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履带式加热器自动排片组合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69456发布日期:2019-01-02 22:58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履带式加热器自动排片组合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履带式加热片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履带式加热器自动排片组合工艺。



背景技术:

履带式加热器能制成多种形状的履带式加热器,可视工件的几何形状,壁厚及热处理要求选择相应的规格。可以与工件接触加热,可以弯曲,折叠,燃烧,它适用于各种金属构件,如管道、大型容器的焊前预热,中间消氢和焊后的局产部热处理,具有加热速度快,热利用率高,节能显著,劳动强度低,使用安全可靠、操作方便的优良性能,是目前焊接界一种最新颖实用的理想局部热处理加热器。最高工作温度1050℃。目前,履带式加热器的排片都是依靠人工手工排片,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履带式加热器自动排片组合工艺,实现自动排片组合,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履带式加热器自动排片组合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

a)加热器主体排片:将加热片主体以及加热柱通过自动排片组合机构从前往后进行逐层排设,得到加热器主体;

b)加热器边缘排片;在步骤a)完成排片的加热器主体的前后两侧从左往右分别依次排设第一边缘加热片和第二边缘加热片,得到加热器本体;

c)镍铬丝穿接;将镍铬丝沿“s”型路径,从左往右将步骤b)中的加热器本体进行穿接。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片主体的前端设有两左右对称设置的第一插接凸起,后端开设有两与第一插接凸起相对应的第一插接凹槽,左右两第一插接凸起的前端分别与左右两第一插接凹槽的槽底连通,所述加热柱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第二插接凸起和第二插接凹槽,且第二插接凸起前端与第二插接凹槽的槽底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自动排片组合机构包括工作台以及从前往后依次设置在工作台顶面上的前定位组件、排片组件和抵推组件;所述前定位组件包括定位壳,所述定位壳包括抵板以及对称设置抵板两端后侧的滑板,且滑板与抵板相垂直,所述定位壳的左右两端外对称设有挡板,挡板内侧与滑板外侧向贴合,所述抵板的后侧两端对称排设有加热柱,两加热柱之间从左往右均匀排设有加热片主体,且相邻两加热片主体之间以及加热片主体与加热柱之间均设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的前端与抵板的后侧固定连接;所述排片组件包括设置在工作台顶面上的第一条形滑槽,所述第一条形滑槽与抵板平行设置,且第一条形滑槽上配合安装有左右设置的第一排片件和第二排片件,所述第一排片件包括可沿第一条形滑槽滑动的第一底板,所述第一底板的左右两端顶部对称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底板的顶面两端对称排设有第一加热柱组,两第一加热柱组之间从左往右均匀排设有第一加热片主体组,且相邻两第一加热片主体组之间以及第一加热片主体组与第一加热柱组之间均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二隔板,所述第一加热片主体组包括自上而下均匀排列的加热片主体,所述第一加热柱组包括自上而下均匀排列的加热柱,所述第二排片件包括可沿第一条形滑槽滑动的第二底板,所述第二底板的左右两端顶部对称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二底板的顶面从左往右均匀排设有第二加热片主体组,相邻两第二加热片主体组之间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三隔板,所述第二加热片主体组包括自上而下均匀排列的加热片主体,所述第一排片件的左端以及第二排片件的右端均设有辅助导向件,第一排片件的右端以及第二排片件左端通过驱动导向件连接,所述辅助导向件包括第一支撑块以及设置在第一支撑块底部的导向轮,所述驱动导向件包括第二支撑块以及设置在第二支撑块底部的驱动小车;所述抵推组件包括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向前设置,且活塞杆的前端设有抵推板,所述抵推板与抵板平行设置,抵推板的后侧中部与活塞杆前端固定连接,抵推板的前侧面上从左往右均布有抵推柱,所述抵推柱呈圆柱状结构,并与抵推板相垂直,抵推柱与排片组件中位于最底部的加热片主体和加热柱的第一插接凹槽和第二插接凹槽相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滑板的外侧设有滑凸,所述挡板内侧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与滑凸相适配的第二条形滑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底板与第二底板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排片件的前后两侧对称设有第一封板,所述第二排片件的前后两侧对称设有第二封板,所述第一封板的下端到第一底板顶面的距离与加热柱的直径相同,所述第二封板的下端到第二底板顶面的距离与加热柱的直径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条形滑槽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缓冲垫。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边缘加热片的前端开设有第一条形凹槽,后端开设有两对左右对称设置的第三插接凹槽,且左右两第三插接凹槽的槽底分别与第一条形凹槽的槽底左右两端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边缘加热片的前端设有两左右对称设置的第三插接凸起,后端开设有第二条形凹槽,且左右两第二插接凸起的前端分别与第二条形凹槽的槽底左右两端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整体工艺分为加热器主体排片和加热器边缘排片,工艺步骤明确,操作起来快捷高效,其中加热器主体排片通过自动排片组合机构实现快速自动排片组合,节约了人力成本,且排片质量好效率高,为后续的加热器边缘排片以及镍铬丝穿接提供了操作基础,从而有效保证了履带式加热器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履带式加热器自动排片组合工艺中自动排片组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前定位组件的剖视图。

图3是图1中排片组件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履带式加热器自动排片组合工艺中加热器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履带式加热器自动排片组合工艺中加热片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种履带式加热器自动排片组合工艺中加热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一种履带式加热器自动排片组合工艺中第一边缘加热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一种履带式加热器自动排片组合工艺中第二边缘加热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加热片主体,2-加热柱,3-第一插接凸起,4-第一插接凹槽,5-第二插接凸起,6-第二插接凹槽,7-工作台,8-定位壳,9-挡板,10-第一隔板,11-第一条形滑槽,12-第一底板,13-第一限位板,14-第二隔板,15-第二底板,16-第二限位板,17-第三隔板,18-第一支撑块,19-导向轮,20-第二支撑块,21-驱动小车,22-气缸,23-抵推板,24-抵推柱,25-滑凸,26-第二条形滑槽,27-第一封板,28-第二封板,29缓冲垫,30-第一边缘加热片,31-第二边缘加热片,32-第一条形凹槽,33-第三插接凹槽,34-第三插接凸起,35-第二条形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一种履带式加热器自动排片组合工艺,具体步骤为:

a)加热器主体排片:将加热片主体1以及加热柱2通过自动排片组合机构从前往后进行逐层排设,得到加热器主体;

b)加热器边缘排片;在步骤a)完成排片的加热器主体的前后两侧从左往右分别依次排设第一边缘加热片30和第二边缘加热片31,得到加热器本体;

c)镍铬丝穿接;将镍铬丝沿“s”型路径,从左往右将步骤b)中的加热器本体进行穿接。

如图所示,加热片主体1的前端设有两左右对称设置的第一插接凸起3,后端开设有两与第一插接凸起3相对应的第一插接凹槽4,左右两第一插接凸起3的前端分别与左右两第一插接凹槽4的槽底连通,加热柱2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第二插接凸起5和第二插接凹槽6,且第二插接凸起5前端与第二插接凹槽6的槽底连通。

其中,自动排片组合机构包括工作台7以及从前往后依次设置在工作台顶面上的前定位组件、排片组件和抵推组件;前定位组件包括定位壳8,定位壳包括抵板以及对称设置抵板两端后侧的滑板,且滑板与抵板相垂直,定位壳8的左右两端外对称设有挡板9,挡板9内侧与滑板外侧向贴合,抵板的后侧两端对称排设有加热柱2,两加热柱2之间从左往右均匀排设有加热片主体1,且相邻两加热片主体1之间以及加热片主体1与加热柱2之间均设有第一隔板10,第一隔板10的前端与抵板的后侧固定连接;排片组件包括设置在工作台7顶面上的第一条形滑槽11,第一条形滑槽11与抵板平行设置,且第一条形滑槽上11配合安装有左右设置的第一排片件和第二排片件,第一排片件包括可沿第一条形滑槽11滑动的第一底板12,第一底板12的左右两端顶部对称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一限位板13,第一底板12的顶面两端对称排设有第一加热柱组,两第一加热柱组之间从左往右均匀排设有第一加热片主体组,且相邻两第一加热片主体组之间以及第一加热片主体组与第一加热柱组之间均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二隔板14,第一加热片主体组包括自上而下均匀排列的加热片主体1,第一加热柱组包括自上而下均匀排列的加热柱2,第二排片件包括可沿第一条形滑槽11滑动的第二底板15,第二底板15的左右两端顶部对称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二限位板16,第二底板15的顶面从左往右均匀排设有第二加热片主体组,相邻两第二加热片主体组之间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三隔板17,第二加热片主体组包括自上而下均匀排列的加热片主体1,第一排片件的左端以及第二排片件的右端均设有辅助导向件,第一排片件的右端以及第二排片件左端通过驱动导向件连接,辅助导向件包括第一支撑块18以及设置在第一支撑块18底部的导向轮19,驱动导向件包括第二支撑块20以及设置在第二支撑块20底部的驱动小车21;抵推组件包括气缸22,气缸22的活塞杆向前设置,且活塞杆的前端设有抵推板23,抵推板23与抵板平行设置,抵推板23的后侧中部与活塞杆前端固定连接,抵推板的前侧面上从左往右均布有抵推柱24,抵推柱24呈圆柱状结构,并与抵推板33相垂直,抵推柱24与排片组件中位于最底部的加热片主体1和加热柱2的第一插接凹槽4和第二插接凹槽6相对应。

自动排片组合机构在使用时,首先通过控制驱动小车21,使得第二排片件与前定位组件相对,此时气缸22控制抵推柱24向前抵推第二排片件中位于最底部的加热片主体1,使得第二排片件最底部的加热片主体1被向前推出,并正好与前定位组件上的加热片主体1和加热柱2后端相插接,与此同时,定位壳8向前位移,随后气缸22控制抵推柱24向后回位,此时第二加热片主体组中的各加热片主体1向下落一个加热片主体1的高度,之后驱动小车21控制第一排片件和第二排片件向右运动,并使得第一排片件与前定位组件相对,接着气缸22控制抵推柱24向前抵推第一排片件中位于最底部的加热片主体1和加热柱2,使得第一排片件最底部的加热片主体1和加热柱2被向前推出,并正好与第二排片件中被抵推出的加热片主体1进行插接,与此同时,定位壳8向前位移,随后气缸22控制抵推柱24向后回位,第一加热片主体组以及第一加热柱组中的加热片主体1和加热柱2下落,之后再重复上述操作,实现快速自动排片组合,节约了人力成本,且排片质量好效率高,为后续的加热器边缘排片以及镍铬丝穿接提供了操作基础,从而有效保证了履带式加热器的质量。

在本实施例中,滑板的外侧设有滑凸25,挡板9内侧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与滑凸25相适配的第二条形滑槽26。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底板12与第二底板15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排片件的前后两侧对称设有第一封板27,第二排片件的前后两侧对称设有第二封板28,第一封板27的下端到第一底板12顶面的距离与加热柱2的直径相同,第二封板28的下端到第二底板15顶面的距离与加热柱2的直径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条形滑槽11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缓冲垫29。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边缘加热片30的前端开设有第一条形凹槽32,后端开设有两对左右对称设置的第三插接凹槽33,且左右两第三插接凹槽33的槽底分别与第一条形凹槽32的槽底左右两端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边缘加热片31的前端设有两左右对称设置的第三插接凸起34,后端开设有第二条形凹槽35,且左右两第二插接凸起34的前端分别与第二条形凹槽35的槽底左右两端连通。

本发明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