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W大功率LED路灯驱动电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00094阅读:1526来源:国知局
200W大功率LED路灯驱动电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200W大功率LED路灯驱动电源。



背景技术:

现有的LED驱动电源,采用单颗PWM的IC和单颗PFC做驱动电源芯片核心,总体成本高,而且对元器件的要求也高,驱动电源电路复杂,元器件也多,对散热也有更高的要求,对生产和控制难度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200W大功率LED路灯驱动电源,降低了物料成本和生产成本,降低对元器件的要求,提高LED驱动电源的性价比,同时提高了驱动电源的可靠性,并且备料更简单方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200W大功率LED路灯驱动电源,其特征在于市电通过整流滤波电路并联连接两组IC控制电路,每个IC控制电路控制100W,所述的整流滤波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保险丝、防雷电路、EMI滤波模块、AC整流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驱动电源由保险丝、防雷电路、EMI滤波模块、AC整流模块、2组IC控制电路、变压器、输出部分、等部分电路构成;

而且AC整流滤波前面为2组模块共用的电路,有效降低成本,而后面2部分控制电路,每一部分控制100W,合计200W,可以有效降低对元器件的要求,同时也降低系统散热要求,提高系统的可靠性;2组IC控制主电路为反激拓扑,反激拓扑,目前也是一种成熟、简单可靠的一种拓扑,在小功率领域里,目前使用非常广泛,但是功率同时也是受限制,用无法做到200W,即使做到也是非常高的代价;如果一组控制电路做200W,那么市面上采用较多的还是PFC+LLC较为主流,但是电路更加复杂化,成本也会更高。

两组IC控制电路分别设置保险丝进行单独保护。其中任意一部分出现故障,相对应的保险丝会马上动作,不会影响另外一组电路,保证其他电路的可靠性。

所述的IC控制电路为反激拓扑。

所述的IC控制电路包括主变压器,主变压器经过整流二极管连接输出的电解电容滤波,恒流输出给LED灯珠。

所述的IC控制电路包括由二极管、电容、电阻构成的MOS开关管的尖峰吸收电路。

本实用新型由于LED恒流特性,2个主控电路,输出可以直接并联,无需采用均流等技术,就可以正常工作,采用对多主控电路并联的方式,具有电路结构简单,元器件少,成本低,生产方便等特点,同时共用元器件,可以方便备料,减少库存压力,有效的缩短交货周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主控电路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主控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案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200W大功率LED路灯驱动电源,市电通过整流滤波电路并联连接两组IC控制电路,每个IC控制电路控制100W,整流滤波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保险丝、防雷电路、EMI滤波模块、AC整流模块。

两组IC控制电路分别设置保险丝进行单独保护。IC控制电路为反激拓扑。IC控制电路包括主变压器,主变压器经过整流二极管连接输出的电解电容滤波,恒流输出给LED灯珠。IC控制电路包括由二极管、电容、电阻构成的MOS开关管的尖峰吸收电路。

工作原理说明:市电首先经过防雷部分,防雷部分由气体放电管GTD1、压敏电阻MOV1和MOV4组成,后面再经过共模滤波电感LF1、差模电容CX1、和共模电感LF2,再经过整流桥BG1整流,从交流变成了直流后,CB1、L1、CB2组成的π型滤波器后供给后面主控电路一和主控电路二。

主控电路中,D3、D4、R9、R10、C1和C2,构成MOS开关管的尖峰吸收电路,同时也有助于改善EMI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保护MOS管不受尖峰损坏;R8和R11从高压HV线路中取点,供给给IC U1做启动,正常启动后,IC供电从辅助绕组经过D5和D6给IC,Q1和Q2为场效应管,IC的5脚驱动输出,D8和D7,可以帮助场效应管快速的关断。R21和R22,通常取5-10K电阻,可以防止场效应管发生误动作而烧毁。R19和R20为电流取样电阻,IC的CS引脚,检测取样电阻上的电压,当电压超过所设定的阈值时,IC关闭MOS管输出,达到短路保护的目的。R16和R18为分压点电阻,FB检测R18上的电源,根据检测到不同的电压,可以设定输出电压的限制。T1和T2是主变压器,是整个电源的核心部分,也是隔离输入和输出,达到电气隔离的安全的目的。

输出绕组经过D1和D2整流二极管,D1和D2,应使用快恢复二极管,以便提高真个系统的效率,在经过输出的CE3、CE4电解电容滤波,最后恒流输出给LED灯珠。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