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触摸按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85598发布日期:2018-07-07 11:59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摸按键,尤其是一种可以实现多种功能的触摸按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触摸按键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手持设备中,但是现有的手持设备仍然使用电源按键开启屏幕,频繁的使用电源键,容易造成电源键的损坏,并且不便于用户的使用。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触摸按键,减少对于电源按键的使用,同时提高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触摸按键,用以减少电源按键的频繁使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摸按键,其包括基板,位于所述基板上的触摸感应电极,所述触摸按键还包括至少一可变电容机构,所述可变电容机构位于所述触摸感应电极的至少一侧,所述触摸感应电极和所述可变电容机构连接至控制芯片。

进一步的,所述可变电容机构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相对所述第一电极设置,所述第一电极连接至所述控制芯片。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极设置于基板上,所述第二电极相对所述第一电极设置,所述第二电极可相对所述第一电极移动,使得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第一电极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

进一步的,所述基板包括主板和柔性部,所述柔性部向所述主板弯折,相对于所述主板弹性活动,所述第一电极位于所述基板的主板,所述第二电极位于所述基板的柔性部。

进一步的,一盖板与所述基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电极位于所述基板,所述第二电极设置于所述盖板上,相对所述第一电极上下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盖板一端固定,其余部分弹性活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第一电极之间也设有弹性机构或者柔性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第一电极之间设有柔性机构,所述第二电极位于所述柔性机构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均包括导体层和绝缘层,所述绝缘层覆盖所述导体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触摸按键通过可变电容机构能够实现唤醒屏幕的功能,并且能够防止误触引起的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触摸按键第一电极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基于图1实施例变化得到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是基于图4实施例变化得到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另一包含柔性机构的触摸按键的示意图。

图8是触摸按键实现唤醒屏幕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7所示,所述触摸按键包括基板1,位于所述基板1上的触摸感应电极2和可变电容机构3,所述可变电容机构3位于所述触摸感应电极2的至少一侧,所述触摸感应电极2和所述可变电容机构3电连接至控制芯片(未示出)。所述感应电极2用于感应用户是否触摸触摸按键,所述可变电容机构3用于检测用户是否按压触摸按键,所述控制芯片根据检测到的信息作出反应。

所述可变电容机构3包括第一电极30和第二电极31,所述第一电极30设置于基板1上,所述第二电极31相对所述第一电极30设置,所述第二电极31可相对所述第一电极30移动,使得所述第二电极31和所述第一电极30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所述第一电极30和所述第二电极31构成电容结构的两个极板,所述第一电极30和所述第二电极31之间为绝缘介质。所述第一电极30和所述第二电极31均包括导体层300和绝缘层301,所述导体层300位于所述基板1上,所述绝缘层301位于所述导体层300上。

下面结合不同的优选实施例对触摸按键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所述触摸按键包括基板1、位于基板1上的触摸感应电极2和可变电容机构3,所述可变电容机构3位于所述触摸感应电极2的一侧。所述基板1包括主板10和柔性部11,所述柔性部11向所述主板10弯折,相对于所述主板10弹性活动。所述可变电容机构3包括位于所述主板10上的第一电极30和位于所述柔性部11的第二电极31,所述第一电极30的在所述主板10的位置与位于所述柔性部11上的所述第二电极31相对应。所述第一电极30和所述第二电极31均包括导电层300和绝缘层301,所述导电层300铺设于所述基板1上,所述绝缘层301铺设于所述导电层300上。当用户按压触摸按键时,所述基板1的柔性部11被按下,带动所述柔性部11的第二电极31朝向所述第一电极30移动,所述第二电极31和所述第一电极30之间的距离改变,使得所述可变电容机构的电容值改变。当用户松开所述触摸按键时,所述柔性部弹回被按压前的位置,所述第二电极31和所述第一电极30之间的距离也回到按压前的数值。

所述可变电容机构3的数量不限于一个,如图3所示,所述基板1包括主板10和位于所述主板10同侧的两个柔性部11,每个所述柔性部11上包括一第二电极31,所述第一电极30相对于所述第二电极31设置于所述基板1的主板10上。

所述柔性部11的数量并不限于两个,也可以是更多数量,所述柔性部11也不限于位于所述主板10的同侧,也可以位于所述主板10的对侧,也可以位于所述主板10的任意两侧。当所述柔性部11数量为多个时,所述柔性部11可以位于所述主板10的任意一侧、两侧、或者多侧。所述柔性部11上第二电极31的数量也不限于一个,也可以是多个第二电极31位于同一柔性部11上。

如图4所示,其为所述触摸按键的另一实施例,所述触摸按键10包括基板1、位于基板1上的触摸感应电极2和可变电容机构3,所述可变电容机构3包括位于所述基板1的第一电极30和第二感应电极(虚线示出)31,所述第二感应电极31相对于所述第一电极30设置于盖板4上,所述盖板4相对于所述基板1设置,所述盖板4一端固定,其余部分弹性活动。当按压所述触摸按键时,所述盖板4会被按下,带动所述第二电极31朝向所述第一电极30移动,所述第二电极31可相对所述第一电极30上下距离改变,所述可变电容机构的电容发生改变。当松开所述触摸按键时,所述盖板4弹回,回到按压前的位置。

所述触摸按键的可变电容机构3也可以为多个,如图5所示,所述触摸按键的第一电极30和第二电极31均为两个,所述第一电极30分别设置于所述触摸感应电极2的两侧。

所述触摸按键并非仅限于上述结构,如图6所示,所述第二电极31设置于盖板4上,所述盖板4与基板1相对设置,所述第二电极31和所述第一电极30之间设有柔性机构32,如:橡胶等。当按压所述触摸按键时,所述盖板4会被按下,盖板4挤压所述柔性机构32,所述盖板4带动所述第二电极31朝向所述第一电极30移动,所述第二电极31可相对所述第一电极30上下距离改变,所述可变电容机构3的电容发生改变。当松开所述触摸按键时,所述柔性机构32弹回,所述盖板4回到按压前的位置。所述柔性机构32也可由弹性机构替换,如:弹簧等。

图7示出本发明的另一包含柔性机构32的实施例,所述第一电极30和所述第二电极31由柔性机构32隔开,所述第二电极31位于所述柔性机构32端面上,按压所述触摸按键时,所述柔性机构32被挤压,带动所述第二电极31向所述第一电极30移动,所述第二电极31和所述第一电极30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进而构成的电容发生变化。松开所述触摸按键时,所述柔性机构32弹回被按压前的状态。

下面具体介绍所述触摸按键实现唤醒屏幕的方法。如图8所示,当有触摸物按压触摸按键时,所述触摸按键的第二电极31相对第一电极30发生位移,靠近所述第一电极30,使得第一电极31和第二电极30之间的距离发生改变,进而所述触摸按键的可变电容机构3的电容发生变化,所述控制芯片检测所述电容变化,判断所述触摸按键被按压,若判定所述触摸按键被按压,则唤醒屏幕。

所述控制芯片判断所述触摸按键被按压的方法可以通过设定一阈值,所述阈值可以是电容阈值,当所述阈值是电容阈值时,判断所述可变电容机构3的电容值是否达到阈值,或者判断所述可变电容机构3的电容变化值是否达到阈值,当控制芯片检测到的电容值达到阈值时,认定所述触摸按键被按压。所述阈值也可以是时间阈值,当所述可变电容机构3的电容变化的时间达到阈值时,判定所述触摸按键被按压。当所述触摸按键被按压时,判定实现唤醒屏幕的功能。

只有当触摸物触摸触摸按键时,所述可变电容机构3通过触摸物形成了电路回路,所述控制芯片可以检测到所述可变电容机构3的电容,而当绝缘物体触摸所述触摸按键时,所述可变电容机构3不能形成电容回路,所述控制芯片无法检测到可变电容机构3的电容,因此,只有当触摸物触摸所述触摸按键时,所述触摸按键才会根据触摸物的相应操作作出相应的反应,所述触摸按键具有防止误触的功能。

所述触摸按键通过可变电容机构3实现唤醒屏幕的功能,同时还能够防止由于误触产生的误操作。

所述触摸按键不仅可以应用于唤醒屏幕,还可以用于实现触摸按键的第二操作,如触摸触摸按键是一种操作,按压触摸按键可以实现另一种操作,一个触摸按键实现两种操作,还可以减少电子设备触摸按键的设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