面可以保证用户观看到纹理层所形成的图案,另一方面无需在终端外壳的最外部形成纹理层,避免了纹理层因使用而磨损,导致纹理层所形成的图案模糊等问题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外壳的示意结构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外壳中的光路示意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外壳的制作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外壳的示意结构图,该终端外壳不仅可以包括终端的后壳,还可以包括终端边框,以及其他非显示区域的结构,其可以适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可以根据需要设计尺寸和形状,具体本公开不进行限制。如图1所示,该终端外壳包括:

第一材料层1;

纹理层2,设置在所述第一材料层1的部分区域之上,其中,所述纹理层2的材料为透明材料和/或半透明材料;

第二材料层3,设置在所述纹理层2之上,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材料层1未设置有所述纹理层的区域之上,其中,所述第二材料层3的材料为透明材料和/或半透明材料,且所述第二材料层与所述纹理层的折射率不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材料层、纹理层和第二材料层的材料可以是相同的,例如均由塑胶材料制成。也可以是部分相同的,例如第一材料层和纹理层由玻璃制成,第二材料层由塑胶材料制成。还可以是互不相同的,例如第一材料层由金属材料制成,纹理层由玻璃制成,第二材料层由塑胶材料制成。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外壳中的光路示意图。

在一个实施例中,由于第二材料层由透明材料和/或半透明材料制成,且纹理层也由透明材料和/或半透明材料制成,而第二材料层和纹理层的折射率不同,那么如图2所示,在图1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由d点射入用户眼睛的光,主要来自空气与第二材料层3的交界面的反射光(也即c光线的反射光),第二材料层3与纹理层2交界面的反射光(也即从b光线的反射光),纹理层2与第一材料层1交界面的放射光(也即从a光线的反射光)。

用户在观看d点时,由于从d点射出的b光线和c光线分别经过了折射率不同的介质(空气和第二材料层)后进入了人眼,导致b光线和c光电的光程存在差异,因此用户可以观察出空气与第二材料层的交界面。

同理,由于从d点射出的a光线和b光线分别经过了折射率不同的介质(第二材料层和纹理层)后进入了人眼,导致a光线和b光线的光程存在差异,因此用户可以观察出纹理层与第二材料层的交界面,进而使得用户可以透过第二材料层观察到纹理层。

而终端外壳中置于最外部的结构为第二材料层,纹理层则位于第二材料层和第一材料层之间,因此一方面可以保证用户观看到纹理层所形成的图案,另一方面无需在终端外壳的最外部形成纹理层,避免了纹理层因使用而磨损,导致纹理层所形成的图案模糊等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图1和图2仅示出了纹理层在第一材料层表面呈凸起状的情况,还可以根据需要将纹理层在第一材料层表面设置为凹陷状,同样能够实现上述效果。

可选地,所述第一材料层由透明材料和/或半透明材料制成,且所述第一材料层与所述纹理层和/或所述第二材料层的折射率不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图1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通过透明材料和/或半透明材料来形成第一材料层,使得终端外壳在整体上更为通透,更为美观。

其中,第一材料层与纹理层可以具有不同的折射率,而与第二材料层可以具有相同的折射率。在这种情况下,用户观看到的第一材料层和第二材料层近似一个整体,纹理层所形成的图案内置于该整体中。

第一材料层与纹理层可以具有相同的折射率,而与第二材料层可以具有不同的折射率。在这种情况下,用户观看到的第一材料层和纹理层近似一个整体,纹理层在纹理层表面近似于浮雕。

第一材料层与纹理层和第二材料层可以具有不同的折射率。在这种情况下,用户观看到的第一材料层、纹理层和第二材料层为三个不同的个体。

可选地,所述第一材料层和所述纹理层通过一次成型形成。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材料层和纹理层可以是一体结构,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材料层和第二材料层可以由相同的材料制成,且具有相同的折射率。并且通过一次成型得到第一材料层可位于其上的纹理层,简化了工艺流程,节约了制作成本。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双射成型工艺在第一次注塑成型过程中形成第一材料层和纹理层,在第二次注塑成型过程中形成第二材料层和纹理层。

可选地,所述纹理层包括凸起区域和/或凹陷区域。

在一个实施例中,纹理层在第一材料层表面可以呈凹陷状,还可以呈凸起状,具体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通过将纹理层设置为既包括凸起区域又包括凹陷区域,由于凸起区域和凹陷区域的视觉效果不同,因此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加多样化的视觉效果。

可选地,所述凸起区域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二材料层的厚度,所述凹陷区域的深度小于所述第一材料层的厚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纹理层包括凸起区域的情况下,由于凸起区域嵌入到第二纹理层之中,因此可以通过设置凸起区域的高度小于第二材料层的厚度,以避免纹理层穿透第二材料层。从而保证第二材料层的结构强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纹理层包括凹陷区域的情况下,由于凹陷区域陷入到第一纹理层之中,因此可以通过设置凹陷区域的深度小于第一材料层的厚度,以避免纹理层穿透第一材料层。从而保证第一材料层的结构强度。

可选地,所述纹理层包括一种或多种颜色的材料。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通过一种颜色的材料来形成纹理层,在这种情况下,用户观看到的纹理层也是单色的,只不过在不同部位的亮度有所不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多种颜色的材料来形成纹理层,在这种情况下,不仅可以保证用户观看到的纹理层的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的亮度,还可以保证纹理层的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的颜色,从而进一步提高纹理层所形成图案的美观度。

可选地,所述纹理层包括多层子纹理层,且每层所述子纹理层的折射率不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在第一材料层表面向第二材料的方向依次设置多层子纹理层,由于每层子纹理层的折射率不同,因此用户可以观察到每层纹理层所形成图案,进一步提高终端外壳的美观度。

与前述的终端外壳的实施例相对应,本公开还提供了终端外壳的制作方法的实施例。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外壳的制作方法的示意流程图,该方法可以适用于制作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终端外壳。如图3所示,该制作方法包括:

在步骤s31中,形成第一材料层;

在步骤s32中,在所述第一材料层的部分区域之上通过透明材料和/或半透明材料形成纹理层;

在步骤s33中,在所述纹理层之上,以及所述第一材料层未设置有所述纹理层的区域之上,通过透明材料和/或半透明材料形成第二材料层,其中,所述第二材料层与所述纹理层的折射率不同。

可选地,所述形成第一材料层;以及在所述第一材料层的部分区域之上形成纹理层包括:

通过双射成型的第一次注塑成型形成所述第一材料层以及所述纹理层。

可选地,所述形成第二材料层包括:

通过双射成型的第二次注塑成型形成所述第二材料层。

可选地,所述形成第一材料层包括:

通过多组分成型将多种颜色的材料注塑成型为所述纹理层。

在一个实施例中,例如纹理层包含两种颜色的材料,那么可以通过双色成型工艺来形成纹理层。

本领域技术人眼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