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织材料处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71792发布日期:2018-06-23 01:39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一种纺织材料处理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纺织材料处理机。



背景技术:

我国是纺织品生产以及出口大国,纺织工业是我国制造业中的重要行业,在世界市场上具有较强的优势。然而纺织产业又是重污染产业,污染主要产生于纺织品的湿加工。等离子体纺织材料处理技术由于其设备简单、耗能少、时间短、无污染等优点而具有广泛应用价值。实验表明经过等离子体表面处理后的纺织材料可以提升表面的黏着力、吸湿性以及适应性等,可以提高染料的染色效率或是大大减少助剂的使用;同时等离子体处理具有清洁表面的作用,可以省去纺织品染色前的预处理工序,节水节能。此外,相对于化学方式来讲,等离子体处理技术可以在无污染的情况下有效的提高纺织品表面活性,无毒无害,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新技术。

低温等离子体是一种电子温度高,离子温度和气体温度较低的非平衡等离子体。其极高的物理、化学活性使得它与材料接触,并发生反应。其中,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在常压甚至空气的环境下即可产生,设备成本低从而具有广泛的工业应用前景。但是现有等离子体产生装置暴露在外面,容易被外界撞击而造成损伤;另外,等离子体产生装置会产生臭氧,臭氧逸散会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而且现有等离子体产生装置在进行实际使用、处理纺织材料时,无法形成完整的操作流水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纺织材料处理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纺织材料处理机,包括下腔体、承载板、上腔体以及位于所述上腔体内的等离子体产生装置,所述下腔体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左支撑座、右支撑座,所述左支撑座、右支撑座上分别安装有左支撑板、右支撑板,所述左支撑板、右支撑板上分别设置有放卷组件、收卷组件,所述上腔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料口、出料口,所述进料口与出料口相对设置,所述承载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过线孔。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一种纺织材料处理机进一步包括所述下腔体包括下框架、安装在所述下框架上的底板、第一左侧板、第一右侧板、第一后侧板和下门板。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一种纺织材料处理机进一步包括所述上腔体包括上框架、安装在所述上框架上的顶板、第二左侧板、第二右侧板、第二后侧板和上门板。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一种纺织材料处理机进一步包括所述顶板上设置有通风孔。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一种纺织材料处理机进一步包括所述放卷组件包括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所述第一滚筒的顶端高于所述第二滚筒的底端。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一种纺织材料处理机进一步包括所述收卷组件包括第三滚筒、第四滚筒和电机,所述第四滚筒由电机驱动,所述第四滚筒的顶端高于所述第三滚筒的底端。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一种纺织材料处理机进一步包括所述承载板上安装有至少两个沿前后方向设置的垫片。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一种纺织材料处理机进一步包括所述进料口和出料口均呈矩形。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一种纺织材料处理机进一步包括所述左支撑座包括沿前后方向设置的至少两个第一支撑杆,所述右支撑座包括沿前后方向设置的至少两个第二支撑杆。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一种纺织材料处理机进一步包括所述承载板采用聚四氟乙烯或陶瓷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上腔体容纳等离子体产生装置,避免石英管的破碎,保护等离子体产生装置,通过下腔体容纳高压交流电源等部件;

(2)将等离子体产生装置产生的臭氧控制在上腔体内,避免臭氧的逸散对操作人员的伤害,同时可通过通风孔将臭氧排放到指定地方;

(2)承载板上设置两个过线孔,使得等离子体产生装置与高压交流电源、地连接的导线分开,避免多个导线的杂乱无章,提高电路的稳定性;

(3)等离子体产生装置放置在垫片上,通过垫片抬高等离子体产生装置,等离子体产生装置与第二滚筒之间、等离子体产生装置与第三滚筒之间均形成高度差,这样,纺织材料就能很好的贴合在等离子体产生装置上,便于对纺织材料进行充分的处理,提高处理效率和处理质量;

(4)在处理过程中,操作人员能够通过上腔体和下腔体观察处理进程,实时掌控处理进程,根据实际情况机动调整电压、转速等参数,灵活处理,十分高效;

(5)产生的等离子体均匀,处理纺织材料的效果良好,纺织材料表面的亲水性、渗透性均有提高,并且染色时无需大量助剂的辅助即可达到很好的效果,对纺织品这类处理均匀性要求较高的材料具有重大意义。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布料紧贴在等离子体产生装置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相邻两个石英管产生等离子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图4所示,一种纺织材料处理机,包括下腔体2、承载板4、上腔体6以及位于上腔体6内的等离子体产生装置7,下腔体2内用于放置高压交流电源,承载板4设于下腔体2与上腔体6之间,承载板4用于支撑等离子体产生装置7,下腔体2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左支撑座8、右支撑座10,左支撑座8、右支撑座10上分别安装有左支撑板12、右支撑板14,左支撑板12、右支撑板14上分别设置有放卷组件、收卷组件,上腔体6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料口20、出料口(图中未示出),进料口20与出料口相对设置,进料口20与出料口留出空间,便于纺织材料进入上腔体6进行处理,处理完成后能够进行收卷,承载板4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过线孔,实现等离子体产生装置7与高压交流电源、地连接的导线的穿过,上腔体6用于保护等离子体产生装置7,避免损坏,同时保证放电产生的臭氧控制在上腔体6内,防止臭氧逸散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进一步优选过线孔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第一过线孔24和第二过线孔25,第一过线孔24用于连接高压交流电源的导线穿过,第二过线孔25用于连接地的导线穿过,使得等离子体产生装置7与高压交流电源、地连接的导线分开,避免多个导线的杂乱无章,提高电路的稳定性,过线孔24呈圆形,过线孔24的直径为50mm,大小适中。优选下腔体2、上腔体6、左支撑座8和右支撑座10连接成一个整体框架,便于整体移动。

本实用新型优选下腔体2包括下框架、安装在下框架上的底板26、第一左侧板28、第一右侧板30、第一后侧板(图中未示出)和下门板34。进一步优选下框架由十二个第一铝型材36搭接呈长方体,下门板34能够打开或关于,便于取放高压电源。本实用新型优选上腔体6包括上框架、安装在上框架上的顶板38、第二左侧板40、第二右侧板42、第二后侧板(图中未示出)和上门板46。进一步优选上框架由八个第二铝型材48搭接呈长方体,上门板46能够打开或关于,便于取放等离子体产生装置7。本实用新型优选顶板38上设置有通风孔50,便于抽气排走放电产生的臭氧,降低臭氧对人体的危害,同时确保上腔体6内部气体组分稳定,使得处理效果均匀。优选第一左侧板28、第一右侧板30、下门板34、顶板38、第二左侧板40、第二右侧板42和上门板46均采用绝缘透明材质制成,本实施例中采用亚克力材质,成本低廉,同时能够实现处理过程的实时监控,及时掌握处理情况,但并不局限于亚克力材质,也可以为玻璃。优选承载板4采用绝缘耐高温材料制成,本实施例中承载板4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其绝缘性能优良,使得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不存在高压击穿的危险。

为了便于纺织材料的传送,本实用新型优选放卷组件16包括第一滚筒54和第二滚筒56,第一滚筒54上安装未处理的纺织材料,第一滚筒54的顶端高于第二滚筒56的底端,第二滚筒56用于限定纺织材料的方向。为了调节纺织材料的张力,便于纺织材料的顺畅传送,在第一滚筒54的一端设置张力控制器(图中未示出),张力控制器采用本领域通用技术。为了便于处理后的纺织材料的收卷,本实用新型优选收卷组件18包括第三滚筒58、第四滚筒60和电机62,第四滚筒60由电机62驱动,第四滚筒60的顶端高于第三滚筒58的底端。优选第一滚筒54、第二滚筒56、第三滚筒58和第四滚筒60均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使用寿命长。本实用新型优选承载板4上安装有至少两个沿前后方向设置的垫片64,等离子体产生装置7放置在垫片64上,通过垫片64抬高等离子体产生装置7,第二滚筒56的底端和第三滚筒58的底端均低于等离子体产生装置7的上表面,等离子体产生装置7与第二滚筒56之间、等离子体产生装置7与第三滚筒58之间均形成高度差,这样,纺织材料就能很好的贴合在等离子体产生装置7上,便于对纺织材料进行充分的处理,提高处理效率和处理质量。

为了便于纺织材料进入和离开上腔体6,本实用新型优选进料口20和出料口22均呈矩形。

本实用新型优选左支撑座8包括至少三个第一支撑杆66,进一步优选左支撑座8包括三个第一支撑杆66,三个第一支撑杆66连接成[形,第一支撑杆66优选为铝型材,右支撑座10包括至少三个第二支撑杆68,进一步优选右支撑座10包括三个第二支撑杆68,三个第二支撑杆68连接成]形,第二支撑杆68优选为铝型材。

本实用新型优选等离子体产生装置7包括沿水平向平行排列的多个石英管70,相邻石英管70紧密接触,每个石英管70内均插入有丝状电极72,丝状电极72与石英管70紧密接触,相邻两个丝状电极72分别通过导线穿过第一过线孔24、第二过线孔25与高压交流电源74、地相连接,处于最边缘的两个丝状电极72均与地相连接。为了便于相邻石英管70之间的紧密接触,可以设置两个绝缘卡座(图中未示出),多个石英管70的一端均插入其中一个绝缘卡座内,多个石英管70的另一端均插入另一个绝缘卡座内。本实用新型优选石英管70的长度大于丝状电极72的长度,丝状电极72为铜丝。本实用新型优选石英管70的内径为1mm、外径为2mm,丝状电极72的直径为1mm、长度为1m,当然,石英管70的内径和丝状电极72的直径可以相应作调整,只要满足石英管70紧密包裹丝状电极72,石英管70的长度和丝状电极72的长度也可以相应作调整,石英管70的外径也可以作调整,设置外径小于2mm。一方面,石英管70很细,使得相邻丝状电极72之间距离很小,降低了实现辉光放电的最小电压,另一方面,丝状电极72和石英管70之间紧密包裹,阻断了电弧放电的形成通道,增加了放电间隙的击穿电压,从而在相邻石英管70的缝隙75中产生了空气辉光等离子体,如图5所示,图中的箭头表示的是放电间隙,沿着图5中虚线位置向外,放电间隙越来越大,但即使放电间隙变大了,也不容易产生丝状的放电,因为虚线位置附近放电间隙小可以稳定的维持辉光放电,电流优先从这个区域流过,所以放电间隙大的区域即使放电微弱也是均匀的,不会形成丝状放电通道。优选高压交流电源74采用频率为20kHz、电压幅值为0-30kV可调的高频高压交流电源。开启高压交流电源74即可产生60×1000mm的大面积辉光放电等离子体。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待处理的布料76安置在第一滚筒54上,第一滚筒54转动,布料76从第二滚筒56的下方经过,通过进料口20进入上腔体6,与等离子体产生装置7的多个石英管70顶端进行接触,此时,产生的大面积辉光等离子体与布料76发生反应,对布料76改性处理,活化布料76表面,由于电机62运转速度可调,因此,可以按照要求控制等离子体产生装置7对布料76的处理时间,处理后的布料76通过出料口22到达第三滚筒58处,经由第三滚筒58限定方向,布料76最终收集在第四滚筒60上。

以上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