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感应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81442阅读:638来源:国知局
电磁感应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热装置,具体是涉及一种电磁感应加热装置,能广泛应用于造船工业、汽车工业、特种工程机械制造、机床工业、轴承工业、铁路运输、石油工业、冶金工业、纺织机械、建筑材料等领域。



背景技术:

在传统制造业里,经常需要对金属工件进行加热,传统的加热方式一般有两种:

1、采用火焰加热,这种加热方式需要消耗燃料,加热过程中有废气、废渣排放,加热过程中大部分的热量散发到环境中,浪费了大量能源,能源利用率低,并且工件在加热过程中一直与燃料及其氧化物接触,容易使异物侵入,从而影响工件质量,另外这种加热方式需要将工件整体加热,无法做局部热处理,能源消耗大,整体加热导致工件变形大,影响工件成品质量;

2、采用电阻丝加热,这种加热方式中又以电阻丝加热较为普遍。但是电阻丝加热,其加热速度慢,热损失大,热效率低,且极易损坏。

电磁感应加热是通过在感应线圈中通入一定频率的交变电流,在线圈周围产生交变磁场。交变磁场的电磁感应作用使工件内产生封闭的感应电流,即涡流。产生的涡流使金属直接发热,从而极大的减少了热量损失,提高了能量利用率。因此,电磁感应是金属工件加热的一大发展趋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其结构简单,加热效率高,加热均匀性好。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它包括电源主机和柔性加热模块组,所述电源主机与柔性加热模块组之间通过连接线相连接,所述柔性加热模块组包括多个依次串联的柔性加热模块,所述柔性加热模块包括上柔性绝缘层和下柔性绝缘层,所述上柔性绝缘层和下柔性绝缘层之间设置有感应线圈,所述感应线圈外套装有绝缘线套,所述绝缘线套的顶部和底部通过连接筋分别与上柔性绝缘层和下柔性绝缘层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应用领域广泛,只要涉及到大量热能(如金属热处理、蒸汽锅炉、原油输送等)的行业均可以适用;

2、设计科学,自主研发柔性加热模块,简洁轻便,加热操作方便,节省人力资源;

3、加热效率高;

4、自动化程度高;

5、自主研发加热模块,适用于所有角度和形状的工件,实用性更强;

6、热能转换质量高,被加热的工件温度均匀性好,温度控制精确,不会破坏材质本身的特性;

7、安全性高,加热模块本身不产生热量,人员操作时杜绝了很多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磁感应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柔性加热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磁感应加热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磁感应加热装置的另一使用状态示意图。

其中:

电源主机1

连接线2

柔性加热模块3

上柔性绝缘层3.1

下柔性绝缘层3.2

感应线圈3.3

绝缘线套3.4

连接筋3.5。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它包括电源主机1和柔性加热模块组,所述电源主机1与柔性加热模块组之间通过连接线2相连接,所述柔性加热模块组包括多个依次串联的柔性加热模块3,所述柔性加热模块3包括上柔性绝缘层3.1和下柔性绝缘层3.2,所述上柔性绝缘层3.1和下柔性绝缘层3.2之间设置有感应线圈3.3,所述感应线圈3.3外套装有绝缘线套3.4,所述绝缘线套3.4的顶部和底部通过连接筋3.5分别与上柔性绝缘层3.1和下柔性绝缘层3.2相连接。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方式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