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EMI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12587发布日期:2018-12-25 20:54阅读:754来源:国知局
简易EMI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屏蔽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屏蔽效果,且成本低的简易EMI膜。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无线电技术的普遍使用,电磁污染越来越普遍,同时电路本身低电压低功耗的使用,使得电路本身的抗电磁干扰(EMI)的能力显著下降。在产品外壳镀覆抗EMI薄膜,既可以保护本产品不受外界EMI影响,又可以降低自身对外界的干扰,欧盟89/336/EEC(EMC)标准己经明确指出电子产品必须在产品外壳内壁镀覆抗EM工薄膜。目前使用的屏蔽材料主要有导电型、填充型、本征型以及吸波型,制备方法主要是贴金属箔、溅射镀、电镀或化学镀和涂敷导电涂料等方法。

随着柔性线路板布线线路的越来越密集,对电磁屏蔽膜的要求越来越高,屏蔽效能大于60db的电磁屏蔽膜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青睐。屏蔽效能与导通有着直接的关系,导通数值越小,屏蔽效能越高。

中国发明专利公开号为CN104853577公开了一种超薄电磁屏蔽膜及制备方法,该发明提供的超薄电磁屏蔽膜将胶层设置呈网状,且将导电金属填充于胶层的网状孔隙内,置于胶层的网状孔隙内的导电金属层构成网状的电磁屏蔽层,实现电磁屏蔽效果。根据本发明提供的超薄电磁屏蔽膜,通过将胶层设置呈网状、将用于实现电磁屏蔽效果的导电金属层填充于胶层的网状孔隙内,使得本发明提供的超薄电磁屏蔽膜在不影响电磁屏蔽效果的前提下厚度能够达到81微米以下。然而该发明所述电磁屏蔽膜胶层为网状,金属层时在网格的边角处不能与金属充分接触,导致电磁屏蔽膜的导通系数升高,电磁屏蔽性能受到影响。

中国发明专利号201710492858.8公开了一种电磁屏蔽膜,所述电磁屏蔽膜包括依次连接的载体膜层、绝缘层、第一导电胶层、金属层、第二导电胶层和离型膜层,其中所述第一导电胶层含有铝粉和/或镁粉,所述第二导电胶层含有镍粉和/或钴粉。其虽然能实现较好的电磁屏蔽效果,但是设有金属层,成本较高,并且是需要专门的电镀设备通过电镀工序实现金属层的形成,工序繁琐,生产周期长,而且电镀设备价格昂贵,并且还是采用双层导电胶层结构,导致其综合成本较高,不利于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巧妙、合理,屏蔽效果好,且成本低的简易EMI膜。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简易EMI膜,其包括载体膜层、黑色油膜层、导电胶层和离型膜层,所述载体膜层、黑色油膜层、导电胶层和离型膜层按照从上至下的顺序依次贴合;所述导电胶层的厚度为20~35微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导电胶层内设有金属粉夹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载体膜层的厚度为50~75微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黑色油膜层的厚度为5~10微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屏敝胶层的厚度为5~10微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离型膜层的厚度为38~75微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巧妙,合理将导电胶层加厚,从而大大增强屏蔽性能,抗干扰能力好,同时兼具有传统导电胶层和金属层的功能,有效省去电镀工序和价格昂贵的电镀设备,简化生产工艺和整体结构,大大降低成本;而且在导电胶层上覆合有黑色油膜层,有效提升耐高温、耐辐射、耐化学腐蚀和电绝缘性能,综合性能好,另外整体柔软好,易于加工,工作稳定性,实用性强,利于广泛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简易EMI膜,其包括载体膜层1、黑色油膜层2、导电胶层3和离型膜层4,所述载体膜层1、黑色油膜层2、导电胶层3和离型膜层4按照从上至下的顺序依次贴合。

所述导电胶层3是在胶料中均匀混合有一定比例的金属料。但是金属料的比例不能太高,不然不具备粘性。虽然说增加厚度能相应增加屏蔽性能,但是不能一昧都无限增加厚度。所述导电胶层3的厚度为20~35微米。优选为20微米、25微米、30微米或35微米。当然,在导电胶层3的厚度固定的情况下,为进一步增加屏蔽性能,还可以在导电胶层3内设有金属粉夹层,更能提升屏蔽性能。这就大大增加金属粉量,进而提升屏蔽效果。较佳的,还在所述导电胶层3和离型膜层4之间贴合有铝箔层,以进一步提升屏蔽性能,避免干扰。该铜箔层的厚度为15~30微米,优选为15微米、18微米、20微米或28微米,以具有屏蔽的效果。

具体的,所述载体膜层1的厚度为50~75微米。优选为50微米、55微米、60微米或75微米。所述黑色油膜层2的厚度为5~10微米。优选为5微米、7微米、8微米或10微米。所述屏敝胶层的厚度为5~10微米。优选为5微米、8微米、9微米或10微米。所述离型膜层4的厚度为38~75微米。优选为38微米、42微米、63微米或75微米。

使用时,由于本实用新型合理将导电胶层3加厚至20~35微米,从而大大增强屏蔽性能,抗干扰能力好,同时兼具有传统导电胶层3和金属层的功能,有效省去电镀工序和价格昂贵的电镀设备,简化生产工艺和整体结构,大大降低成本;而且在导电胶层3上覆合有黑色油膜层2,有效提升耐高温、耐辐射、耐化学腐蚀和电绝缘性能,综合性能好,适用范围广。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采用与其相同或相似的其它膜体,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