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基站分体式防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67289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通信基站分体式防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盗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通信基站分体式防盗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通信基站主要采用机柜式,为了避免不法分子盗取通信基站中的金属和电池,传统的做法是修建一个小房子,将通信基站锁在里面;但随着城乡结合,在野外需要按大量的通信基站,修建小房子安装通信基站成本高、且其锁具也极易被撬开,致使通信基站被破坏和被盗率达到60%~80%。后来,通讯部门采取与政法部门合作的方式进行专效打击和安装监控和防盗锁形式进行防盗,这两种方式随能遏制一定的偷盗,但对于安装于较偏远地方的通信基站而言,其起到的效果就微乎其微了。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通信基站分体式防盗装置,其能够通过仅具有一个开端、且可沿通信基站上下运动开启和关闭的防盗舱体对通信基站进行保护。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提供一种通信基站分体式防盗装置,其包括控制模块和罩设于通信基站外部的防盗舱体,防盗舱体为具有一开端的壳体,其包括固定于地面上的固定壳体和与固定壳体活动连接的活动壳体,螺杆的顶端与活动壳体固定连接;通信基站上安装有一与活动壳体连接、用于带动活动壳体上升或下降以开启或关闭防盗舱体的升降举升机构;升降举升机构与控制模块连接,控制模块通过通信模块与外部控制端进行通信。

进一步地,优选通信基站分体式防盗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防盗舱体内部的内温度探头,设置于防盗舱体外部的外温度探头和安装于所述防盗舱体顶部或侧面的自动温度控制系统;所述内温度探头、外温度探头和自动温度控制系统均通过温控模块与控制模块连接。

进一步地,优选通信基站分体式防盗装置还包括告警声讯模块和采集升降举升机构的工作电流的防卡阻模块,所述告警声讯模块和防卡阻模块均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

进一步地,优选所述防卡阻模块包括连接于升降举升机构供电线路上的电流互感器及分别与电流互感器和控制模块连接的电流检测模块。

进一步地,优选所述升降举升机构为螺杆式举升机构或者液压式举升机构,所述螺杆式举升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通信基站和防盗舱体上的动力部件和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减速机和螺杆,所述减速机的蜗杆与动力部件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减速机的涡轮上设置有贯穿涡轮的螺纹孔,所述螺杆安装在所述螺纹孔内,且其顶端与防盗舱体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优选动力部件为双输出轴电机,其每根输出轴均与升降装置的减速机连接。

进一步地,优选通信基站分体式防盗装置还包括与控制模块进行通信的短信告警单元,所述短信告警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短信发送模块、告警信息处理模块和通信接口。

进一步地,优选活动壳体顶端两侧设置有连接杆/套筒,活动壳体内部的地面上固定安装有与连接杆/套筒配合的套筒/连接杆。

进一步地,优选防盗舱体的至少一个侧壁上设置有若干散热通风孔。

进一步地,优选通信基站的上端和下端均设置有至少一个与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感应防盗舱体运动到位的限位开关。

与现有技术的通信基站防盗装置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方案由于防盗舱体只有一个开端,没有类似门板和锁具等开启防盗舱体的结构,通信基站安装在防盗舱体内后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密封结构,其仅当接收到外部控制端发出的信号后才能通过升降举升机构开启或关闭活动壳体,再加之防盗舱体具有很好的防撬和防盗性能,从而保证了通信基站的安全性。

本方案将防盗舱体做成两部分后,其在搬运时,可以不需要多个人员协同就可以转移,两部分的设置,其在转运时可以进行重叠,所占用的空间小,耐颠簸的能力也得到大幅度提高,其不仅可以适用于地势较高的山区的安装,还能适用于地势平坦的地区,适用场所广。

内温度探头、外温度探头、自动温度控制系统和控制模块的相互配合,能够在防盗舱体内的温度高于设定值后,且温度低于外界温度时,开启自动温度控制系统对防盗舱体进行散热。

防卡阻模块设置之后,可以避免部分素质较低的操作人员在未关闭防盗舱体,直接关闭防盗舱体,损坏通信基站的柜门和防盗舱体。

通信基站的上端和下端设置限位开关设置之后,能够在升降举升机构带着防盗舱体开启或关闭时,避免活动壳体出现运动过度而损坏防盗舱体和升降举升机构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通信基站分体式防盗装置去除活动壳体后一个视角的立体图。

图2为防盗舱体的立体图。

图3为通信基站分体式防盗装置去除活动壳体后的主视图。

图4为通信基站分体式防盗装置去除活动壳体后的俯视图。

图5为通信基站分体式防盗装置去除活动壳体后另一个视角的立体图。

图6为通信基站分体式防盗装置内部的控制部分的原理框图。

其中,1、防盗舱体;2、通信基站;3、动力部件;4、安装板;5、连接板; 6、涡轮安装壳;7、螺杆;8、通风口;9、导向环;10、顶端横梁;11、固定壳体;12、活动壳体;13、散热通风孔;14、蜗杆安装壳;15、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应该清楚,本实用新型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实用新型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参考图1、图2和图5所示,图1示出了通信基站分体式防盗装置去除活动壳体12后一个视角的立体图;图2示出了防盗舱体的立体图;图5示出了通信基站分体式防盗装置去除活动壳体12后另一个视角的立体图。

如图1、图2、图4和图5所示,该通信基站分体式防盗装置包括控制模块和罩设于通信基站2外部的防盗舱体1,防盗舱体1为具有一开端的壳体,其包括固定于地面上的固定壳体11和与固定壳体11活动连接的活动壳体12。

本方案将防盗舱体1做成两部分后,其在搬运时,可以不需要多个人员协同就可以转移,两部分的设置,其在转运时可以进行重叠,所占用的空间小,耐颠簸的能力也得到大幅度提高,其不仅可以适用于地势较高的山区的安装,还能适用于地势平坦的地区,适用场所广。

通信基站上安装有一与活动壳体12连接、用于带动活动壳体12上升或下降以开启或关闭防盗舱体的升降举升机构;升降举升机构与控制模块连接,控制模块通过通信模块与外部控制端进行通信;其中外部控制端可以是移动终端。

采用该通信基站2分体式防盗装置进行通信基站2防盗的实现过程为:

首先将通信基站2与防盗装置的防盗舱体1和升降举升机构安装在一起,通信基站2处于防盗模式时,防盗舱体1将通信基站2全部罩设于其内部,再通过升降举升机构将防盗舱体1稳定地固定在通信基站2上,使防盗舱体1具有很好的防撬性能。

当需要查看通信基站2或对通信基站2进行检修时,操作人员进入控制模块能够接收信号的范围内,通过外部控制端向控制模块发送开启防盗舱体的信号,控制模块接收到信号后,控制升降举升机构带动防盗舱体1的活动壳体12 向上运动,而实现防盗舱体1的开启。

检修完成后,操作人员再通过外部控制端发送关闭防盗舱体1的信号,通过升降举升机构带动活动壳体12沿着移动基站2向下运动,使通信基站2再次被全部罩设于防盗舱体1内部。

为了确保固定壳体11与活动壳体12组装在一起的结构仍然具备整体式壳体一样的防撬性能,本方案实施时,优选在活动壳体12顶端两侧设置有连接杆 (连接杆的长度可以约等于活动壳体12的高度),固定壳体11上或者连接杆正下方的地面上固定安装有与连接杆配合的套筒15。

实施时也可以在活动壳体12顶端两侧设置套筒15(套筒15的长度可以约等于活动壳体12的高度),不过此时,固定壳体11上或者连接杆正下方的地面上应固定安装与套筒15对应的连接杆。

由于固定壳体11与活动壳体12将防盗舱体1分拆成多个部件,其每个部件的重量均远小于整体式防盗舱体1的重量,其搬运非常的方便,故其整体长度可以适当的加长,这样其不仅可以应用于由单个通信机柜,两个及两个以上并排的通信机柜构成的通信基站。

实施时,本方案优选将防盗舱体1设置成与通信基站2外形大致相同的壳体结构,为了保证防盗舱体1具有足够的防撬和防破拆能力,防盗舱体1可以采用厚度为1.5~2mm的碳钢板材和型材焊接而成。

为了保证控制模块只接收短距离内外部控制端向其发送的信号,本方案优选通信模块包括蓝牙模块/WIFI模块和与短信告警单元进行通信的RS485通讯端口。

由于通信基站2是罩设于仅具有一个开端的防盗舱体1内,防盗舱体1的相对密封性比较好,而通信基站2在工作过程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若是热量排出不畅,对通信基站2的通讯功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针对上述情况,本方案可以在防盗舱体1的至少一个侧壁上设置有若干用于将通信基站2散发的热量排出的散热通风孔13。

散热通风孔13在天气相对不是很炎热时,其能够起到很好的散热功能,但是对于夏天,外界温度较高,加之通信基站2自身工作排放的热量,使得防盗舱体1内部的温度更高,出现这种情况时,极易导致通信基站2内部部件损坏而影响正常通信。

如图6所示,针对上述可能存在的情况,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该通信基站分体式防盗装置还可以包括设置于防盗舱体1内部的内温度探头,设置于防盗舱体1外部的外温度探头和防盗舱体1顶部或侧面的自动温度控制系统;内温度探头、外温度探头和自动温度控制系统均通过温控模块与控制模块连接。

其中的自动温度控制系统可以为与温控模块连接的散热风扇和/或自动智能空调,当为散热风扇时,其安装在防盗舱体1顶部的通风口8处,若是自动智能空调时,其安装在防盗舱体1的侧面。

当自动温度控制系统为散热风扇时,通风口8可以设置在活动壳体12上,也可以设置在固定壳体11上,不过为了方便散热风扇安装时的布线,本方案优选通风口8设置在固定壳体11上。

在高温环境对通信基站2进行散热保护时,防盗装置的散热保护工作过程为:

内温度探头和外温度探头时刻对防盗舱体1内部和外部的温度进行采集,并将采集的温度信号发送给控制模块,当防盗舱体1内部的温度达到设定值、且高于外部环境温度时,控制模块便控制温控模块启动散热风扇/自动智能空调对防盗舱体1内部的通信基站2进行降温操作;当防盗舱体1内的温度低于设定阀值,控制模块就关闭散热风扇/自动智能空调。

通过内温度探头、外温度探头、自动温度控制系统和控制模块几个部件的相互配合作用后,防盗装置能够自动实现通信基站2的降温处理,从而确保了通信基站2的正常通信。

如图2所示,在实施时,为了便于散热风扇安装的稳定性,防盗舱体1的顶部内侧安装有至少一根用于设置散热风扇的顶端横梁10。

由于对通信基站2进行检查或维修的操作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部分素质较差者,检修完毕后,会在通信基站2的柜门未完全关严的情况下,直接控制防盗舱体1下降,由于柜门的阻挡,防盗舱体1接触后,升降举升机构仍在工作,这样会致使防盗舱体1和柜门均出现损坏。

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通信基站分体式防盗装置还包括告警声讯模块和采集升降举升机构的工作电流的防卡阻模块,所述告警声讯模块和防卡阻模块均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

实施时,通信基站分体式防盗装置还包括与控制模块进行通信的短信告警单元,短信告警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短信发送模块、告警信息处理模块和通信接口;此处的通信接口为RS485通讯端口。

短信告警单元设置之后,防盗舱体1处发生任一变动时,都可以通过短信的形式告知给移动终端,此处也可以设置成防盗舱体1仅当在出现某几种设定状态时以短信的形式告知移动终端,以便于管理通信基站2的管理人员知晓通信基站2的动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升降举升机构为螺杆式举升机构或者液压式举升机构,当为液压式举升机构时,液压式举升机构的活塞杆顶端与防盗舱体1固定连接,控制模块通过控制活塞杆的伸出/收回液压缸实现防盗舱体1开启或关闭。

所述螺杆式举升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通信基站2和防盗舱体1上的动力部件和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减速机和螺杆7,所述减速机的蜗杆与动力部件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减速机的涡轮上设置有贯穿涡轮的螺纹孔,所述螺杆7安装在所述螺纹孔内,且其顶端与防盗舱体1固定连接。

动力部件3和升降举升机构采用上述结构后,其动力传递过程为:动力部件3带动减速机的蜗杆旋转,蜗杆再带动与其配合的涡轮旋转,由于螺杆7与涡轮中的螺纹孔是采用螺纹配合的方式安装在一起的,涡轮在旋转过程中带动螺杆7向上或向下运动,螺杆7再带动固定于其上的防盗舱体1向上或向下运动,实现防盗舱体1的开启或关闭。

实施时,本方案优选防卡阻模块包括连接于升降举升机构供电线路上的电流互感器及分别与电流互感器和控制模块连接的电流检测模块。

动力部件3带动活动壳体12上升或下降时,控制模块通过防卡阻模块记录下动力部件3的工作电流输出动力,活动壳体12下降过程若遇到外部物体阻挡,动力部件3的负荷会猛增,动力部件3的工作电流增大,此时控制模块判定活动壳体12下降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则控制动力部件3带着防盗舱体1回到最高点,并通过告警声讯模块发出声音和信息报警,提醒操作人员和移动终端通信基站的防盗舱体1未关闭。

实施时,本方案优选通信基站2的上端和下端均设置有至少一个与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感应防盗舱体1运动到位的限位开关。限位开关设置之后,能够在升降举升机构带着防盗舱体开启或关闭时,避免活动壳体出现运动过度而损坏防盗舱体和升降举升机构的情况。

为了确保防盗舱体1开启和关闭时的安全性,本方案优选可以在通信基站2 的上端和下端均设置至少一对与控制模块连接的限位开关,在两对限位开关及人为通过移动终端控制防盗舱体1开启或关闭,从而实现了对防盗舱体1的三重保护。

为了便于升降举升机构顺利带着活动壳体12开启或关闭,本方案的升降举升机构安装于通信基站2的侧边缘(通信基站2宽度方向的侧边缘和长度方向的侧边缘均可)以使螺杆7不与通信基站2接触,采用这种方式虽然能够顺利带着活动壳体12开启或关闭,但防盗装置运用于至少2个通信机柜构成的通信基站2时,其整体长度较大,再加之其采用钢板或铁板焊接而成,其重量较大,而一根螺杆7的承重能力有限,其提供的防撬动能力也较小。

针对上面可能出现的情况,如图3至图5所示,本方案优选动力部件3为双输出轴电机,其每根输出轴均与升降装置的减速机连接,这样设置之后,两个升降举升机构能够给防盗舱体1一组对称的力。

如图1所示,当本方案的防盗装置运用于单个或两个通信机柜构成的通信基站2时,动力部件3可以设置在活动壳体12开启所在侧,此时动力部件3可以采用只有一个动力输出轴的电机,不过为了保证活动壳体12开启或关闭时的稳定性,螺杆7最好是固定在活动壳体12顶壁的中心处;不过为了进一步提高活动壳体12的稳定性,动力部件3也可以采用双输出轴电机。

如果通信基站2是双机柜,螺杆7的安装位置位于两个机柜接合处,不影响机柜开门。如果是单机柜,螺杆7安装位置位于机柜中间。在防盗舱体1上升后螺杆7的底端向上运行至门楣以上不影响开机柜门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本方案的减速机包括安装于通信基站2上的蜗杆安装壳14和涡轮安装壳6,涡轮安装壳6内部设置有一空腔和与空腔连通用于螺杆7穿过的安装孔;蜗杆部分穿过蜗杆安装壳14与涡轮安装壳6内的涡轮配合。

设置涡轮安装壳6之后,可以将涡轮、蜗杆和螺杆7这几个部件集装起来,方便升降举升机构的安装,另外还可以对蜗杆和涡轮配合部分起到保护作用。

实施时,为了便于动力部件3和升降举升机构的快速安装,且不破坏通信基站2的防盗舱体1的外部结构,影响通信基站2的通讯功能,本方案选择在通信基站2的顶端前侧安装有一块延伸出通信基站2的安装板4,动力部件3和涡轮安装壳6均安装于安装板4上,由于涡轮安装壳6内需要安装部件,为了便于内部部件的安装,在设置涡轮安装壳6时,可以在安装板4上设置一块连接板5,涡轮安装壳6再通过连接板5设置在安装板4上。

由于通信基站2普遍有2m左右高,要实现通信基站2的保护,那么防盗舱体1的高度至少设置成大于通信基站2的高度,要实现通信基站2内部部件的检修时,升降举升机构需要将活动壳体12全部升高至通信基站2的顶部去,这样螺杆7的长度必然得与活动壳体12的高度相匹配。

而螺杆7设置过长,螺杆7在带动防盗舱体1升降时,极易可能由于过长而出现不同程度的晃动,致使活动壳体12跟随晃动;为了规避这种情况,如图 1、图3和图5所示,本方案优选在通信基站2的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螺杆7在竖直方向做直线运动的导向环9.

导向环9设置后,螺杆7可以插接于位于同一直线上的多个导向环9内,这样螺杆7在上升和下降时,由于有导向环9的限位作用,可以避免螺杆7出现晃动。

实施时,本方案的防盗舱体1还设置有与外部电源连接的电源接口,电源接口与控制模块和升降举升机构连接;为了避免停电时影响防盗舱体1的正常开启或关闭,不影响通信基站2的临时发电机供电。该装置设置有一个与通信基站2电源连接的应急油机发电插口。利用发电机临时供电时如需要开启通信基站2,仍按照正常操作程序操控防盗舱体1即可。

综上所述,由于本方案的防盗装置的独特开启方式及防盗舱体1上没有类似门板和锁具等开启结构,确保了防盗舱体1具有很好的防撬和防盗性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