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下设备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87702阅读:732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下设备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散热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水下机器人的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海洋产业的发展带动对水下海洋生物及水下设备装置的监测系统研究日益深入,价格较低的小型水下机器人在渔业养殖、水下考古、坝底观测等方面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由于有机塑料具有易于加工成型、质量轻、易于防水处理等优点,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和简化加工过程,小型水下机器人的舱体一般采用有机塑料制作,然而有机舱体散热效果差,水下机器人电路板产生的热量无法及时散出,导致其不能长时间连续作业,更加严重的是缩短小型水下机器人的使用寿命。检索发现,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有机材料舱体水下机器人的散热装置。而直接将现有电路板常用的风扇散热装置应用于水下机器人电路板散热,由于有机舱体的限制,不能达到良好的散热效果,长时间工作容易出现电路板过热出现卡顿、死机等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水下机器人散热装置,解决了现有水下机器人散热难,容易出现卡顿、死机等现象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涉及的水下设备散热装置,包括外部散热块和内部散热块,内部散热块紧靠水下设备舱体内的电路板上,外部散热块穿过舱体上开设的连接孔然后与内部散热块连接,为了保证舱体的密封性,外部散热块与连接孔(或舱体)密封连接。

进一步地,外部散热块和内部散热块均采用质轻、导热性好的材料制作,优选地,外部散热块和内部散热块均由铝合金材料制作。

进一步地,沿连接孔内壁设置密封槽,外部散热块与连接孔接触处的密封槽上放置密封圈,实现外部散热块与连接孔密封连接,外部散热块与内部散热块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水下设备散热装置,包括外部散热块和内部散热块,内部散热块紧靠水下设备舱体内的电路板上,内部散热块采用铝合金材料制作,外部散热块由外部密封套接有机材料套筒的铝合金金属块构成,外部散热块穿过舱体上开设的连接孔然后与内部散热块连接,为了保证舱体的密封性,外部散热块与连接孔密封连接。

进一步地,外部散热块与连接孔接触处胶封,有机材料套筒和铝合金金属块套接处的密封孔上放置密封圈,实现外部散热块与舱体的密封连接。

进一步地,铝合金金属块是由同轴的上端的大圆柱体和下端的小圆柱体相连接构成的一体式结构,大圆柱体半径大于小圆柱体半径,有机材料套筒套接在小圆柱体上部,小圆柱体下部与内部散热块螺纹连接,内部散热块上表面内侧与有机材料套筒相连接,内部散热块上表面外侧贴合在水下设备舱体内壁上,在有机材料套筒和小圆柱体相接处放置密封圈实现轴向密封,在有机材料套筒和大圆柱体相接处放置密封圈实现径向密封。

进一步地,沿有机材料套筒下部外侧边开设环形凹槽,散热装置与舱体连接在一起时,舱体上的连接部恰好卡合(或填充)在环形凹槽中,且连接部与有机材料套筒接触处胶封。

进一步地,在铝合金金属块的大圆柱体侧边上对称开设两对槽孔,便于安装时增大力矩,在在铝合金金属块的大圆柱体上表面开设减重孔,减小散热装置的重量,便于水下设备重力浮力调平衡。

进一步地,有机材料套筒是由同轴的上端大套筒和下端小套筒相连接构成的一体式结构,大套筒壁厚大于小套筒壁厚,密封套筒密封套接在小套筒外侧,密封套筒上表面和内表面分别与有机材料套筒的大套筒下表面和小套筒外表面胶封,密封套筒下表面与内部散热块之间形成环形凹槽,散热装置与舱体连接在一起时,舱体上的连接部恰好卡合(或填充)在环形凹槽中,即密封套筒8下表面切合在舱体上,且连接部与密封套筒接触处胶封,增加密封套筒可以增大与舱体的粘胶密封的面积,使粘接更加牢固。

进一步地,水下设备为水下机器人。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有效地解决了水下机器人的散热问题,避免水下机器人长时间使用出现卡顿、死机等现象;(2)散热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加工,质量轻,不会由于重量增加过大而对水下机器人浮力重力平衡造成太大的影响;(3)有效地解决了金属散热装置和有机材料舱体之间的密封防水问题;(4)装置可适用于各种型号的非金属壳体水下机器人,同时也适用于其他由有机材料舱体存在散热问题的水下设备;(5)减重孔的设计,既减轻重量又可增加外部散热块与水的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涉及的实施例中水下机器人散热装置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涉及的实施例中开设水连接孔的水下机器人舱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涉及的实施例中水下机器人散热装置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涉及的另一种实施例中水下机器人散热装置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涉及的另一种实施例中水下机器人散热装置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水下机器人散热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如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涉及的水下机器人散热装置,包括外部散热块1和内部散热块2,内部散热块2紧靠水下机器人舱体3内的电路板4上,外部散热块1穿过舱体3上开设的连接孔5然后与内部散热块2连接,为了保证舱体的密封性,外部散热块2与连接孔5(或舱体3)密封连接。

进一步地,外部散热块1和内部散热块2均采用质轻、导热性好的材料制作,优选地,外部散热块和内部散热块均由铝合金材料制作。

进一步地,沿连接孔5内壁设置密封槽6,外部散热块1与连接孔5接触处的密封槽6上放置密封圈7,实现外部散热块1与连接孔5密封连接,外部散热块1与内部散热块2螺纹连接。

对于上述实施例制作的水下机器人散热装置,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在壳体厚度方向开密封槽对壳体厚度有限制;二是需要在弧形的连接孔开设放置密封圈的密封槽,工序复杂,加工困难,加工成本高。因此,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改进。

如图3所示,作为另一种优选实施例,水下机器人散热装置,包括外部散热块1和内部散热块2,内部散热块2紧靠水下机器人舱体3内的电路板4上,内部散热块2采用铝合金材料制作,外部散热块1由外部密封套接有机材料套筒11的铝合金金属块12构成,外部散热块1穿过舱体3上开设的连接孔5然后与内部散热块2连接,为了保证舱体的密封性,外部散热块1与连接孔5密封连接。

进一步地,外部散热块1与连接孔5接触处胶封,有机材料套筒11和铝合金金属块12套接处的密封孔6上放置密封圈7,实现外部散热块1与舱体3的密封连接。

如图4所示,作为另一种优选实施例,铝合金金属块12是由同轴的上端的大圆柱体121和下端的小圆柱体122相连接构成的一体式结构,大圆柱体121半径大于小圆柱体122半径,有机材料套筒11套接在小圆柱体122上部,小圆柱体122下部与内部散热块2螺纹连接,内部散热块2上表面内侧与有机材料套筒11相连接,内部散热块2上表面外侧贴合在水下机器人舱体3内壁上,在有机材料套筒11和小圆柱体122相接处放置密封圈7实现轴向密封,在有机材料套筒11和大圆柱体121相接处放置密封圈7实现径向密封。

进一步地,沿有机材料套筒11下部外侧边开设环形凹槽,散热装置与舱体3连接在一起时,舱体3上的连接部31恰好卡合(或填充)在环形凹槽中,且连接部31与有机材料套筒11接触处胶封。

进一步地,在铝合金金属块12的大圆柱体121侧边上对称开设两对槽孔123,便于安装时增大力矩,在在铝合金金属块12的大圆柱体121上表面开设减重孔124,减小散热装置的重量,便于水下机器人重力浮力调平衡。

如图5和6所示,作为另一种优选实施例,有机材料套筒11是由同轴的上端大套筒111和下端小套筒112相连接构成的一体式结构,大套筒111壁厚大于小套筒112壁厚,密封套筒8密封套接在小套筒112外侧,密封套筒8上表面和内表面分别与有机材料套筒11的大套筒111下表面和小套筒112外表面胶封,密封套筒8下表面与内部散热块之间形成环形凹槽113,散热装置与舱体连接在一起时,舱体上的连接部恰好卡合(或填充)在环形凹槽113中,即密封套筒8下表面切合在舱体上,且连接部31与密封套筒8接触处胶封,增加密封套筒8可以增大与舱体的粘胶密封的面积,使粘接更加牢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