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元件喂料器的传送转运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71312发布日期:2018-11-16 23:29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电子元件生产转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微型元件喂料器的传送转运系统。



背景技术:

FEEDER(微型元件喂料器)是SMT行业贴片机的重要组成部分,精确贴装的最先决条件就是设计与之相符的喂料器,并能够达到设备要求的吸取电子元器件的精度及速度。满足贴片机精确吸取与贴装的目的。近年来,随着电子元器件技术领域的快速发展,片状电子元器件的种类越来越多,尺寸也越来越小,已从0402型发展到0201型。对FEEDER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FEEDER国外都是采用机械传动原理来确保送料稳定及送料位置精确,其加工工艺复杂、加工设备精度要求高,产品价格也非常昂贵,且存在易磨损、送料不良、料件侧立、料件反面、不能有效进行料带包装自动剥离、带磁性等缺点。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新型的微型元件喂料器的传送转运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微型元件喂料器的传送转运系统。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微型元件喂料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的上方设有用于传递微型元件的传送纸带,所述壳体内还设有沿纸带传递方向延伸的用于支持传送纸带的支撑板,所述传送纸带上设有一排传送孔和一排微型元件的安放凹槽,所述传送孔与所述安放凹槽均沿传送纸带的传送方向等间隔依次延伸排列;所述壳体内设有间隔转动的传送齿轮,所述传送齿轮的转动方向与所述传送纸带的传送方向相同,传送纸带的自由端拉出后位于支撑板的上方,齿尖依次插入所述传送纸带的传送孔且将其匀速等间隔向前传递,在所述安放凹槽的上方设有微型元件的吸取装置,在传送间隙,吸取装置将微型元件吸取转送。

所述传送齿轮的上方设有传送纸带的卡槽,所述传送纸带由卡槽下方的一侧送入,从壳体的外端送出,所述卡槽的中部设有一个位于所述传送孔正上方的推进槽。

所述卡槽的上部设有两个镂空区,定义为第一镂空区和第二镂空区,所述传送纸带的上方覆盖有微型元件的保护膜,所述第一镂空区为保护膜的剥离区,所述第二镂空区为微型元件的转送区,吸取装置在第二镂空区将微型元件吸取并转送至下道工序。

所述壳体内设有主动小齿轮,所述主动小齿轮一侧设有与其啮合的第一从动大齿轮,所述第一从动大齿轮同轴套装有第一过渡齿轮,所述第一过渡齿轮外侧设有与其啮合的第二过渡齿轮,所述第二过渡齿轮的外侧设有与其啮合的推进齿轮,所述传送齿轮同轴套装于所述推进齿轮的后方。

所述主动小齿轮的另一侧还设有第二从动大齿轮,所述第二从动大齿轮同轴套装有与其转速一致的从动小齿轮,所述从动小齿轮外套装有齿轮皮带,在从动小齿轮的外侧还设有第二从动小齿轮,所述第二从动小齿轮依次与第三过渡齿轮、收卷齿轮啮合,所述保护膜自第一镂空区被剥离后收卷于收卷齿轮的轮轴外。

所述收卷齿轮通过支架和转轴设置于壳体的内部,所述转轴的外部设有回位扭簧,回位扭簧回位后收卷齿轮与第三过渡齿轮啮合。

所述第二从动小齿轮与从动小齿轮之间设有齿轮皮带的张紧过渡轮。

所述吸取装置包括吸嘴,所述吸嘴下方设有与微型元件形状相匹配的凹陷部,中部设有中空的气道,所述气道与负压气源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采用传送纸带作为微型元件传送的载体,用多组齿轮传动,采用步进电机作为动力,保证了传送过程的平稳性以及稳定性;

2. 用智能电动替代机械式传动生产FEEDER,解决了机械式易磨损、噪音大、振动大、电子元器件损耗高等问题,降低了生产成本,延长了使用寿命;

3.采用光电传感系统,自动控制调节送料位置及送料速度;

4.设计与之相符的高精度步进驱动马达及驱动齿轮,确保送料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壳体1的外壳安装后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右侧的局部结构的俯视图;

图4为吸嘴的局部放大图。

1为壳体,2为主动小齿轮,3为第一从动大齿轮,4为第一过渡齿轮,5为第二过渡齿轮,6为推进齿轮,7为传送纸带,701为传送孔,702为安放凹槽,8为料架,9为支撑板,10为传送齿轮,11为卡槽,1101为推进槽,1201为第一镂空区,1202为第二镂空区,13为保护膜,14为从动小齿轮,15为齿轮皮带,16为第二从动小齿轮,17为第三过渡齿轮,18为收卷齿轮,1801为支架,1802为转轴,19为张紧过渡轮,20为吸嘴,2001为凹陷部,2002为气道,21为支架,22为外壳,23为第二从动大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本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4。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型元件喂料器,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的上方设有用于传递微型元件的传送纸带7,所述壳体1内还设有沿纸带传递方向延伸的用于支持传送纸带的支撑板9,所述壳体1的一侧设有用于安装纸卷的料架8,所述传送纸带7为圆盘状且卷绕于料架8中部的转轴上,传送纸带还可以采用其他的安装及传送方式,再次不赘述。本实施例中,将纸卷安装在料架8上之后,将传送纸带7的一端拉出,放在支撑板9上,所述传送纸带7上设有一排传送孔701和一排微型元件的安放凹槽702,微型元件被一个个安装在安放凹槽702内,所述传送孔701与所述安放凹槽702均沿传送纸带7的传送方向等间隔依次延伸排列;所述壳体1内设有间隔转动的传送齿轮10,所述传送齿轮10的转动方向与所述传送纸带7的传送方向相同,传送纸带7的自由端拉出后位于支撑板9的上方,所述传送齿轮10的齿尖依次插入所述传送纸带7的传送孔701且将其匀速等间隔向前传递,传送齿轮10的齿尖插入传送孔701,继续转动,则传送纸带往前传送一步,该齿尖由传送孔701脱出,下一个齿尖插入下一个传送孔,继续传送,使得整个传送过程持续进行,整个装置的动力由步进电机提供,在所述安放凹槽702的上方设有微型元件的吸取装置,在传送间隙,吸取装置将微型元件吸取转送。

所述传送齿轮10的上方设有传送纸带7的卡槽11,所述传送纸带7由卡槽11下方的一侧送入,从壳体1的外端送出,所述卡槽11的中部设有一个位于所述传送孔701正上方的推进槽1101。

所述卡槽的上部设有两个镂空区,定义为第一镂空区1201和第二镂空区1202,所述传送纸带7的上方覆盖有微型元件的保护膜13,所述第一镂空区1201为保护膜13的剥离区,所述第二镂空区1202为微型元件的转送区,吸取装置在第二镂空区将微型元件吸取并转送至下道工序。

优选的,所述壳体1内设有主动小齿轮2,所述主动小齿轮2一侧设有与其啮合的第一从动大齿轮3,所述第一从动大齿轮同轴套装有第一过渡齿轮4,所述第一过渡齿轮4外侧设有与其啮合的第二过渡齿轮5,所述第二过渡齿轮5的外侧设有与其啮合的推进齿轮6,所述传送齿轮10同轴套装于所述推进齿轮6的后方。

所述主动小齿轮2的另一侧还设有第二从动大齿轮23,所述第二从动大齿轮同轴套装有与其转速一致的从动小齿轮14,所述从动小齿轮14外套装有齿轮皮带15,在从动小齿轮14的外侧还设有第二从动小齿轮16,所述第二从动小齿轮16依次与第三过渡齿轮17、收卷齿轮18啮合,所述保护膜13自第一镂空区1201被剥离后收卷于收卷齿轮18的轮轴外。

所述收卷齿轮18通过支架1801和转轴1802设置于壳体1的内部,所述转轴1802的外部设有回位扭簧,回位扭簧回位后收卷齿轮18与第三过渡齿轮17啮合。

所述第二从动小齿轮16与从动小齿轮14之间设有齿轮皮带15的张紧过渡轮19。

图中各件的传送方向如图1中箭头所示。

这样,通过主动小齿轮2,同时带动两侧的第一从动大齿轮3、第二从动大齿轮23,间接的一边将传送纸带7向前传送,一边将剥离后的保护膜13从微型元件上剥离并缠绕在收卷齿轮18的轮轴外。

所述吸取装置包括吸嘴20,所述吸嘴20下方设有与微型元件形状相匹配的凹陷部2001,中部设有中空的气道2002,所述气道2002与负压气源连通。吸嘴20通过支架21设置于第二镂空区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原理简述如下:

纸卷安装在料架8上,将传送纸带7的一端拉出,慢慢的送入卡槽11中,向前推进,直至将其推进至第一镂空区1201处,将保护膜剥离后从第一镂空区1201拉出,然后缠绕至收卷齿轮18的轮轴外,如图2所示。至此,则喂料器的准备工作已完毕,本案的电气结构未示出,齿轮的动力源为步进电机,主动小齿轮2顺时针转动,间接带动传送齿轮10顺时针转动,进而将传送纸带逐步向右推进;保护膜13被源源不断的收卷。当微型元件传送至第二镂空区1202后,被吸嘴20从上方吸取,通过转运关节或其他装置转送至下一工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