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控制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04309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梯控制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梯控制柜。



背景技术:

控制柜是电梯的核心部件,目前市场上控制柜的箱体与盖板的固定方式为铰链和锁固定,或者挂钩和螺钉固定等方式,由于固定方式的限制,导致控制柜较厚,不能安装在井道内部,且盖板打开时占用空间大,不便于在井道内进行打开操作。

与此同时,目前市场上控制柜的出线孔位置单一,对于有不同方向出线需求的客户,受到很大局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梯控制柜,采用滑动配合与磁吸相结合的方式固定箱体和盖板,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适于安装在井道中。

一种电梯控制柜,包括箱体和盖板,所述盖板和箱体滑动插接配合;沿盖板的插入方向,箱体一侧边为起始侧,另一侧边为末端侧;

箱体除末端侧外的其余侧边均设有挡板,盖板上设有与各挡板相配合的挂钩;箱体末端侧与盖板之间通过磁性件吸合定位。

使用时,盖板相对箱体滑动,通过挂钩和挡板的配合,实现箱体和盖板的插接以及定位,通过磁性件的吸合作用,固定盖板和箱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梯控制柜结构相比现有技术中的电梯控制柜,安装方式更简单,省略了繁琐的螺钉或锁的固定过程,成本更低,占用空间更小,即使在井道等狭小空间内也可以方便打开。

盖板相对于箱体的滑动方向可以为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

作为优选,箱体起始侧的挡板具有朝向盖板弯折的折弯部,折弯部上设有插口,盖板上对应箱体起始侧的挂钩具有伸入插口的钩头。

盖板滑动到位后,盖板上的钩头伸入插口中,阻止盖板的过渡滑移。

作为优选,箱体上除起始侧外的其余侧边上的挡板至少为两块,盖板上的挂钩与挡板一一对应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盖板与箱体末端侧相配合的部位设有安装板,所述磁性件固定在安装板上,且磁性件与箱体末端侧的内壁吸合。

盖板与箱体滑动插接到位后,磁性件与箱体末端侧的内壁吸合,限制盖板与箱体之间的相对滑动。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板上设有定位口,在箱体末端侧设有与所述定位口相配合的定位卡舌。定位卡舌伸入定位口中,通过定位卡舌的限位,阻止盖板沿垂直于盖板的方向脱离箱体。

作为优选,箱体起始侧的箱壁上以及箱体背向盖板一侧的箱壁上均设有出线孔,各出线孔通过挡片封闭,所述挡片与所在的箱壁为一体结构,挡片周边为镂空区域,挡片与所在箱壁之间仅通过若干撕拉条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箱体采用钣金件,出厂时,采用挡片封闭出线孔,安装时根据不同客户的出线方向需求,可用但不限于用斜口钳剪去撕拉条,开放出线孔。

所述撕拉条可以采用模具冲压形成,优选地,所述撕拉条为梯形,连接挡片一侧为较宽的下底,连接箱壁一侧为较窄的上底。撕拉条和箱体连接部位较窄,有助于后期除去挡片时,消除毛刺的存在。

为了改善散热效果,优选地,箱体末端侧的箱壁上设有散热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梯控制柜,采用滑动配合与磁吸相结合的方式固定箱体和盖板,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占用空间小,同时采用多出线孔设计满足不同方向的出线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梯控制柜的箱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梯控制柜的盖板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A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梯控制柜中箱体和盖板相配合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梯控制柜中出线孔的位置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电梯控制柜中出线孔的位置示意图(另一视角);

图7为图6中的B部放大图。

图中:1、箱体;1a、起始侧;1b、末端侧;1c、上侧边;1d、下侧边;2a、挡板;2b、定位卡舌;2c、挡板;2d、挡板;3、折弯部;4、插口;5a、出线孔;5b、出线孔;6、散热孔;7、底板;8、盖板;9a、挂钩;9c、挂钩;9d、挂钩;10、弯折部;11、安装板;12、磁性件;13、定位口;14、镂空区域;15、撕拉条;16、挡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电梯控制柜做详细描述。

如图1、图2、图4所示,一种电梯控制柜,包括箱体1和盖板8,盖板8和箱体1沿水平方向滑动插接配合。

箱体1包括底板7,以及垂直于底板7的侧边,侧边为四块且依次首尾相接围成矩形。沿盖板8的插入方向,箱体1的两侧边分别为起始侧1a和末端侧1b,其余两侧边分别为上侧边1c和下侧边1d。

箱体1的起始侧1a设有挡板2a,挡板2a具有朝向盖板8弯折的折弯部3,折弯部3上设有插口4。

箱体1的上侧边1c依次排布三块挡板2c,下侧边1d依次排布两块挡板2d,且上侧边1c的挡板2c和下侧边1d的挡板2d错位布置,挡板2c和挡板2d的板面平行于箱体1的底板7。箱体1的末端侧1b设有定位卡舌2b,定位卡舌2b平行于箱体1的底板7。

如图2所示,盖板8上设有与挡板2c配合的挂钩9c,挡板2c与挂钩9c位置一一对应,盖板8上设有与挡板2d配合的挂钩9d,挡板2d与挂钩9d位置一一对应。挂钩的钩口朝向迎合挂板插入方向。

盖板8上对应箱体1起始侧1a的挂钩9a为折弯的板件,板件具有朝向盖板8插入方向的弯折部10,弯折部10即为伸入插口4的钩头。

如图2、图3所示,盖板8上与箱体1末端侧1b相配合的部位固定有安装板11,安装板11上固定有磁性件12,通过磁性件12与箱体1末端侧1b内壁的吸合,实现盖板8和箱体1的吸合定位。安装板11上设有与定位卡舌2b插接配合的定位口13。

如图1、图5、图6所示,箱体1采用钣金件,箱体1起始侧1a的箱壁上设有出线孔5a,箱体1背向盖板8一侧的箱壁上均设有出线孔5b,各出线孔通过挡片16封闭,挡片16与所在的箱壁为一体结构。箱体1末端侧1b的箱壁上设有散热孔6。

如图7所示,挡片16周边为镂空区域14,挡片16与所在箱壁之间仅通过若干撕拉条15连接。撕拉条15为梯形,连接挡片16一侧为较宽的下底,连接箱壁一侧为较窄的上底。

使用时,沿水平方向由左至右滑动盖板8,如图4所示(图4中未完整示意盖板的结构,重点示意出各挂钩与挡板的配合关系,以及定位卡舌与定位口的配合关系),箱体1上侧边1c和下侧板的挂板分别滑入盖板8上对应的挂钩中,盖板8上对应箱体1起始侧1a的挂钩插入箱体1对应部位的插口4中,箱体1末端侧1b的定位卡舌2b伸入安装板11上的定位口13中,并且通过磁性件12吸合定位盖板8和箱体1。

以上仅就最佳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但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的其他方式的限制,凡是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进一步的改进和类似或雷同的方案,均视为是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