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屏蔽式磁共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80926阅读:421来源:国知局
自屏蔽式磁共振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磁共振成像领域,特别涉及自屏蔽式磁共振装置。



背景技术:

在磁共振成像领域,外界干扰信号会对扫描成像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为了屏蔽外界干扰信号,需要额外建立一个屏蔽室。此类屏蔽室建造过程漫长、占地面积庞大且造价昂贵,大大增加了设备的使用成本,如无特殊说明,本文中的“屏蔽”特指“射频屏蔽”。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的自屏蔽式磁共振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的一种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自屏蔽式磁共振装置,包括磁体、前屏蔽装置和后屏蔽装置,所述磁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前屏蔽装置设置于第一端,所述后屏蔽装置设置于第二端,所述前屏蔽装置及所述后屏蔽装置均包含波导通道。

优选地,所述磁体的第一端设置有一第一通孔,且所述第一端沿所述第一通孔的周缘向外延伸形成一凸缘,所述凸缘与所述前屏蔽装置之间填充有柔性屏蔽材料形成有柔性屏蔽层以实现第一端的射频屏蔽。

优选地,所述前屏蔽装置包括支撑框、旋转组件及开合组件,所述支撑框固定于所述磁体的第一端,所述开合组件通过所述旋转组件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框。

优选地,所述支撑框对应所述第一通孔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包括内径不等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使得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形成阶梯状构造,且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梯度差等于所述凸缘的厚度。

优选地,所述支撑框远离所述磁体一端环绕所述第二通孔设置有一周圈凹槽。

优选地,所述支撑框远离所述磁体一端还设置有若干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两端分别连通所述第二通孔远离磁体一端以及外界。

优选地,所述开合组件包括开合主体,所述开合主体上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正对所述第一凹槽设置,当开合组件盖合于所述支撑框时,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形成波导通道。

优选地,所述开合组件包括开合主体,所述开合主体包括一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远离所述磁体一端设置有透明件,所述透明件将所述第三通孔密封,所述透明件内部嵌有一层、两层或多层屏蔽层,以实现良好的屏蔽效果,所述透明件边缘延伸设置一导电层,所述导电层用以实现所述屏蔽层与所述开合主体的电气连接。

优选地,所述开合主体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开合主体靠近所述磁体一侧的屏蔽组件,所述屏蔽组件包括若干屏蔽件,若干所述屏蔽件环绕所述第三通孔设置,形成一个包围所述第三通孔的屏蔽圈,所述屏蔽件为弹性屏蔽件,所述开合组件盖合于所述支撑框时,所述屏蔽组件嵌入到所述周圈凹槽内。

优选地,所述磁体第二端设置有若干线缆引出孔,所述后屏蔽装置包括一屏蔽框及若干屏蔽管,所述屏蔽框上设置有若干线缆引出孔、一组进风口、一组出风口及透明件,若干所述屏蔽管插入到磁体第二端的线缆引出孔及屏蔽框的线缆引出孔内,所述屏蔽管插入到磁体第二端及屏蔽框的线缆引出孔内的一端设置有导电层和/或屏蔽层,以实现屏蔽管与线缆引出孔的电气连接,所述进风口及所述出风口由若干波导通道构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自屏蔽式磁共振装置通过在磁体的两端设置前屏蔽装置和后屏蔽装置,采用柔性屏蔽材料形成柔性屏蔽层、弹性屏蔽件与周圈凹槽配合实现周向屏蔽,透明件包含屏蔽层实现轴向屏蔽,此外,在前屏蔽装置和后屏蔽装置均形成有波导通道,与柔性屏蔽层、弹性屏蔽件、透明件的屏蔽层共同完成了磁共振装置的射频屏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自屏蔽式磁共振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自屏蔽式磁共振装置的又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自屏蔽式磁共振装置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自屏蔽式磁共振装置的支撑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自屏蔽式磁共振装置的开合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自屏蔽式磁共振装置的开合组件盖合在支撑框上的剖面示意图;

图8为图7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9为图7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自屏蔽式磁共振装置的旋转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自屏蔽式磁共振装置的后屏蔽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自屏蔽式磁共振装置的后屏蔽装置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内、外……)仅限于指定视图上的相对位置,而非绝对位置。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屏蔽式磁共振装置100,其包括磁体10、前屏蔽装置20和后屏蔽装置30,所述磁体1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11和第二端13,所述前屏蔽装置20设置于第一端11,第一端11靠近扫描床设置,所述后屏蔽装置30设置于第二端13,第二端13用以连接线缆,被所述后屏蔽装置30密封。

所述磁体10的第一端11设置有一第一通孔15,且所述第一端11沿所述第一通孔15的周缘向外延伸形成有一凸缘17,所述凸缘17与所述前屏蔽装置20之间填充有柔性屏蔽材料形成有柔性屏蔽层19,以实现第一端11的屏蔽。例如可以是,所述凸缘17和/或前屏蔽装置20相接处设置有一环形槽道,环形槽道内填充柔性屏蔽材料。

请继续参阅图2,所述前屏蔽装置20包括支撑框21、旋转组件23及开合组件25,所述支撑框21固定于所述磁体10的第一端11,所述开合组件25通过所述旋转组件23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框21。具体地,所述支撑框21对应所述第一通孔15设置有第二通孔211,所述第二通孔211包括内径不等的第一部分2111和第二部分2113,使得所述第一部分2111和第二部分2113之间形成阶梯状构造,且第一部分2111和第二部分2113的梯度差等于所述凸缘17的厚度。所述凸缘17收容于所述第一部分2111并抵接于第二部分2113,且柔性屏蔽材料填充于所述第一部分2111的内壁与所述凸缘17之间,所述第二部分2113的内径等于所述第一通孔15的内径。

请参阅图3至图5,所述支撑框21远离所述磁体10一端环绕所述第二通孔211设置有一周圈凹槽213,用于与开合组件25上对应的部件配合以对第二通孔211周向形成屏蔽,所述支撑框21一侧向外延伸形成两个转接柱215,所述转接柱215开设有转孔,所述转孔为盲孔,所述旋转组件23部分伸入到所述转孔内。所述支撑框21与所述转接柱215相对的一侧设置有锁紧腔217,所述开合组件25盖合与所述支撑框21时通过所述锁紧腔217锁定。所述锁紧腔217于所述周圈凹槽213外侧、靠近所述支撑框21边缘设置。

所述锁紧腔217包括锁合腔和一锁孔2171,所述锁合腔为所述支撑框的一内腔,并通过所述锁孔2171与外界连通,所述锁孔2171大体呈狭长的十字形。

所述支撑框21远离所述磁体10一端还设置有若干第一凹槽219,所述第一凹槽219两端分别连通所述第二通孔211的远离磁体10一端以及外界(空气)。所述周圈凹槽213横穿所述第一凹槽219将相邻的第一凹槽219连通,且所述第一凹槽219的深度小于所述周圈凹槽213的深度。

请继续参阅图6至图9,所述开合组件25包括开合主体251、旋钮锁253以及枢接轴255,所述旋钮锁253与所述枢接轴255均依托于所述开合主体251设置,所述枢接轴255设置于所述开合主体251一侧,对应所述转接柱215设置,两个所述转接柱215之间的距离大体等于所述枢接轴255的长度,所述旋钮锁253设置于所述开合主体251与所述枢接轴255相对的一侧。

所述枢接轴255设置有转孔,旋转组件23伸入到所述枢接轴255的转孔及所述转接柱215的转孔内,所述枢接轴255的转孔可以是贯穿所述枢接轴255长度方向的通孔,也可以是设置于所述枢接轴255两端的盲孔,可以理解,当所述枢接轴255的转孔为通孔时,所述转孔只设置一个,为盲孔时,则所述枢接轴两端各设置一个转孔。

所述开合主体251包括一第三通孔2511,所述第三通孔2511远离所述磁体10一端设置有透明件2513,所述透明件2513将所述第三通孔2511密封,所述透明件2513还具有射频屏蔽功能,具体地,所述透明件2513包括一层、两层或多层屏蔽层,所述屏蔽层内嵌于所述透明件2513内部,以实现良好的屏蔽效果,所述透明件2513边缘延伸设置一导电层,所述导电层实现所述屏蔽层与所述开合主体251的电气连接。

所述开合主体251还包括屏蔽组件2515,所述屏蔽组件2515设置于所述开合主体251靠近所述磁体10一侧,且环绕所述第三通孔2511设置,所述屏蔽组件2515包括若干屏蔽件,若干所述屏蔽件环绕所述第三通孔2511设置,形成一个包围所述第三通孔的屏蔽圈,所述屏蔽组件2515与所述周圈凹槽213相配合。所述屏蔽件为弹性屏蔽件,当所述开合组件25盖合于所述支撑框21时,所述屏蔽组件2515刚好嵌入到所述周圈凹槽213内,从而实现第二通孔211周向方向的屏蔽。

所述开合主体251上还设置有若干第二凹槽2517,所述第二凹槽2517正对所述第一凹槽219设置,当开合组件25盖合于所述支撑框21时,所述第一凹槽219和所述第二凹槽2517共同构成若干波导通道,当射频信号穿过波导通道时,射频信号随着不断深入波导通道而不断衰减,最终衰减为对磁共振装置使用无妨碍的较弱信号,从而实现射频屏蔽。所述第二凹槽2517连通第三通孔及外界。

所述旋钮锁253为旋转式开关,包括锁扣(图未标)及旋钮(图未标),所述锁扣与所述锁孔对应,呈狭长十字形,需要关闭时,按压旋钮,在旋转一定角度,使得锁扣进入到锁合腔,并且被卡合,完成关闭过程,开启过程与之相反。

所述旋转组件23包括旋转轴231,所述旋转轴231外侧涂覆有阻尼脂,使得所述旋转轴231在所述枢接轴255与所述转接柱215的转孔内转动时,具有一定的阻力,从而使所述开合组件25可以相对所述支撑框21开合停放于任意角度。当所述枢接轴255的转孔为通孔时,所述旋转轴231从所述枢接轴的转孔中穿过,两端分别伸入到所述转接柱215的转孔内,此时将所述旋转轴23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转接柱215固定,开合组件25在开合时,开合组件25相对所述旋转轴231转动。

优选地,所述支撑框21、所述旋转组件23及所述开合主体251由满足屏蔽需要的无磁或接近无磁的材料制成。

所述前屏蔽装置20通过所述周圈凹槽213与环绕所述第三通孔2511设置的屏蔽组件2515,实现了第一通孔15在周向方向的屏蔽,通过在透明件2513设置屏蔽层,实现轴向方向的屏蔽,此外,若干所述第一凹槽219与若干所述第二凹槽2517形成的若干波导通道也实现了射频屏蔽。

请参阅图10至图11,所述磁体10第二端13设置有若干线缆引出孔,所述后屏蔽装置30包括一屏蔽框31及若干屏蔽管,所述屏蔽框31与所述磁体10第二端13的固定类似与所述支撑框21与所述磁体10第一端11的固定,所述磁体10的第二端13开设有第四通孔以及环绕所述第四通孔设置有第二凸缘,所述屏蔽框与所述第二凸缘之间也设置有柔性屏蔽材料。

所述屏蔽框31上设置有若干线缆引出孔311、一组进风口313、一组出风口315及透明件,若干所述屏蔽管插入到磁体第二端的线缆引出孔及屏蔽框的线缆引出孔内,所述屏蔽管插入到磁体第二端及屏蔽框的线缆引出孔内的一端设置有导电层或屏蔽层,以实现屏蔽管与线缆引出孔的电气连接,所述进风口313及所述出风口315由若干波导通道构成。

所述透明件与所述前屏蔽装置20的透明件相同,为内嵌有屏蔽层的透明件。

所述屏蔽管伸入到所述线缆引出孔内以将所述自屏蔽式磁共振装置100的线缆引出,线缆收容在所述屏蔽管内。

优选地,所述屏蔽框31、所述屏蔽管由满足屏蔽需要的无磁或接近无磁的材料制成。

以对动物进行成像为例,使用所述自屏蔽式磁共振装置100进行扫描时,将待扫描的动物稳固置于扫描床上且处于麻醉状态,需要佩戴有麻醉管、氧气管和生命体征的监护装置。此处假设开合组件25闭合为初始状态,操作人员将按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第一步,解开旋钮锁253,使开合组件25处于开启状态,并且让开合组件25稳定处于一个合适的位置;

第二步,将扫描床经过支承框21的第二通孔211送入磁体10内部合适的位置;

第三步,将麻醉管、氧气管等其他管状物置于支承框21的第一凹槽219内;

第四步,将开合组件25关闭,并锁紧旋钮锁253。

此时,开合组件25上的弹性屏蔽件与支承框21的周圈凹槽213内壁严密接触;开合组件25上的第二凹槽2517与支承框21上的第一凹槽219共同构成狭长通道,形成了波导,进一步使得磁体10处于屏蔽状态。此时,可启动相关设备对待扫描的动物进行扫描。在整个扫描过程中,相关人员可以通过透明件观察磁体10内部情况。

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自屏蔽式磁共振装置100通过在磁体的两端设置前屏蔽装置20和后屏蔽装置30,采柔性屏蔽材料形成柔性屏蔽层、弹性屏蔽件与周圈凹槽213配合实现周向屏蔽,透明件包含屏蔽层实现轴向屏蔽,此外,在前屏蔽装置20和后屏蔽装置30均形成有波导通道,与柔性屏蔽层、弹性屏蔽件、透明件的屏蔽层共同完成了磁共振装置的射频屏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