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方位无电磁辐射的发热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09877阅读:50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方位无电磁辐射的发热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发热产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方位无电磁辐射的发热板。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保健理疗及取暖需求越来越大,而由于用于保健、取暖的远红外桑拿房或电热地板等产品的快速发展,其使得市场对发热板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多。发热板是通过将电能转化成热能而为人们提供取暖及保健理疗功能的设备,其在通电的时候,发热板内有电流通过,故其会产生电磁辐射。由于发热板通常是大面积铺设的,其辐射面积大,产生的电磁辐射也相对较多。众所周知,长期的电磁辐射对人体是有较大安全隐患的,其会影响人体的循环、免疫、生殖和代谢功能等,导致血液、淋巴液和细胞原生质发生病变,诱发癌症、畸形胎儿等各种疾病。目前市面上也有做低电磁辐射发热膜的,使用的原理通常是金属屏蔽层来降低电磁辐射,即在发热板的表面复合一层金属屏蔽层,利用金属屏蔽层屏蔽掉大部分电磁辐射,从而降低向外辐射的电磁辐射,但是这种方法并不能屏蔽掉所有的电磁辐射,且复合在发热板表面的金属屏蔽层会影响热量的传输,降低热效率,导致发热板的升温效果变差。此外,发热板面积较大,大量使用金属屏蔽层,便会导致成本升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全方位无电磁辐射的发热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全方位无电磁辐射的发热板,包括:电源线,以及从上到下依次贴合顶层绝缘板、中层绝缘板和底层绝缘板;所述中层绝缘板的上表面设置有两段以上的发热线,每段发热线的第一端之间通过第一导电箔相连接,且每段发热线的第二端之间通过第三导电箔相连接,所述第三导电箔贯通该中层绝缘板的上、下表面;所述中层绝缘板的下表面设置有与发热线数量相一致的导线,每段导线的第一端之间通过第二导电箔相连接,且每段导线的第二端之间通过第三导电箔相连接;所述导线设置于该发热线的正下方,且该导线的排布与其上方的发热线完全对应;所述电源线中的第一股线穿过顶层绝缘板与第一导电箔相连接,所述电源线中的第二股线穿过底层绝缘板与第二导电箔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顶层绝缘板和底层绝缘板上分别设置有相互对准的第一通孔和第三通孔,所述第一通孔正对该第一导电箔,所述第三通孔正对该第二导电箔,所述电源线中的第一股线通过该第一通孔接入该第一导电箔中,所述电源线中的第二股线通过该第三通孔接入该第二导电箔中。

进一步,所述顶层绝缘板的上表面和底层绝缘板的下表面设有金属屏蔽夹子,该金属屏蔽夹子分别覆盖于该第一通孔或第三通孔的上方。

进一步,所述中层绝缘板上设有供该第三导电箔通过的第二通孔。

进一步,所述第一、第二导电箔均为镀锡铜箔,所述第三导电箔为铜箔。

进一步,所述发热线为碳纤维发热线,所述导线为铜导线。

进一步,所述顶层绝缘板、中层绝缘板和底层绝缘板均为云母板。

本实用新型可有效消除发热板发热时产生的电磁辐射,并可减少设置屏蔽层面积所产生的成本,达到各个方位均无电磁辐射外泄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较佳实施例及附图作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分解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分解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全方位无电磁辐射的发热板,包括:电源线,以及从上到下依次贴合顶层绝缘板10、中层绝缘板20和底层绝缘板30;所述中层绝缘板20的上表面设置有两段以上的发热线40,所述发热线40折转均匀布置在中层绝缘板20的上表面,每段发热线40的第一端之间通过第一导电箔41相连接,且每段发热线40的第二端之间通过第三导电箔80相连接,所述第三导电箔80贯通该中层绝缘板20的上、下表面,并相对应地布置在该上、下表面上;所述中层绝缘板20的下表面设置有与发热线40数量相一致的导线50,每段导线50的第一端之间通过第二导电箔51相连接,且每段导线50的第二端之间通过第三导电箔80相连接,所述第一导电箔41与该第二导电箔51相互对准;所述导线50设置于该发热线40的正下方,且该导线50的排布与其上方的发热线40完全对应;所述电源线中的第一股线70穿过顶层绝缘板10与第一导电箔41相连接,所述电源线中的第二股线71穿过底层绝缘板30与第二导电箔51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顶层绝缘板10和底层绝缘板30上分别设置有相互对准的第一通孔11和第三通孔31,所述第一通孔11正对该第一导电箔41,所述第三通孔31正对该第二导电箔51,所述电源线中的第一股线70通过该第一通孔11接入该第一导电箔41中,所述电源线中的第二股线71通过该第三通孔31接入该第二导电箔51中。所述电源线为高温导线,其第一股线70通过第一通孔11焊接在第一导电箔41上,其第二股线71通过第三通孔31焊接在第二导电箔51上,焊点处上硅橡胶粘合剂进行固定、绝缘,焊接后的第一股线70及第二股线71需平行贴合顶层绝缘板10与底层绝缘板30引出发热板区域,并在发热板边缘处使用扎带固定好,再让发热板区域外的第一股线70及第二股线71相互绞合成双绞线。

进一步,所述顶层绝缘板10的上表面和底层绝缘板30的下表面设有金属屏蔽夹子60,该金属屏蔽夹子60分别覆盖于该第一通孔11或第三通孔31的上方。该金属屏蔽夹子60用于屏蔽小部分因加工焊接电源线的第一股线70及电源线的第二股线71不完善而产生的部分电磁辐射,同时也对露出的电源线也有隐藏的效果。

进一步,所述中层绝缘板20上设有供该第三导电箔80通过的第二通孔21。

进一步,所述第一、第二导电箔41、51均为镀锡铜箔,所述第三导电箔80为铜箔。

进一步,所述发热线40为碳纤维发热线,所述导线50为铜导线。

进一步,所述顶层绝缘板10、中层绝缘板20和底层绝缘板30均为云母板。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当接通外部电源后,电流依次通过、第一导电箔41、发热线40、第三导电箔80、导线50、第二导电箔51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发热线40与导线50形成的磁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理电流经电源线的第一股线70及电源的第二股线71后也产生了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磁场,这时整个发热板电磁辐射相互抵消,使外部总体无电磁辐射,同时产生热量和远红外辐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