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向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15665阅读:64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转向控制电路,尤其涉及到一种转向指示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共享单车和快递外卖越来越多,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在城市的使用率越来越高,使用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的骑行人后面的车辆或行人不能判别骑行人的走向,从而容易造成事故发生,所以,需要一个醒目的转向灯作为指示装置,但自行车,摩托车,电动车因为本身体积的限制,没有办法配置上述的产品,即使配置了也难以清楚的显示车辆的转向,不容易让后面的人察觉。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510347087.4公开了一种带有转向灯的骑车夹克,其采用的方案是在袖管上设置开关控制电路和电池,在夹克本体的后片上设LED指示灯,指示灯排列构成“左箭头”和“右箭头”图样,但该装置的缺陷是采用开关控制,开关控制人为的操作,控制起来不方便,而且开关控制系统在转向时容易让人忘记,且经常使用容易损坏,电路图相对比较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骑行人没有方向指示灯或者指示灯容易按错导致转向显示错误的技术缺陷,且转向控制电路比较复杂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向控制电路。

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向控制电路,其包括左转控制电路回路和右转控制电路回路。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案是,所述左转控制电路回路包括信号接收装置,电池,集成电路板,左转向灯,所述信号接收装置,电池,集成电路板,左转向灯通过电线串联方式连接构成左转向闭合回路。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案是,所述集成电路板包括CPU信号处理器和MENS传感器,所述 MENS传感器为运力感应系统元器件。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案是,所述信号接收装置为麦克风,所述电池为微型锂电池。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案是,所述右转控制电路回路包括信号接收装置,电池,集成电路板,右转向灯,所述信号接收装置,电池,集成电路板,右转向灯通过电线串联方式连接构成右转向闭合回路。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案是,所述集成电路板包括CPU信号处理器和MENS传感器,所述 MENS传感器为运力感应系统元器件。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案是,所述信号接收装置为麦克风,所述电池为微型锂电池。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案是,所述转向控制电路设置在骑行者穿的衣服上,具有转向指示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提供一种转向控制电路,由于控制电路中带有信号输入装置和MEMS传感器,对转向信号的控制起到双保险的作用,防止由于没有启动开关按钮,而导致信号传输有误的技术缺陷,该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叙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

参照图1所示,一种转向控制电路,其包括左转控制电路回路6和右转控制电路回路7,其中,左转控制电路回路6包括信号接收装置2,电池1,集成电路板3,左转向灯4,所述信号接收装置2,电池1,集成电路板3,左转向灯4通过电线8串联方式连接构成左转向闭合回路。集成电路板3包括CPU信号处理器31和MENS传感器30, MENS传感器为运力感应系统元器件。

信号接收装置2为麦克风,电池1为微型锂电池。

右转控制电路回路6包括信号接收装置2,电池1,集成电路板3,右转向灯5,所述信号接收装置2,电池1,集成电路板3,右转向灯5通过电线8串联方式连接构成右转向闭合回路。集成电路板3包括CPU信号处理器31和MENS传感器30,所述 MENS传感器为运力感应系统元器件。信号接收装置2为麦克风,所述电池1为微型锂电池。转向控制电路设置在骑行者穿的衣服上,具有转向指示功能。

实施例二

参照图1所示,一种转向控制电路,其包括左转控制电路回路6和右转控制电路回路7,其中,左转控制电路回路6包括信号接收装置2,电池1,集成电路板3,左转向灯4,所述信号接收装置2,电池1,集成电路板3,左转向灯4通过无线脉冲信号8'连接构成左转向闭合回路。集成电路板3包括CPU信号处理器31和MENS传感器30,MENS传感器为运力感应系统元器件。信号接收装置2为麦克风,电池1为微型锂电池。

右转控制电路回路6包括信号接收装置2,电池1,集成电路板3,右转向灯5,所述信号接收装置2,电池1,集成电路板3,右转向灯5通过无线脉冲信号8'连接构成右转向闭合回路。集成电路板3包括CPU信号处理器31和MENS传感器30,所述 MENS传感器为运力感应系统元器件。信号接收装置2为麦克风,所述电池1为微型锂电池。转向控制电路设置在骑行者穿的衣服上,具有转向指示功能。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详细,只要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查看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后,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所做的改变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但本文所述的实施例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